福州軌道交通

《福州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規劃》擬在近期至2018年間建設1號線和2號線,其中1號線長28.8公里,計畫2014年建成通車;2號線長26.5公里,計畫2018年前建成通車,形成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十字形構架骨架網。3~7號線,2030年前完成建造。

簡介

按照規劃,福州市軌道交通線網在主城區將形成“有環放射式”結構。線網由7條軌道交通線路組成,全長約180公里,共設站134座,其中換乘站16座,中心城區線網密度達0.62公里/平方公里。
結合福州實際情況,《福州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規劃》擬在近期至2018年間建設1號線和2號線,其中1號線長28.8公里,計畫2014年建成通車;2號線長26.5公里,計畫2018年前建成通車,形成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十字形構架骨架網。3~7號線,2030年前完成建造。
在輕軌布局上,將區別情況選擇地下線、地面線和高架線結合的方案。在城市中心區(二環路以內)線網均採用地下線路形式;在其他地面建築相對較少、路面寬闊的地區、規劃區以及郊區,將儘量採用地面線或高架線,並預留噪聲防護距離。

建設背景

隨著海峽西岸經濟區戰略目標的實施,福州迎來新一輪的快速發展,特別是“沿江向海、東擴南進西拓”發展戰略的實施,福州城市規模迅速擴大,住宅區逐漸向郊區轉移,人們出行的空間也越來越大。據預測,到2020年,福州主城區總人口將是目前的近兩倍,預計將達到475萬人,福州的主城區面積將擴大1.46倍,城市交通也會日益擁堵。到2030年時,僅通過閩江的機動車輛將高達道路交通容量的1.5倍以上。
與此同時,福州小汽車的擁有量快速增長。據統計,截至2005年年底,福州擁有的小汽車數量比1999年增加了7倍。特別是從2004年起,年增長率高達56%。2007年每月汽車掛牌量高達4000多輛以上。這樣帶來的一個後果是道路安全讓人擔憂。
另有數據顯示,福州市現在每天大約有102萬人次乘坐公車出行。而福州目前的公共運輸已不堪重負,尖峰時段,公車上人滿為患。且在公交路線集中的市中心等地,多條線路上集中了多條公交線路,尖峰時段十分擁擠,有5~6輛公車同時停靠在一個車站。
正是這種狀況,催生了《福州市軌道交通網路規劃》,實行以軌道交通為骨幹的公交優先政策,已成為共識。
對福州來說,發展軌道交通還有另一層意義及迫切性。福州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城市發展明顯感受到道路空間擴張的限制。只有發展不以道路為依託的軌道交通系統,才能有效利用城市空間,較好地解決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城市交通發展的矛盾。據預測,1號線、2號線投入運營後,福州每天乘坐輕軌出行的市民將達到82.53萬人次,將承擔福州市公共運輸總量的14.5%。
此外,軌道交通的開通將有效改變福州市民的出行觀念。由於輕軌能大量分流出行人員,道路擁堵也將得到緩解,還能引導相當一部分人放棄機車、電動車等傳統出行工具,改乘公共汽車、計程車等公共運輸工具。據悉,福州目前的公交出行率僅為17.2%,到2020年,福州每100人出行時,將有32人選擇公共汽車、輕軌、計程車等公共運輸方式。

