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葉竹芋

斑葉竹芋

斑葉竹芋( Hort.)是竹芋科,肖竹芋屬多年生中等大草本植物。根莖肉質,紡錘形;莖柔弱。葉薄,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圓形,背面無毛或薄被長柔毛,葉舌圓形。總狀花序頂生,疏散,有花數朵,苞片線狀披針形,內卷;萼片狹披針形,花冠外輪的2枚退化雄蕊倒卵形,先端凹入,內輪的長僅及外輪的一半;子房無毛或稍被長柔毛。果長圓形,長約7毫米。花期:夏秋。 分布於中國南方及美洲熱帶地區。根莖富含澱粉,可煮食或提取澱粉供食用或糊用;藥用有清肺,利水之效。 (概述圖片來源: 中國自然標本館 )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斑葉竹芋 斑葉竹芋

根莖肉質,紡錘形;莖柔弱,2歧分枝,高0.4-1米。

葉薄,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0-20厘米,寬4-10厘米,綠色,頂端漸尖,基部圓形,背面無毛或薄被長柔毛;葉枕長5-10毫米,上面被長柔毛;無柄或具短柄;葉舌圓形。

總狀花序頂生,長15-20厘米,疏散,有花數朵,苞片線狀披針形,內卷,長3-4厘米;花小,白色,小花梗長約1厘米;萼片狹披針形,長1.2-1.4厘米;花冠管長1.3厘米,基部擴大;裂片長8-10毫米;外輪的2枚退化雄蕊倒卵形,長約1厘米,先端凹入,內輪的長僅及外輪的一半;子房無毛或稍被長柔毛。

果長圓形,長約7毫米。花期:夏秋。

生長環境

斑葉竹芋原產於熱帶地區,生長於林下半蔭環境,喜溫暖、濕潤,通風良好的環境,不耐寒,怕乾燥忌強光暴曬。其生長的溫度、濕度和光照強度範圍是:18-28℃,70%-85%,8000-15000lux。

分布範圍

原產美洲熱帶地區,現廣植於各熱帶地。中國台灣、廣東等省有栽培。

繁殖方法

斑葉竹芋 斑葉竹芋

生長旺盛的植株1-2年可分株1次,分株換盆時,栽得不可太深,將根全部栽入土壤中即可,否則影響新芽生長。春季4-5月或秋末結合換盆進行。

分株宜於春季氣溫回升時及秋季進行(溫度8℃以上)。操作時,將過密的植株從盆內托出,去除部分舊培養土,將橫向生長的根莖分切數叢,把健壯整齊的株叢分開,然後分別用新培養土種植,分別盆栽充分澆水,放半陰處養護。但早春低溫時易傷根,影響成活率。

一般分株不宜過早,不宜在溫度太低時分株,以免傷根,使之恢復慢,甚至腐爛;待氣溫較為穩定時進行分株較為合適。分株不宜太小,每株應有3-4個以上小株,並儘量保留一定數量的原土,以免影響植株的生長與成形。分栽時採用疏鬆的腐葉土或泥炭土加1/3珍珠岩和少量沙配成的培養土。

栽培技術

上盆與換盆

培養土一般用腐葉土或泥炭土加1/3細沙及少量有機肥配製而成,PH值為6-6.5弱酸性。上盆時,應儘量帶土移栽,栽後置於陰涼處,適當控制澆水量,待發出新根後才充分澆水。換盆或換土在每年春季新芽抽出時進行,除去舊土換新的培養土,以保證一定的肥分,並使基質疏鬆透氣。

澆水與施肥

生長期間應保持盆土濕潤,不宜過乾或過濕,切忌盆內積水,應注意常往葉面及植株周圍噴水,以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生長季每隔1-2周澆施一次餅肥液;秋季入室前半個月左右,澆施一次以磷、鉀肥為主的液肥,並每隔一周左右往葉面噴施濃度0.2%-0.3%磷酸二氫溶液,連續噴2-3次,以增強植株抗寒能力。

光照與溫度

斑葉竹芋在較蔭蔽處生長良好,忌陽光直射,一般春、夏、秋三季要求遮蔭70%-80%,冬季遮蔭30%-40%。斑葉竹芋生長適溫為18-25℃;夏季溫度超過32℃時,應放置陰涼通風處養護;冬季保持室溫13-15℃為宜。

病蟲防治

斑葉竹芋 斑葉竹芋

以預防為主,加強生產管理和栽培管理,降低病蟲害發生率。專人專管,減少無關人員進入溫室。給以適合的環境條件使植株正常生長。適時調整擺放間距,及時清理病殘枝葉和植株。隨時監控病蟲害的發生情況,在發病初期施藥。針對同一種病蟲害應選擇2至3種不同藥物交替使用,同一藥品在同一批苗上使用不能超過三次,防止抗藥性產生。

主要價值

園林綠化

斑葉竹芋 斑葉竹芋

該種葉色豐富多彩,觀賞性極強,且多為陰生植物,具有較強的耐陰性,適應性較強,可種植在庭院、公園的林蔭下或路旁,在華南地區已有越來越多的種類被套用於園林綠化。種植方法可採用片植、叢植或與其他植物搭配布置。在北方地區,可在觀賞溫室內栽培用於園林造景觀賞。

