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涇

七十二涇

七十二涇位於欽州港經濟開發區西北部,欽州著名的茅尾海內。100多個大小不一的島嶼參差錯落地散布在縱橫10公里的欽州灣海面上,使這一片海域形成無數環往復、曲折多變的水道,這些水道,被稱為“涇”,“七十二涇”,是形容其多。涇如玉帶,島像明珠,故得“龍涇環珠”之美名。乘船在涇內遊覽,感覺非常奇妙:道是疑無路,忽又豁然通,每入一涇,展現在眼前的便是一幅幅令人陶醉的不同畫面,儼然人間仙境,難怪享有“南國蓬萊”的美。七十二涇自古就是文人騷客流連遊覽之地,留下大量吟詠之作。

基本信息

簡介

七十二涇風光七十二涇風光

七十二涇,旅遊景點是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於一體的綜合性生態旅 游勝地,北起欽江出海口——沙井港,南至欽州灣內海的門戶——三墩。自明清以來七十二涇就一直是欽州八景之一,古有“南國蓬萊”之稱,今天人們稱之為“小澎湖”,可與中國台灣省的澎湖列島相媲美。 七十二涇區內還有近萬畝連片生長的,被譽為海底活化石的紅樹林,青翠的紅樹林與湛藍的海水相輝映,景色非常別致。

七十二涇自古就是文人騷客流連遊覽之地,留下大量吟詠之作。七十二涇的入口處仙島公園內還立有目前全國最大的逸仙銅像和欽縣各界人士於1926年敬立的“孫總理逝世紀念碑”。七十二涇是一處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於一體的旅遊勝地。

得名

七十二涇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在欽州灣一百多平方公里的海面上分布著一百多個形態各異,小巧玲瓏的小島,而島與島之間是無數曲折奇詭的水道,據說有七十二道水道,人們稱這些水道為“涇”,故稱之為“七十二涇”,七十二涇又名“龍涇環珠”。

傳說

七十二涇七十二涇

欽江,茅嶺江是兩條巨龍,七十二涇的座座山頭是巨龍吐出的顆顆明 珠,是涇涇相通,島島向望,涇如玉帶,島若明珠,故又名為“龍涇環珠”。在七十二涇里,有廣西著名的與恐龍生活在同一時代的,被譽為“海底活化石”的紅樹林,也叫欖錢樹或海欖樹,它是全國保護的最好最大的連片紅樹林之一。

千百年來,紅樹林默默地生長在大海與陸地之間,生長在潮來淹沒,潮去顯露的鹽鹹海灘。紅樹林根系發達,生長密集,樹冠茂盛,千姿百態,一年四季鬱鬱蔥蔥,給人一種賞心悅目海上綠洲的感覺。它還是確保生物多樣性,充滿活力的濕地生態系統,有了它,大量的海洋生物在這裡繁衍生息,保持了生態的平衡。青翠的紅樹林與瀲灩的波光交相映輝,景色別致,蔚為壯觀。

另外,在七十二涇正在投資建設集休閒娛樂於一體的海上休閒度假區——松飛嶺鳳凰谷養生休閒度假區。該度假區利用松飛嶺優良的生態環境開展養生健身、休閒度假、遊覽觀賞等活動。

基礎建設

規劃建設的旅遊項目和設施有:旅遊碼頭、景區生態廣場、遊覽路網、運動康樂設施、養生山莊、釣魚場、度假中心等。徜徉於七十二涇,小島環列,水道交錯,青山綠水,涇深浪靜,人在船上坐,舟在涇中行,仿佛置身於世外桃源,正如明代詩人董廷欽詩云:“龍江一曲繞營隈,水滿堤羅涇涇開。七十二溪分複合,八千萬里去還來,川鯨暫隱珠簾洞,海唇頻噓碧玉台。谷口桃源如有路,漁郎誤入幾時回”。

歷史

欽州市歷史悠久,秦統一中國後,今欽州在當時屬象郡地,南北朝、宋代時期置宋壽郡,梁代設安州。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安州為欽州。明、清、民國時期歷屬廣東省,1951年改屬廣西省,1955年復隸廣東省,1965年再改屬廣西,1994年6月,國務院批准撤銷欽州地區,設立地級欽州市。

