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捷運

哈爾濱捷運

哈爾濱捷運(Harbin Metro)是指服務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城市軌道交通,其第一條線路於2013年9月26日開通試運營,使哈爾濱成為中國首個建有高寒捷運系統的城市。截至2018年9月,哈爾濱捷運開通運營線路共有2條,分別為1號線、3號線,均採用捷運系統,里程長度總計23.073千米;共設車站21座,其中換乘車站1座,為醫大二院站。 其在建線路共有3條(段),分別為1號線三期工程、2號線一期工程、3號線二期工程,在建里程69.319餘千米;遠期規劃共10條線路。2014年下半年,哈爾濱捷運全年客運量約5049.28225萬人次,日均客運量逾13.83萬人次。2015年,其全年客運量5788.9萬人次,日均客運量逾15.86萬人次。2016年,其全年客運量7986.2萬人次,日均客運量逾21.88萬人次。

基本信息

簡介

哈爾濱捷運哈爾濱捷運

哈爾濱捷運是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始建於2008年,然而工程的歷史可追溯至1973年。總體規劃有5條線和2條支線,總里程143公里,計畫用二十年的時間建成。估算總投資800億元,其中捷運一號線一期工程計畫投資83.6億元,二期工程計畫投資16.4億元。截至2009年底一期工程已累計完成投資33億元,其中累計利用工商銀行貸款24.6億,2010至2012三年內獲工商銀行貸款承諾20億,資金缺口共45億元,正在落實國家開發行貸款,是哈爾濱市歷史上最大的城市基礎設施項目。二十年後將新增線路,哈爾濱捷運總規模可達7條線和3條支線。

歷史沿革

20世紀70年代,瀋陽軍區決定在瀋陽市、長春市、哈爾濱市三個城市修建戰備大隧道,在哈爾濱決定利用隧道修建捷運,實現“平戰結合”。工程於1973年8月1日開始籌建,因此被命名為“7381”工程。
哈爾濱捷運哈爾濱捷運

1973年,“7381”工程指揮部成立,負責工程的規劃、勘測、設計和組織施工等工作。

1979年底,並哈爾濱市人民防空辦公室。由於形勢的發展,該工程的線路規劃有過3次變化,其中大直街一線6.3公里,6個車站、通風機房、排水泵房等配套土建工程也已基本完成,初步具備了鋪軌條件。

1979年,因資金所限,該工程暫時停止建設。淺層隧道的地下一、二層現在用作商業街。

1986年,哈爾濱市政府把謀劃捷運的任務交給電車總公司,成立了捷運籌備辦公室。籌備辦收集捷運信息,邀請專家調查論證。

1995年,決策層意見不統一:優先建設捷運,還是優先發展松花江北岸。後者占了上風,捷運籌建就此擱置。

1998年,哈爾濱市再次成立捷運辦公室,並向國家發改委申報建設捷運項目,得到的回覆是:全國所有的捷運項目一律停止審批。

哈爾濱捷運哈爾濱捷運

2001年,國家對基礎建設投資有所鬆動,5月,完成了《哈爾濱市軌道交通一期工程預可行性研究最終報告》,並通過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專家評審。

2001年06月,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完成了《利用既有“7381”隧道結構安全性評估報告》。

2002年,國家發改委規定GDP在1000億元以上、財政收入在100億元以上的城市有資格申報。哈爾濱市符合條件,開始系統制定捷運近期10年和遠期10年的建設規劃。

2003年,哈爾濱市向國家發改委遞交了捷運建設規劃,10月,哈市軌道交通建設辦公室組織完成了《哈爾濱市城市軌道交通及其建設規劃》,年底通過了“中咨”公司和建設部的評審。

2003年11月,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完成了《哈爾濱市軌道交通一期工程場地地震安全性報告》。

2004年04月11日,國務院一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做出決定,因為經濟形勢過熱,全國捷運項目一律暫緩上報。10月,《哈爾濱市軌道交通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完成。

哈爾濱捷運哈爾濱捷運

2005年初,哈爾濱市將捷運規劃再次上報到國家發改委。《哈爾濱市軌道交通一期工程總體設計》完成,5月進行了專家諮詢評審,在得到國家發改委的同意後,又上報到國務院。

2005年06月30日,國務院正式審批了哈爾濱捷運工程近期10年規劃。至此,哈爾濱捷運工程終於邁出了最為重要和艱難的一步。

2006年03月,國家發改委對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了評審。月底,完成了總體設計的正式文本。

