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河傳說

永定河傳說

永定河是北京地區最大的河流,途徑門頭溝、石景山、豐臺、房山、大興五區,被稱為“北京的母親河”。北京城所在位置就是在永定河洪水沖積扇的上部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早年北京建城所需的木材等都是經永定河運至北京的。這條歷史悠久的河流,不僅催生了古老的北京城,也孕育了縱貫歷史發展、底蘊積澱深厚的永定河文化。而永定河傳說就是其中別具特色的內容之一,並石景山區申報入選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永定河傳說
所屬地區:北京市石景山區
遺產編號:Ⅰ—33
遺產類別:民間文學
申報日期:2007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北京市石景山區
遺產級別: 國家

傳說來源

永定河是北京的母親河。它發源於山西省北部寧武縣的管涔嶺,全長650公里,總流域面積為50800平方公里。石景山區內河段長約11.6公里,河寬100-1500米,沙卵石河床,最高水位達7米,境內流域面積80平方公里。
永定河峽谷
由於地勢原因,永定河流域常常水患連連,對北京城野造成了極大的威脅。百姓們為了能避免災患,安穩生活,於是產生了許多關於永定河的傳說。

傳說內容

在眾多傳說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河擋擋河的傳說;石經山和濕經山的傳說;永定河鎮水牛的傳說;王老漢栽種河堤柳的傳說;馮將軍嚴懲老兵痞的傳說;麻峪村由來的傳說;劉娘府的傳說。

傳說故事

從前,永定河叫無定河,時常發大水,決口子。老百姓經常挨沖,吃盡了洪水的苦頭,都盼著官家治治河。可官家不管,老百姓又太窮,一直治不了。
那年,固安來了個姓吳的知縣,廉潔奉公,愛民如子,上任頭一天就去看水勢,第二天就想出個好主意,連夜給皇上修了一道本。
當時的皇上是個昏君,只知吃喝玩樂,從不管老百姓的死活。他在宮裡玩膩了,想到外地轉悠轉悠。這天五鼓早朝,他問大臣:“眾位愛卿,我想出去逛逛,不知哪兒有好景致?”
皇上話音剛落,朝班中閃出一個大臣,跪下說:“萬歲,昨天固安吳知縣有本奏來,他說‘南有蘇杭勝地,北有固安八景’,萬歲何不到固安去看看?”
皇上想:我遊玩過各地勝景,從沒聽說過有個“固安八景”,於是問道:“固安八景是怎么回事兒,比西湖還好嗎?”
大臣急忙送上吳知縣的奏章。
皇上一看,上面寫著:“固安東有西湖二景,南有牛頭馬面,西有太子三宮,北有玉帶兩條。”心中大喜,決定去看看。
第二天,皇帝乘輦,帶著隨從來到固安縣。歇了一天,吳知縣引著皇上出了東門,一直往東走,走出二十多里,過了好幾個村子,也沒看到什麼好景致。皇上懷疑起來,問:“吳知縣,你說的西湖二景在哪裡呢?”
吳知縣指指叢林深處的東湖、西湖(兩個村子名)說:“萬歲,這就是我說的西湖二景啊!”
皇上一看是兩個破爛村子,挺生氣:“吳知縣,你敢騙我?”
吳知縣急忙跪下說:“萬歲,臣不敢騙您。這兩個村子原是我朝有名的柳編產地,春天杞柳嫩綠,冬天柳貨成山,有人作詩說‘東湖西湖柳編鄉,春秋美景勝蘇杭’,一點不過份吶,可這些年,無定河老開口子,沖了土地,沖了杞柳,老百姓走的走逃的逃,才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了。”
皇上雖然生氣,可吳知縣說得句句在理,只好罷休。
轉天,吳知縣又帶著皇上往南去,到牛頭(牛駝鎮)、馬面(馬莊鎮)轉了大半天,累了個臭死,既沒看到寺廟,也沒看到古蹟,到碰到不少叫花子和破衣爛衫的窮百姓。皇上生氣了:“吳知縣,你可知罪?”
吳知縣急忙跪下磕頭,說:“萬歲,你聽我說。從前,牛駝、馬莊確實很熱鬧,日月塔、魁星樓不用說,光寺廟就有好幾個。可是,這幾年因為無定河老開口子,人們活不下去了,都逃荒去了,才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了。”
這天,吳知縣又領皇上奔城西,到太子三宮(太子務,南宮由、北宮由、中宮由)看了看,只見到處是爛磚頭碎瓦片,老鼠出溜出溜亂鑽,眼都氣紅了,大聲說:“回京!”
吳知縣跪下說:“萬歲,城北……”
皇上怒沖沖地說:“不去了!”
吳知縣說:“這玉帶的景色別具一格,萬歲無論如何要去看看。”
皇上又來到城北,爬上無定河大堤一看,只見滿河渾水嘩嘩地流著,一個浪頭接一個浪頭直撞大堤,大堤越來越窄,好像馬上就要開口子了,皇上嚇得差點癱在地上,哆哆嗦嗦地說:“吳,吳,你好大膽……”
吳知縣說:“不,萬歲,我不敢騙您。從前,好多詩人都把大堤比玉帶,連老皇上也作過‘萬里金堤似玉帶’的詩句呢,可眼前這兩條玉帶已經很危險了,它威脅著十多萬百姓的生命,也威脅著皇城的安全,望萬歲開恩賜銀治理!”
皇上氣糊塗了,結結巴巴地說:“我,我,我賜銀……”他想說:“我賜銀?不砍你腦袋就是好事?”剛說出“賜銀”二字,吳知縣便撲通一聲跪下了,連忙說:“謝主隆恩!”
皇上更生氣了,大聲說:“武士們,給我推出去砍了!”
吳知縣一點也不害怕,他說:“萬歲,臣命如草芥,一點也不值錢,但您金口玉言,賜字既出口,還能收回去嗎?”接著,他給皇上戴了一陣高帽子,說皇上愛民如子,是聖德明君,然後,又講了講治河、栽柳樹、發展柳編的好處。
皇上被吳知縣哄樂了,只好從國庫中撥出五萬兩白銀,交給吳知縣治河用。
吳知縣徵集了一萬多老百姓,清理舊河道,加高大堤,還在堤上插上柳樹,很快就把無定河治好了。
自那以後,無定河有了一定走向,再也不開口子了,老百姓都過上了安居樂業的日子。
後來,有個老秀才為了歌頌吳知縣的功德,作了一首《永定河頌》,其中一句:“巧賺皇上吳縣令,無定河變永定河。”無定河從此改了名,叫永定河了。(孟廣臣講述 翟公福整理)

