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肖竹芋

孔雀肖竹芋

孔雀竹芋,竹芋科,肖竹芋屬。同屬植物約150餘種,原產於熱帶美洲及印度洋的島域中。

基本信息

種屬概述

孔雀肖竹芋孔雀肖竹芋
孔雀竹芋原生於熱帶雨林下,它和竹芋科同屬其它植物一樣有一個共同特徵,即在它的葉片與葉柄連線處,有一明顯膨大的關節,俗稱葉枕。葉枕內是貯水細胞,具有調節葉片方位的功能。當溫度適宜、濕度大時,葉枕內水分飽滿,葉片明顯直立,表現出一派生機活力。如果溫度高而濕度低,或曝曬於陽光下時,由於葉枕失去水分,則表現萎蔫無力;相反,如果溫度低而濕度大,則會造成爛葉、爛根,因此高溫、高濕最利於生長。溫度降低,應相應降低濕度。

本屬植物基部具塊莖,株高20-30厘米,葉長橢圓形,葉面綠白色,中肋邊緣有較在原褐色斑紋,葉片終年常綠,具獨特的金屬光澤;褐色斑塊猶如開屏的孔雀,色彩清新、華麗、柔和,美麗動人的葉,生長茂密,又具耐蔭能力,是理想的室內綠化植物。既可以供單株欣賞,也可成行栽植為地被植物,欣賞其群體美,注意提供良好的背景加以襯托。

孔雀肖竹芋孔雀肖竹芋
其它種屬
供作觀賞的就有幾十個種與品種,如斑葉竹芋,又稱稱天鵝絨竹芋,其葉長圓形,葉面具華麗的天鵝絨質感,有斑馬狀的羽狀條斑;美麗竹芋,葉被紅斑、紋理清晰,側脈間有多對乳白條斑;孔雀竹芋,葉片密叢狀,葉表被絲狀斑紋,從中心外脈伸向葉緣,葉被紫色,似孔雀羽那樣美麗;彩虹竹芋又稱玫瑰竹芋,葉上玫瑰色的斑紋與側脈平行,植株較矮小;箭羽竹芋,葉寬披針形,似絢麗的鳥羽毛,葉面灰綠,葉緣色稍深,與側脈平行如羽毛花斑。竹芋屬觀賞種和園藝品種也很多。如雙色竹芋,葉為橢圓形,具美麗的斑紋;白脈竹芋,葉為淺綠色,具白色或淺綠色斑。臥花竹芋屬常見的觀賞種只有可愛竹芋和紫被竹芋兩種。前者葉絲狀生長,葉被灰綠色,有多行排列的草綠色斑紋;後者較大形,葉為長橢圓形,表面綠色,中脈綠白色。密花竹芋屬則僅有密花竹芋,常作為觀賞種植,葉較大且狹窄,葉面雅淡無光澤,但主脈兩側有色彩對比鮮明或柔和的條紋,成人字形排列。竹芋科植物的通常具淡綠色苞片,但沒有太大的觀賞價值。原產於熱帶美洲。西溫暖氣候,喜較高的空氣濕度。喜半陰。不耐陽光直曬。

形態特徵

孔雀竹芋植株密集叢生挺拔。株高20~60厘米,葉柄紫紅色,從根狀莖長出,葉片薄革質,卵狀橢圓形,長10~20厘米,寬5~10厘米,黃綠色,在葉的表面綠色上隱約呈現著一種金屬光澤,且明亮艷麗,主脈兩側互動排列羽狀暗綠色長橢圓形的絨狀斑紋,與斑紋相對的葉背面為紫色,左右互動排列,狀如美麗的孔雀尾羽,故稱孔雀竹芋。葉片有“睡眠運動”,即在夜間葉片從葉鞘部向上延至葉片,呈抱莖摺疊,翌晨陽光照射後重新展開,十分有趣。

栽培繁殖

孔雀肖竹芋孔雀肖竹芋
孔雀竹芋的繁殖可採用分株、扦插、組織培養等方法進行。其中常規繁殖常採用分株繁殖。分株繁殖春秋兩季皆可進行,但以春季結合換盆較好。分出的每個子株都要保留5片葉片。分切後立即將盆置於陰涼處,一周后移至光線較好的地方,初期應控制澆水,待發出新根後再充分澆水。孔雀竹芋採用根莖扦插時,將根莖從根莖的莖節處用利切下,每段保持1~2個節,分切後立即將盆置於陰涼處,1~2周能形成新根。