2007年07月,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得到國家正式批覆。

2008年04月,《哈爾濱市軌道交通一期工程初步設計》由上海市隧道工程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設計完成。

2008年05月31日,捷運一號線一期工程工程站點拆遷開始;6月末,捷運沿線地質勘察測繪完成。哈爾濱捷運工程已由前期的籌備性階段轉入到工程建設的實施性階段。

2008年09月28日,哈爾濱捷運一期工程正式開工。一期工程自西向東,橫貫城市中心區,全長14.33公里,建設期4年。按照國家要求和城市總體規劃,哈爾濱市確定近期軌道交通建設期限為10年,規劃期內完成1號線城市中心段和3號環線工程,總里程45.53公里,投資163億元。

2012年12月30日,哈爾濱捷運一號線一期試通車。

2014年9月27日,哈爾濱捷運集團和黑龍江廣播電視台聯合創辦龍視捷運傳媒頻道開播。

哈爾濱捷運哈爾濱捷運

2015年4月24日、4月27日,綠地集團捷運投資產業就哈爾濱捷運6號線、9號線,與哈爾濱市政府簽約。

2015年7月4日,哈爾濱捷運1號線已安全運營647天,迎來第1億個乘客。

2015年8月1日,哈爾濱捷運全面實行安檢,一號線全線十八座車站共設定三十七個安檢點。

2015年9月9日,哈爾濱捷運3號線一期工程完成土建。

2017年1月26日,哈爾濱捷運3號線一期工程正式通車試運營,哈爾濱開啟捷運換乘時代。

2017年6月16日,哈爾濱捷運3號線哈爾濱大街站開通。

總體方案

根據城市總體規劃,未來15年哈爾濱市將建設一個國際區域中心區、4個副中心區、4大產業基地。而軌道交通將引導這一次哈爾濱城市發展布局的改變:捷運建成後,將加速城市邊緣區和近郊工業區的發展,成為調整城市結構布局的最有力手段。

總體方案總體方案

哈爾濱軌道交通工程將以BOT的方式,由工大集團負責籌資、建設、經營,在協定期內完成項目的建設、運營和設備維護。工大集團將在捷運投入使用後,第一個獲得運營收益。協定期滿,工大集團再將捷運移交給政府。

按照該計畫,工大集團為一號線一期工程投資額預計達58.9億元,一期工程東起哈爾濱東站,西端終點至哈醫大二院,工程總長14.4公里。哈爾濱捷運一期工程在2008年底將建成通車。

每天21萬人次轉入地下緩解交通壓力,目前,哈爾濱正面臨著三大交通問題:道路結構嚴重不合理,哈爾濱市城區被5條鐵路線和幾十條鐵路專用線,以及“三溝一河”分割得支離破碎;車輛增長過快,哈爾濱市現有各種機動車輛32.9萬輛,而且每年正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長,加之每天5萬多輛外來車輛駛進城區,中心區交通處於高度飽和狀態;客運量日漸增大。捷運是讓城市提速的唯一、也是根本出路。

哈爾濱捷運哈爾濱捷運

捷運一期投用後,從哈醫大二院到博物館的路程只需10分鐘,平均兩分鐘跑一公里。按照大站停靠三五分鐘、小站停靠兩分鐘的運行設計,從哈東站到哈醫大二院全程只需30分鐘左右。哈爾濱捷運建成運行成熟後,車間時段將縮短為兩分鐘,每兩分鐘就有一輛車到達。

一期工程後,捷運的輸送能力將達到每小時1.49萬人次,全日客運量可達到21.2萬人次,這將使全市的地面公交日客運量減少4200車次,中心城區的交通壓力將得到徹底緩解。

拉動沿線經濟成長,捷運,對於一個特大城市而言,除了便利交通外,一個最間接的效應是,拉動捷運沿線的經濟成長。根據《哈爾濱市軌道交通網路規劃》,哈爾濱市目前編制的《軌道交通沿線土地控制規劃》,全市軌道交通控制用地總面積339.61公頃。一期工程沿線土地控制面積近23公頃。捷運的建成,將使人們的置業理念從“住在市中心,遠離鐵路線”,向“遠離市中心,靠近捷運線”轉變。