傳承價值

永定河是北京的母親河。它發源於山西省北部寧武縣的管涔嶺,全長650公里,總流域面積為50800平方公里。石景山區內河段長約11.6公里,河寬100-1500米,沙卵石河床,最高水位達7米,境內流域面積80平方公里。
永定河傳說生動形象,內容豐富,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是永定河兩岸人民民眾智慧的結晶。它記述了不同歷史時期人們治理永定河的發展史,為研究北京生產發展史提供了翔實資料;同時傳說中反映的永定河周邊人民為制服水患,與大自然不懈抗爭的鬥志和精神,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教育價值。

保護現狀

永定河傳說歷史悠久,在石景山最具代表性的講述人是曹玉興,由於老人現年已經95歲,年事已高,如不抓緊記述整理這些口頭傳說,流傳久遠的永定河民間傳說很可能在現代化的衝擊下消失殆盡。

民間文學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首批民間文學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族古歌 | 布洛陀 | 遮帕麻和遮咪麻 | 牡帕密帕 | 刻道 | 白蛇傳傳說 | 梁祝傳說 | 孟姜女傳說 | 董永傳說 | 西施傳說 | 濟公傳說 | 滿族說部 | 河西寶卷 | 耿村民間故事 | 伍家溝民間故事 | 下堡坪民間故事 | 走馬鎮民間故事 | 古漁雁民間故事 | 喀左東蒙民間故事 | 譚振山民間故事 | 河間歌詩 | 吳歌 | 劉三姐歌謠 | 四級生產調 | 瑪納斯 | 江格爾 | 格薩(斯)爾 | 阿詩瑪 | 拉仁布與吉門索 | 畲族小說歌 | 青林寺謎語
第二批民間文學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八達嶺長城傳說 | 永定河傳說 | 楊家將傳說 | 堯的傳說 | 牛郎織女傳說 | 西湖傳說 | 劉伯溫傳說 | 黃大仙傳說 | 觀音傳說 | 徐福東渡傳說 | 陶朱公傳說 | 麒麟傳說 | 魯班傳說 | 八仙傳說 | 禿尾巴老李的傳說 | 屈原傳說 | 王昭君傳說 | 炎帝神農傳說 | 木蘭傳說 | 巴拉根倉的故事 | 北票民間故事 | 滿族民間故事 | 徐文長故事 | 嶗山民間故事 | 都鎮灣故事 | 盤古神話 | 邵原神話群 | 嘎達梅林 | 科爾沁潮爾史詩 | 仰阿莎 | 布依族盤歌 | 梅葛 | 查姆 | 達古達楞格萊標 | 哈尼哈吧 | 召樹屯與喃木諾娜 | 米拉尕黑 | 康巴拉伊 | 汗青格勒 | 維吾爾族達斯坦 | 哈薩克族達斯坦 | 珠郎娘美 | 司崗里 | 彝族克智 | 苗族賈理 | 藏族婚宴十八說 | 童謠 | 桐城歌 | 土家族梯瑪歌 | 雷州歌 | 壯族嘹歌 | 柯爾克孜約隆 | 萬榮笑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