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懷斯

羅伯特·懷斯

羅伯特·懷斯(Robert Wise,1914年9月10日-2005年9月14日),出生於美國印第安納州溫徹斯特,美國電影導演、製片人,多次榮獲奧斯卡金像獎。 他的作品屬於“溫良謙讓型”,極具親和力,沒有一絲咄咄逼人的氣息。但很多經典都是他的手筆,包括被很多人視為電影藝術之顛峰的《公民凱恩》就由他擔任“剪刀手”。

基本信息

個人經歷

懷斯出生於印第安納州溫徹斯特。起初在雷電華電影公司擔任音頻剪輯師,但是不久便憑藉影片《公民凱恩》(1941年)榮獲奧斯卡最佳剪輯獎,當時懷斯是該影片製作組中唯一一位仍在世的工作人員。

羅伯特·懷斯導演 羅伯特·懷斯導演

儘管在影片《公民凱恩》中,懷斯僅僅是一位剪輯師,但是他對電影製作中的光機技術很是感興趣。光機技術是林伍德·鄧恩發明的,並且在影片《公民凱恩》中主人翁凱恩去世時的那場雪景中充分運用到了光機技術來製造雪花從凱恩手中墜地時的那種視覺效果。儘管懷斯特技效果導演的身份不為人知,但是40年代電影高科技技術的出現,使得懷斯的天賦有了充分的用武之地。這種完美的結合在懷斯此後的重要電影作品中得到了完美詮釋,如《地球停轉之日》、《西區故事》以及《星際迷航記》。不僅如此,懷斯還博取眾家,從不同類型的影片中汲取經驗並運用到另外一種類型的影片中,從而使得他的影片新穎獨特而備受關注。在他的眼中,科幻電影可以在鬼屋片中得到靈感,反之亦然。懷斯一直都在追求高效,他從不會浪費製作團隊的時間或成本。這樣的結果就是他以豐富多彩高水準的作品向世人展示了整個製作團隊的智慧結晶。

在片場的懷斯導演 在片場的懷斯導演

開始是以導演助理的身份為威爾斯的影片《偉大的安巴遜大族》做些輔助拍攝。懷斯的第一部導演作品是一部時尚恐怖片《豹族的詛咒》(1944年),是與好萊塢恐怖片製作人、導演維爾·魯東一起合作拍攝的。期間兩人的合拍影片比較著名的是由貝拉·路高西和鮑里斯·卡洛夫主演的《盜屍者》。1947年懷斯導演了勞倫斯·蒂爾尼的黑色經典作品《全金屬外殼》,兩年後他又執導了拳擊影片《出賣皮肉的人》,他在影片中表現出的實時製作手法,使得他在電影界備受關注。懷斯的這種做法以及對影片時間的把握,在隨後的電影作品中頻頻被效仿。如斯坦利·庫布里克的作品《殺手》以及昆汀·塔倫蒂諾的影片《低俗小說》。

20世紀50年代,懷斯的導演才華在各種類型的影片中大放異彩,從科幻影片《地球停轉之日》到荒誕影片《這么大》,再到由蘇珊·海沃德領銜主演的奧斯卡獲獎影片《我要活下去!》,懷斯也因此片榮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提名。

1961年,與傑羅姆·羅賓斯合作拍攝的影片《西區故事》使得懷斯榮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同時懷斯還是這部影片的製作人。1965年影片《音樂之聲》使得懷斯再次登上奧斯卡領獎台。70年代他執導了此類影片如《天外來茵》、《興登堡遇難記》和恐怖片《魔緣》以及第一部星際旅行電影《星際迷航記》。1989年的《跳過平頂屋》徹底結束了懷斯的戲劇電影時代。

即使是在古稀之年,懷斯仍致力於電影事業,他把自己的影片製作成DVD並公開露面進行宣傳活動。

懷斯是上屆美國導演協會和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主席。好萊塢星光大道上第6338顆星星代表了懷斯對電影事業所作出的輝煌巨獻。

2005年9月10日,懷斯迎來了自己一生中最後一個生日,四天后懷斯在家中心臟病突發被緊急送往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中心,經搶救無效,2005年9月14日,懷斯死於心臟衰竭。

主要作品

A Storm in Summer (2001)

星際迷航記Ⅰ Star Trek:The Motion Picture (1979)

魔緣Audrey Rose (1977)

興登堡遇難記 Hindenburg,The (1975)

羅伯特·懷斯執導的《音樂之聲》 羅伯特·懷斯執導的《音樂之聲》

人間大浩劫Andromeda Strain,The (1971) 星光燦爛樂昇平 Star! (1968)