歷史

福州人的輕軌夢起於上世紀80年代,當時,福州在編制城市總體規劃時就已考慮城市軌道交通的線路規劃。
1995年,福州開始軌道交通規劃的具體運作,在城區規劃了6條主線和2條支線。
2002年7月,福州市規劃局和上海交研所共同編制了《福州市軌道交通網路規劃》,圍繞建設“一中心,6組團”的城市布局結構,初步提出遠景形成兩縱一橫一環(4條線)網路架構,總長約136.2公里。
2007年下半年,福州市有關部門組織專家對《福州市軌道交通網路規劃》(修編)進行了商討和論證,推薦的線網方案由7條線組成,線路總長為193.83公里。初步確定設定車站139座,其中換乘站16座。在7條線網方案中,1號線和2號線的走向初步擬定,其他5條線路有待於進一步論證和修改。具體的線路規劃和走向將以國務院批覆為準。
2007年9月,福州市政府批覆同意了《福州市軌道交通網路規劃》修編。為加快推進前期工作,市政府還成立了以鄭松岩市長為組長的福州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掛靠市發改委開展工作,具體負責福州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網路規劃工作。
2008年1月,國家發改委上報國務院的檔案,已將福州和寧波、鄭州、長沙等9個城市列入第二批審批建設城市快速軌道交通項目城市名單。
2008年5月9日至11日,受國家發改委委託,中國國際諮詢公司在榕召開《福州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規劃》評估會。與會專家認為,福州已具備建設城市快速軌道的基本條件。至此,備受關注的快速軌道交通項目前期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福州人的“捷運夢”終於邁出堅實的一步。
按照新規劃,福州市軌道交通線網在主城區將形成“有環放射式”結構。線網由7條軌道交通線路組成,全長約180公里,共設站134座,其中換乘站16,中心城區線網密度達0.62公里/平方公里。
2008年6月19日,在6.18日本技術(福州)推介對接會上,福州市有關部門和日本代表進行了接洽。福州捷運擬引進日本技術。會上,日立工業、東京捷運、能美防災、日建設計等20多位代表,推薦了軌道交通建設與社會環保、防災監控報警和水霧降溫等20項環保生態高科技。
2009年1月,福州市城市鐵路快速軌道交通《福州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規劃》,近日通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組織專家審查,這標誌著該項目國務院批准立項前的審查工作已全面完成。等國務院正式批覆後,計畫今年內動工首條捷運線路。
2009年1月福州市政府成立了福州市城市捷運責任有限公司。
2009年5月,國家正式批准了《福州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2008-2016)
附:2007年的規劃:
1號線:線路起自新店鎮嶺下,經福州北站、省政府、八一七路、東街口、城門、吳航鎮至長樂機場,線路全長約58.9公里。
2號線:線路起於上街,經金山工業園區、榕城廣場、斗池路、五一廣場至下院。線路全長約26.25公里。
3號線:線路起自後坂,經福州北站、排尾路至南嶼鎮。線路全長約27.25公里。
4號線:線路起自汽車西站,經東街、東大路、塔頭路行走,在前橫路折向南行,跨越閩江後經金浦小區,在倉山科技園與5號線換乘。線路總長約17公里。
5號線:線路起自汽車西站,經新厝力、陣坂、西山後,沿金州路行走,經建中、楊宅、黎升至白湖亭,繼續東行,經會展中心、新行政中心至下洋。線路全長23.73公里。
6號線:線路起自金峰鎮,經鄭店、漳港鎮、文武砂鎮至江田鎮,線路全長約23.9公里。
7號線:由原福馬既有鐵路支線部分線路改造而成,全線長度17公里。

線路

結合福州實際情況,《福州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規劃》擬在近期至2018年間建設1號線和2號線。1號線和2號線安排地下線48.5公里,高架線6.8公里;共設站46座,其中地下站41座,高架站5座;還設有1座車輛基地、1處定修段、2座停車場、1座控制中心。車輛最高行車速度每小時80公里,預計2015年客流量可達20萬人次/日。1號、2號線在中心城區形成“十”字形骨架,與正在建設中的溫福、福廈鐵路等鐵路相交叉,適應福州主城區南北向、東西向主客流通道的交通需求以及近期發展重點地區的交通需求,對於緩解城市交通壓力、初步確立公交在城市客運交通體系中主導地位、疏解主城中心區交通擁堵、改善居民出行等具有重要作用。

