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農業學校

泉州市農業學校

福建省泉州市農業學校(英語:Quanzhou agricultural school),創辦於1932年,其前身是泉州私立平民中學和私立民生農校,至今已有七十二年的辦學歷史,當代文豪巴金曾三次在此講學,共培養兩萬多名各類技術人才,校友遍布海內外。福建省泉州市農業學校位於泉州市區坪山路高架橋下324國道旁(緊鄰泉州客運中心),背靠大坪山麓,占地總面積301畝,建築面積58235平方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福建省泉州市一所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學校。福建省泉州市農業學校擁有專任教師162人,其中高級職稱43人,碩士研究生15人,省級骨幹教師20人,校內建有電子閱覽室,無線Wi-Fi信號全覆蓋,以及多媒體教室、電工實訓室、財會實訓室、園林實訓室、食檢實訓室、服裝實訓車間、素描實訓室、汽車維修車間等各專業實訓室65間等。2015年5月19日,福建省泉州市農業學校體育館作為泉州第五屆海峽情兩岸國際標準舞公開賽的比賽用地。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泉州市農業學校泉州市農業學校
福建省泉州市農業學校創建於1932年秋,其前身是泉州私立平民中學增辦的農校教育科和私立民生農校,前期僅辦初農,直至1947年秋季起增設高農班,創始人葉非英在此任教。
1937年民生農校從泉州文廟遷至泉州鳳池前崇正書院舊址。
1952年9月,由福建省泉州市人民政府接管後改為公辦學校,始稱福建省泉州農業技術學校,同年12月,改定校名為福建省晉江農業學校,隸屬於福建省農業廳,開設作栽、植保牧醫、農機、果茶蠶五個專業。
1958年春,晉江專區農業合作幹校併入該校;1959年秋南安農業學校併入該校。
1960年,據福建省委決定、省農業廳通知,更名為福建晉江農業專科學校,開辦大專班。
1961年,恢復為福建省泉州農業技術學校。同年9月,為貫徹調整方針,停辦專科班,恢復福建省晉江農業學校的校名。
1968年,因時至文化大革命期間,多數學校停止辦學,該校因處於中國大陸,也是其中一所。直至1975年10月後復辦,1977年6月正式開學,校名為福建省晉江地區農業學校,招收統招統配生,設農學、牧醫,茶果、植保、農機等專業,學制高中3年。
1979年10月開辦泉州地區農業領導管理幹部培訓班,1984年6月創辦晉江地區農業幹部學校。
1985年,由於晉江撤銷區、改成市試圖獨立於泉州,該校為校名也隨之被分配改為福建省泉州市農業學校,1987年起改招國中畢業生,學制4年。
1996年6月,在泉州市委、市政府的關心下,福建省泉州市農業學校從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九一街遷校指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坪山路,總面積301畝。
1988年,泉州平民中學、民生農校校友會在福建省泉州市農業學校設立葉非英圖書館,在泉州法石海印寺附近山上建立敬師亭,紀念葉非英等先師。亭中懸掛葉非英的紀念石匾,匾上刻有葉非英的事略,並附石雕半身像。
2000年9月30日,在諸多海內外校友和社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耗資近六萬元,獻書近九千冊,雜誌近六千冊的非英圖書室(館),在福建省泉州市農業學校正式籌建。著名作家巴金老先生也通過其女兒李小林女士和其侄兒李國糅女士及其摯友李秋葉先生,幫助巴金向“非英圖書室”捐贈188本高檔的圖書,並在此講學,至今校內仍然珍藏有巴老親筆書寫真跡。
2002年,呂孫博先生為紀念培育他的恩師葉非英先生,慷慨捐資五十萬元,在泉州市黎明大學(黎明職業大學的簡稱,巴金曾任名譽董事長)建立"葉非英獎學金",以表達對葉非英先生永久的懷念。
2005年6月,教育部、福建省農業廳批准福建省泉州市農業學校申請創建了全國市級中職學校首個“周恩來班”,並得到廣大新聞工作媒體的報導。

院校規模

地理環境

泉州市農業學校泉州市農業學校
泉州市農業學校當前全日制在校生2800多人,校園面積300多畝,被授予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市級“平安校園”、省綠化紅旗單位、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考點、南京林業大學成考大專教學點、泉州市園林式單位、科技工作先進單位、農科教結合工作先進單位、繼續教育培訓基地、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市級“文明學校”等多種榮譽。學校堅持教書育人,以德為先,堅持以中職教育為主體,實行多層次、多形式辦學。

