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軌道交通

徐州軌道交通

徐州軌道交通即徐州捷運。徐州捷運,也稱為徐州軌道交通,2013年02月22日,《徐州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規劃(2013年-2020年)》經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徐州市成為蘇北第1家、全省第5家、全國第35家獲批建設軌道交通的城市。根據近期規劃方案,將建設3條軌道交通線路,包括1、2、3號線一期工程,總長度67公里,其中地下線60.6公里,總投資約443億元。徐州市遠景年軌道交通線網是由5條線組成,是在遠期線網4條線的基礎上,新增一條5號線和4號線西延至礦大新校區。線網全長151.9公里,共設車站112座。

基本信息

簡介

徐州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立足主城區,面向都市區。第一層次以總體規劃確定的主城區約300平方公里建

徐州軌道交通規劃圖徐州軌道交通規劃圖
設用地範圍和銅山新區為規劃重點;第二層次為都市區和市域範圍。規劃立足近期(2020年),面向遠景(2050年)。
徐州軌道線網規劃體現分階段城市建設重點,考慮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保持一定彈性等原則,但總體規劃思路和交通方向是不會改變的。徐州城市發展存在兩條主軸線,分別是東西向(老城——壩山方向)和東南向(老城——徐州新區方向),規劃的軌道交通1號線和2號線分別對應兩條主軸線。“十一五”期末是軌道交通建設的啟動時期,分期建設規劃以2012年為起點。
本次軌道網線重點規劃範圍為城市主城區約300平方公里建設用地範圍和銅山新區約85平方公里的建設用地範圍。
其他規劃範圍為:(1)老城核心區:以二環路、京滬鐵路、湖北路、西三環路包圍的範圍作為徐州老城核心區,面積約22平方公里;(2)徐州新區核心區:以104國道以北的城市主要建設用地範圍作為徐州新區的核心區域,包含了新區的行政、商務中心以及主要居住區,面積約18平方公里。(3)都市發展區:徐州都市區是以主城為核心,以主城及外圍城鎮為主體,以綠色生態空間相隔離,以便捷的交通相聯繫的高度城市化地區。形成以主城區為核心,銅山、利國、賈汪、大許、雙溝、鄭集為6個重點發展組團及柳新鎮、青山泉鎮、汴塘鎮、大吳鎮、茅村鎮、大彭鎮、漢王鎮、三堡鎮、棠張鎮、張集鎮10個鎮適度發展的“眾星拱月”的大都市空間結構。

歷史

2002年,江蘇省發改委與德國斯圖加特大學合作開展“徐州綜合住居和交通規劃”研究,著手編制軌道交通線網規劃。
2006年12月,南京交規院完成《徐州市主城區軌道線網規劃(中間報告)》,並由市規劃局組織專家進行了論證。
2007年,6月19日,省建設廳組織專家對《徐州市主城區軌道線網規劃》進行論證。
2009年6月,市規劃局委託中鐵四院進行《徐州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規劃(2012-2020)》以及相關專題的編制工作。
2010年1月20日,徐州軌道交通1號線預留通道工程主體施工完成。11月,我市委託南京交規院根據新的城市總體規劃對《徐州市主城區軌道線網規劃》進行編修。
捷運1號線開工儀式捷運1號線開工儀式
2011年3月26日,市政府批准經省住建廳評審通過的《線網規劃》。10月17日,市發改委向省發改委上報《關於轉報徐州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規劃(2012-2018)的請示》。11月28日,省發改委向國家發改委上報《江蘇省發展改革委關於上報徐州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規劃(2012-2018)的請示》。
2012年3月8日,國家環保部環境影響評價司在我市主持召開《徐州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及線網規劃環境影響報告》審查會,6月22日出具審查意見並予以通過。4月15-16日,受國家發改委委託,中咨公司在我市召開《徐州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規劃(2012-2018)》評估會,9月10日出具評審報告並送達國家發改委。7月30日,徐州市城市軌道交通有限責任公司正式註冊成立,首期註冊資本5億元。經營範圍為:軌道交通項目策劃;軌道交通建設;軌道交通設備銷售、租賃;軌道交通站場物業管理;軌道交通沿線廣告資源開發。12月11日,市發改委下達《徐州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地下市政工程項目建議書的批覆》(徐發改行政許可服務審字〔2012〕168號)。
2013年1月16日,《徐州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地下市政工程工可性研究報告》評審會由市發改委主持召開,會議對地下市政工程工可報告進行了審查。公司董事長李修明、總經理李曉東、副總經理張昌偉、總工程師韓冶、總經理助理楊利強參加會議。1月25日,《徐州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地下市政工程詳勘報告》通過專家審查。
2013年2月22日,經國務院批准,我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由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發改基礎〔2013〕342號),標誌著國家已經同意我市實施軌道交通項目。

