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環境生物學院

湖南環境生物學院

主校始於1903年10月8日創辦修業學堂;1975年,創辦湖南農學院衡陽分院;1987年改辦湖南林業高等專科學校;1999年改辦為衡陽職業技術學院;2001年3月更改為: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2004年6月原衡陽市衛生學校整體併入,實行省林業廳、省教育廳雙重管理。 2007年,獲批為湖南省第一批省級示範性高等職業學院項目建設單位;同年由該院倡導並成立了湖南省第一個農林職教集團。 2008年成為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專業碩士湖南省唯一一個培養基地。

基本信息

辦學條件

湖南環境生物學院 湖南環境生物學院
美麗湘環 美麗湘環

湖南環境生物學院創辦於1975年,前身為湖南農學院衡陽分院。桃李芬芳,綠滿天涯。我院位於風景秀麗的南嶽山下、湘江蒸水河畔。湘江宛如一條玉帶,自南向北飄然而去。依源頭而下,南嶽七十二峰,如影相隨。置身岣嶁,極目眺望,湘江之濱,毗鄰一O七國道,聳立一所高等學府,謂稱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她,依山傍水,交相輝映,建築錯落有致,參天大樹環抱,古木成蔭,名花鬥豔,鳥語花香,有譽生態校園。前身為創辦於1975年的湖南農學院衡陽分院;1987年經省人民政府批准改辦湖南林業高等專科學校;1999年適應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經教育部批准由普通高等專科學校改辦為高等職業院校;2001年3月更改為現名;2004年6月原衡陽市衛生學校整體併入,實行省林業廳、省教育廳雙重管理。現有各類全日制在校生近17000人,分轄南北兩個校區,占地805335m2,固定資產3.71億元,學校產權建築總面積36.0644萬m2,館藏圖書83.8132萬冊。學院現有國家級教育教改試點專業2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中央財政支持實訓基地1個;省級教育教改試點專業5個、省級教學團隊4個、省級精品專業2個、省級精品課程4門、省級重點實訓基地1個;開通萬兆寬頻信息網路,建立了完善的辦公自動化管理系統。 歷代湘環人,吃苦吃虧,承前啟後,築夢生態,秉承“ 樂山樂水篤學篤行”辦學理念,傳承“ 矢志不渝艱難創業”學院精神,襲承“ 樹木樹人 濟世濟民”校訓,持續培植旨在增強幸福感的“三愛三樂”和旨在增強責任感的“三用三為”校園文化。近年來,獲評為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綠化模範單位、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湖南省文明單位、湖南省園林式單位、湖南省文明高等學校、湖南省科普基地、湖南省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先進單位、湖南省基層黨建示範點、湖南省首批黃炎培職業教育優秀學校等40餘項榮譽稱號。2004年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獲得優秀並經教育部複查認定。

專業設定

學院在招專業26個,其中,園林技術、畜牧獸醫專業為國家級教育教學改革試點專業,森林生態旅遊、室內設計技術、生物製藥技術專業為省級教育教學改革試點專業。畜牧獸醫、園林技術為省級精品專業;《動物傳染病防治技術》和《園林工程施工技術》為國家級精品課程;《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和《特種經濟動物養殖技術》為省級精品課程;生物園藝方向實訓基地為中央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園藝技術實習實訓基地為省級重點實習實訓基地。按照農林行業產業發展的需要及人才市場的變化,最佳化整合傳統農林類專業辦學資源,利用其專業長期積累,經過不斷調整、不斷改造、不斷建設,確立了以農林牧漁、土建專業大類為重點的專業建設發展目標,形成 了以園林技術為代表的環境美化特色專業群;形成了以畜牧獸醫為代表的服務“三農”特色專業群;形成了以森林生態旅遊為代表的綠色旅遊服務特色專業群。

森林生態旅遊(生態旅遊方向) ·涉外旅遊 ·森林生態旅遊(高星級酒店經營方向 ·文秘(涉外方向) ·會計電算化 ·經濟管理 ·市場行銷 ·物流管理 ·商務英語 ·新聞采編與製作 ·電子商務 ·生物製藥技術 ·畜牧獸醫 ·畜牧獸醫(寵物方向) ·生物技術及套用 ·生物技術及套用(食品營養與安全方 ·園林技術 ·園林工程技術 ·林業技術 ·園藝技術 ·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 ·環境藝術設計(景觀設計方向)·廣告設計與製作 ·包裝技術與設計 ·室內設計技術 ·軟體技術 ·計算機套用技術(網路設計與製作方 ·套用電子技術(智慧型電子產品設計方 ·藥 學 ·中 藥 ·醫學檢驗技術 ·醫藥行銷 ·護 理 ·護理(涉外護理) ·助 產

