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

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

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簡稱龍環葡韻),是位於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旅遊景點,整個景點位於凼仔島 ,以海邊馬路的五幢葡萄牙式住宅為主的博物館。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於1999年12月5日正式對外開放。五幢葡萄牙式住宅分別為:土生葡人之家、海島之家、葡萄牙地區之家、展覽館、迎賓館。現在,此住宅式博物館是澳門重要的文物建築與文化遺產,也是澳門極富代表性的景點之一。

基本信息

簡介

整個龍環葡韻景區包括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嘉模教堂、氹仔圖書館、氹仔市政花園和十字花園。博物館前面更是一片紅樹林濕地,可以觀賞到黑臉琵鷺、白鷺、灰鷺、翠鳥和鴛鴦等鳥類。龍環葡韻景區被評定為澳門八景之一。

發展歷史

“龍環”是氹仔島的舊稱,“葡韻”是指這裡葡萄牙的建築風格。此五幢葡萄牙式建築,落成於1921年。原為澳門離島高級官員的官邸及一些土生葡人家庭住宅。在1992年,澳葡政府對該建築群進行修復和改建為住宅式博物館。

參觀信息

開放時間

星期二至日:上午10:00至下午6:00

星期一:休息

可搭乘30丶33號巴士到官也街步行上去

入場費

一般:澳門幣五元

12歲以下或65歲以上:免費入場

學生票或團體票:澳門幣兩元(團體為十個人及以上)

逢星期日:免費入場

景點介紹

“龍環”是澳門氹仔島的舊稱,而“葡韻”則是形容仔島葡萄牙建築的風格韻味,亦泛指仔海邊馬路一帶的景觀。

“龍環葡韻”是澳門八景之一,景觀包括海邊馬路的五棟葡式住宅、嘉模教堂、圖書館和兩個小公園,其中海邊馬路的葡式建築群———五棟翠綠的小型別墅被視為仔重要的文物建築與文化遺產,它們同時亦是澳門極具代表性的景點之一。

景觀一

五棟古建築蘊葡情

澳門氹仔海邊馬路的這五棟建築建於1921年,曾是澳葡政府高級官員的官邸,亦曾是一些土生葡人的家庭住宅。上世紀80年代,澳葡政府旅遊司(即現今的澳門旅遊局)將這些建築物收購,並進行重新裝修,使之儘可能回復原貌。1992年,該五棟建築被澳門文化界評為具有較高建築藝術價值的建築群。

澳葡政府遂將這一建築群進行徹底修復,使建築物的內外均煥然一新,其中三棟建築物還被改建為博物館,分別為“土生葡人之家”、“海島之家”及“葡萄牙地區之家”,三家博物館均於1999年11月正式對外開放,讓參觀者藉以了解澳門的葡國風情和土生葡人文化;另外兩棟建築物則變成“展覽館”和“迎賓館”,以作舉辦展覽、講座及接待之用。這一帶景區被正式命名為“龍環葡韻”,並由澳門文化界代表評定為澳門八景之一,充分肯定其藝術與文化價值。

景觀二

海邊休憩區賞風情

為增加“龍環葡韻”之獨特色彩,在第一棟葡式建築群的旁邊,特設了一個“龍環葡韻”茶水亭,供遊人小歇和品嘗一些澳門特色小吃。遊客可安坐於茶座里,邊嘗咖啡,邊欣賞海邊馬路迷人的歐陸風韻,煞是愜意。

夜幕低垂,幽靜的“龍環葡韻”散發著醉人的氣息,由碎石鋪成的休憩區設有富歐陸色彩的長椅,與情人漫步其中,或坐在椅上,相依相偎看夕陽西下,浪漫非常。

在黃昏,柔和的天色和柔和的路燈,也體現“龍環葡韻”的另一種美態,絕不可錯過。

“土生葡人之家”

