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博物館

桂林博物館

桂林博物館(GuilinMuseum)是中國歷史藝術類博物館。位於廣西桂林市西山公園內。1964年籌備。1986年開放。該館館藏文物21500餘件,以明清青花瓷器和廣西11個少數民族文物著稱。其中的明代歲寒三友青花蓋瓶和隋代四神鏡最為珍貴。後者直徑21.4厘米,內緣鑄飾四神獸,外緣飾十二生肖、四瓣花,有銘文一周40字。桂林博物館,藝術博物館和歷史,收集當地的收集非常豐富。桂林博物館珍藏的各類梅瓶,還集中地反映了我國明代梅瓶紋飾豐富的特點。桂林博物館自開館以來,秉承人民博物館為人民宗旨,積極回響自治區教育興區、建設和諧社會政策,努力貫徹落實扶持少數民族教育及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與自治區各單位各部門積極配合,按照“國家扶持,省負總責,縣抓落實,整村推進”的方針,紮實做好扶持廣西少數民族發展的各項工作,大力促進人口較少民族加快發展,取得了較好成績。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桂林博物館桂林博物館

該館第一館為《桂林歷史文物陳列》;第二館 《廣西少數民族民俗陳列》, 陳列壯、瑤、苗、侗等11個少數民族的生活、 生產、文化諸方面的文物;第三館為《國際友人禮品陳列》;第四館《明清瓷器展覽》,展出明清瓷器200餘件。

桂林博物館是中國歷史藝術類博物館。位於廣西桂林市-西山公園內。1964年籌備。1986年開放。館藏文物 21500餘件,以明清青花瓷器和廣西11個少數民族文物著稱。其中的明代歲寒三友青花蓋瓶和隋代四神鏡最為珍貴。後者直徑21.4厘米,內緣鑄飾四神獸,外緣飾十二生肖、四瓣花,有銘文一周40字。

地理位置

桂林博物館桂林博物館
桂林博物館

桂林博物館館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博西山園旁邊的西南地區,1000多平方米的計價築

面積八米,環境優美,隱藏豐富的商品,史國家博物館館之一個優先事項。

規模

新的自我館開館自1988年以來,不包括正常年份開設“桂林歷史文物”,“廣西少數民族民俗”,“國家人際友感謝貨物”以外的基地陳列,仁每年舉辦些歷的歷史,文化及藝術的覽展覽。2000年11月28日,繼在全國範圍內舉辦-長頸的花瓶專題陳列館隆沉重的開展在桂林博物館。王濤-漢墓出土的瓷精粹區,羅伊以其吸引力,高雅藝術的崇高和尊嚴,精神和工業和手工藝的防洪水平,價值和獨特的人文,林為桂增添托尼廖一張世界注目的品牌文化苦旅。

收集品種

桂林博物館,藝術博物館和歷史,收集當地的收集非常豐富。在其“歷史桂林文物展覽館”是自然,歷史,文化,史前文化的桂林,封建社會,直到清代的3.0萬年的歷史和文化就顯示在打贏,“廣西文化展覽館少數人“的族群,在廣西自治區的社會和文化生活,如一篇文章,一個多民俗文物展示,”中國古典家具展覽館“,是封建貴族華美なるlitterateur社會生活的資料。“國際展覽館貨物感謝朋友”,世界各地的文化,將聚集在表示,亞洲,非洲,歐洲,美國和其他國際友人,桂林是一個真正的友誼,與人民民眾的凝聚。“明代的花瓶展覽館”是一個國家寶藏明王朝花瓶收集的300多點,在國家的最寶庫明花瓶和花瓶古代文化的研究很難找到一個真正的雜誌中的文章。

展覽與藏品

館藏品館藏品
景泰藍嵌珠銀髮簪(民國)