師資水平

學院在編職工895人,其中專任教師671人;專任教師中有教授及相應職稱42人、副教授及相應職稱238人、博士15人、碩士214人、博碩士研究生導師22人,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4個、省級學術技術帶頭人1名、省級學科帶頭人1名、省級專業帶頭人6名、省級青年骨幹教師28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國黃炎培職業教育傑出教師獎1人、全國林業科技特派員3人、全國農業職業教育教學名師4人、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人選3人、湖南省青年科技獎1人、湖湘青年英才計畫1人。外聘教師160多人,其中高級職稱近100人。

教學成果

學院為全省具有評定講師資格的極少數高職院校之一。近三年,我院有國家級教學團隊——園林植物栽培技術課程教學團隊一個,教師發表論文2468篇,僅學術論文1815篇,其中,獲市級以上優秀論文獎146篇,出版著作、教材89部。“在全國森林生態旅遊資源博覽會上我院組織的展館獲金獎;省首屆林業名特優新產品博覽會獲金獎2項、銀獎12項;省級花卉博覽會獲獎45項,其中,金獎10項、銀獎21項。獲國家級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獲省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4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12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13項,獲第五屆華夏高科技產業創新獎1項、省級校園文化建設成果一等獎1項、省級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主持建設國家級基礎能力提升建設專業2個、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國家級優質共享資源課程1門、國家級網路課程1門、中央財政支持職業教育重點實訓基地1個、部省級重點實習實訓基地3個、省級精品專業2個、省級精品課程4門,主持完成國家級課題11項、部省級174項、地市級585項,出版學術著作和國家級規劃教材370部,發表學術論文萬餘篇,主辦《湖南生態科學學報》入選國家級核心期刊RCCSE。

教學改革

長期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研究、不斷改革,創新了“四對準—四貫通”校企合作辦學模式,以“新技術—新項目”驅動的服務輻射模式、“職業崗位群—綜合能力模組—能力要素—教學體系”高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動態模式、“頂崗實習—就崗就業”就業模式和校內農科類實訓基地“中心—主輔”建設模式,實踐了“專業+公司+師生員工”產學研結合專業建設模式。

國際合作

隨著《“一帶一路”願景與行動》的發布,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主要合作內容的“一帶一路”戰略已取得豐碩成果。其中,課題共研、人才交流和教育合作是高校施行“一帶一路”的重要抓手。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回響國家“一帶一路”開放發展戰略,積極尋求國際合作,主動融入“一帶一路”,不斷擴大“朋友圈”,共謀合力發展。越南北江農林大學阮俊疊副校長、國際合作與科學處處長艮文全、畜牧獸醫系副系長阮文琉、獸醫部門副部長阮氏青海一行四人應邀到湖南環境生物職院就合作辦學進行了深入、卓有成效的交流。這是不斷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人才優勢、教育優質資源對接,做好教育交流與科研合作又一重要舉措。

技能培訓

學院目前擁有各級各類實習實訓基地200多個。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受當時衡陽行署委託開始了農林師資與幹部技術培訓,一直延續至今。從農林生物師資培養發展到中職農林生物教師培訓、農林技術骨幹培訓,以衡陽為中心而輻射湘南各地區,早期參加培養培訓的人員現已經成為各單位、各領域的技術業務骨幹、管理業務骨幹,優秀代表如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終身教授陳良紅、海南大學教授劉國民、衡陽蔬菜所長省管專家曠碧峰研究員等,有的還被提拔為省廳局級領導如劉和生、胡國初、許長發、雷良玉等。在20世紀90年代末期,學院更是加大了職業技能培訓的建設力度,建立了與技能培養相適應的職業環境,擁有校內實訓基地16個,面積達266800m2,形成了以種植、養殖為特色的生產、教學、科研相結合的示範基地;2003年養殖生產基地經省畜牧水產局批准為二級種豬繁育基地,2004年經衡陽市委、市政府批准為衡陽市種豬生產基地、衡陽市人工授精總站、衡陽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種植生產基地有珍稀植物97種、18000餘株,常規苗木100000餘株,花卉20000餘盆,總價值1000萬元以上。2003年12月,被省委宣傳部、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省科協聯合命名為“湖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004年10月升格為湖南省科普基地,2005年11月批准為中央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建設項目。此外,建成了具有省內領先水平的品種齊全的湖南森林旅遊資源全景中心。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批准我院設立了多種職業技能鑑定站,學院具有高級考評員、諮詢師35人。開展了多種職業培訓、技能鑑定和資格認證工作,湖南省同類院校中我院唯一具有園藝等行業高級技師的鑑定資格。在林業系統,我院幾乎承攬了林木種苗、造林更新、撫育採伐、營林試驗、護林、森林病蟲害防治、野生動物保護、野生植物保護、自然保護區巡護監測、標本、木材採伐、集材作業、木材水運、裝卸歸楞等所有工種的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資格鑑定。學院經評估、批准為湖南省旅遊教育培訓示範點,多次被省旅遊局授予湖南省旅遊培訓先進單位;學院為湖南農業外援科技人員英語培訓基地、湖南省林業系統職工培訓基地。