這是澳門最具特色的博物館。

“土生葡人”族群主要是指當時葡萄牙人與東南亞一帶的馬來西亞人、菲律賓人及南亞的印度人通婚後產生的族群,他們有自己的語言、文化、生活方式及宗教,卻又帶有明顯的東方人生活習慣,“土生葡人”確是獨特的一群人,他們以澳門為家,並帶來新的飲食文化,“澳門葡國菜”正是他們的發明。

參觀者可以通過這座博物館了解土生葡人的特色文化,因為展館內大部分的展品均是來自在澳門定居已久的土生葡人家庭,其家具、擺設及家居裝飾物均別具風格,體現中西文化在其生活中的融合,還有一些老照片,也足以見證土生葡人在澳門的居住狀況,反映了中葡文化的融合,這正是澳門這座小城的文化寫照。

海島之家”

這是澳門唯一一個反映路氹歷史風貌的小型博物館。

自1999年11月開放以來,“海島之家”博物館就吸引了不少遊客,參觀人數數以萬計。由古石器時期的考古文物到今天的各種大型機建項目,“海島之家”通過10個專題進行展示,讓參觀者系統地了解氹仔等海島的風雨歷程。

博物館的10個專題分為“路地區地形及名稱演變”、“離島考古”、“歷史沿革”、“近代民生”、“離島交通史”、“廟宇文化”、“葡式建築”、“特色食品”、“大型建築的發展”、“休憩及娛樂場所”等,通過文物、圖片的展示及文字描述將路氹風貌與歷史一一重現,讓參觀者從文化及人文方面了解、認識澳門路環和氹仔這兩個海島。

“葡萄牙地區之家”

這個博物館是了解葡萄牙地區少數民族的好地方。

這棟建築樓高兩層,主要展示葡萄牙多個地區的少數民族文化,展品中有這些少數民族富有特色的服飾、圖片和手工藝品,參觀者可從中了解這些民族的生活模式、社會風俗及生活習慣。從這個展館中,人們可了解到,葡萄牙地區的少數民族風情不比中國的少數民族風情遜色。

“展覽館”及“迎賓館”

其餘兩棟建築物分別是“展覽館”及“迎賓館”。

“展覽館”作為舉辦各種不同類型、性質展覽的場地之用。樓高兩層的“迎賓館”並不對外開放,主要用於舉行宴會、文化藝術講座或舉行一些特色美食活動等。

澳門旅遊景點

澳門歷史城區 | 葡京賭場 | 澳門漁人碼頭 | 大三巴牌坊 | 澳門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 | 澳門博物館 | 澳門旅遊塔會展娛樂中心 | 媽閣廟 | 玫瑰聖母堂 | 亞婆井前地 | 議事亭前地 | 澳門藝術博物館 | 澳門主教座堂 | 白鴿巢前地 | 大炮台 | 大賽車博物館 | 東方基金會會址 | 東望洋炮台 | 東望洋炮台 | 崗頂劇院 | 崗頂前地 | 關閘 | 觀音廟 | 海事博物館 | 何東圖書館 | 黑沙海灘 | 金蓮花廣場 | 舊城牆遺址 | 蓮峰廟 | 蓮溪廟 | 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 | 盧家大屋 | 盧廉若公園 | 媽祖文化村 | 民政總署大樓 | 南灣公園 | 澳門葡萄酒博物館 | 普濟禪院 | 仁慈堂大樓 | 三街會館 | 聖安多尼堂 | 聖奧斯定堂 | 聖老楞佐堂 | 聖母雪地殿教堂 | 聖若瑟修院及聖堂 | 聖雅各伯小堂 | 鄭家大屋 | 竹灣海灘 | 主教山小堂 | 澳門半島 | 澳門林則徐紀念館 | 包公廟 | 北帝廟 | 二龍喉公園 | 國父紀念館 | 花地瑪聖母堂 | 基督教公墓 | 嘉謨聖母教堂 | 九澳七苦聖母小堂 | 螺絲山 | 媽閣炮台 | 哪吒廟 | 菩堤園 | 聖方濟各教堂 | 譚公廟 | 望廈炮台 | 澳門音樂噴泉 | 郵政局博物館 | 望德聖母堂 | 望廈聖方濟各小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