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山公園

虞山公園

虞山公園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市區北部的北極廣場和虞山橋附近,因其內有虞山而得名,又因其在市區北部所以是桂林山水遊覽的開山地,也是桂林歷史的淵源地。

基本信息

簡介

虞山公園虞山公園
公園可分南北兩個景區,南園景區主體氣勢恢弘,而北園景區充滿現代氣息。公園整體大而又細緻,細節精巧雅致,其造園手法別具一格,風格獨樹一幟,傳統與現代結合,東方和西方相兼容。

北園給人一種現代感,有靈動的泉水和飛流直下的瀑布,周圍綠草茵茵,花園環繞,晚上在現代設施的映襯下更加嫵媚美麗。南園突出一種人文感覺。在虞帝廟的遺址上,公園又重新恢復新建了虞帝廟,其背後即為虞山,渾然天成;五福塔(以中國傳統吉語“五福臨門”命名)金碧輝煌,塔內設有“平安鍾”以祈福國泰民安;“九重天”是由三個大理石雕鑿而成,給人以平步青雲之感;集雅園收集了園內的奇石珍品供遊人觀賞;“曲水流觴”妙趣橫生;怡沁園巧奪天工的假山疊石栩栩如生;還有回音壁,兩人世界、智者、聞韶樓、南薰亭等眾多景點。

主要景點

虞山公園虞山公園
虞山公園的主要景點在虞帝廟怡沁園、三絕碑、五福塔、聞韶樓、韶音洞、九重天、美泉宮,各景點景景生輝,互相交融,處處誘人,其特色將它們聯繫成了一個統一的整體。景點中的虞山皇澤潭、韶音洞在當地有仙山、仙河、仙洞之稱。

虞山

虞山公園虞山公園
在虞山公園內,疊彩區北極路東,灕江西岸,是桂林城北一座孤峰,海妃殉之。根據這個動人的古老傳說,唐時在山下建虞帝廟,廟東宋人建南薰亭,把山叫做虞山或舜山。虞山西麓有南北對穿的南薰洞,又名韶音洞。曾是古老的地下河道。山崖上有唐韓雲卿文,韓秀實書、李冰陽篆額的《舜廟碑》和宋朱熹作的《虞帝廟碑》等石刻。洞內有張式的《韶音洞記》,方信儒的《古相思曲》等。

韶音洞

在虞山西麓,為一南北對穿的古地下河道,高2~3米,寬5.5米,深105米,面積約720平方米。北洞前淙淙流水、陣陣松濤,交匯成韻,有如舜帝所制“韶樂”,因有韶音洞之名。張式《韶音洞記》云:“洞之深凡十有三丈,廣二丈有奇。牖之外少西,有地隆然而高為台,可釣。明年秋,又於洞之左得小丘,平廣爽塏,江出於旁,凡桂之山,瑰奇傑出者悉獻其狀。”明周進隆題“韶音洞”洞名,清俞徵題“薰弦”二字,都表達了洞的特色。

南薰亭

在虞山南山腰。始建於宋淳熙二年(1175),為張式創建,歷代均有修葺。亭東可望灕江,南有松林,亭北山水交織,一派靈秀景象。抗戰期間毀於戰火,僅存遺址。昔日是謁舜廟從容游息、宴集之地。清人查淳《南薰亭詩》,“留題字滿苔痕綠,古廟煙浮鬆影寒。此日登臨無限恨,追思往事一憑欄”,詩人對今昔抒發無限感慨。如今,新建虞山大橋飛架灕江東西岸,車隊如龍,古廟蒼松將長青萬古。

舜廟遺址

在市區虞山(又名舜山)南麓。虞山為桂林開發較早的名山之一,相傳虞帝南巡曾到此山,故名虞山。並立廟紀念。廟建於何時無考。

唐建中元年(773),朝議郎守尚書禮部郎中上柱國韓雲卿,朝議郎守梁州都督府長史武陽縣開國男翰林待詔韓秀實,京兆尹人李陽冰,曾合璧《舜廟碑並序》於虞山,此為記述舜廟最早的一方石刻,南宋淳熙年間(1174-1189),宣教郎主管台州崇道觀朱熹作,《舜帝廟碑》云:“虞帝祠在城東北五里,而近虞山之下,皇澤之灣,蓋莫詳其始所自立,而有唐石刻辭在焉。南宋淳熙二年(1175)春2月,今直秘閣張侯式始行府事,奉奠進謁,仰視棟宇傾墊弗支,圖像錯陳造已淫厲。”於是“命撤而新之”。這是有記載的第一次修葺。此後,修葺之事歷代均有。今殿堂,僧舍已廢,遺址尚存。

虞山大橋 

位於疊彩區虞山以東約400米的東環路和北環路與灕江相交處。1986年1月興建,1988年2月建成,同年9月通過竣工驗收交付使用。虞山橋是桂林市“七五”重點工程項目,為7墩2台等截面T型預應力簡支連續公路橋,總長309.86米,寬20.5米,其中車行道15.5米,人行道2.5×2米;荷載汽--20級,拖--100級;最高通航水位按10年一遇洪水計,設計6級航道,通航淨高4.5米。虞山橋是目前桂林市區橫跨灕江4座公路橋中最大的一座橋樑,它的建成,溝通內外環線,實行人貨車分流,不僅對緩減市區交通緊張、改善城市環境起到積極的作用,而且橋型通透明快,結構簡單實用,與四周景色相互補充,是一座十分美麗的景觀橋