線路

徐州捷運規劃由5條線組成

1號線

徐州軌道交通一號線

徐州軌道交通規劃圖
徐州軌道交通規劃圖
(杏山子工業園—安然片區)
全長31.9公里,主城區東西向的骨幹線路
1號線是徐州主城區東西向的骨幹線路,線路起點位於城市西部的杏山子工業園,沿淮海路經彭城廣場、徐州火車站,穿越壩山片區中心和高速鐵路站,向東到達城東片區北部,終點站位於城東的安然片區。線路穿越老城區部分為地下線,東部的線路由於高速鐵路站規劃為高架站,因此1號線必須地下穿越高速鐵路站。因此,穿越高速鐵路站的一段也設定為地下線。穿越高速鐵路後,考慮軌道線路與國家鐵路系統的聯絡,高速鐵路到小山站一段考慮設定地面段,該路段可以利用既有鐵路線路,也可以與之平行;其餘部分為高架線路。1號線全長31.9公里。地下線12.8公里,高架線約19.1公里。

2號線

徐州軌道交通二號線
(霸王山南側—李井片區)
全長27.3公里,與城市東南發展主軸相對應的骨幹線路
2號線是與城市東南發展主軸相對應的骨幹線路。線路起點位於老城區鼓樓北部的霸王山南側,沿徐州城市南北向主幹路中山北路向南,穿過老城區的核心———彭城廣場後,沿解放路、迎賓大道通過徐州新區的核心,到達城東片區的組團中心部分,終點位於城東的李井片區。2號線位於老城區的部分為地下線,北段經過故黃河和隴海鐵路,由於河流、鐵路的制約,該路段也採用地下線。另外,由於徐州新區的定位和功能要求,位於徐州新區的部分路段也將採用地下線,其餘部分為高架線路。2號線全長27.3公里,地下段10.1公里,高架段17.2公里。

3號線

(桃山路附近—二堡附近)
全長18公里,是主城區南北向的輔助線路
3號線是主城區南北向的輔助線路,線路起點位於金山橋片區的桃山路附近,沿下淀路經徐州火車站後,順復興南路到達淮塔東路,然後沿解放南路,北京路到達銅山新區南部地區,終點位於銅山新區的二堡附近。3號線位於老城區部分路段大致與京滬鐵路平行,地面鐵路線路情況複雜,用地開發較早,因此考慮採用地下線,兩端線路採用高架線。3號線全長18公里,其中地下線6.3公里,高架線11.7公里。

4號線

(桃山路附近—銅山賓館附近 )
全長24.3公里,大部分位於城市外圍組團內
4號線為城東南北向的輔助線路,起點位於金山橋片區的桃山路附近,與3號線起點同站台換乘,經壩城北路向南,穿過壩山片區和徐州新區的核心區後向西,沿城市主幹路到達銅山新區的西部地區,終點位於銅山賓館附近。4號線大部分位於城市外圍組團內,因此,考慮徐州新區內的部分路段採用地下線,其餘部分為高架線,4號線全長24.3公里,其中地下線3.5公里,高架線20.8公里。

捷運標誌

徐州捷運徐州捷運

標誌圖形整體為朝陽結合“XZ(徐州)”兩字母變化設計,蘊涵著捷運雙軌道和雙向行駛列車的圖形特徵,詮釋著捷運軌道交通的概念與內涵,“體現了“徐州捷運”的主題概念和文化特徵”。

建設時間和主要功能

1號線(2012年—2016年)

建設區間從杏山子工業園到高速鐵路站,形成主城區東西向主軸線。連線老城3個商業中心(彭城廣場、人民廣場、淮海廣場)和2個鐵路樞紐(徐州火車站、高鐵客運東站)及1個片區中心(壩山片區中心)和沿線重要地區(醫療,教育等);在1號線西端設定一處停車場,在1號線高速鐵路車站東側適當延伸線路設定一處車輛段,並利用既有地方鐵路支線與國鐵系統溝通。