捷運試點工程建設期間,將啟動捷運沿線的商業規劃,規劃以建設中央商務區為主要方式,建設商務中心,締造消費中心,架構旅遊經濟帶,從而帶動捷運沿線的土地升值和經濟繁榮。

運營情況

運營線路

線路 起止站點 標識色 里程 (千米) 車站數 車輛編組 通車日期
哈爾濱捷運1號線 哈東站-哈南站 紅色 17.466 18 6B 2013年9月26日
哈爾濱捷運3號線 醫大二院站-哈爾濱西站 橙色 5.607 4 6B 2017年1月26日

運行時間

線路 起止點 首班 末班
哈爾濱捷運1號線 哈東站-哈南站 06:00 21:30
哈南站-哈東站 06:00 21:30
哈爾濱捷運3號線 醫大二院站-哈爾濱西站 06:00 21:30
哈爾濱西站-醫大二院站 06:00 21:30

客運流量

年份 客運總量(萬人次) 日均客運量(萬人次) 最大日客運量(萬人次)
2016年 7986.2 21.88 30.97
2015年 5788.9 15.86 26.49
2014年 5049.28225 13.83 19
參考資料

設備設施

車輛設施

哈爾濱捷運1號線列車採用中國北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新譽集團/龐巴迪運輸瑞典有限公司聯合體生產的列車,車輛採購契約和車輛牽引系統採購契約,契約金額6.2億元,其中共簽約車輛17列、102輛,首列車於2012年06月到達哈爾濱,最後一列將於2013年11月交付。
哈爾濱捷運1號線採用B型車輛,鋁合金車體,“四動兩拖”6節編組,最高運行速度每小時80公里,旅行速度不低於每小時35公里。整個列車的設計,在採暖和空調上進行了特殊的設計,比如在座椅上,有電熱器,每台車上設定了二台大功率空調,確保列車冬暖夏涼。列車的車體材料為鋁合金,主要優點是重量輕、外表比較美觀,列車的外形設計,體現出哈爾濱的歷史文化底蘊,突出
捷運車輛捷運車輛
哈爾濱的城市風格。車輛的外部裝飾,以凍的顏色為主色,以雪花點綴,與城市環境相融合;室內則打造溫暖的感覺,座椅和端牆以不同的紅色裝飾,牆板配合象牙白。

哈爾濱捷運1號線運行的捷運車輛,是按照“四動二拖”的模式設計的,即每列捷運有6節車廂,兩端是包括司機室在內的TC車,中間是4節動車。車體設有1對司機室門、4對客室門、司機室座椅和36個客室座椅等內裝設備,6節車廂最大載人數為1888人。同時,車廂內有電子地圖視聽報站系統,可實現無人駕駛。

車輛項目 參數說明
運營速度 80 km/h
編組 =Tc-Mp-M-M-Mp-Tc=
載客能力 1888人
列車長度 119080 mm
緊急制動減速度 ≥1.2 m/s
車體長度 Tc:19860 mm M:19000 mm
車體寬度 2800 mm
車體高度 3800 mm
地板高度 1100 mm
軸重 14 t
( 列車編組符號意義:M為動車;Mcp為帶駕駛室和受電弓的動車;Mc為帶駕駛室的動車;Mp為帶受電弓的動車;Tp為帶受電弓的拖車;Tc為帶駕駛室的拖車;Tcp為帶駕駛室和受電弓的拖車;=為全自動車鉤;- 為半自動車鉤;+ 為半永久牽引桿。)

服務設施

哈爾濱捷運1號線站廳層設有安檢設備、自動售票機等設施,站台層設有衛生間、求助電話,另設有殘疾人衛生間、無障礙電梯等。

乘坐導引

導引標識

在哈爾濱市,乘客只要找到軍綠色並標有哈爾濱捷運標誌的歐式建築物(如圖示),就是哈爾濱捷運的入口。這些建築門口掛著一個白綠的指示牌,上面標明有哈爾濱捷運的線路和站點名稱。