孔雀竹芋的最佳生長溫度為22℃左右。若夏季溫度高於35℃,不僅植株生長停滯而且葉色變黃失去觀賞價值。冬季溫度低於15℃則植株生長緩慢,低於10℃葉片易捲縮,低於5℃易受寒害,嚴重時會導致全株死亡。故冬季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溫,室溫宜保持在13℃以上。

孔雀肖竹芋孔雀肖竹芋

孔雀竹芋喜歡濕潤,空氣濕度為70%~75%,發新葉時濕度要求更高,因此生長季節應充分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但不能積水。夏季需每天向葉面上噴水2~3次,並向周圍地面灑水,增濕降溫,以利其生長。冬季應控制澆水,經盆土微濕即可。北方冬季室內空氣乾燥,除白天中午前後可用與室溫相近的清水噴洗葉面外,夜間最好套上塑膠薄膜罩保溫保濕。有條件者可使用加濕器提高室內濕度。為保持葉色清新整潔、光彩照人,還應每隔半個月左右用清水輕輕擦洗葉片。

生長旺季約每半個月施一次稀薄液肥,施肥時要注意不能施氮肥過多,否則會出現葉片斑紋退色、葉片增厚、葉柄柔軟等生育不良現象。一般三種肥料的施用比例應為1∶1∶1,這種比例可使葉色光澤美麗。也可採用無土栽培法,在生長期間每月澆1~2次全元素的無機營養液即可。

孔雀竹芋為淺根性植物,栽培容器宜選用大口淺盆,這樣利於根系伸長舒展。盆土需疏鬆、肥沃、排水良好。適宜的培養土可選用泥炭土(或腐葉土)6份、園土沙土各2份混勻配製。也可用無土基質,如用珍珠岩、蛭石各半混合配製。一般每兩年換盆一次,可在春夏之交結合分株繁殖進行。
孔雀竹芋的栽培

孔雀肖竹芋孔雀肖竹芋
(1)溫度與環境:
孔雀竹芋原產於巴西,喜溫暖、濕潤的半陰環境,怕低溫與乾風,對低溫的抵抗力較差,忌陽光曝曬,夏季應放在蔭棚下栽培。當溫度高於30℃時,葉緣枯焦,新芽萌發減少,葉片變黃,應經常噴水,以保濕降溫。冬季應給予充足陽光。
(2)土壤:
孔雀竹芋喜排水好、肥沃、疏鬆的微酸性腐葉土或培養土。栽培土壤可加入少量腐熟的基肥、腐葉土、泥炭土和河沙等量混合成培養土
(3)水分和肥料:
孔雀竹芋喜濕潤的環境,在生長季節應給予充足的水分。若冬季低溫休眠,則要控制澆水,保持盆土不乾燥即可,翌春抽出新葉後,再逐漸正常澆水。
孔雀竹芋在生長季節每月追施一次液肥,以補充新老葉更迭所需的養分,並可促進植株健壯,葉色艷麗。缺肥時,植株明顯變得矮小,葉色淡黃,金屬光澤不鮮。施用肥料應以磷、鉀肥為主,氮肥不可過多。一般用0.2%的液肥直接噴灑葉面後,用少量水淋洗以防止肥害,鉀肥對新芽萌發和生長也極有利。冬季應停止施肥。
(4)病蟲害防治:
孔雀竹芋的病蟲害較少,但在空氣乾燥、通風不良的條件下,易生介殼蟲粉虱等,可用25%亞胺硫磷乳劑1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1500倍液噴殺。

防治葉斑病

孔雀肖竹芋孔雀肖竹芋
葉斑病病斑黃褐色,發病初期在葉片邊緣附近或葉片中央形成黃色小粒點,並且逐漸擴大,顏色加深,轉為黃褐色,病斑外圍有比較明顯的暈圈,隨著病斑的擴展,葉片逐漸乾枯萎縮,以致脫落而死。病原為半知菌德氏霉發生孢子。發病原因是高溫高濕,空氣不流通,植株擺放過密,栽培環境中雜草、爛葉多,氮肥施用過多,植株徒長。組織幼嫩者容易發病。
防治方法是加強肥水管理,適當增施磷鉀肥,少施氮肥,促使植株生長充實,增強本身的抵抗力。及時清除病殘葉以及雜草,減少侵染源。植株擺放不易過密,適當通風透光,降低環境的濕度,可減少發病。發病時噴藥保護。藥劑有:50%的多菌靈600倍液至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至800倍液;50%的代森錳鋅500倍液至600倍液,每隔7天至10天一次。各種藥要交替作用,可以防止病菌產生抗藥性。