2號線(2016年—2020年)

建設區間從霸王山南側到新城區東,將連線2個市級中心(老城中心和徐州新區中心)、3個公路客運樞紐(客運北站、客運南站、新區客運站)以及市場群、醫療、體育、展覽公共服務設施、區政府。城市“雙心”組團將形成直達軌道聯繫,促進新區發展;主城區形成“十字型”骨架軌道線網,發揮線網的整體效益;帶動沿線土地開發,特別是引導新區開發,促進老城區改造,發揮軌道交通的引導作用。

3、4號線(2021年—2050年)

在既有骨幹軌道網路基礎上擴展線網,加強“雙心”組團與各外圍組團的軌道聯繫;加密軌道線網密度和覆蓋範圍,提高軌道交通的服務和水平;加強主城區軌道線網與都市區外圍組團的聯繫;合理銜接軌道線網與都市圈城市軌道交通。

建設概況

在建線路

徐州捷運1號線徐州捷運1號線
徐州捷運1號線
徐州捷運1號線一期線路長23.1公里,設車站16座,其中地下站14座,高架站2座。車輛段、停車場各一處。西端起點兩站兩區間為高架線,長3.71公里,地下線19.39公里。線路走向:西起漢王新城,沿老徐蕭公路—淮海西路—淮海東路—三環東路—和平路—高鐵徐州站—徐連一級公路敷設,途經西客運站、人民廣場、彭城廣場、徐州火車站、徐州民營工業園、高鐵徐州站。
徐州捷運1號線連線老城3個商業中心(彭城廣場、人民廣場、淮海廣場)和2個鐵路樞紐(徐州火車站、高鐵客運東站)及1個片區中心(壩山片區中心)和沿線重要地區(醫療,教育等);在1號線西端設定一處停車場,在1號線高速鐵路車站東側適當延伸線路設定一處車輛段,並利用既有地方鐵路支線與國鐵系統溝通。
徐州捷運1號線一期工程是沿徐州市東西向發展主軸的骨幹線路,沿淮海路和和平路敷設。西起杏山子站東至徐州東站站,全長20.1km,設站17座,其中換乘站5座,控制中心一座,主變2座,車輛段及停車場各一座。
徐州市城市捷運1號線一期工程地下市政工程本次實施範圍全長3348.676米,設兩站兩區間,敷設方式全部採用地下線。徐州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地下市政工程規模為三站兩區間,三站分別為:一號路站、振興路站及徐州東站站。敷設方式全部採用地下線,三個車站,均有條件採用明挖法施工;一號路站~振興路站區間擬採用礦山法施工,振興路站~徐州東站站區間擬採用明挖法和礦山法施工。
試驗段全長3.3公里,試驗段東起徐州東站,西至1號路(漢源大道),共2站2區間。“兩站”即徐州東站站及振興路站,“兩區間”即1號路到振興路區間,及振興路到徐州東站區間。
徐州捷運2號線
徐州捷運2號線一期工程線路北起新台子河,止於新區東站。線路長26.6公里,設站21座,其中地下站19座,高架站2座。建設區間從霸王山南側到新城區東,將連線2個市級中心(老城中心和徐州新區中心)、3個公路客運樞紐(客運北站、客運南站、新區客運站)以及市場群、醫療、體育、展覽公共服務設施、區政府。城市“雙心”組團將形成直達軌道聯繫,促進新區發展;主城區形成“十字型”骨架軌道線網,發揮線網的整體效益;帶動沿線土地開發,特別是引導新區開發,促進老城區改造,發揮軌道交通的引導作用。
徐州捷運3號線
徐州捷運3號線一期線路長17.3公里,設車站15座,全為地下線,車輛段一處。3號線一期工程起於大慶路站,止於位於銅山新區的創業園。3、4號線(2021年—2050年)在既有骨幹軌道網路基礎上擴展線網,加強“雙心”組團與各外圍組團的軌道聯繫;加密軌道線網密度和覆蓋範圍,提高軌道交通的服務和水平;加強主城區軌道線網與都市區外圍組團的聯繫;合理銜接軌道線網與都市圈城市軌道交通。3號線北起後蟠桃村,沿馱藍山路—下淀路—大慶路—復興北路—復興南路—淮塔東路—解放南路—北京路—黃山路—規劃路敷設,途經徐州火車站、客運總站、中國礦業大學,止於林場站。4號線計畫走向為:起於馱藍山路,止於礦大新校區。

