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鼓樓

三江鼓樓

三江鼓樓,位於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月亮街,於2002年11月由當地著名的侗族民間工匠楊似玉為首的民間樓橋師傅隊伍攜手建造而成,集文化、觀賞、旅遊等多項功能於一體。三江鼓樓高42.6米,共有60根柱頭著地,占地面積600平方米。鼓樓共有27層瓦檐,除樓頂兩層外,其餘25層瓦面等距收分,層層緊縮,使樓面呈金字塔形,顯得端莊平穩。每層檐角輕盈起翹,精巧的雕飾以及鮮艷的檐板彩繪,與龐大、粗獷的樓身形成鮮明對比。樓內四根杉木大柱直徑都超過70厘米,樹齡均在百年以上,這在鼓樓建築史上是唯一的。登上鼓樓的觀禮台,三江全景盡收眼底。鼓樓是侗族村寨的標誌和靈魂。三江鼓樓是侗鄉第一鼓樓,被譽為“世界第一鼓樓”,是中國國家4A景區中國三江大侗寨景區的景點,同景區內景點還有三江風雨橋,中國侗城,三江奇石城,福祿寺等。

基本信息

景點簡介

三江鼓樓三江鼓樓
鼓樓是侗族村寨的標誌和靈魂。

它屬木質結構,以榫穿合,整座建築不用一枚鐵釘,幾層至幾十層不等,以單數居多,呈四面、六面或八面形,一般高十多米,最高者達幾十米。形似寶塔,巍峨壯觀,飛閣重檐,結構嚴謹,做工精巧,裝飾細緻,色彩樸質。 被譽為“世界第一鼓樓”的三江鼓樓,作為三江侗族自治縣50周年縣慶項目,於2002年11月建成,是當地著名的侗族民間工匠楊似玉為首的民間樓橋師傅隊伍攜手建造而成,集文化、觀賞、旅遊等多項功能於一體。

建築之最

三江鼓樓三江鼓樓

一、占地面積最大。鼓樓共有60根柱頭著地,占地面積600平方米,連同裝飾一新的廣場,總面積超過4000平方米。鼓樓的落成,為侗族民眾社交、集會、節日慶典提供了寬敞的活動場所。

二、高度最高。總高為42.6米。

三、樓層最多。除樓頂兩層外,其餘25層瓦面等距收分,層層緊縮,使樓面呈金字塔形,端莊平穩,共有27層瓦檐。每層檐角輕盈起翹,精巧的雕飾以及鮮艷的檐板彩繪,與龐大、粗獷的樓身形成鮮明對比,使輕重、拙巧、疏密、粗細、剛柔完美地結成一個整體,既悅目又賞心。

四、主柱最大。支撐鼓樓的4根杉木主柱直徑均在70厘米以上。第一主柱樹齡208年,胸徑85厘米,長27米,第二主柱樹齡206年,第三、第四主柱樹齡也在百年以上。這在鼓樓建築史上是絕無僅有。三江鼓樓在設計上取眾鼓樓之長,獨具特色,為增強旅遊觀賞功能,共設計有4層觀禮台,最高一層觀禮台位於25層。在鼓樓的基座石上,雕刻有反映侗族搶花炮、踩歌堂、打油茶、鬥雞斗鳥、養蠶織布等日常生活場景的浮雕,畫面栩栩如生,鄉土氣息濃郁,處處展現出侗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和侗族工匠高超的建築技藝,令人嘆為觀止。 三江鼓樓對面的福祿寺,群山簇擁、綠樹環抱,清幽雅靜,是遊客到三江的必游之地。福祿寺是佛教寺廟,佛教設施一應俱全,大雄寶殿莊嚴雄偉,信男善女絡繹不絕。

鼓樓文化

三江鼓樓夜景三江鼓樓夜景

侗族人民把價值觀念、理想追求和民族精神熔鑄到一座座木構建築中,形成了獨具侗族特色的文化,可稱之為“鼓樓文化”,它是以侗寨鼓樓、風雨橋、戲樓、吊腳樓等民俗建築為代表,以獨特的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為靈魂,包涵侗族傳統習俗在內的和諧的文化體系。