票務指南

車票價格
票價票價

哈爾濱捷運採用“階梯票價制”,即票價隨著運距的增長而增加,將捷運一號線分3個區段:1-8站內為初始票價2元,9-12站為3元,13站以上為4元,全程最高票價為4元。
車票種類
乘坐哈爾濱捷運有3種車票形式,分別是單程票、紀念票、城市通IC卡。
車票種類 描述 車票圖
單程票 乘客可通過售票機和人工售票購得單程票,在乘車結束後單程票出站時須投入檢票機 車票 車票 (6張)
紀念車票 哈爾濱捷運集團根據特殊節日、紀念日發行的紀念車票,計次的紀念票出站時投入檢票機後彈出
城市通IC卡 城市通IC卡,根據站距確定最後消費金額。相比乘坐公車,一張公交IC卡捷運記票系統只能識別一次,所以不可兩人乘車同時使用一張IC卡,只能一人使用一張公交IC卡。
使用說明:
1、乘客發生逾時、超距情況,按逾時進行罰款,逃票按5倍全程最高票價(20元)補收票款。
2、捷運實行一人一票制,單程票僅在售出站當日乘車有效,隔日作廢。未使用的單程票售出30分鐘內,可在售出站按票價退票;
3、乘客刷卡進閘後,停留時限為120分鐘,逾時須按全程最高票價(4元)補票。
4、乘車超過買票站距,也需按超站距離進行補票;
5、當發生既逾時又超程的情況,按逾時進行補票,到客服中心補滿最高全程票價(4元)。
6、當誤用檢票機造成乘客未成功進站或出站,30分鐘內可到客服中心免費處理車票;
7、超出30分鐘須補交全程最低票價(2元)後方可進站或出站;
8、如車票遺失,出站時須按全程最高票價補票,到客服中心辦理。

優惠政策
免費乘坐捷運人群包括盲人、殘疾軍人、因公傷殘警察、企業退休的建國前老軍人、離休幹部、身高1.2米以下兒童、70周歲以上老年人。半價優惠人群包括哈爾濱市區全日制國小、國中和高中學生。
1、盲人、殘疾軍人、因公傷殘警察、持有《哈爾濱市企業退休的建國前老軍人榮譽證》的軍人、持有《老幹部離休榮譽證》的老幹部,給予免費乘坐捷運的優惠;
2、乘客帶領1名身高不滿1.2米(捷運檢票閘機高度為1.2米)的學齡前兒童乘車時,兒童免票;
3、帶領2個以上(含2個)身高不滿1.2米的學齡前兒童乘車時,1名兒童免票。身高不滿1.2米的學齡前兒童不得單獨乘坐捷運;
4、對持有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制發的《敬老優待證》、且70周歲以上(含)的老年人,給予非高峰期(每日9時至16時、19時至末車)免費乘坐捷運的優惠;
5、對哈爾濱市區全日制國小、國中和高中學生,給予乘坐捷運5折的優惠。
6、對給予乘坐捷運享受優惠政策的特殊群體(盲人和1.2米以下兒童除外),均採取辦理城市通智慧型IC卡,以刷卡方式驗證乘坐捷運。

換乘站點

截至2017年11月,哈爾濱捷運1號線和哈爾濱捷運3號線,可換成的站點只有醫大二院站。

文化特色

捷運標誌

舊版哈爾濱捷運標誌以圓形為基礎,由上下正反兩個藍色的英文字母“M”構成,從而使標識留白處巧妙地英文地形字
哈爾濱捷運哈爾濱捷運(舊)
母“H”。“H”是哈爾濱英文(Harbin)的首寫字母,“M”是捷運英文(Metro)的縮寫,二者的完美結合,形成哈爾濱捷運的視覺符號。圓形,象徵著和諧捷運,圓百年捷運夢想之意。
新版哈爾濱捷運標誌由哈字的拼音字頭H和捷運英文字頭M變形組合成為可讀圖形而成。色彩使用主色為最醒目的中國國色正紅色,整體大氣醒目、飽滿活潑,國泰民安,社會和諧。
H變形為象徵捷運隧道的圓形,依據現代藝術分割寓意觀念,取直徑的九分之一為寬度的陽線條,運用現代構成美學設計和構成組合手段,巧妙迴旋布局而成。因捷運是直線往返,所以斷開兩點,成為一條直線,產生暢通、快速、安全感,同時形成雙向兩個M,左右重疊形成順時針圓形迴旋的獨特捷運標識圖形。似傳統吉祥圖案,又似西洋回紋,其中的圓形,更是歐式房頂的圖形,展現哈埠中西結合的文化特色。
哈爾濱捷運(新)哈爾濱捷運(新)