待建線路

徐州捷運4號線
徐州捷運4號線4號線為一條輔助線,貫穿城市發展次軸,覆蓋城市東部南北向客流走廊,聯繫金山橋片區、壩山片區、徐州新城區和銅山新區,引導促進金山橋片區、徐州新城區和銅山新區的發展。
徐州捷運5號線
徐州捷運5號線計畫起於徐礦城,止於三堡。

乘車資料

時刻表

徐州捷運1號線:凌晨5點半到夜裡11點半。

運營車次

初期,捷運每天開行列車126對。近期,每天開行列車小交路158列,大交路54列。遠期,每天開行列車小交路198列,大交路64列。

列車參數

車輛編組:捷運列車本次選用了B型車,6輛編組。

換乘站點

站點 線路
人民廣場站、獅子山站、慶豐路站 1號線和5號線
彭城廣場站、大廟站 1號線和2號線
徐州站站 1號線和3號線
師範大學站、郭莊機場站、漢源大道站 2號線和5號線
和平路站 3號線和5號線
礦業大學站 2號線和3號線
金龍胡站 1號線和4號線
銅山副中心站、蟠桃山站 3號線和4號線
黃河東路站 4號線和5號線

總體規劃

近期規劃

到2020年,形成連線徐州老城區至新城區、銅山新區、壩山片區、城東新城的軌道交通骨幹線路。其中,1號線為
徐州捷運線路圖徐州捷運線路圖
東西向骨幹線,聯繫老城區、壩山片區和城東新城,銜接人民廣場、淮海廣場和古彭廣場三大老城商業中心,以及東區萬達廣場、高鐵商務圈等新商業中心,快速聯繫鐵路徐州站和京滬高鐵徐州東站兩大綜合客運樞紐,串聯客運西站、汽車總站和客運東站,共設車站16座,全長23.1公里;2號線為西北、東南走向的骨幹線路,為老城區和新城區提供快速聯繫,銜接老城商業中心彭城廣場和市級商務中心徐州新區商貿與金融中心,串聯客運北站、汽車南站等客流集散點,全長約26.6公里,設站21座;3號線為東北、西南走向的骨幹線,聯繫老城區、銅山新區、翟山片區和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串聯了鐵路徐州站、汽車總站和銅山客運站等客流集散點,全長17.3公里,設站15座。

遠景規劃

徐州市遠景年軌道交通線網是由5條線組成,是在遠期線網4條線的基礎上,新增一條5號線和4號線西延至礦大新校區。線網全長151.9公里,共設車站112座。

市民聲音

在西祠胡同徐州論壇上,網友成立了一個軌道交通的子論壇。在論壇上,媒體關於軌道交通的相關報導被第一時間轉載,更多的則是暢所欲言的意見和建議。
規劃中軌道交通沿線以及附近的房地產開發商,打“軌道交通牌”的不少,這也成為很多市民在置業時考慮的一個因素。接受記者採訪的多位市民均表示了對我市軌道交通建設的期待。家住杏山子片區的劉永志說,當初在該區域買房子,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衝著未來的軌道交通,大家都盼著軌道交通能早日建設,以後交通條件就好多了。
希望“重拾被淡忘的徐州歷史”
熱心網友為徐州捷運站起名:“讓捷運站名重拾被淡忘的徐州歷史”是新浪“徐州捷運文化工作室”發的一條微博,微博內容雖然是轉載,但卻引起了很多網友的興趣。
河清門、武安門、武寧門、奎光門……這些已經消失很久的古地名,通過網友的建議重新出現在了大家的視野中。在“捷運族”等論壇上,有很多帖子在討論徐州捷運站各站點的命名。
“徐州作為兩漢文化發源地有很多歷史地名可以使用,在捷運站點命名上應該體現出自身的歷史底蘊。雖然有些地名可能沒有建築遺存,但可以通過捷運站點的命名讓現在的人們記住、了解並集成它。”日前,有熱心網友在西祠論壇和新浪微博發出倡議,以彭城歷史地名命名尚未開建的徐州捷運站名。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軌道交通系統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