辦學模式

教育模式

“依託地方獨有德育資源—採取四個面對面措施”的農林類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協作模式

a.“四對準—四貫通”校企合作辦學模式。

b.“新技術—新項目”驅動的服務輻射模式。

c.“職業崗位群—綜合能力模組—能力要素—教學體系”高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動態模式。

d.“頂崗實習—就崗就業”就業模式和校內農科類實訓基地“中心—主輔”建設模式。

e.實踐了“專業+公司+師生員工”產學研結合專業建設模式。

德育工作

我們創建了“依託地方獨有德育資源—採取四個面對面措施”的農林類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學院所在地——衡陽獨有德育資源非常豐富,如以南嶽忠烈祠、夏明翰故居、羅榮桓紀念館、抗戰紀念城、湘南學聯等為代表的愛國主義教育資源,以船山書院、鄴侯書院、石鼓書院、蔡倫故居等為代表的中國傳統優秀文化教育資源,以譽為全省雙文明建設單位、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文明村和世界紅壤改造示範基地的衡南縣工聯村為代表的團隊精神和創業精神教育資源,以監獄、勞教所為代表的法制教育資源等等。我們依託這些地方的獨有德育資源,從學生進校起經常組織學生參觀學習,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團隊精神教育、傳統優秀文化教育、法制教育和創業精神教育;其次,採取教師與學生、企業人員與學生、優秀校友與學生、家長與學生等四個面對面措施,運用團體集中、個別針對等多種教育方式,結合農林艱苦行業特點,有效地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培養了學生農林行業艱苦奮鬥的必備素質,絕大多數學生很快適應農林行業職業崗位,一大批學生很快創業成功。

人才質量

湖南環境生物學院 湖南環境生物學院

自辦學以來,湖南環境生物學院為國家和社會培養7萬餘名各級各類人才,大多成為社會的精英、國家的棟樑。據初步統計,歷屆畢業生中擔任縣處級、廳級以上領導幹部1100多人,獲得副高級以上職稱8000多人。據湖南省林業廳統計,全省林業戰線僅我院畢業生占各地州市的技術骨幹70%以上。突出優秀代表有湖南偉達公司董事長、省市人大代表歐迪軍,雲南昆明今業生態建設集團董事長、民營企業家鄧輔唐,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禽類傳染病領域有影響的科學家陳良紅。2007年9月以來,我院學生榮獲湖南省英語實用口語大賽第一名;我院在2007年湖南省大學生田徑運動會上獲兩金三銀的好成績。

學院領導

·院黨委書記蘇立 ·黨委副書記、院長左家哺
·黨委委員、副院長雷小生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李友華
·黨委委員、副院長屈中正 ·黨委委員、副院長雷巍娥
·黨委委員、副院長周凌雲 ·黨委委員、副院長劉振湘
·院長助理梁忠厚

中國共產黨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第三屆委員會委員名單(按姓氏筆畫為序):

左家哺 朱劍昌 劉振湘 蘇立 李友華 周凌雲 屈中正 凌宏偉 梁忠厚 雷小生 雷巍娥

中國共產黨湖南環境生物職院第三次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名單(按姓氏筆畫為序):

李寧清 李美會 周華端 周凌雲 姜小文 曾蕾 曾白琳

地理位置

地址: 湖南衡陽市石鼓區望城路165號(本部、北校區),湖南衡陽市船山西路20號(南校區)

重要課程

動物傳染病防治技術 花卉生產與套用技術 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 園林工程施工技術 藥用植物開發利用
特種經濟動物養殖技術 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基礎 中國森林旅遊文化 內科護理學 中國森林旅遊文化
動物傳染病防治技術 花卉生產與套用技術 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 導遊基礎 旅遊飯店管理
飼料分析與檢測 畜禽生產技術 林技術 水污染控制工程 礎護理術
林工程施工技術 藥用植物開發利用 特種經濟動物養殖技術 原生物與免疫學基礎

園 基 園 病

校歌

《我們是中華文化的傳人》

我們是中華文化的傳人 我們是中華文化的傳人 南嶽山麓,湘江之濱,有我們美麗的校園,美麗的校園。愛生愛教,好學好問,薪火相傳,玉汝於成,愛生愛教,好學好問,薪火相傳,玉汝於成。

我們是中華文化的傳人,我們是中華文化的傳人。德智體美,和諧發展,桃李芬芳,滿天涯,德智體美,和諧發展,桃李芬芳,滿天涯。桃李芬芳,滿天涯。 石鼓書香,船山精神,是我們光榮的傳承,光榮的傳承。正德強技,愛國榮校,弦歌相誦,敢為人先,正德強技,愛國榮校,弦歌相誦,敢為人先。

我們是中華文化的傳人,我們是中華文化的傳人。治教為學,德才並嘉,有責匹夫,擔天下。治教為學,德才並嘉,有責匹夫,擔天下。有責匹夫,擔天下。啊,擔天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