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師範學院

綿陽師範學院

綿陽師範學院是2002年經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省屬全日制普通高等師範本科院校,學校位於綿陽,是一所省屬普通高等師範本科院校學校現有文學與對外漢語學院、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等17個學院,60餘個全日制本專科專業,涵蓋文學、理學、教育學等八大學科門類,有全日制在校生14000餘人。2011年10月,學校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試點單位(授權專業學位類別為工程碩士),實現了學校碩士學位授權點零的突破。七十餘年來,學校堅持“立足四川、面向西部、輻射全國”的服務面向,形成了“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體,幹部當好後勤兵和服務員,全心全意為學校謀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做貢獻”的辦學理念,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以教師教育為主體、多學科協調發展、質量較高、特色鮮明的綜合性本科院校。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綿陽師範學院 -校園風光綿陽師範學院 -校園風光

1940年,綿陽聯立女子初級中學及省立綿中代辦的簡易師範合併為四川省綿陽學校(原綿陽師範學校前身)。
1965年,經教育部批准,在今綿陽市石塘鄉成立四川省綿陽國中師資訓練班(原綿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前身)。
1986年,綿陽市人民政府批覆組建綿陽師資培訓中心(原四川教育學院綿陽分院前身)。
1994年,綿陽師範專科學校正式更名為綿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2000年,綿陽師範學校整體併入四川教育學院綿陽分院。
2002年3月,國家教育部批准綿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與四川教育學院綿陽分院合併組建綿陽師範學院。
2006年5月,學校獲得學士學位授予資格。
2007年10月,學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取得優良成績。
2011年10月,學校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試點單位,授權專業學位類別為工程碩士(工程領域為環境工程,側重生態環境方向),獲準的工程碩士專業學位將列入2012年全國研究生統一招生專業目錄。實現了學校碩士學位授權點零的突破。

辦學力量

學校環境

綿陽師院現有北校區(本部)和磨家校區(新校區)兩個校區。北校區地處遊仙區,學校依山傍水,清涼幽靜,環境優美,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北校區歷史悠久,建築大都建於上世紀,滄桑古樸,風格簡約,硬體設施齊全,部分宿舍樓室內沒有衛生間,使用公共衛生間。宿舍大都分為六人間、七人間不等,統一價格約為1000元每年。
磨家校區地處高新區,尚在建設中,現已經初具規模,能夠容納萬餘學生入住。磨家校區各類硬體設施正在逐步完善,住宿條件也得到了大大改善,現建有九棟現代化學生公寓,1、2幢為套間,無獨立衛生間,使用公共衛生間。3——9幢環境最好,空間足夠大,有獨立衛生間、有熱水器,每天提供熱水、有網路。

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在職教職工1239人,專任教師981人,其中,具有正、副高職稱教師332人,碩、博士學位教師575人,碩、博士研究生生導師27人,享受國務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1、2層面)入選者1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專家1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評審專家1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2人,四川省教學名師2人。

院系專業

綿陽師範學院 -校園風光綿陽師範學院 -校園風光

學校現設有20個二級學院,有80個全日制本專科專業,以及132個繼續教育本專科專業,涵蓋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九大學科門類。當今新增專業:風景園林
綿陽師範學院現有2個校區,分為磨家校區(新校區)、北校區(本部)。
磨家校區所有院系:文學與對外漢語學院、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外國語學院、商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法學與社會學院、資源環境工程學院、新聞與傳媒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北校區所有院系:歷史文化與旅遊管理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交通運輸與管理學院、城鄉建設與規劃學院、音樂與表演藝術學院、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體育與健康教育學院等。
綿陽師範學院院系及專業設定
序號 二級學院 專業名稱 層次 是否師範 科類
1 文學與對外漢語學院 漢語言文學
對外漢語
語文教育
2 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 數學與套用數學
信息與計算科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方向)
數字媒體藝術
數學教育
3 外國語學院 英語
英語(商務英語方向)
德語
英語教育
4 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 物理學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機電技術教育
5 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化學
套用化學
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
6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生物科學
生物技術
生物教育
7 法學與社會學院 思想政治教育
社會工作
社區管理與服務
8 歷史文化與旅遊管理學院 歷史學
旅遊管理
旅遊管理
酒店管理
9 資源環境工程學院 地理科學
資源環境科學
測繪與地理信息技術
10 音樂與表演藝術學院 音樂學
音樂表演
音樂表演(音樂舞蹈)
音樂教育
11 體育與健康教育學院 體育教育
社會體育
體育教育
社會體育
12 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 美術學
藝術設計
美術教育
藝術設計
服裝設計
13 新聞與傳媒學院 廣播電視新聞學
播音與主持藝術
14 教育科學學院 套用心理學
學前教育
藝術教育(美術方向)
藝術教育(音樂方向)
國小教育
學前教育
國小教育
15 商學院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農村區域發展
國際經濟與貿易
房地產經營與估價
會計
16 交通運輸與管理學院 物流管理
汽車技術服務與行銷
17 城鄉建設與規劃學院 園林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園藝技術
園林技術
18 創新學院
19 馬克思主義學院

