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說

“念說”,錫伯語稱為“朱倫呼蘭比”。它是錫伯族古老的曲藝表演形式之一,西遷來新疆後有了新的發展。內容多為取自漢族的《三國演義》、《封神演義》等小說,用錫伯語表演,民間有半職業的藝人從事活動。

“簡介”

錫伯族曲種。錫伯語稱為“朱倫呼蘭比”。流行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等錫伯族居住地區。相傳創始於16世紀之前。錫伯人每逢節日或冬閒時,往往邀請民間藝人在庭院、炕頭演唱各種故事。藝人演唱時,按照傳抄的腳本,用帶有聲韻和節奏的語言說書,依據故事情節和人物的感情與情緒選用相應的曲調,時而激昂,時而悲切。有時聽眾興起,可以提些問題或表示自己的見解。演唱者和聽眾互相交流,融為一體,因此很受民眾喜愛。念說的民間藝人遍及錫伯族的農牧地區,代代相傳。他們只利用業餘時間為民眾演唱。念說的內容有錫伯族的民間故事,如《烏鴉》、《禿孩子》、《佐領和他的女兒》等;更多的是漢族的演義小說,如《三國》、《水滸》、《西遊記》、《封神演義》、《精忠岳傳》等。錫伯人民最喜愛的是《三國》,藝人把其中的部分章節如《長坂坡》等編成唱詞演唱,錫伯語稱為“衣蘭固侖呢烏春”,即“三國之歌”。根據現代小說編唱的新節目有《新兒女英雄傳》、《呂梁英雄傳》、《小二黑結婚》、《林海雪原》等。

歷史溯源

“念說”這一曲種音樂於17世紀中葉開始形成。錫伯族聚居地區,每到冬季農閒或節假日的夜晚,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由一民間藝人或文化老人念說被譯成滿文的古典章回小說,眾人用心欣賞。其念說的曲調因念說者和唱詞不同而各異,鏇律隨著書中人物的命運和故事情節的發展而不斷變化,或喜悅,或高昂,或深沉,或悲哀。其曲調委婉動聽、引人入勝。念說時無樂器伴奏,也不需要什麼道具,但講究聲韻的節奏變化。念說一節或一章後也不時插進與念說內容有關的對白,以加強念說者與聽眾之間的交流。念說的書籍有《三國演義》、《東周列國》、《西漢演義》、《隋唐演義》、《開平演義》、《封神演義》、《大宋演義》、《七俠五義》、《岳飛傳》《楊家將》、《施公傳》、《彭公傳》、《水滸》等,此外還有民國時期翻譯的大量外國小說和解放後翻譯的國內現代小說等。
錫伯族朱倫呼蘭比音樂歷經幾個世代的實踐與發展,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不管是清代或民國時期的屯墾戍邊,或解放初期的建設勞動,錫伯族八個牛錄的念說活動一直非常盛興,其音樂也千變萬化。這種曲藝音樂的薰陶,產生了一代又一代的念說家。

藝術特色

朱倫呼蘭比音樂,雖然豐富多樣,鏇律優美,但都不太規整,節拍、節奏比較隨意,這完全與散文化的內容和本民族語言規律有關。在節拍上,有2/4、3/4、4/4拍的節奏,但往往混合使用。在2/4拍的節奏中,也有3/4拍出現;在3/4拍的節奏中,也有2/4拍出現。從音樂的表現功能上看,大致可分為敘事調、激昂調和悲哀調三種。但這三種調往往穿插在一起,只是側重面不同而已。如《輝番卡倫來信》音樂,側重於敘事,但也有激昂調的成份;如《張良之歌》音樂中,包含著許多激昂的情緒,其鏇律中的51666、516165、1166等,都表現一種激烈、興奮的情緒。不過,此歌中也有一些悲哀的、深情的音調。一些段落或篇章的念說,也有貫穿始終的悲哀音樂,如《小喬哭周瑜》,因為此曲目中從頭至尾運用了“123|277|”、“4·323|217|”、“1·712”等哭調音樂音型,因此往往產生一種催人淚下的現場效果。
朱倫呼蘭比音樂的結構比較複雜。在多段體音樂中,既有上下樂句組成的音樂結構,又有樂段與樂段之間變化重複發展的音樂結構。如《張良之歌》音樂:
第一樂句
(前略)51-|232317|100|
第二樂句
25-|516165|500| (下略)
又如《小喬哭周瑜》音樂:
(前略) 0511|12120|454|2/45-|3/4616544|4·323|2/4217|3/4177|1223|1100|0511|12120|4561|65545|4443|2/4243|217|3/41222|24321|700|01·7|1223|110
朱倫呼蘭比音樂,根據唱詞內容往往採用不同節奏或不同結構的樂句樂段聯綴而成。儘管採用多少長短不一的樂句或樂段,其結構從總體上說,可分為頭、身、尾三部分。如:
455|771223|21165|·········2·3216|1—
25455|0555|51165|········1223|111—1
朱倫呼蘭比音樂用什麼調式音開頭,中間又採用什麼調式音樂的樂句、樂段,但最後都落在宮調式的1音上。

中國民族曲藝曲種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中華民族是一個由56個民族構成的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中,幾乎每個民族都有屬於自己本民族的曲藝“說唱”形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