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邵衡鐵路

懷邵衡鐵路

懷邵衡鐵路東起南中國交通中心、湖南省第二大城市——衡陽市珠暉區,西至湘西交通樞紐懷化,全長313公里,其中衡陽市境內89公里,懷化市47公里,邵陽段177公里,總投資113億元。懷邵衡鐵路為蘭廈鐵路、昆台高速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時速200公里以上,預留時速250公里的高速鐵路標準設計,被國家發改委和鐵道部列入國家“十一五”鐵路建設規劃,2010年10月28日,懷邵衡鐵路獲得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懷邵衡鐵路是中西部地區通往東南、華南沿海地區的最便捷通道,使湖南成為歐亞大通道與東協大通道交匯點。

基本信息

鐵路簡介

技術標準

懷邵衡鐵路北起湘西交通樞紐懷化,南至衡陽,為蘭廈鐵路昆台高速鐵路重要組成部分,是西部地區通往東南沿海地區、台灣地區和珠三角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也是一條重要的國土開發線和旅遊觀光線。
懷邵衡鐵路為國家鐵路主幹線,從渝懷鐵路(蘭廈鐵路組成部分)接出,接入衡陽市衡茶贛鐵路(蘭廈鐵路組成部分)顏家壟站。懷邵衡鐵路正線全長約313公里,總投資291.4億元。其中衡陽市境內86公里,估算總投資72億元。設計時速為160~200km/h,被列為2009年鐵道部第一批前期工作計畫,2010年開工,預計2014年建成通車。

懷邵衡鐵路懷邵衡鐵路

懷邵衡鐵路穿越湘西南、湘中腹地,連線衡陽、邵陽、懷化三市,向東可經衡陽東站聯繫江西、福建、台灣,向南可經衡陽東站聯繫廣東、香港、澳門,向西經懷化至貴陽可聯繫貴州、雲南乃至東協,向北可經懷化到重慶聯繫四川、甘肅、青海、新疆等西北地區,使湖南、江西、福建、台灣處於歐亞國際大通道東協國際大通道上,打通了湖南、西北、西南各省市的華南、東南兩條出海大通道,將京廣、洛湛、枝柳三個經濟帶有機地聯繫起來,對我國的中部崛起、西部開發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於發展湘西南和湖南經濟及解放台灣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懷邵衡鐵路溝通滬昆高速鐵路渝懷鐵路枝柳鐵路洛湛鐵路湘桂鐵路、京廣鐵路,再向東連線京九鐵路、贛龍廈鐵路,直達東南沿海(台灣、廈門、泉州、汕頭等),是連線西南地區、西北地區至東南沿海地區和珠三角地區最便捷、最快速的運輸通道,也是一條重要的國土開發和旅遊觀光線,國家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客貨高速鐵路。該鐵路在懷化樞紐與渝懷鐵路、滬昆高鐵銜接,直達重慶、貴陽,連通成都、蘭州及亞歐各國、昆明東協各國;在衡陽樞紐與衡茶贛、贛龍、龍廈鐵路和京廣高速鐵路銜接後,可分別通達台灣地區、廈門、汕頭、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珠海等東南和華南地區

線路走向

自懷化市引出,經邵東縣水東江站(衡邵交界處)後進入衡陽市,往東在衡陽縣城北側設西渡站;再折向東北,先後上跨衡邵高速公路、潭衡高速公路,在107國道以西、湖南環境生物學院以南設松木園站,預留園區專線接入條件;再東跨107國道、湘江,在顏家壟站(衡南鹹塘鎮)與衡茶吉鐵路對接,並分別設聯絡線接入京廣線衡陽火車站。懷邵衡鐵路正線全長312.099公里,西起懷化樞紐南編組站,東至衡陽樞紐顏家壠站,與衡茶吉鐵路貫通,途經懷化市所轄鶴城區、中方縣、洪江市,邵陽市所轄洞口縣、隆回縣、邵陽縣、北塔區、大祥區、雙清區、邵東縣及衡陽市的衡陽縣、石鼓區、珠暉區、衡南縣,全線設懷化南客站、安江、江口、洞口、石下江(預留)、隆回、邵陽西、邵陽、邵陽東、邵東、金蘭、西渡、松木園、麻元、顏家壟站等15個車站。投資總額324.3億元,其中工程投資310億元。設計等級為客貨共線國家Ⅰ級鐵路,正線設計為雙線,設計速度250公里/小時,新建特大、大中橋樑227座,穿越隧道45座,全線共設15個車站(其中衡陽市境內設有庫宗橋、西渡、松木園、麻元、顏家壟5個車站)。