套用價值

孔雀竹芋除甲醛的功效值為吊蘭的一半,但相比普通植物也要高很多,此外,它還是清除空氣中的氨氣污染的高手(其在10平方米內可清除甲醛0.86mg,氨氣2.19mg)。該種植物的觀賞性很強,也可淨化空氣,但價格也相對較高,10寸盆價格可達60至120元。

園林用途:
孔雀竹芋株態秀雅、瀟灑多姿,葉片斑紋絢麗、美麗多彩、奇異多變,像是畫家精心繪出的彩色圖案,又像是栩栩如生的開屏孔雀,具有獨特的風采。初看上去,還常被誤認為假花,它是同科屬諸多品種中最美麗迷人的種之一,也是當今風靡世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種室內觀葉花卉,十分惹人喜愛!它的適用性強,可長時間地在室內較弱的光線下擺放。常作中小型盆栽,適宜布置客廳會議室書房和案頭,也是珍貴的插花襯葉材料。

養護要點

孔雀肖竹芋孔雀肖竹芋
孔雀竹芋喜高溫、濕潤,生長適溫為18℃-25℃,喜空氣濕潤,在20℃以上的5月-10月生長最快,在每年10月至翌年4月低溫季節,北方應移入溫室越冬,冬季越冬溫度不宜低於15℃,否則葉色暗,葉片捲縮,葉尖發黃,如受凍輕微,及時改變環境條件,來春仍能發出新葉,如受凍嚴重葉子先後枯死,甚至全株死亡。如室內晝夜溫差大可用塑膠薄膜套盆或用玻璃箱保溫保濕,每月並用溫水清洗葉面一次,以保持葉片的色澤。每年春季,待氣溫穩步升至20℃後,可換盆一次,換盆時須添加新的培養土,並剪去殘根敗葉,重新栽培,以利生長。

孔雀竹芋類植物最怕陽光直射,直射光照射後會引起卷葉、乾邊,因此一年四季都要擺放在室內其有明亮散射光處。北方地區冬季供暖前和停止供暖後的一段時間,要注意防寒保暖,室溫不能低於13℃,否則易受冷害,爛根黃葉。可在花盆外套塑膠袋保護植株,同時也提高了空氣濕度。

孔雀竹芋怕乾燥,在下燥季節和夏季高溫期,要經常往葉面上噴水;在冬季供暖期間,不要靠近火爐暖氣空調。必要時套塑膠袋,經常打開噴水保濕、通風。冬季低溫階段應減少補液澆水次數,表面基質乾後再澆,以免造成爛根爛葉。

(1)盆土
竹芋科植物多產於南美熱帶雨林地區,生長要求疏鬆、肥沃的土壤,故常以園土、腐葉土和泥炭土配製,並調入一定量的基肥。盆栽時盆具形狀與顏色宜選用與植株相配合的,以達到最佳觀賞效果。

孔雀肖竹芋孔雀肖竹芋
(2)澆水
竹芋科植物對濕度也很敏感,太乾易使葉片曲卷或失去光澤,影響觀賞效果。在生長活躍其間必須大量供水,並經常保持盆土濕潤,且最好用雨水,避免在葉面上積石灰物

(3)施肥
竹芋科植物生長較快,對肥料需求也較大。除上盆時調入基肥外,在生長活躍期內,每15天左右需要追肥一次。追肥以腐熟的餅肥為主或用複合肥,不宜用氮肥,以防止花斑減少,降低觀賞價值。

(4)光照
竹芋喜光又怕強光,光照太強又怕灼傷葉片,太弱,葉色又不鮮艷,生長不良。

(5)溫度
生長要求高溫高濕的氣候環境。最適宜的生長溫度18~30℃;低於10℃時進入休眠狀態,有的物種則莖葉乾枯,此時應控制澆水,有待來春再發新株。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