鼓樓是侗族村寨中心的公共建築,是村寨或民族議事、典禮、迎賓、歌舞娛樂等公共活動的場所,集會的中心。過去,在樓的大樑上都懸1麵皮鼓,故名曰“鼓樓”。

鼓樓為木結構,瓦檐為多角形,飛閣重檐,有塔形和閣式兩種。其建築工藝都十分高超。

塔形鼓樓,又稱密檐鼓樓,重檐多者有10多層。鼓樓中央矗立4根巨柱為主柱,頂住樓梁;外4柱則用以支撐亭檐,以榫銜接,以橫樑連線外圍邊柱及大小條木,橫穿直套,整座樓不用一顆鐵釘,結構十分嚴謹穩固。鼓樓外形下半部如方亭,上半部如寶塔,外表美觀,頗具氣勢。

閣式鼓樓外形與塔形鼓樓有明顯不同,多為歇山頂、懸山頂。乍看象民居,但重檐飛翹的外觀,同樣顯出它在村寨中的醒目位置及崇高地位。鼓樓的封檐板白底彩畫,檐角翹起作花型,樓頂貫鐵鍋瓦罐抹灰形成葫蘆串,或塑以鳥獸花卉圖案。鼓樓建築,古色古香,風格奇特,既得古建築之遺風,又有因地制宜的異趣。

三江鼓樓三江鼓樓

不管是塔形還是閣式鼓樓,在鼓樓前面,都有—塊用青石板或卵石鋪墊的場地,俗稱“鼓樓坪”,其旁還往往建有戲台。鼓樓中大梁都懸掛皮鼓,長約三四尺,侗語稱作“款鼓”,懸空一擊,聲聞遠方。據說它不是—般的娛樂用鼓,而是由“頭人”專掌的帶有權威性的集眾用鼓。凡有大事,“款首”(村寨頭人)就登樓擊鼓,村中成員聞聲而來,齊集於鼓樓坪。若發生寨火或山火,也擊鼓呼援。一寨擊鼓,各寨回響,緊急情況迅即傳開,各村民眾便紛紛趕往出事地點援救。

清朝末年,三江侗族民眾掀起聲勢浩大的武裝抗捐鬥爭,就是通過擊鼓報訊來發動民眾的。現在,鼓樓主要的功能是侗族人民休息娛樂的場所。炎夏到此乘涼,寒冬圍爐取暖,唱歌聊天,談古論今。每逢年節,人們盛裝雲集鼓樓坪中,賽蘆笙,舞龍燈,踩歌堂,演侗戲,進行各種文化娛樂活動。鼓樓與風雨橋一樣代表著侗族風俗文化。

三江侗族自治縣境內的鼓樓有186座,其中尤以馬胖、林略、林溪、高定、乾沖等村的鼓樓群最有特色。

傳承意義

廣西鼓樓與侗寨的風雨橋、涼亭一樣,是侗鄉的重要標誌之一,是夜郎古文化的象徵,是侗家人議事、休息和娛樂的場所。

侗寨鼓樓,外型象個多面體的寶塔。一般高20多米,大概是11層,全靠16根杉木柱支撐。樓心寬闊平坦,約10平方米左右,中間用石頭砌有大火堝,四周有木欄桿,設有長條凳,供歇息使用。

樓的尖頂處築有葫蘆或千年鶴,象徵寨子吉祥平安,樓檐角突出翅起,給人以琳麋雅致,如飛似躍之感。

鼓樓是侗族村寨的標誌和靈魂,是侗族藝術宮殿里的明珠,在世界民族建築的藝術宮殿中獨樹一幟。

通過鼓樓文化的繁衍生息,藝術力量的延伸復蓋,侗族人民的凝聚力日益增強,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更加和諧。