沿線車站

懷邵衡鐵路懷化樞紐新懷化站至衡陽樞紐顏家壟站運營長度310.3km,建築長度308.2km,懷化樞紐聯絡線11.2km(單線),衡陽樞紐聯絡線30.4km(單線);衡陽樞紐貨車直通線24.5km,相關聯絡線14.6km(單線);全線共設懷化南客站、安江、江口、洞口、石下江(預留)、隆回、岩口鋪、邵陽、邵陽東、邵東、金蘭、西渡、松木園站(衡陽北站)、麻元、顏家壟共15個車站,在衡陽市共設五個車站:金蘭、西渡、松木園、麻園、顏家壟(衡茶吉鐵路),其中,西渡站為客運站,松木園站為貨運站。
衡陽樞紐,新建本線至衡陽北站編組站、衡陽東站方向上、下行聯絡線17.2公里(單線)。邵陽站至邵陽東站段採用與婁邵鐵路共通道並行方案。懷化樞紐,新建本線至滬昆客專上下行聯絡線3.8公里(單線);邵陽地區新建貨車聯絡線6.3公里(單線)。
衡陽松木園站的建站標準為:設到發線8條(含正線2條);同步建貨場,設貨物牽出線1條,貨物線2條;預留園區專用線接軌條件、車站和貨場擴大規模條件。
邵陽站為婁邵線既有客站,邵東站為婁邵線擬建中間站;全線橋樑154座95.227km(含聯絡線),隧道46座92.239km(含聯絡線),橋隧比57.04%;新設綜合維修工區6個,新建牽引變電所6座;徵用土地18100畝。
衡陽樞紐貨車直通線線路全長24.5km(雙線),聯絡線14.6km(單線),設白沙越行站,雙線橋5座10.46km,單線橋5座4.758km,單線隧道4座4.90km。

鐵路資料

1.鐵路等級:一級電氣化鐵路
2.正線數目:雙線
3.設計行車速度:200km/h 4.線間距:4.4m
5.最小曲線半徑:一般地段3500m,困難地段2800m
6.限制坡度:13%
7.牽引種類:電力
8.機車類型:貨機HXD3,客車:SS9、電氣化動車組
9.牽引定數:4000t
10.到發線有效長度:850m(雙機880m)
11.閉塞類型:自動閉塞
12.建築限界:新建時速200公里以上客貨共線鐵路建築限界
13、鐵路走向:自懷化市引出,經邵東縣東江站(衡邵交界處)後進入衡陽市,往東在衡陽縣城北側設西渡站;再折向東北,先後上跨衡邵高速公路潭衡高速公路,在107國道以西、湖南環境生物學院以南設松木園站,預留園區專線接入條件;再東跨107國道、湘江,在顏家壟站(衡南鹹塘鎮)與衡茶吉鐵路對接,並分別設聯絡線接入京廣線衡陽火車站和武廣客運專線衡陽東站。

組織模式

懷邵衡鐵路採用客貨共線運行的運輸組織模式。本線旅客列車採用運行速度200km/h的動車組,跨線旅客列車主要採用運行速度200km/h及以上的動車組,客運50對/日,併兼顧運行普通旅客列車;本線貨物列車以輕快貨物列車為主,兼顧少量普通貨物列車。 建設方案和線路走向方案的推薦意見
推薦一次建設客貨共線快速鐵路,既可滿足沿線地區高質量旅客運輸需要,又可兼顧貨物運輸需求,同時與相鄰鐵路相配合,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建設的意義