室內布置

該種由於耐陰性較強,葉色美麗,可直接種植於賓館、商場、大型會場等公眾場所的邊角地段作永久布置。但在栽培管理的過程中要適當補充光照並定期向葉面噴水,提高空氣濕度。

盆栽切葉

斑葉竹芋 斑葉竹芋

由於株型美觀、葉面顏色五彩斑斕,又具有較強的耐陰性,栽培管理較簡單,多用於室內盆栽觀賞,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室內觀葉植物之一。大型品種可用於裝飾賓館、商場的廳堂,小型品種能點綴居室的陽台、客廳、臥室等。在栽培管理的過程中,每擺放一段時間,應將其放在陽台、窗台陽光較強的地方,增強光照,以利長期觀賞。由於葉色斑瀾,具有醒目的斑紋,是高檔的切葉材料,可直接作插花或用作插花的襯材。

姜目百科

阿寬蕉
阿希蕉
矮山姜
矮砂仁
凹唇姜
凹唇姜屬
矮姜花
閉鞘姜屬
斑葉竹芋
芭蕉屬
芭蕉
白朮
波翅豆蔻
白豆蔻
閉鞘姜
碧江姜花
白花山柰
白象牙參
長柄山姜
垂花山姜
脆果山姜
草豆蔻
草冠
長柄豆蔻
長序砂仁
草果藥
長果砂仁
長花豆蔻
長穗姜花
長柄象牙參
藏象牙參
長果姜屬
長果姜
川東姜
匙苞姜
短柄直唇姜
大花美人蕉
大蕉
島山芭蕉
地涌金蓮屬
地涌金蓮
大頭山姜
短穗山姜
大花山姜
敦六山姜
多花山姜
德保豆蔻
豆蔻屬
大苞姜
大苞姜屬
多花距藥姜
滇姜花
大豆蔻屬
大豆蔻
大葉山柰
大象牙參
大花象牙參
滇象牙參
多穗姜
莪術
耳葉象牙參
鄂川姜
粉美人蕉
腐花豆蔻
革葉山姜
高雄山姜
高良姜
光葉山姜
光葉雲南草蔻
光葉球穗山姜
廣西豆蔻
光葉閉鞘姜
廣西莪術
廣西姜花
高山象牙參
高雄姜
桂姜
骨碎補
鶴望蘭科
花葉竹芋
海南柊葉
海南蘭花蕉
黃花美人蕉
紅蕉
茴香砂仁
紅茴砂
茴香砂仁屬
花葉山姜
紅豆蔻
紅豆冠
海南山姜
華山姜
滑葉山姜
黑果山姜
紅草果
紅花砂仁
海南砂仁
紅殼砂仁
海南假砂仁
黃花大苞姜
紅苞距藥姜
黃姜花
紅姜花
海南三七
喙花姜屬
喙花姜
華象牙參
紅球姜
紅冠姜
姜目
尖苞柊葉

芋[植物]
蕉芋
蕉麻
距花山姜
靖西山姜
假益智
節鞭山姜
九翅豆蔻
距藥姜
距藥姜屬
薑黃屬
薑黃
姜花
姜花屬
姜屬

開南山姜
寬唇山姜
旅人蕉科
蘭花蕉屬
蘭花蕉
蘭花美人蕉
綠苞山姜
菱唇山姜
美人蕉
美人蕉屬
密穗山姜
毛瓣山姜
馬藺
美山姜
密苞山姜
密毛山姜
蒙自砂仁
麥氏舞花姜
毛舞花姜
毛薑花
密花姜花
偏穗姜
偏穗姜屬
球穗山姜
全唇姜
絨葉肖竹芋
柔瓣美人蕉
日比野山姜
少花柊葉
樹頭芭蕉
山姜屬
疏花山姜
扇狀山姜
水山姜
縮砂密
砂仁
疏花草果藥
雙翅舞花姜
山柰
山柰屬
雙唇象牙參
梭穗姜
珊瑚姜
台灣芭蕉
田林姜花
頭花象牙參
土田七屬
土田七
台灣姜
蘘荷
萵筍花
溫鬱金
舞花姜屬
舞花姜
無絲姜花
烏姜
蠍尾蕉
肖竹芋
肖竹芋屬
象腿蕉
香蕉
小果野蕉
象腿蕉屬
蠍尾蕉屬
香姜
小草蔻
小花山姜
狹葉山姜
細砂仁
香豆蔻
心葉凹唇姜
小珠舞花姜
小花姜花
小苞姜花
小毛薑花
西藏大豆蔻
象牙參
象牙參屬
襄荷
雲南柊葉
野蕉
益智
艷山姜
雲南草蔻
銀葉砂仁
野草果
疣果豆蔻
鬱金
圓瓣姜花
陽荷
直唇姜屬
直唇姜
竹葉蕉屬
竹葉蕉
竹芋屬
竹芋
紫葉美人蕉
紫紋山姜
柱穗山姜
竹葉山姜
爪哇白豆蔻
紫花山柰
早花象牙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