園區

北園

北園給人一種現代感,有靈動的泉水和飛流直下的瀑布,周圍綠草茵茵,花園環繞,晚上在現代設施的映襯下更加嫵媚美麗。

南園

南園突出一種人文感覺。在虞帝廟的遺址上,公園又重新恢復新建了虞帝廟,其背後即為虞山,渾然天成;五福塔(以中國傳統吉語“五福臨門”命名)金碧輝煌,塔內設有“平安鍾”以祈福國泰民安;“九重天”是由三個大理石雕鑿而成,給人以平步青雲之感;集雅園收集了園內的奇石珍品供遊人觀賞;“曲水流觴”妙趣橫生;怡沁園巧奪天工的假山疊石栩栩如生;還有回音壁,兩人世界、智者、聞韶樓南薰亭等眾多景點。

石刻

虞山石刻分布於韶音洞、山體東、南部,形制為摩崖。現存石刻54件,其中唐代1件,宋代6件,元代2件,明代29件,清代16件。從形式上看,以詩文為多,題名很少,還有營繕紀事、題榜繪畫等。從內容上看,除少數純為祭祀性的廟堂作品外,絕大多數為歌頌虞帝功德,兼讚美風景和文物古蹟的修建。

虞山公園石刻文獻圖片

重要石刻有:年代最早的唐建中元年(780年)的“舜廟碑”,韓雲卿撰文,韓秀實隸書,李陽冰篆額,是桂林最著名的石刻之一,後稱碑三絕;

淳熙三年(1176年)的“靜江府新作虞帝廟碑”,記載南宋著名理學家張任靜江知府時重修虞帝廟的經過,朱熹撰文,呂勝已隸書,方士繇篆額,俗稱為“四夫子碑”;元至正二十三年(1365年)劉傑撰“帝舜廟碑”,以及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沈秉成撰“重修虞帝廟記”等,都是有關虞帝廟興衰和桂林文化教育發展的重要文物。

此外,宋淳熙四年(1177年),張栻手書的“韶音洞記”、嘉定八年(1215年)方信孺作“古相思曲”、明代周進隆、曹學和清代郝浴、查禮、謝啟昆的題詩等石刻,也都具有重要的文學價值。

旅遊信息

景點票價:32 元/人

虞山公園園區正門

景點交通:公交1、15、18、99、100路及免費58路等可以到公園大門

遊覽點:南薰亭、韶音洞、虞帝廟等。

盤點廣西旅遊景點

廣西是以壯族為主體的多種少數民族聚居的少數民族自治區,廣西除有3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即灕江風景名勝區、桂平西山風景名勝區、寧明花山風景名勝區外,還有29處自治區級風景名勝區,7處國家級歷史文物保護單位。讓我們來走進西部的海濱省份,劉三姐的故鄉,廣西。
灕江
疊彩山
蘆笛
西街
月亮山
九萬山
魚峰山
象鼻山
伏波山
獨秀峰
書童山
風雨橋
聖堂山
都樂岩
鵝泉
銀灘
浮山
靈峰山
怪石灘
白石山
三娘灣
八寨溝
系龍洲
鳳凰湖
銅石嶺
白蓮洞
金灘
蝦泉
黃姚
斜陽島
潿洲島
紫雲洞
玉石林
青秀山
友誼關
黑水河
波貼湖
澄碧湖
冠頭嶺
星島湖
柳侯祠
南珠宮
宴石山
清風樓
真武閣
都嶠山
王崗山
金倫洞
小連城
布柳河
白龍公園
那榜田園
三里洋渡
仙島公園
鵝山公園
江濱公園
雲龍公園
陽朔西街
九馬畫山
德天瀑布
七星景區
三江鼓樓
融水苗寨
滴水丹屏
靖江王城
愚自樂園
通靈瀑布
虞山公園
左江斜塔
明仕田園
龍脊梯田
花山岩畫
海濱公園
七星公園
揚美古鎮
七十二涇
九龍瀑布群
大石圍天坑
通靈大峽谷
三疊嶺瀑布
白龍珍珠城
巴馬盤陽河
百崖大峽谷
西郊動物園
南溪山公園
水產展覽館
金花茶公園
綠水江漂流
老虎潭峽谷
雀兒山公園
陽朔蝴蝶泉
福祿河瀑布群
大龍潭風景區
龍珠湖風景區
嘉和城溫泉谷
大龍湖旅遊區
田東十里蓮塘
僑港度假浴場
北海海底世界
古東森林瀑布景區
樂滿地休閒世界
碧蓮峰世外桃源
龍勝龍脊梯田
古龍山峽谷群
鐘山十里畫廊
南湖公園[南寧]
那坡黑衣壯風情園
九曲灣溫泉度假村
廣西藥用植物園
坡嘎拉地下長城
佛子山旅遊度假區
雲天民俗文化世界
樂滿地主題樂園
三門海生態旅遊區
龍洪自然風景區
箭盤山奇石園
立魚峰風景區
大王灘國家水利風景區
金滿園生態民俗風情園

桂林市主要旅遊景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