推薦方案線路自滬昆客專新懷化站引出,向東南跨過涼山至黔陽,在沅江北岸設黔陽站,線路跨越沅江後,再沿高速公路北側向東南至江口鎮,設江口站,線路再向東南穿越雪峰山至洞口,在洞口縣城東北側設洞口站,線路出站後折向東經石下江至隆回,在隆回縣城北側設隆回站,線路繼續向東經邵陽縣岩口鋪,跨資水至邵陽,線路跨過既有洛湛線,從既有線南側引入邵陽站,出站後沿潭邵高速公路北側與婁邵線改擴建工程共通道至邵東縣,在既有邵東站西端北側與婁邵線共站位設邵東站,出邵東站後,線路折向東南在江山町跨過衡邵高速公路(在建)、蒸水河,經水東江後沿衡邵高速公路,線路再跨蒸水河,在衡陽縣城東北側、衡邵高速公路南側設西渡站,線路出站後再跨衡邵高速公路,折向東北,經松木園工業園區向東跨湘江,再折向東南與在建的衡茶吉(贛)鐵路貫通。本線在懷化樞紐通過聯絡線與懷化南站連通,並進一步與既有渝懷線、滬昆線、焦柳線銜接;在衡陽樞紐,通過聯絡線與既有京廣線、湘桂線、武廣客運專線連通,同時,為適應樞紐車流的變化,在既有京廣線大浦街與東陽渡之間設定貨車直通線。

鐵路數據

懷邵衡鐵路懷化樞紐新懷化站至衡陽樞紐顏家壟站運營長度310.3km,建築長度308.2km,懷化樞紐聯絡線11.2km(單線),衡陽樞紐聯絡線30.4km(單線);衡陽樞紐貨車直通線24.5km,相關聯絡線14.6km(單線);全線共設黔陽、江口、洞口、石下江、隆回、岩口鋪、邵陽、邵東、水東江、西渡、松木園(衡陽北站)共11個車站,其中,邵陽站為婁邵線既有客站,邵東站為婁邵線擬建中間站;全線橋樑154座95.227km(含聯絡線),隧道46座92.239km(含聯絡線),橋隧比57.04%;新設綜合維修工區6個,新建牽引變電所6座;徵用土地18100畝。
衡陽樞紐貨車直通線線路全長24.5km(雙線),聯絡線14.6km(單線),設白沙越行站,雙線橋5座10.46km,單線橋5座4.758km,單線隧道4座4.90km。