聖保羅號炮艇 Sand Pebbles (1966)

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 (1965)

怨女痴男 Two for the Seesaw (1962)

西區故事West Side Story (1961)

罪魁伏法記 Odds Against Tomorrow (1959)

太平洋潛艇戰Run Silent Run Deep (1958)

我要活下去 I Want to Live! (1958)

銷魂金夕 This Could Be the Night (1958)

征人怒婦 Until They Sail (1957)

鐵漢柔情 Tribute to a Bad Man (1956)

回頭是岸 Somebody Up There Likes Me (1956)

木馬屠城記Helen of Troy (1956)

Executive Suite (1954)

沙漠之鼠 The Desert Rats (1953)

沙漠突圍戰Destination Gobi (1953)

寧馨兒 So Big (1953)

死裡逃生 Captive City,The (1952)

古寺情魔House on Telegraph Hill,The (1951)

地球停轉之日 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1951)

三個女人的秘密 Three Secrets (1950)

紅粉金戈 Two Flags West (1950)

出賣皮肉的人 The Set-Up (1949)

The Curse of the Cat People (1944)

獲獎記錄

奧斯卡金像獎
  • ▪ 1967 第39屆奧斯卡金像獎埃爾文.G.撒爾伯格紀念獎 (獲獎)
  • ▪ 1967 第3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聖保羅號炮艇 (提名)
  • ▪ 1966 第3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音樂之聲 (獲獎)
  • ▪ 1966 第3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音樂之聲 (獲獎)
  • ▪ 1965 第3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我要活下去 (提名)
  • ▪ 1962 第3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西區故事 (獲獎)
  • ▪ 1962 第3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西區故事 (獲獎)
  • ▪ 1942 第1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剪輯獎 公民凱恩 (提名)
坎城國際電影節
  • ▪ 1949 第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費比西獎 出賣皮肉的人 (獲獎)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 ▪ 1954 第1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 縱橫天下 (提名)
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
  • ▪ 1967 第24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導演獎 聖保羅號炮艇 (提名)
  • ▪ 1966 第23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導演獎 音樂之聲 (提名)
  • ▪ 1964 第21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導演獎 猛鬼屋 (提名)
  • ▪ 1962 第19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導演獎 西區故事 (提名)
  • ▪ 1959 第16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導演獎 我要活下去 (提名)
土星獎
  • ▪ 1980 第7屆土星獎最佳導演獎 星際旅行:無限太空 (提名)
  • ▪ 1966 第22屆土星獎主席獎 (獲獎)

盤點國外著名電影導演

在電影一百多年的發展史中,導演的力量不可忽視,性格迥異的他們用不同的拍攝手法為我們留下了豐富多彩的影片,而他們自己也成為電影史上的一個個坐標。本任務,將帶你回顧數十位電影導演,並由此品位百年電影史。