1號線

1號線是近期建設規劃中第一條實施的線路。2009年4月,上海隧道院編制完成《福州市軌道交通1號線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5月已徵求專家意見,並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方案待最後審批。根據《報告》,1號線作為線網中的南北向主幹線,全長29.2公里,北起新店北部秀峰路,南至東部新城,其中地下24.55公里,高架線4.0公里,敞開段0.65公里。沿線共設24個站點。計畫2009年年底開始建設,2014年底試運營通車。其北連新店居住區、鐵路福州站,經市中心,向南深入重點發展地區——南台島,連線在建的福州火車南站大型交通樞紐,規劃的東部新城串聯晉安、鼓樓、台江、倉山四區,與城市“南進”發展吻合。這條線建成後將成為連線我市南、北火車站及城市商業中心、行政中心的城市公共運輸重要通道。
線路走向
這條線路位於城市中央發展主軸,起於新店北部秀峰路沿線的象峰站,沿秀峰路-羅漢山-規劃西園路-福州鐵路北站-華林路-省政府-華林路-八一七路-茶亭公園-廣達路-達江路-過閩江-上藤路-六一南路-則徐大道-福峽路-城門-規劃站前大道-福州鐵路南站-規劃南湖北側的規劃螺城路-規劃海峽文化藝術中心-規劃東部新城。
車站設定
這條線路共設有24個站點,分別是:象峰站、南平東路站、西園站、福州北站站、晉安北路站、五四北路站、省政府站、東街口站、南門站、民眾路站、達道路站、上藤路站、三叉街站、則徐廣場站、南二環路站、蓋山路站、黃山站、南三環路站、城門站、站前大道站、福州南站站、南湖站、海峽中心站和東部新城站
據預測,上下客流量較大的車站依次為南門站、東街口站、海峽中心站等,分布線上路的偏北和南端,客流的平均乘距略長。
換乘
1號線具有很好的換乘功能,遠期全線有7個站點可與其他5條軌道換乘,換乘量占全日運量的20%左右。
位於福州鐵路北站南廣場的福州北站站點,為1號線、3號線換乘節點,並與既有鐵路、規劃溫福鐵路、汽車北站、公交樞紐站等形成交通樞紐;東街口站,位於八一七路和楊橋東路交叉口,為1、4號線換乘節點;南門站,與2號線換乘;達道路站,位於廣達路與達道路交叉口北側,與3號線換乘;三叉街站,位於則徐大道與三高路交叉口,與5號線“十”字換乘;海峽中心站,與4、6號線換乘;東部新城站,與6號線換乘。
時間表
2009年年底,完成工程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如招投標、前期動拆遷等工作。第一批開工的車站施工準備工作於2009年10月開始;
2012年6月,全線結構基本貫通;
2013年3月,大型設備包括車輛採購基本結束;
2013年10月,全線軌道基本貫通;
2013年12月,完成車站裝修及車站、設備安裝工作;
2014年4月,開始系統調試;
2014年12月,系統調試結束,試通車。
經過的樓盤
三盛中央公園2期、藝墅 家天下三木城C區、摩卡小城、北尚、福晟錢隆御景君臨香格里、正祥尊園世茂天城、君臨盛世茶亭、萬科金域榕郡、群升國際尚都、金輝伯爵山、都會華彩、陽光新倉山洋樓、大唐世家、禹洲·東方威尼斯二期。
其他
除了沿途分布的站點,全線還設1座車輛綜合基地,1座停車場,1座全線設控制中心,2座主變電站及配套機電系統工程。
相關專家在車輛綜合基地及停車場選址過程中,綜合線路條件、城市規劃定位、工程量等方面考慮,基本確定了選址方案。
線路北端設定新店車輛綜合基地,位於規劃秀山路以東、規劃戰坂路以南,與規劃3號線車輛段共場址。該基地將是路網中第一處投入建設的車輛綜合基地,將建成規模合理、功能齊全的多條線路共享的路網性車輛基地,集中承擔1號線、2號線、3號線車輛廠、架修任務和培訓任務,兼顧綜合維修和物資供應任務
線路南端設定福州南站停車場,位於福峽路以東、在建福廈鐵路南站西南側、動車出入段線西北側,與福州南站接軌。
另外,根據規劃,1號線控制中心與2號線、4號線合設。1號線所有運行車輛、車站/場和區間實施集中的指揮、調度、監視、協調、控制和管理等工作,實現全線列車安全運行。控制中心具體選址在什麼地方,規劃提出了4種方案。其中,位於南門站與民眾路站中間的地塊較受專家青睞,是推薦方案。

