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石韋

廬山石韋

廬山石韋(Pyrrosia sheareri(Bak.)Ching)是蕨類植物,屬水龍骨科。葉片背後長滿的褐黃色的星點是孢子囊群。孢子囊群在葉片上著生的位置和它的大小,形狀等性狀是區別和認識蕨類植物的重要依據。廬山石韋的孢子囊群小,圓形,布滿葉背排成緊密的多行。

基本信息

簡介

廬山石韋廬山石韋
中文名:廬山石韋
類別:葉類
英文名:Shearer's Felt Fern Leaf
別名:大石韋、光板石韋。
科屬:水龍骨科植物石韋屬
學名:Pyrrosia sheareri(Bak.)Ching
性味:苦甘,涼,無毒。
歸經:肺,膀胱,小腸經。
中藥來源:本品始載於《本經》。為水龍骨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廬山石韋和石韋或有柄石韋的葉片。各地普遍野生。主產於浙江省湖北省河北省等地。
採收加工:四季均可採收。除去根莖及根,曬乾。切碎生用。
中藥規格:商品石韋有大葉石韋,小葉石韋及石韋之分。以身乾、葉大而厚,背面色發紅,葉完整者為佳,習慣認為浙江省產的大葉石韋為最著。

形態特徵

廬山石韋廬山石韋

廬山石韋,多年生草本,高30-60cm。根莖粗壯,橫走,密生披針形鱗片,鱗片邊緣有睫毛

葉同型,簇生,堅革質,上面僅沿葉脈有毛或無毛,有細密而不整齊的凹點,下面有分叉、短闊的黃色星狀毛;葉柄粗壯,以關節著生於根莖上;葉片寬披針形,長20-40cm,寬3-5cm,向頂端漸尖,向基部稍變寬,為不等的圓耳形;側脈在兩面略下凹。孢子囊群小,在側脈間排列成多行,無蓋。

性狀特徵

廬山石韋廬山石韋

葉片略皺縮,展平後,全緣,邊緣常向內捲曲。上表面黃綠色或灰綠色,散布有黑色圓形小凹點;下表面密生紅棕色星狀毛,有的側脈間布滿棕色圓點狀的孢子囊群。

葉柄具四棱,長10-20cm,直徑1.5-3mm,略扭曲,有縱槽。

葉片革質。氣微,味微澀苦。

分布成分

廬山石韋廬山石韋

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區。生石上或樹幹上,海拔500-2290米。

全草含異芒果素延胡索酸咖啡酸皂甙蒽甙黃酮甙鞣質等化學成分,可供藥用,清熱,利尿,通淋。

功能主治

廬山石韋廬山石韋的葉
功能與主治:利水通淋,涼血止血。用於小便短赤,淋瀝澀痛,血淋,咳嗽。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入散劑。適量用藥。
貯藏:置乾燥處。

臨床套用:
1.石韋散《千金方》)治血淋:石韋、當歸、蒲黃、芍藥各等分。上4味治下篩,酒服10g,每日3服。方中石韋涼血止血,為君藥。

2.石韋散(《聖濟總錄》)治咳嗽:石韋(去毛)、檳榔各等分。上2味,羅為細散,生薑湯調下4g。方中石韋清肺止咳,為君藥。

3.石韋散(《普濟本事方》)治石淋,小腹隱痛,莖中痛,溲出砂石者,並治諸淋:石韋6g,木通4.5g,車前子9g,瞿麥6g,滑石9g,榆白皮6g,甘草3g,冬葵子6g,赤茯苓9g。水煎服。方中石韋利水通淋,為君藥。

相關產品:為水龍骨科植物石韋、廬山石韋、西南石韋、華北石韋等的全草。鑑別取石韋5g,置索氏提取器中,用甲醇提取至提取液近無色。取提取液各2ml分置試管中,加粉少許,再加濃鹽酸1—2滴,提取液沿管壁出現粉紅色。(檢查黃酮類)性味與歸經味苦、甘,性寒。歸肺、腎、膀胱經。功能與主治,利水通淋,清肺化痰,涼血止血。主治淋病,水腫,小便不利,痰熱咳喘,咯血、吐血、衄血,崩漏及外傷出血。