歷屆奧斯卡最佳導演及相關作品

第一屆 路易斯·麥爾斯通 《兩個阿拉伯騎士》/ 弗蘭克·波薩奇 《七重天》
查爾斯·卓別林 “……電影學院鑑定委員會頒發1928年8月1日截止的年度電影藝術個人成就獎,一致決定你的名字從競爭者名單中撤下來,你因編劇、表演、導演和製作《馬戲團》而被授予第一項奧斯卡特別獎。你因為集體成就而獨成一家。”
第二屆 弗蘭克·羅伊德 《薄命花》/ 第三屆 路易斯·麥爾斯通《西線無戰事》/ 第四屆 諾曼·陶洛格《淘哥兒》 / 第五屆 弗蘭克·波薩奇 《壞女郎》 / 第六屆 弗蘭克·羅伊德 《亂世春秋》 / 第七屆 弗蘭克·卡普拉 《一夜風流》/ 第八屆 約翰·福特 《告密者》 / 第九屆 弗蘭克·卡普拉 《富貴浮雲》 / 第十屆 萊奧·麥克卡雷 《春閨風月》 / 第十一屆 弗蘭克·卡普拉 《浮生若夢》 / 第十二屆 維克多·弗萊明 《亂世佳人》 / 第十三屆 約翰·福特 《怒火之花》 / 第十四屆 約翰·福特 《青碧山谷》 / 第十五屆 威廉·懷勒 《忠勇之家》 / 第十六屆 麥可·科蒂斯 《卡薩布蘭卡》 / 第十七屆 萊奧·麥克卡雷 《與我同行》 / 第十八屆 比利·威爾德 《失去的周末》 / 第十九屆 威廉·懷勒 《黃金時代》 / 第二十屆 伊利亞·卡贊 《君子協定》 / 第二十一屆 約翰·哈斯頓 《寶石嶺》 / 第二十二屆 約瑟夫· L· 曼基維茲 《三妻艷史》 / 第二十三屆 約瑟夫·L·曼基維茲 《彗星美人》 / 第二十四屆 喬治·史蒂文斯 《美國的悲劇》 / 第二十五屆 約翰·福特 《默默無語的人》 / 第二十六屆 弗萊德·辛尼曼 《永垂不朽》 / 第二十七屆 伊利亞·卡贊 《碼頭風雲》 / 第二十八屆 戴爾伯特·曼 《馬蒂》 / 第二十九屆 喬治·史蒂文斯 《巨人》 / 第三十屆 大衛·里恩 《桂河大橋》 / 第三十一屆 文森特·米尼利 《琪琪》 / 第三十二屆 威廉·懷勒 《賓虛》 / 第三十三屆 比利·威爾德 《桃色公寓》 / 第三十四屆 羅伯特·懷斯傑羅姆·羅賓斯 《西區故事》 / 第三十五屆 大衛·里恩 《阿拉伯的勞倫斯》 / 第三十六屆 托尼·理察森 《湯姆·瓊斯》 / 第三十七屆 喬治·丘克 《窈窕淑女》 / 第三十八屆 羅伯特·懷斯 《音樂之聲》 / 第三十九屆 弗萊德·辛尼曼 《四季之人》 / 第四十屆 麥克·尼可爾斯 《畢業生》 / 第四十一屆 卡羅爾·里德 《奧利佛! 》 / 第四十二屆 約翰·施萊星格 《午夜牛郎》 / 第四十三屆 弗蘭克林· J· 沙夫納 《巴頓將軍》 / 第四十四屆 威廉·弗萊德金 《法國販毒網》 / 第四十五屆 鮑勃·弗斯 《歌廳》 / 第四十六屆 喬治·羅伊·希爾 《騙》 / 第四十七屆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教父 II》 / 第四十八屆 麥洛斯·弗曼 《飛越瘋人院》 / 第四十九屆 約翰· G· 阿維爾德森 《洛基》 / 第五十屆 伍迪·艾倫 《安妮·霍爾》 / 第五十一屆 麥可·西米諾 《獵鹿人》 / 第五十二屆 羅伯特·本頓 《克萊默夫婦》 / 第五十三屆 羅伯特·雷德福 《普通人》 / 第五十四屆 沃倫·比蒂 《赤色分子》 / 第五十五屆 理察·阿坦伯洛 《甘地》 / 第五十六屆 詹姆士· L· 布魯克斯 《母女情深》 / 第五十七屆 麥洛斯·弗曼 《莫扎特》 / 第五十八屆 西德尼·波拉克 《走出非洲》 / 第五十九屆 奧利佛·斯通 《野戰排》 / 第六十屆 伯納多·伯托魯西 《末代皇帝》 / 第六十一屆 巴里·萊文森 《雨人》 / 第六十二屆 奧利佛·斯通 《生於七月四日》 / 第六十三屆 凱文·科斯特納 《與狼共舞》 / 第六十四屆 喬納森·德米 《沉默的羔羊》 / 第六十五屆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不可饒恕》 / 第六十六屆 史蒂芬·史匹柏 《辛德勒的名單》 / 第六十七屆 羅伯特·澤梅基斯 《阿甘正傳》 / 第六十八屆 梅爾·吉布森 《勇敢的心》 / 第六十九屆 安東尼·明格拉 《英國病人》 / 第七十屆 詹姆斯·卡梅隆 《鐵達尼號》 / 第七十一屆 史蒂芬·史匹柏 《拯救大兵瑞恩》 / 第七十二屆 薩姆·門德斯 《美國美人》 / 第七十三屆 史蒂文·索達伯格 《毒品網路》 / 第七十四屆 羅恩.霍華德 《美麗心靈》 / 第七十五屆 羅曼·波蘭斯基 《鋼琴家》 / 第七十六屆 彼得·傑克遜 《指環王3:王者回歸》 / 第七十七屆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百萬美元寶貝》 / 第七十八屆 李安 《斷背山》 / 第七十九屆 馬丁·西科塞斯 《無間道風雲》 / 第八十屆 科恩兄弟 《老無所依》 / 第八十一屆 丹尼·博伊爾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