教學範圍

泉州市農業學校開設農林、財經、外語、計算機、藝術、教育、加工、建築、交通等九門類21箇中職專業和6個高職專業,三年免學費,就讀涉農專業和家庭困難的學生還可在第一、二年級能享有每學年相應的國家助學金補助。學校建有3間校園網咖,為學生網上自主學習提供支持,無線Wi-Fi覆蓋全校。學校配有男、女生公寓套房各2幢,套房內設施齊全:有書箱架、電扇、太陽能熱水器、空調等。擁有一座兩層的校內大食堂和小超市,飲食、購物方便。學校實行半封閉式管理。

校園團體

泉州市農業學校積極鼓勵學生參加並建設校學生會、青年志願者等校園團體,多次與其他學校合作,協助維護市容市貌,得到新聞媒體的關注和提及。

辦學條件

教學設施

泉州市農業學校建有同類中等職業學校中首屈一指的室內體育館,標準的田徑運動場,兩個燈光籃球場,兩個標準網球場。學生公寓套房4幢,配有電扇、電話、太陽能熱水器等生活設施。

師資隊伍

泉州市農業學校擁有專任教師162人,其中高級職稱43人,中級職稱98人,中級職稱以上“雙師型”教師42人,本科學歷145人,碩士研究生15人,省級骨幹教師20人。。學校教師不斷在相關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主編或參編國家、省級各類教材,獲得多種獎項。學校教師參與完成的“CL—89程控高度系統設備”等科研項目,先後榮獲泉州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福建省優秀產品三等獎、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科技成果二等獎、8項國家級技術專利。

教學質量

泉州市農業學校是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經濟師、國際商務師、維修電工等職業技能證書的培訓點和考點,學生不但可以獲得正規的畢業證書,而且還可以獲得國家承認的各種職業資格等級證書,“雙證”兼得。近幾年,該校計算機等級考試合格率和計算技術達標率均名列全省前茅,組隊參加全省首屆農牧墾系統計算技術比賽獲團體全能第一併囊括所有單項冠軍,代表省隊參加全國第七屆計算技術比賽獲團體總分第二名。

外界評價

福建省泉州市農業學校作為一所歷史悠久而又具備現代氣息濃郁的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教育技術院校,無論是給學生塑造的學習環境,還是給教學質量,亦或者在社會中潛在的影響力都是深遠巨大的,尤其是年年派遣教師去西藏幫助一些貧困學生的壯舉。但是在學生管理制度與校園安全上依舊還是有待完善,比如出現學生上課時間買早餐、學生財務失竊、學生之間打架鬥毆和抽菸喝酒等一系列事情。如何努力在教和學之中找到一個平衡點,這是值得學校內部管理高層和全社會各界人士需要反省和關注的地方。

高校任務(一)

該任務主要用於盤點全國各大高校。高校是高等學校的簡稱,泛指對公民進行高等教育的學校。
莆田廣播電視大學
紹興文理學院的元培學院
泉州師範學院軟體學院
河北聯合大學輕工學院
華北地質勘探局職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管莊分院
西安財經大學
山東財經學院
廈門城市學院
廈門醫學高等專科學院
北京套用技術學院
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
鞍山師範學院套用技術學院
福建華南女子學院
華僑大學泉州校區
廈門興才職業學校
廈門工程技術學院
廈門技師學院
成都醫學院校
廈門WECL英語學院
鄭州財經學院
福建外語外貿貿易職業技術學院
鄭州工業貿易學校
南京森林公安高等專科學院
山東外貿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師範大學數計院
泉州市農業學校
漳州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莆田市藝術學校
湖南師範大學旅遊學院
泉州兒童職業發展學院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分院
重慶房地產職業學院
華僑大學廈門工學院
湖南師範大學工學院
福州科技職業學院
北京聯合大學商學院
四川光華學院
北京電子工業學校
西安科技大學
重慶警官職業學院
河北信息工程學校
湖南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天津工程師範大學
廣東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
莆田工程學校
撫順職業技術學院
廈門廣播電視大學
廈門東海職業學院
北京中醫藥大學
西北大學
西南科技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天津中醫藥大學
天津師範大學
濟南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河北農業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
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
西南交通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安工程大學
西安理工大學
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大學
甘肅中醫學院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北京民族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
河南科技學院
吉林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重慶工商大學
四川美術學院
重慶交通大學
聊城大學
青島理工大學
青島科技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山東科技大學
青島大學
浙江傳媒學院
成都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綿陽師範學院
安徽師範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四川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成都中醫藥大學
四川外語學院重慶南方翻譯學院
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南京中醫藥大學
廣東工業大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