植物繁殖

廬山石韋分株繁殖圖示
繁殖方法有孢子繁殖、分株繁殖和組織培養等幾種方法。小面積生產可採用分株法,規模化生產通常採用組織培養。分株繁殖一般於春季結合換盆時進行。把植株從盆中倒出,根據需要將一株分成數株,每株帶有根和葉。 分株時要小心,切勿損傷生長點,儘量保留根部原有的土壤,剪掉衰老和損傷的葉和根,按原來定植的深度栽植。分株繁殖無嚴格的季節要求,一年四季皆可進行。

栽培基質 要求土壤富含有機質,疏鬆透水,微酸性(pH值5.5至6.0)。基質一般以泥炭土、腐葉土、珍珠岩或粗沙按2:1:1的比例配製,或腐熟的堆肥、粗沙或珍珠岩按1:1 的比例配製。

栽培管理

廬山石韋廬山石韋盆栽
1.氣候土壤:喜陰涼乾燥的環境。可利用林下岩石或石坎壁栽種。

2.種植:用分株繁殖。3月栽種。栽前選取營養葉片較多的老株,連根莖挖起,每3-4節剪成1段,浸到水裡1晝夜,使它吸飽水分,然後栽種。利用樹下岩石栽種,要選長有苔蘚植物處才易栽活。栽時,按行株距各23-27cm,把苔蘚植物刨開,放入1-2段種苗,用濕潤的腐殖質土壓穩。如利用石坎壁栽種,可把種苗放到縫隙里,用濕潤的腐殖質土塞穩。

3.田間管理:栽後可在每年冬季撒1次腐殖質土,厚約1cm。若天氣乾旱,即應澆水,以免影響生長。

4.技術要點:光照 處於不同生長期,對光線的要求不同。一般生長初期即抽芽期,要防止光照過強,多遮陰。休眠期要放在光線充足處。喜反射光、散射光。如光線不足,則植株徒長,顯得衰弱或萎蔫。

澆水 喜潮濕,對土壤溫度和空氣濕度要求較高,生長期要每天澆水並進行葉面噴水,以保持濕度。發現植株因缺水而凋萎時,要立即將盆浸入清水中,對植株噴霧。澆水最好在早晨進行,特別是葉片裂片細的品種。晚間澆水,水滴滯留在葉隙間,蒸發慢,易引起葉部病害。

溫度 蕨喜溫和氣候,一般15℃至21℃比較適宜。適應的最低溫為10℃,而溫度在28℃以上時生長不佳。忌悶熱,在夏季需多通風。通風時要注意水分供給,使環境中空氣新鮮且不乾燥。幼苗期應避免“穿堂風”。

施肥 喜肥但根系細弱,不宜施重肥。栽植時,基質中可加入基肥。生長期內可追施液肥,濃度不超過1%,直接撒施,最多每周一次。充足的氮肥會使植物生長旺盛,不足會使植株老葉呈灰綠色並逐漸變黃,葉片細小。施肥應薄施、勤施,根據需要進行葉面噴施。

中國珍惜蕨類植物導航

蕨類植物在植物界是一個自然的類群,地球上除兩極外,到處都有蕨類植物分布,其生態習性千差萬別。根據秦仁昌修訂的中國蕨類植物的分類系統,它具體分為5個亞門,即松葉蕨亞門、石松亞門、水韭亞門、楔葉蕨亞門和真蕨亞門。

蕨類植物百科(二)

蕨類植物是植物中主要的一類,是高等植物中比較低級的一門,也是最原始的維管植物。大都為草本,少數為木本。

石韋亞科植物

葉為單葉,質厚,被星狀毛;葉脈網狀,有或無內藏小脈,孢子囊群圓形或線形,隔絲星芒狀。 我國有3屬:石韋屬抱樹蓮屬石蕨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