檜[漢字]

檜[漢字]
檜[漢字]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檜字為木字旁字中較常用者,同時也是多音字,共有兩個讀音:1.guì;2.huì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國語拼音

guì;huì

檜[漢字] 檜[漢字]

注音

ㄍㄨㄟˋ;ㄏㄨㄟˋ

部首

木,部外筆畫:6,總筆畫:10

編碼

Unihan:U+6867;五筆:SWFC;倉頡:DOMI;鄭碼:FOBZ;四角:48932

筆順

1234341154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guì ㄍㄨㄟˋ

1、常綠喬木,幼樹的葉子像針,大樹的葉子像鱗片,雌雄異株,雄花鮮黃色,果實球形,種子三棱形。木材桃紅色,有香氣,可作建築材料。也叫刺柏。《西遊記》中的凌空子便是檜樹成精。

2. 古代棺材蓋上的裝飾。

其它字義

huì ㄏㄨㄟˋ

1、用於人名,秦檜,南宋宰相、奸臣。

2、音 kuaì,詩經的“檜風”、蜀檜等,現在的輸入法中尚不能按此拼音拼出此字。

3、春秋國名。領土在今鄭州周邊,後為鄭國所滅。《詩經》有《檜風》。

4、《詩經》十五國風之一,第十三叫“檜”。

方言集匯

◎ 粵語:kui2

◎ 潮州話:guai3

English

Chinese cypress, Chinese juniper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檜 guì

〈名〉

(1) 即圓柏 [Chinese juniper]。一種常綠喬木( Sabina chinensis 或 Juniperus chinensis ),葉有鱗形和刺形兩種,雌雄異株,果實球形,木材桃紅色、有香氣

(2) 另見 huì(用於人名)

基本詞義

檜 huì

〈名〉

(1) ——人名用字 [character used in person's name]。如:秦檜

(2) 另見 guì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古會切《集韻》《韻會》《正韻》古外切,音膾。《爾雅·釋木》檜,柏葉松身。《翼雅》性耐寒,其樹大,可為棺槨及舟。《詩·衞風》檜楫松舟。

又棺飾也。《左傳·成二年》棺有翰檜。《杜注》翰,兩旁飾。檜,棺上飾。

又通旝。《左傳·桓五年》旝動而鼓。《音義》又作檜。建大木,置石其上,發機以磓敵者也。

又國名。祝融之後。《詩·檜風》本作檜。《左傳·襄二十九年》自鄶而下無譏焉。作鄶。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活切,音括。《孔氏·禹貢·栝柏注》柏葉松身。與此一也。

檜的書法

檜的書法

檜的書法 檜的書法

拼音是gui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