旅遊景點

七十二涇之仙島公園風光七十二涇之仙島公園風光

在欽州灣36平方公里的海面上,分布著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小島100多個,而島與島之間被七十二條彎彎曲曲的水道環繞,這些水道就被稱為"涇"。七十二 涇,涇涇相通,島島相望,涇如玉帶,島如明珠,故又稱"龍涇還珠"。從高空俯覽,星羅棋布的小島宛如一顆顆碧綠璀燦的瑪瑙散布在一個蔚藍的大玉盤中。而人 在船上坐,舟在涇中走,如走迷宮一般,好一個"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涇"。這裡還有數千畝連片的被譽為"海底活化石"的紅樹林,景色蔚為壯觀。" 七十二涇通四海,南國蓬萊秀中華",一九九八年,經欽州市八大景評審委員會評定七十二涇為欽州市八大景觀之一。

仙島公園:建立在七十二涇的一個小島上,因形似一隻緩緩爬向海面的烏龜被稱為"龜島",登島遠眺,欽州港區盡收眼底,一邊是正緊張施工建設的繁忙的港 口,一邊是幽靜的七十二涇及大片的紅樹林,島上敬立有孫中山先生的銅像,是欽州市人民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在七十多年前把欽州港規劃為"南方第二大港"而建造 的大型人文景觀。銅像高13.88米,重30餘噸,基座高15.8米,四周鑲有四幅反映欽州人民一個多世紀以來奮鬥史的花崗岩浮雕。公園內已建成廣場、環 島路、環山路、花崗岩台階、風輪台、金鼎壇、聚英台(可容納500人)、燒烤場,栽種了30畝的多種觀賞性植物,如桃花、山杜鵑、木棉樹等,鋪設了面積大約8000平方米的草地,為遊人提供娛樂的好去處。

七十二涇之鱷魚石風光七十二涇之鱷魚石風光

亞公山:亞公山是七十二涇中一個頗具特色的小島,遠觀似一艘乘風破浪的軍艦。它坐落在茅尾海狹窄的出海口,山的南面岩石壁立,山的北面,坡緩地坦,綠樹成 蔭,島上奇特珍貴的植物繁多,島東南面崖處有上、下兩石洞,上為通天洞,僅可 容一人上下,下為紙寶窿,洞口有一方狀如紙寶的大石堵住洞口,洞下是驚險的漩渦,島南半崖上棲著大群水鳥,日落歸巢時煞是壯觀。

鱷魚石:位於七十二涇眾多島嶼中的南面的一個小島名"青菜頭",青菜頭橫海而臥,島上怪石嶙峋,其中一塊形似鱷魚,栩栩如生,加上拍岸和海浪,更為生動逼真。

麻蘭島:是欽州灣上的一個海島,島上植物保護完好,綠樹成蔭,綠地復蓋率80%。麻蘭島四面環海,海灘沙質金黃,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海濱浴場,礁石林 立,千姿百態,奇形怪狀,這地方還有一片極為壯觀的紅樹林帶,目前已建成綜合商店、小食街、沖淡水房、公廁、小別墅群、餐廳等設施,是人們度假、觀光、旅 游的理想勝地。

六墩島:該島集山、水、礁、灘、樹、石、草於一體,由四座小山丘由北向南排布。柔軟的沙灘、清澈湛藍的海水、奇嶙怪狀的石頭、翠綠蔥籠的花草野果、溫和的海風,使遊客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登高遠眺,欽州港城區和紅沙環海灣的獨特風景盡收眼底,在風光話旎的迷人景色中,遊人可以盡情享受大自然的美景,領 略風情萬種的海濱風光。尤其是該島的東西兩側,均是寬闊的天然浴場,是旅遊娛樂的好去處。

美食

欽州名吃 欽州沿海灘涂養殖的“欽州麻鴨”體型大、生長發育快、產蛋率高,由於是以魚、蝦、蜆、蟹動物為飼料,麻鴨所產的“海蛋”不僅外形比普通鴨蛋大,而且蛋黃也大,還有“雙黃”蛋。蛋黃比普通鴨蛋顏色橙紅,核黃素含量高,尤其是“綠殼蛋”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營養價值更高。