2號線

線網中東西向主幹線,全長26.5公里,設站22座,地上5座,計畫於1號線動工後適時啟動建設,2018年前建成通車。2號線連線中心城以及被閩江、烏龍江分割的金山地區、閩侯地區,與城市“東擴西拓”的發展方向相吻合。它的建成將有效縮短上街大學新區、金山生活區、鼓山生活區與城市中心的時空距離。

遠期規劃線路

3~7號線,2030年前完成建造。
3號線
南北向加密線,全長27.2公里,設站22座。其從起點經福飛北路後,在福州北站與1號線換乘,後過東嶺跨烏龍江。它的建設有利於加強南台島西南部、台江商務中心與舊中心城區的聯繫,完善和穩定中心城區、提高軌道交通服務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4號線
西起汽車西站,沿楊橋路在東街口與1號線換乘,至前橫路折向南行至閩江北岸,跨閩江後經金浦小區、倉山科技園,經規劃東部新城至新行政中心,全長25.2公里,設站22座。它將核心區外的大型客流集散點有機聯繫起來,拉開城市架構,支持城市“東擴南進”發展戰略,促進近期建設的東部新城會展中心地區的發展。
5號線
全長15公里,設站12座,是7條線路中最短的一條。它西起洪山橋,在金洲路與2號線換乘,起終點均與4號線相連。5號線貫穿南台島中西部,有利於金山、建新、倉山各分區開發建設,與4號線形成環形,可減輕中心城區交通壓力,與城市“多中心、多組團式”空間結構發展戰略相吻合。
6號線
全長32.4公里,設站16座,是7條線路中最長的一條。它起於南台島東部新城,過閩江至馬尾,至下洋跨越烏龍江,經營前鎮、吳航鎮,穿濱海新區至長樂國際機場。它的建成,對於連線中心城區與濱海新城,發揮中心城區輻射功能,支持長樂、濱海地區建設等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7號線
為濱海新城預留發展的一條線路,全長29.1公里,設站16座。它起於長樂金峰鎮,經鄭店、漳港鎮、文武砂鎮至江田鎮,主要沿規劃的濱海新城交通幹道布設。

技術

“福州在建設捷運時,擬借鑑日本最先進技術。”在2008年6月19日舉行的6.18日本技術(福州)推介對接會上,福州市有關部門人士表示。
東京捷運公司董事瀨野健助表示:“福州自然環境與東京很相似,城區內也有溫泉地帶。我們這次到福州來推薦東京捷運先進技術,是打算為福州建設捷運時提供防震、防止噪聲和振動、溫泉地帶的開挖、消減廢棄物等方面最先進的技術支持。”
據悉,東京捷運公司建設工藝和施工技術都屬於世界一流的。世界上現有的3000多公里捷運,有1000多公里捷運採用日本捷運技術。東京捷運株式會社(東京捷運)創建於1920年,是世界最大捷運公司。目前東京市區有8條捷運線路在運營,線路長192公里,共172個站,每天輸送約600萬人次。
東京捷運公司在建設捷運時很重視廢棄物的消減,防止噪聲和振動,引入低公害車、低公害工程機械。他們採用環保型車輛,能徹底進行車站垃圾的分類回收,使用過的車票100%再利用,車輛、自動檢票機、照明螢光燈再利用;為防止環境污染,冷氣裝置的冷媒改為不破壞臭氧層的代替氟利昂。為提高乘坐捷運時的舒適度,降低沿線的噪聲和振動,採用長軌和防振枕木。

福州捷運最新情況

捷運1號線年底開工
根據2009年6月3日國家批准的福州城市快速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福州捷運1號線自新店北部的象峰站至東部新城,線路全長29.2公里,為線網中的南北向主幹線。全線共設1座車輛綜合基地,1座停車場,1座控制中心,24座車站,車站最大站間距為1.896公里,最小站間距為0.869公里,平均站間距1.237公里,線路敷設方式為全地下。車站採用明挖法施工,區間施工一般為盾構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軌道交通系統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