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柳鐵路

枝柳鐵路

枝柳鐵路北起湖北枝城,向南跨越界溪河進入湖南境內,在懷化與湘黔鐵路相交,然後穿過彭莫山進入廣西,在洛滿與黔桂鐵路合軌,而後到達柳州南站,全長885公里。它的南端同湘桂、黔桂鐵路相接,北端與焦(作)枝(城)鐵路以及將要通車的太(原)焦(作)鐵路連成一線,構成了聯通華北、中南地區,同京廣鐵路平行,縱貫我國南北的第二條交通大幹線。枝柳鐵路是毛澤東和周恩來批准建設的。1978年12月1日,接軌鋪通。

基本信息

簡介

枝柳鐵路枝柳鐵路

枝柳鐵路是毛澤東周恩來批准建設的。1978年12月1日,接軌鋪通。

枝柳鐵路全長883公里,1970年9月動工興建,1978年12月1日在湖南永順縣官壩站接軌鋪通,12月26日在懷化舉行通車典禮。枝柳鐵路通過的地區山多峰險,川多流急,全線穿過武陵雪峰山脈,跨越澧水沅江融江等河流。因此,全線共修建橋樑、隧道838座累計長度223公里,其中隧道累計長度172公里,相當於從北京到天津塘沽修建一條地下鐵道。勤勞的中國人民在三線鐵路建設中煥發了前所未有的熱情和幹勁。鐵道部大橋工程局承擔的7座大橋主體工程全部優質安全地完成。鐵道部第四工程局在1972年和1973年連續兩年突破隧道成峒20公里大關。鐵道部第二工程局12處在全線最長的彭莫山隧道出口平行導坑施工中,創造了月均掘進207米的好成績。上百名建設者為建設三線鐵路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建設意義

枝柳鐵路沿線居住著漢族土家族苗族侗族壯族等民族。鐵路穿過湖南西部山區。這裡山高林密,水急路險,交通一向很不方便。1972年,國家興建了湘黔鐵路,交通有所改善。枝柳鐵路建成通車後,整個湘西地區就有四分之三的縣通了火車,從而根本上改變了湘西山區交通閉塞的狀況。山區內大量的木材、藥材、土特產和外地的農業機械、化肥農藥、工業設備、輕工業品等等,都可以源源不斷地運出運進。

建設歷史

枝柳鐵路是1970年10月開始施工的。沿線地勢非常險峻。線路穿過巍巍高聳的武陵山和雪峰山脈,飛越奔騰湍急的澧水酉水武水沅江渠水等河流。不少地段通過斷層溶洞暗河流砂和軟土層,工程非常艱巨。據統計,全線完成的土石方達1.05億立方米,如果堆成高寬各1米的長堤,可以繞地球將近3周。橋樑、隧道加在一起達222公里,占線路總長的四分之一以上;其中隧道總長172公里。許多地段橋樑、隧道相連,有些車站就設在橋上和隧道之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