交通

從欽州市區乘車到欽州港碼頭,到客運站對面的物資大廈停車場乘小巴到欽州港,每15分鐘一趟,票價4元,需40分鐘車程(打車要30元左右);到欽州港乘遊船遊覽七十二涇。返回欽州市的客車15分鐘一輛,比較方便。

購物

欽州大蚝大蚝,學名近江牡蠣,是欽州四大名貴海產之一,肉可鮮食,亦可加工成蚝豉、蚝油。蚝肉蛋白質含量超過40%,營養豐富, 味道鮮美, 素有“海中牛奶”之稱,同時還可入藥。欽州灣茅尾海是全國最大的大蚝天然苗種繁殖區,苗種品質優良,其它海區不可比美。 名貴海產——石斑魚石斑魚是欽州四大名貴海產之一。它的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在國內外市場上久負盛名, 供不應求,遠銷港澳、東南亞和日本等。欽州沿海常見的品種有寶石石斑魚、六帶石斑魚、赤點石斑魚、雲紋石斑魚、青石斑魚、縱帶石斑魚等。

自助指南

1、門票價格:50元/人

2、開放時間:全天(提示:門票價格與開放時間變動較快,僅供參考,以景區最新公布的信息為準)

盤點廣西旅遊景點

廣西是以壯族為主體的多種少數民族聚居的少數民族自治區,廣西除有3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即灕江風景名勝區、桂平西山風景名勝區、寧明花山風景名勝區外,還有29處自治區級風景名勝區,7處國家級歷史文物保護單位。讓我們來走進西部的海濱省份,劉三姐的故鄉,廣西。
灕江
疊彩山
蘆笛
西街
月亮山
九萬山
魚峰山
象鼻山
伏波山
獨秀峰
書童山
風雨橋
聖堂山
都樂岩
鵝泉
銀灘
浮山
靈峰山
怪石灘
白石山
三娘灣
八寨溝
系龍洲
鳳凰湖
銅石嶺
白蓮洞
金灘
蝦泉
黃姚
斜陽島
潿洲島
紫雲洞
玉石林
青秀山
友誼關
黑水河
波貼湖
澄碧湖
冠頭嶺
星島湖
柳侯祠
南珠宮
宴石山
清風樓
真武閣
都嶠山
王崗山
金倫洞
小連城
布柳河
白龍公園
那榜田園
三里洋渡
仙島公園
鵝山公園
江濱公園
雲龍公園
陽朔西街
九馬畫山
德天瀑布
七星景區
三江鼓樓
融水苗寨
滴水丹屏
靖江王城
愚自樂園
通靈瀑布
虞山公園
左江斜塔
明仕田園
龍脊梯田
花山岩畫
海濱公園
七星公園
揚美古鎮
七十二涇
九龍瀑布群
大石圍天坑
通靈大峽谷
三疊嶺瀑布
白龍珍珠城
巴馬盤陽河
百崖大峽谷
西郊動物園
南溪山公園
水產展覽館
金花茶公園
綠水江漂流
老虎潭峽谷
雀兒山公園
陽朔蝴蝶泉
福祿河瀑布群
大龍潭風景區
龍珠湖風景區
嘉和城溫泉谷
大龍湖旅遊區
田東十里蓮塘
僑港度假浴場
北海海底世界
古東森林瀑布景區
樂滿地休閒世界
碧蓮峰世外桃源
龍勝龍脊梯田
古龍山峽谷群
鐘山十里畫廊
南湖公園[南寧]
那坡黑衣壯風情園
九曲灣溫泉度假村
廣西藥用植物園
坡嘎拉地下長城
佛子山旅遊度假區
雲天民俗文化世界
樂滿地主題樂園
三門海生態旅遊區
龍洪自然風景區
箭盤山奇石園
立魚峰風景區
大王灘國家水利風景區
金滿園生態民俗風情園

欽州市著名旅遊景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