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家大屋

盧家大屋

盧家大屋於清光緒15年(1889年)落成,是澳門二十世紀初商人盧華紹(盧九)住宅。大屋高兩層,為三開。是澳門百年古宅文化遺產。

基本信息

簡介

盧家大屋盧家大屋

盧家大屋(Casa de Lou Kau),又稱為金玉堂,位於大堂巷,是澳門二十世紀初商人盧華紹(即盧九)的住宅(其私家花園盧廉若公園為澳門名勝之一),現為“澳門歷史城區”的一部份。現由文化局管理修復,部份對外開放。

盧家大屋是以中式建築為主體,但可以從中找到一些歐洲特色的裝飾品。後盧氏家族沒落,業權輾轉到外人手上。大屋被分租出去,曾有大批難民湧入進住。最高峰時期曾有20戶住客。亦因為如此,大屋很多部份被拆掉改建。大屋最裡面的部份早已經被清拆掉。

建築風格

盧家大屋盧家大屋

盧家大屋位於大堂巷,是澳門著名商人盧華紹家族的舊居,該大屋約於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落成。盧家大屋是用厚青磚建造的中式兩層建築,是典型的中式大宅,具晚清時期溫婉纖細的建築風格。

大宅反映澳門建築風格屋內具有廳、房、廚房、雜物房等間隔,並布置著多個天井,便於通風和採光。整箇中軸線上的空間是通透的,但有屏風隔斷。內部糅合中西方的裝飾材料和布置手法,既有中國地區常見的磚雕灰塑、掛落、蚝殼窗,又有西式的假天花滿洲窗、鑄鐵欄桿,兩種特色裝飾共冶一爐,饒有趣味。正面窗戶全為葡式百葉窗,其中以上方左右兩扇最為精美。窗扇以金屬包角,百葉窗上加半圓形彩色玻璃窗,玻璃窗上則是灰塑裝飾。大宅獨有的特色,反映了澳門中西建築風格合璧的民居特點。去年八月澳門文化局局部開放屬‘世遺’建築物之一的盧家大屋,並安排文物大使作免費導賞服務。其時由於尚有部分文物建築維修工程正在進行,未能同時開放二樓。現在維修工程終於完成,由即日起每逢周六周日及公眾假期,盧家大屋二樓將正式重開,使大宅得以全面展現其“廬山真面目”。

展品顯建築與時代發展關係新開放的二樓包括數間古色古香的主人房、寢室,獨具澳門本土特色的蚝殼窗以及剛修復不久的部分灰塑等。大屋將同時展出香港大學建築學碩士學生的畢業設計作品,展出的模型精美細緻,設計意念富有特色。多款不同的建築模型呈現了香港立法會、長洲、旺角等地的建築特色,凸顯出建築物所在地與其人民特色及時代發展的關係。將現代建築模型作品置於文物建築中展出,既可引導參觀者發揮對建築的想像力,也同時提供了一次集知識、趣味於一體的觀賞歷程。

民俗特色

盧家大屋盧家大屋

為慶祝六月十日首個“文化遺產日”,澳門文化局特別安排十日及十一日(每日上午九時至下午六時免費表演)一連兩天在盧家大屋展演廣東民間絕活──潮繡及佛山剪紙,供澳門居民欣賞。

國務院日前公布首批共五百一十八項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中包括這次表演的潮繡及佛山剪紙;結合作為澳門世界遺產的典型廣東民宅盧家大屋進行表演,充分反映嶺南地區獨特的民俗特色。

在盧家大屋表演的還包括擁有悠久歷史的佛山剪紙。它源於宋代,盛於明清時期。從明代起佛山剪紙已有專門行業大量生產,並外銷至南洋等地。按其製作原料和方法分別有銅襯、紙襯、銅寫、銀寫、木刻套印、銅鑿、純色等。利用特產的銅箔銀箔,用剪、刻、鑿等技法,套襯各種色紙和繪印上各種圖案,形成色彩強烈、富有南方特色的剪紙。佛山剪紙既有纖巧秀逸,又有渾厚蒼勁的表現手法,具有研究珠江三角洲民俗活動的歷史價值。

世界文化遺產

盧家大屋盧家大屋

二〇〇五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一部份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從去年八月中旬起,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與江蘇省文化廳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合作,分批組織蘇州、常州、無錫、楊州、徐州等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往盧家大屋進行工藝展演。

創意產業

澳門的民間工藝家王振霞井秋紅均表示,希望藉盧家大屋這一難得的平台,讓澳門市民及各國遊客進一步欣賞和了解徐州市的特色工藝,並期待與澳門的民間工藝愛好者作交流切磋。

王振霞所創的布藝作品被冠名為 “立體軟雕塑”,為迎合即將到來的虎年,王振霞更帶來了不少布藝老虎。徐州曹氏香包第三代傳承人井秋紅帶來的徐州香包集中藥、中國結、刺繡於一體,以喜慶吉祥題材為主,內裝有多種中草藥配製而成的香料,香氣四溢。

文化局稱,盧家大屋是澳門的著名景點,展示內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即可弘揚中華文化,也可使這座古建築得以活化,豐富內涵。據了解,繼此之後,盧家大屋新春期間將展示江蘇南京剪紙及秦淮燈彩。

由於盧家大屋的示範效益,澳門文化界人士也提議,修繕告一段落的鄭觀應故居(鄭家大屋)未來可考慮提供一定空間予藝術團體進內展演,推動澳門創意產業。

澳門旅遊景點

澳門歷史城區 | 葡京賭場 | 澳門漁人碼頭 | 大三巴牌坊 | 澳門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 | 澳門博物館 | 澳門旅遊塔會展娛樂中心 | 媽閣廟 | 玫瑰聖母堂 | 亞婆井前地 | 議事亭前地 | 澳門藝術博物館 | 澳門主教座堂 | 白鴿巢前地 | 大炮台 | 大賽車博物館 | 東方基金會會址 | 東望洋炮台 | 東望洋炮台 | 崗頂劇院 | 崗頂前地 | 關閘 | 觀音廟 | 海事博物館 | 何東圖書館 | 黑沙海灘 | 金蓮花廣場 | 舊城牆遺址 | 蓮峰廟 | 蓮溪廟 | 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 | 盧家大屋 | 盧廉若公園 | 媽祖文化村 | 民政總署大樓 | 南灣公園 | 澳門葡萄酒博物館 | 普濟禪院 | 仁慈堂大樓 | 三街會館 | 聖安多尼堂 | 聖奧斯定堂 | 聖老楞佐堂 | 聖母雪地殿教堂 | 聖若瑟修院及聖堂 | 聖雅各伯小堂 | 鄭家大屋 | 竹灣海灘 | 主教山小堂 | 澳門半島 | 澳門林則徐紀念館 | 包公廟 | 北帝廟 | 二龍喉公園 | 國父紀念館 | 花地瑪聖母堂 | 基督教公墓 | 嘉謨聖母教堂 | 九澳七苦聖母小堂 | 螺絲山 | 媽閣炮台 | 哪吒廟 | 菩堤園 | 聖方濟各教堂 | 譚公廟 | 望廈炮台 | 澳門音樂噴泉 | 郵政局博物館 | 望德聖母堂 | 望廈聖方濟各小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