項目前期

懷邵衡鐵路懷邵衡鐵路

1、2004年至2007年,衡陽、邵陽、懷化三市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連續在全省“兩會”上提出建設懷邵衡鐵路的議案。
2、2006年3月,由湖南省政協主席胡彪作為第一提案人的在湘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出建設靖(州)邵(陽)衡(陽)鐵路提案,並正式遞交全國政協全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引起了國內眾多媒體的普遍關注,社會各界反響十分強烈。得到國務院及鐵道部領導的高度重視。
3、2006年4月,湖南省發改委在向國家發改委申報關於“十一五”期間湖南省規劃新建的6個鐵路項目方案中,靖州——邵陽——衡陽鐵路名列其中。
4、2007年3月6日,懷邵衡鐵路被湖南團代表和在湘全國政協委員列入涉湘18件大事,在全國“兩會”上請求國家支持。
5、2007年03月15日,鐵道部部長劉志軍與湖南省委副書記、省長周強分別代表鐵道部與湖南省人民政府在京簽訂《關於加快推進湖南鐵路建設的會議紀要》。會議紀要將湘桂複線改造、衡茶吉鐵路、荊岳鐵路、懷邵衡鐵路安張衡鐵路等7條鐵路列為新建或改造鐵路。懷邵衡鐵路則可以經懷化到重慶聯繫四川、甘肅、新疆等西北地區;經懷化至貴陽就可聯繫雲南、貴州;向東可以經衡陽、贛州聯繫福建、台灣。
6、2007年11月11日,邵陽市主要領導獲悉鐵道部即將於11月14日召開鐵路建設中長期項目評審會。邵陽市委、市政府立即委派邵陽市委常委彭源賢率市政府辦、市發改委等相關部門緊急赴京,向鐵道部領導和發展計畫司、建設司、技術鑑定中心、鐵道部經濟規劃研究院、鐵四院等部門領導和專家就懷邵衡鐵路進行了專題匯報,並得到他們的大力支持。隨即召開的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調整專家論證會原則同意渝廈鐵路通道,重點論證了懷邵衡走向。
7、2007年12月,衡陽市、邵陽市、懷化市發改委召開聯席會議,商定共同推進懷邵衡鐵路前期工作的相關事宜,並簽訂了《關於加快推進懷邵衡鐵路前期工作的備忘錄》。
8、2007年底至2008年3月,邵陽市長郭光文、市委常委彭源賢等市領導又數次赴北京向鐵道部進行項目洽談,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鐵道部逐步形成了渝廈鐵路通道採用懷邵衡走向方案。
9、2008年6月,國家發改委召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調整協調會,將懷邵衡鐵路項目列入了《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08年修訂)》徵求意見稿中。7月,邵陽市委常委彭源賢再次率隊赴京向國家發改委、鐵道部匯報,進行項目洽談,進一步爭取懷邵衡鐵路正式進入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08年修訂)》。7月25日,省委、省政府與鐵道部就進一步加快推進湖南鐵路建設有關問題進行會談並達成一致意見,正式把懷邵衡鐵路納入了規劃。
10、2008年7月30日,國家制定《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國家幹線鐵路懷邵衡(懷化—邵陽—衡陽)列入規劃,入圍未來5年鐵道部規劃建設的鐵路行列。 
11、2008年12月25日,湖南省與鐵道部就深化部省合作共建機制、加大鐵路建設力度進行了會談。鐵道部部長劉志軍、湖南省委書記張春賢、省長周強出席。
會談中,雙方就進一步落實《紀要》,共同推進湖南省“十一五”擬開工鐵路建設項目達成了共識。鐵道部將黔張常、懷邵衡鐵路、渝懷鐵路增建二線、常岳九、安張衡鐵路等鐵路項目列入2009年預可研計畫,這些項目將在2010年開工建設。
12、2009年8月,鐵四院中標懷邵衡鐵路設計投標,當月即在湖南境內進行首次踏勘,並就線路走向方案同衡陽市人民政府進行了充分溝通。