尺寸:簪身寬5.4 cm,高4.2 cm,插針長13.1 cm

一套兩件,由簪身和插針兩部分組成。簪身呈弧形,表面鏤空,配以銀絲花朵,內以紅、黃、綠色景泰藍填空為飾。插針帶吊穗,其頂端及吊穗上各嵌有一顆紅色料珠。此種裝飾手法罕見,充分顯示了西南少數民族與周邊民族文化交融的痕跡。

苗族蝶形嵌珠銀髮簪(民國)

尺寸:長18.3cm,寬4.6cm

髮簪形似蝴蝶,翅膀、吊穗分綴紅、綠、籃各色料珠。造型優美,形象生動。

苗族十八錐形銀花梳(清)
館藏品館藏品
尺寸:寬20cm,高15cm

為貴州省雷山縣桃江鄉短裙苗女子的飾物。鏨花工藝,其兩側鏨刻有蝶紋。銀梳上兩排錐狀銀鼓釘,象徵閃電,有辟邪之意。這件製作精巧的銀花梳既可梳發,壓發,又是很好的裝飾。

小孩銀帽(近代)

尺寸:帽周長49.3cm,帽徑15.5cm,高10cm

這件童帽受漢族影響,釘綴上“長命富貴”字樣的銀質圓片,還配以七個銀菩薩的帽飾及在帽沿配上鈴鐺和銀質圓片,構思巧妙,造型別致。這些銀質配飾件小,片薄,分量輕,適於不堪重負的嬰幼兒佩戴。

瑤族鏇紋銀耳環(清)

尺寸:之一寬4.5cm,高7cm,之二寬4.5cm,高6.8cm

一對。上端穿耳處呈圓環狀,尾端向內製成渦鏇狀。圓環下焊接一長方形銀片,下連線兩銀片盤制拼接的“8”字形圓渦形裝飾。為瑤族婦女喜戴的典型耳飾。

收藏特點

桂林博物館珍藏的各類梅瓶,還集中地反映了我國明代梅瓶紋飾豐富的特點。

氣勢非凡的龍鳳紋梅瓶

“龍”又是封建權威的象徵,龍紋在演變過程中逐漸人性化,代表天子。皇帝以“真龍天子”自居,皇帝使用的器物上皆有龍紋。圖集中收入的龍紋梅瓶種類有雲龍、海水龍、搶珠龍、趕珠龍、香草龍、應龍、立龍、行龍、升龍、降龍、龍鳳呈祥等等,形態各異,志趣昂然。典型器物有青花應龍趕珠細腰梅瓶、呂調陽墓青花雙龍搶珠梅瓶、溫裕王墓青花雙龍搶珠高腰帶蓋梅瓶等。鳳紋流行於宋,元、明以來更加盛行。圖集中收入的鳳紋梅瓶種類有穿雲鳳、穿花鳳、香草鳳、立鳳、龍鳳呈祥等。典型的鳳紋梅瓶,有明嘉靖雙鳳穿蓮高腰帶蓋梅瓶、青花香草雙鳳梅瓶等。與龍一樣,鳳在演變過程中逐漸被人性化,鳳代表后妃,也代表女性。龍是中國的象徵,龍紋有其悠久的發展歷史。在封建社會,

活潑雅致的花卉魚禽紋梅瓶

有纏枝對稱紋花卉梅瓶,水禽圖梅瓶,花鳥紋梅瓶,花卉紋梅瓶,魚藻紋梅瓶等。其中明宣德青花“富貴有餘”魚藻紋梅瓶和青花“連年有餘”魚藻紋梅瓶,圖案中的“魚”與“余”同音,即寓意為“富貴有餘”、“連年有餘”。此類魚藻紋的特點,魚形肥大,空間襯以浮萍、水草、蓮花之類花草。