盤點廣西旅遊景點

廣西是以壯族為主體的多種少數民族聚居的少數民族自治區,廣西除有3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即灕江風景名勝區、桂平西山風景名勝區、寧明花山風景名勝區外,還有29處自治區級風景名勝區,7處國家級歷史文物保護單位。讓我們來走進西部的海濱省份,劉三姐的故鄉,廣西。
灕江
疊彩山
蘆笛
西街
月亮山
九萬山
魚峰山
象鼻山
伏波山
獨秀峰
書童山
風雨橋
聖堂山
都樂岩
鵝泉
銀灘
浮山
靈峰山
怪石灘
白石山
三娘灣
八寨溝
系龍洲
鳳凰湖
銅石嶺
白蓮洞
金灘
蝦泉
黃姚
斜陽島
潿洲島
紫雲洞
玉石林
青秀山
友誼關
黑水河
波貼湖
澄碧湖
冠頭嶺
星島湖
柳侯祠
南珠宮
宴石山
清風樓
真武閣
都嶠山
王崗山
金倫洞
小連城
布柳河
白龍公園
那榜田園
三里洋渡
仙島公園
鵝山公園
江濱公園
雲龍公園
陽朔西街
九馬畫山
德天瀑布
七星景區
三江鼓樓
融水苗寨
滴水丹屏
靖江王城
愚自樂園
通靈瀑布
虞山公園
左江斜塔
明仕田園
龍脊梯田
花山岩畫
海濱公園
七星公園
揚美古鎮
七十二涇
九龍瀑布群
大石圍天坑
通靈大峽谷
三疊嶺瀑布
白龍珍珠城
巴馬盤陽河
百崖大峽谷
西郊動物園
南溪山公園
水產展覽館
金花茶公園
綠水江漂流
老虎潭峽谷
雀兒山公園
陽朔蝴蝶泉
福祿河瀑布群
大龍潭風景區
龍珠湖風景區
嘉和城溫泉谷
大龍湖旅遊區
田東十里蓮塘
僑港度假浴場
北海海底世界
古東森林瀑布景區
樂滿地休閒世界
碧蓮峰世外桃源
龍勝龍脊梯田
古龍山峽谷群
鐘山十里畫廊
南湖公園[南寧]
那坡黑衣壯風情園
九曲灣溫泉度假村
廣西藥用植物園
坡嘎拉地下長城
佛子山旅遊度假區
雲天民俗文化世界
樂滿地主題樂園
三門海生態旅遊區
龍洪自然風景區
箭盤山奇石園
立魚峰風景區
大王灘國家水利風景區
金滿園生態民俗風情園

柳州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柳州又稱龍城,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部,是南方一座古老而美麗的城市,早在5萬年前就有“柳江人”生活在這裡了,從建城至今已有兩千一百多年的歷史。柳州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具有良好的人文歷史景觀和豐富的旅遊資源,是國家甲級旅遊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廣西最大的工業基地和經濟中心。柳州市轄有4個城區、1個郊區和柳江縣、柳城縣,總面積5280多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650多平方公里,總人口170多萬,市區人口是84萬,有20多個民族。
景點三江侗鄉 | 白蓮洞洞穴科學博物館 | 柳州東門城樓 | 都樂公園 | 箭盤山奇石園 | 江濱公園 | 柳侯公園 | 龍潭公園 | 蟠龍山 | 雀山公園 |魚峰公園 | 鵝山公園 | 馬鞍山公園 | 象州溫泉療養旅遊區 | 融水苗寨 | 金秀大瑤山 | 九萬山 | 三門江國家森林公園 | 都樂岩風景區 | 立魚峰風景區 | 柳州捲菸廠 | 程陽永濟橋 | 程陽八寨 | 西來寺 | 柳侯祠 | 侗族八寨 | 鹿寨香橋風景名勝區 | 柳州奇石城 | 魚峰山 |大龍潭風景區 | 都樂岩 | 聖堂山 | 風雨橋 | 三江鼓樓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