13、2009年8月24日,懷邵衡鐵路在衡陽市進行首次踏勘。衡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廖炎秋要求,各級相關部門一定要全力配合鐵道部門,做好前期的勘探測量工作,為該鐵路的開工建設打好堅實基礎。
鐵四院懷邵衡鐵路站場室副主任鄧吉力表示,懷邵衡鐵路計畫全長300公里,總投資200億元,明年可開工建設;預計通過4年左右的建設工期,可建成一條時速200公里的快速鐵路。按照目前規劃,鐵路沿線將經過懷化、邵陽、衡陽等地級市;還將同時經過洪江、洞口、隆回、邵東、西渡等地。
14、2009年12月14日,鐵道部計畫司及鐵四院專家來邵陽現場踏勘懷邵衡鐵路走向及站場設定情況。對規劃中的懷邵衡鐵路走向、車站選址進行了現場勘查;並於12月15日,在衡陽市召開了新建懷邵衡鐵路預可研審查會。懷邵衡鐵路基本完成編制、評審預可研。
鐵四院副總工程師魏蓂透露說,懷邵衡鐵路計畫全長300餘公里,總投資200餘億元,建設總工期預計4年左右,將按照複線電氣化、動車組,設計時速200公里以上,預留時速250公里的標準設計。
15、2010年1月23日,鐵道部副部長陸東福、湖南省副省長韓永文率領鐵道部、廣鐵集團、中鐵四院、滬昆高鐵公司、省參事室、省發改委、省重點辦等相關領導和專家一行37人冒著朦朧細雨,頂著深冬嚴寒,親臨懷邵衡鐵路洞口縣城北站選址處,對洞口北站選址和線路走向進行考察。
16、2010年6月22日,北京華協交通諮詢公司、評估專家組、廣鐵集團、鐵四院領導及專家風塵僕僕趕來衡陽市,現場踏勘懷邵衡鐵路工程項目現場,為懷邵衡鐵路項目建議書評估會作準備。領導、專家一行對隆回、洞口等地進行了現場踏勘。
17、2010年6月22日至24日,受國家發改委委託,北京華協交通諮詢公司組織鐵道相關部門及省、沿線各市專家在懷化召開了懷邵衡鐵路項目建議書評估會,衡陽市政府副巡視員許祥發率衡陽市有關部門參加了會議。懷邵衡鐵路正線全長311公里,衡陽市境內86公里,將在衡陽松木工業園區設貨站。計畫年內開工,工期4年,投資301億。
18、2010年10月28日,懷邵衡鐵路獲得國家發改委批覆。該項目線路自滬昆高速鐵路新懷化站引出,經邵陽市至衡陽市,接入衡茶吉鐵路顏家壟站,正線全長約313公里。項目總投資291.4億元,其中工程投資273.1億元,機車車輛購置費為18.3億元。項目資本金占50%,其中,鐵道部出資70%,使用鐵路建設基金,湖南省出資30%,由地方自籌解決。資本金以外的資金利用國內銀行貸款解決。
19、2011年元旦、春節前後,為儘快穩定方案,鐵四院冒著嚴寒完成了兩次改線測量工作。
20、2011年新年伊始,從贛南隊黃金工勘院傳來好訊息,該院中標懷邵衡(懷化-邵陽-衡陽)鐵路定測第1標段勘察項目。該項目位於湖南省邵陽,地處中低山區,施工難度較大,路線長度為30公里,設計鑽孔為471孔,鑽探總工作量為16000米。目前該院已組織精幹隊伍勘察施工,進展順利。
21、2011年2月12日,廣東省地質局705地質隊憑藉在湖南省武廣高鐵岳陽段、長沙南站、湘桂鐵路擴能改造工程、長常城際軌道交通工程等多項重點鐵路工程項目積累的良好信譽,利用自身的地質技術優勢,獲得懷化-邵陽-衡陽鐵路定測項目第25標段的工程地質鑽探項目。項目建設地點:CK257+700~CK325+120,預計工作量勘探鑽孔560個,進尺15000米左右,線路長度約67.4千米,主要地形地貌、地層情況為剝蝕丘陵區,K礫岩、砂岩、E砂岩、泥岩。
簽訂契約後,705地質隊精心組織技術管理人員和鑽機隊伍,詳細編制了《懷邵衡鐵路工程地質勘查大綱》、《懷邵衡鐵路工程地質勘察施工計畫書》、《懷邵衡鐵路工程地質勘察開工報告》及《懷邵衡鐵路工程地質勘察安全生產大綱》,並及時同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懷邵衡鐵路現場設計組聯繫,在衡陽市成立了項目經理部。本次勘察任務預計工期50天,爭取在春節前儘可能多地完成勘探工作量,為明年的順利完工打下基礎。
22、2011年3月1日,鐵四院按期完成了懷邵衡鐵路改線方案勘測工作。

正式開工

2014年1月6日,懷邵衡鐵路建設推進會召開,標誌著懷邵衡鐵路項目正式全面啟動。湖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徐守盛給懷邵衡鐵路建設指揮部授牌,省委副書記、省長杜家豪,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韓永文、副省長張劍飛、衡陽市長周海兵、邵陽市、懷化市及廣鐵集團等主要領導參加會議。
2014年1月,懷邵衡鐵路全線開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