儀態萬千的人物紋梅瓶

這些人物紋梅瓶,造型生動,具有很深厚的藝術美,其中最典型的有青花攜酒尋芳(攜琴訪友)圖梅瓶、青花“大明萬曆年制”款四愛圖梅瓶、青花蕉葉題詩圖梅瓶、青花歲寒三友仙人故事帶蓋大梅瓶、青花“一路清廉”嬰戲圖梅瓶等。這些人物紋飾,或簡約寫意,或工筆細描。大部分圖案都有一定的生活依據,有取材於神話傳說,有取材於歷史典故,有取材於當時的現實生活。不少圖案深深包涵著健康向上的生活哲理,讓人在欣賞古代優秀文化遺產的同時,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多姿多彩的色釉梅瓶

豐富,精美絕倫。透過明代青花梅瓶這一特殊的文化載體,人們可以看到我國優秀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豐富內涵。它溶傳統文化和梅瓶文化為一爐,延伸光大了中華民族數千年的陶瓷文化。其中有哥釉類梅瓶,哥釉加彩類梅瓶,醬釉梅瓶,藍釉梅瓶,琺花彩梅瓶,孔雀綠梅瓶等。其中哥釉五彩雲龍紋梅瓶,為該館珍藏稀有品種,僅此一件,頗為珍貴。 綜上所述,從該圖集收入的梅瓶,可以看出我國古代燒制的梅瓶種類繁多,造型精巧,紋飾《靖江藩王遺粹》圖集的編輯出版,記錄了明代桂林靖江藩王歷史的一面,揭示了在藩王制度下,這些藩王王妃及其宗屬腐朽糜爛生活之一斑。更為重要的是收入該圖集的所有梅瓶精品,從不同側面體現了其極高的藝術品位,精湛的工藝水平,以及獨特的人文價值。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制瓷工藝領域的聰明才智,高超水平和輝煌成就以及明代桂林地區與外地先進文化的交流。同時,也展示了藩王制度影響下的桂林古代經濟文化遺產。這裡要特別指出的是,這批梅瓶標本的整理公布,為我國陶瓷研究者研究梅瓶特別是明代青花梅瓶提供了一批過去未曾見過的新的重要史料和實物。我們相信,《靖江藩王遺粹》圖集的出版問世,對弘揚和繼承我國優秀陶瓷文化,特別是梅瓶文化,對推動和促進梅瓶特別是青花梅瓶燒造歷史的研究,對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對挖掘和發展桂林旅遊業、釀酒業都將起到積極重要的作用。值此《靖江藩王遺粹》出版之際,承蒙桂林博物館領導不棄,要我作序,不揣冒昧,聊贅數言,謬誤之處,敬請指教。是為之序。

公益教育

桂林博物館自開館以來,秉承人民博物館為人民宗旨,積極回響自治區教育興區、建設和諧社會政策,努力貫徹落實扶持少數民族教育及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與自治區各單位各部門積極配合,按照“國家扶持,省負總責,縣抓落實,整村推進”的方針,紮實做好扶持廣西少數民族發展的各項工作,大力促進人口較少民族加快發展,取得了較好成績。

2004年以來,桂林博物館把陽朔縣福利鎮鎖石國小當作重點扶助對象,為該校校舍建設和改善師生飲水提供資金,多次捐贈各類教學設備及文體娛樂用品,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旅遊服務

景點位置:距離桂林市區90公里

景點門票: 10元+10元(精品展)=20元(身高1.00米~1.40米半價,1.00米以下免票)

開放時間: 08:30~17:30(全遊程需1—2小時)(每周一閉館)

景點交通: 位於桂林市西山路4號,乘坐3路、14路公共汽車可抵達

景點等級:尚未評定等級

旅遊提示:有中文解說

經典館藏

明·嘉靖哥釉赭彩堆粉雲鶴紋梅瓶
明·萬曆哥釉青花折枝花蝶紋梅瓶
明·嘉靖琺華彩
明初堆雕“天長地久”款青黃釉陶梅瓶
攜琴訪友圖梅瓶

桂林市主要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