中心的反S形,呈對稱的兩個半圓,形成往返的現代車輛在圓形隧道內四通八達的直觀圖形,讀圖時代感強,寓意吉祥平安,具很強的中國文化特色。標識的陰陽面積比近2:1,是現代構成美學中最穩定的分割比,又採用最具安定感的粗細無變化線條,因此更具有最穩定、安全的視覺感,有大都市氣魄。

特色車站

哈爾濱捷運1號線全線共設18座車站,18個車站中均有5種特色站,其裝修風格各有千秋,其他站台均為標準站台。
站台名稱 描述
鐵路局站 以哈爾濱眾多的歐式建築為草圖藍本,以歐式折中主義設計為理念,結合本站的建築結構來實現鐵路局站的氣勢磅礴、宏偉大氣等特點。
哈工大站 從歐式建築入手,大膽採用歐式風格裝修手段,石材牆面和柱面以及歐式線條大膽的套用,充分表現哈爾濱的異域風情。
醫大一院站 根據車站身處地理位置結合旁邊東正及基督教堂,融合其設計風格,以現代化手法進行表達,將教堂的精緻與大氣充分地展現。
西大橋站與煙廠站 將天花以有序的方式進行單元排列,以現代手法表達歐式元素,結合車站的特殊結構形式,展現恢宏大氣的設計效果。
標準站 以歐式鏤空雕花、線條及以現代方式表達的歐式彩繪為主線,並根據車站的不同進行顏色的變化,充分地展現具有哈爾濱特色的捷運。

建設規劃

在建線路

截至2018年9月,哈爾濱捷運有哈爾濱捷運1號線三期工程、哈爾濱捷運2號線一期工程、哈爾濱捷運3號線二期工程東南半環、哈爾濱捷運3號線二期工程西北半環4條線路正在建設中。
路線名稱 起訖站 車站數量 (站) 運營里程 (千米) 標色 預計開通時間
哈爾濱捷運1號線三期工程 哈南站-新疆大街站 5 8.54 紅色 2019年
哈爾濱捷運2號線一期工程 江北大學城站-香坊氣象台站 19 28.6 紫色 2020年
哈爾濱捷運3號線二期工程東南半環 太平橋站-體育公園站 19 32.179 橙色 2020年
哈爾濱捷運3號線二期工程西北半環 丁香公園站-靖宇公園站 11 2022年

擬建線路

線路名稱 起訖站 車站數量 (站) 運營里程 (千米)
哈爾濱捷運4號線 松北前沙站-東平房 26 42
哈爾濱捷運5號線 利民開發區-哈阿路 28 43
哈爾濱捷運6號線 群力新區-化工路 23 33
哈爾濱捷運7號線 平房南站-平房東部 16 24
哈爾濱捷運8號線 呼蘭區-松浦 11 27
哈爾濱捷運9號線 太平國際機場-哈西客站 12 12
哈爾濱捷運10號線 進鄉街-阿城新區 7 22

總體規劃

哈爾濱捷運哈爾濱捷運

2009年,哈市修編的捷運線網規劃為“九線一環”,共10條線路,形成”一環、兩橫、三縱、四射”的網路形態,總里程340公里。

2012年6月,哈爾濱市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2008~2018年)由1、2和3號線組成,形成“十字+環線”的骨架線路,線路總長89.58公里,總投資562.2億元。
2017年,哈爾濱市城市軌道交通二期建設規劃(2017-2022年)環境影響評價公示,規劃包括1號線四期工程、2號線二期工程(包含北延段及東延段)、4號線一期工程、5號線一期工程,共4個項目。線路總長約85km,全部為地下線,共設車站65座,初步匡算總投資約565億元。此項目處於規劃階段,後期存在變化的可能性,最終方案以國家正式批覆為準。

價值意義

哈爾濱修建100公里捷運,按每公里4至5億元投資算,將拉動相關產業產值達800億-1300億元。數據表明,哈爾濱捷運建設正在為城市地產、機械、建材、通信等數十個相關產業,帶來新一輪發展機遇和就業崗位。捷運不僅能緩解交通壓力,更把人流、商流和信息流重新集成,助推城市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網評)
哈爾濱捷運建成格線化後,不僅會帶動捷運周邊的經濟發展,也會進一步促進沿途各個區域的開發。捷運建設不僅能進一步引導城市發展,增強城市活力,最佳化經濟發展結構。同時,捷運經濟將形成一個財富的“動車組”,快速地把人流、商流和信息流形成一種集成,對提升哈爾濱城市投資價值,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網易網評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