學科建設

綿陽師範學院 -校園風光綿陽師範學院 -校園風光

學校的中國語言文學學科、生物學學科、化學學科三個學科具有副教授(副研究員)職務任職資格學科評議權。現有7個省級特色專業(生態學、中國語言文學、音樂學、化學、藥學、心理學、套用經濟學等),有3個省級教學團隊(生態學教學團隊、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團隊、歷史學教學團隊),有省級精品課程18門。學校有兼職研究生導師27人,與西南大學、西華大學等六所國內高校的6個學科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學校現有碩士研究生47人。
2004年省級精品課程
2004年四川省精品課程《生態學》(蘇智先教授)
2005年省級精品課程
2005年四川省精品課程《大學心理學》(呂建國教授)
2006年省級精品課程
2006年四川省精品課程《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李超教授)
2006年四川省精品課程《熱學》(劉國躍教授)
2006年四川省精品課程《高級英語》(李學術教授)
2006年四川省精品課程《素描》(李兵教授)
2006年四川省精品課程《保護生物學》(傅之屏教授)
2007年省級精品課程
2007年四川省精品課程《氣象學與氣候學》(馮新靈教授)
2007年四川省精品課程《財務管理》(徐鵬教授)
2007年四川省精品課程《普通邏輯學》(資建民教授)
2007年四川省精品課程《世界近代史》(周明聖教授)
2007年四川省精品課程《現代漢語》(傅遠碧教授)
2007年四川省精品課程《無機化學》(邊清泉教授)
2008年省級精品課程
2008年四川省精品課程《C語言程式設計》(郭興吉教授)
2008年四川省精品課程《數學分析》(杜先雲教授)
2009年省級精品課程
2009年四川省精品課程《聲樂》(付國慶教授)
2010年省級精品課程
2010年四川省精品課程《史學概論》(廖勝教授)
2010年四川省精品課程《高等代數》(唐再良教授)
2010年四川省精品課程《生物製藥工藝學》(阮期平教授)
2010年四川省精品課程《西方經濟學》(杜漪教授)
2010年四川省精品課程《藥用植物學》(羅明華教授)

辦學成就

學生培養:

建校以來,已為國家培養了70000餘名各類高級專業人才,他們中湧現出了大批的科學家、企業家、黨政領導幹部和中國小骨幹教師,他們以良好的思想素質、過硬的專業技能享譽社會,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學校實行學分制,開展彈性學習制度的研究和探索;設立大學生研究基金、創新人才基金等,鼓勵創新拔尖人才的成長。學校學生成才率高,2004年、2006年學校學生連續被評為四川省第六、第七屆“四川省普通高等學校十佳青年學生”(全省只有兩所學校獲此殊榮)。學校畢業生以基礎知識紮實、專業技能過硬、工作敬業求實而著稱,連續五年被評為四川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深受用人單位的讚譽和歡迎。除四川省外,江蘇、浙江、廣東、重慶、海南等20多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不少用人單位紛紛來學校遴選畢業生,畢業生一次性簽約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榮譽:

綿陽師範學院 -校園風光綿陽師範學院 -校園風光

2011年,中國創造學會、亞洲機器人聯盟為學校授予“中國創造學會實驗基地”和“亞洲機器人聯盟教育培訓基地”,充分肯定學校在創新育人模式和創新實踐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績。
2011年8月,在全國VEX機器人錦標賽暨亞洲區2012年VEX世界錦標賽選拔賽中,學校代表隊力克北京師範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勁旅,包攬第一、二名,實現VEX機器人比賽國內比賽三連冠,並獲得2012年世界錦標賽參賽資格。2012年在學校承辦的亞洲機器人大賽中,學校兩支機器人代表隊分別獲得VEX機器人工程挑戰賽大學組冠軍、亞軍。獲得參加2013年4月在美國舉行的VEX世界錦標賽的資格
學校先後獲得全國體育衛生先進單位、全國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優秀高等學校、全國三八紅旗先進單位、全國綠化100佳單位、四川省人才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先進單位、四川省外事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第八屆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單位、四川省科普教育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學校的學生成才率高、2004年、2006年該校學生連續被評為四川省第六、第七屆“四川省普通高等學校十佳青年學生”。
2007年學校順利通過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並被評為“優秀高校”學校已經向社會輸送5萬餘名畢業生,他們中有的是愛國親民的好乾部、有的是愛國愛民的商界精英、更多的是基礎教育戰線的國家級、省級、市級優秀教師和骨幹教師,為西部普及基礎教育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學校堅持實施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學生立項校級科研項目800餘項,每年申報國家專利達200餘項,學生在參加國際及國家、省、市級比賽中獲得各種獎勵400餘項。
2009-2010年,學校大學生代表隊連續兩年榮獲全國大學生VEX機器人大賽冠軍,2010-2011年,連續兩年獲得世界大學生VEX機器人錦標賽冠軍和科學技術工程(STEM)冠軍。2010年,學校大學生合唱團斬獲第六屆世界合唱比賽銀獎兩項,代表四川省參加中宣部組織的首屆中華紅歌會一舉捧得大賽最高獎——“黃河杯”獎。學校積極營造濃厚校園文化氛圍,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已連續成功舉辦7屆大學生社團文化節、6屆大學生文化藝術節和大學生科技創新節,有各類學生社團77個。學校生源質量連續8年穩居四川省同類院校前列,畢業生就業率連續8年保持在90%以上,學校連續8年被評為“四川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七十餘年來,學校始終以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培養高素質人才為己任,為社會培養各級各類人才8萬餘人,為四川乃至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學術科研

科研機構

學校現有國家級青少年科技創新工作室1個;全國唯一的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的國家基地——全國千縣工程信息員培訓基地;建立了四川省同類院校中唯一的省級重點實驗室——四川省生態學與環境保護技術省級重點實驗室;建立了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建立了李白文化研究中心、民間文化研究中心2個具有自身優勢和特色的四川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成立了川西北保護大熊貓教育研究中心、非洲研究中心、龍門山地震帶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國土資源研究中心以及中德文化與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等各級各類科研機構34個。成立了全國第一個“大學生自主創新研究院”。 還建有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基地,四川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四川省師範技能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四川省教師繼續教育培訓中心1個。建有教育實習實訓基地148個,非教師教育實習實訓基地76個。

科研成就

學校教師獲得國家級、省部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30項,承擔國家級、省級教改項目35項。學校共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等各級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科研項目770餘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科研論文6500餘篇,其中核心期刊1500餘篇,SCI、EI、ISTP收錄12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教材190部;獲國家級、省部級等獎項120餘項。

對外交流

綿陽師範學院 -校園風光綿陽師範學院 -校園風光
學校堅持走辦學國際化的道路,實施“三座立交橋”辦學模式、構建學校與國內著名大學之間、與國外大學之間、與社會之間的立交橋,整合社會資源,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促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學校先後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中科院地理信息產業發展中心、中科院生態環境中心、國家污水處理工程中心等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與德國、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的10餘所高等院校和教育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校已經與德國埃森富特旺根音樂學院簽訂聯合培養音樂碩士學位研究生項目協定,成立了“中德文化與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學校與德國埃森富特旺根音樂學院2+2音樂教學學士學位聯合培養項目正式開班,首批25名學員開始接受中德“2+2”聯合培養教育。同時,學校成功承辦了德國威斯巴登第三屆國際鋼琴大賽,成功舉辦了“2005中國綿陽師範學院國際音樂藝術高層論壇”和國際生態環境前沿報告會。

文化傳統

辦學思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體,幹部當好後勤兵和服務員,全心全意為學校謀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的辦學理念,堅持“教學立校、科研強校、特色名校”的,
校訓:厚德、博學、篤行、弘毅
管理模式:分層管理、逐級負責、信息反饋、責任追究
辦學模式:“三座立交橋”
學風:學思並重,知行合一
教風:弘文勵教,止於至善
學校精神:自強不息、艱苦創業、務實創新、追求卓越

學院領導

姓名 職位 職稱、學術職務
魏成富 黨委書記 教授,碩士生導師
王海濱 校長、黨委副書記 教授,碩士生導師
賈璋煒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研究員
梁國平 黨委副書記 教授
王輝 副院長 教授,博士後,碩士生導師
徐鵬 副院長 教授,碩士生導師
阮期平 副院長 教授,碩士生導師

知名校友

教育界

綿陽師範學院 -文藝綿陽師範學院 -文藝

孫華: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畢業生)
黎加厚:上海師範大學數理信息學院教育技術系主任,教授,教育技術碩士點學科帶頭人。(畢業生)
鄧平:商學博士,美國馬里威爾大學終身教授。
汪明義:宜賓學院院長,教授、博導。(畢業生)
賈波:復旦大學光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畢業生)
馮志全:濟南大學信息學院計算機教工支部書記,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畢業生)
何江明:西南交通大學體育部體育科研所所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任明:成都市武侯高級中學一級教師,2004年成都市十佳文明教師,2005年四川省十佳文明教師。
劉東:字天長,筆名流雲虹東,世界華人作家協會會員,兼任世界華文書刊編委。已出版詩集《生命歷程》,散文集《歲月留痕》等。
王學義:現為西南財經大學人口研究所教授,人口學博士,企業管理博士後。
楊江源:筆名江蘭。現任綿陽市電視藝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江蘭工作室主任,系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畢業生)
歐陽明:現任南充市教師進修學校校長。中國教育科學學會會員,碩士研究生導師。

政界

吳光鐳: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四川省實施西部大開發辦公室副主任;原四川省宜賓市市長
左代富:四川省人大教科文衛委副主任委員
王元勇:四川省政協副秘書長,民建四川省委副主委
崔兆全:四川省十一屆政協文體醫衛委員會副主任
劉曉華:四川省地方稅務局局長;原四川省攀枝花市市長
李靜:四川省眉山市委書記
易傑:四川省德陽市委常委、副市長
顏超:四川省綿陽市委常委、中國(綿陽)科技城管委會常務副主任
張偉:四川省攀枝花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記,市委民族工作委員會書記
宋開慧:四川省雅安市委常委、蘆山縣委書記
黃黎明:四川省廣元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李孝武:四川省教育廳高等學校學生工作處處長。
馬放之:四川省廣元市政府副秘書長、廣元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黨委書記、局長
趙海清:四川省北川縣財金辦主任,中國十大傑出青年。

商界

盧俊卿:工商管理博士,天久偉業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世界傑出華商協會會長,世界傑出華商大會執行主席、《發現》雜誌社社長,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常委,華人億萬富翁俱樂部主席,北京市優秀企業家,企業家孵化器創始人,高效激勵體系創建人,中國美麗經濟理論奠基人。曾獲得“2005華商影響力100強”、“2005中國最具影響力的100位財富人物”、“2005中國十大管理英才”、“中國文化傳媒業新坐標人物”等榮譽。
楊學軍:現任四川長虹電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務副書記、紀委書記、總經理。
王祥兵:現任四川沱牌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副總經理、工會主席。
李億中,現任富臨集團黨委書記兼常務副總經理。
李德超:現任綿陽市物資集團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兼任北京華青國際投資公司副董事長。
雷文勇:現任四川鐵騎力士集團董事長、四川省政協委員、綿陽市工商聯名譽會長。
張鈞:現任四川興力達集團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何韜:現任四川興力達集團實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
侯昌武:中國服裝業著名企業經營及品牌戰略專家、本土傑出品牌策劃代表人物。
馬禮文:現任北京瑞和國際演藝總經理。
張恆:現任中國工商銀行、工商國際助理總裁。
仲衛東:深圳市東方智慧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趙方尼:現任綿陽市嘉益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
曾韜:德陽玖鵬貿易公司董事長。

高校任務(一)

該任務主要用於盤點全國各大高校。高校是高等學校的簡稱,泛指對公民進行高等教育的學校。
莆田廣播電視大學
紹興文理學院的元培學院
泉州師範學院軟體學院
河北聯合大學輕工學院
華北地質勘探局職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管莊分院
西安財經大學
山東財經學院
廈門城市學院
廈門醫學高等專科學院
北京套用技術學院
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
鞍山師範學院套用技術學院
福建華南女子學院
華僑大學泉州校區
廈門興才職業學校
廈門工程技術學院
廈門技師學院
成都醫學院校
廈門WECL英語學院
鄭州財經學院
福建外語外貿貿易職業技術學院
鄭州工業貿易學校
南京森林公安高等專科學院
山東外貿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師範大學數計院
泉州市農業學校
漳州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莆田市藝術學校
湖南師範大學旅遊學院
泉州兒童職業發展學院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分院
重慶房地產職業學院
華僑大學廈門工學院
湖南師範大學工學院
福州科技職業學院
北京聯合大學商學院
四川光華學院
北京電子工業學校
西安科技大學
重慶警官職業學院
河北信息工程學校
湖南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天津工程師範大學
廣東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
莆田工程學校
撫順職業技術學院
廈門廣播電視大學
廈門東海職業學院
北京中醫藥大學
西北大學
西南科技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天津中醫藥大學
天津師範大學
濟南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河北農業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
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
西南交通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安工程大學
西安理工大學
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大學
甘肅中醫學院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北京民族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
河南科技學院
吉林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重慶工商大學
四川美術學院
重慶交通大學
聊城大學
青島理工大學
青島科技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山東科技大學
青島大學
浙江傳媒學院
成都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綿陽師範學院
安徽師範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四川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成都中醫藥大學
四川外語學院重慶南方翻譯學院
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南京中醫藥大學
廣東工業大學

四川大學一覽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