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爪葉盾蕨

蟹爪葉盾蕨

蟹爪葉盾蕨,水龍骨科,草本蕨類,高20-45cm。根狀莖橫走,密生暗褐色鱗片。葉片闊卵形,基部二回深羽裂,裂片狹長披針形,寬0.8-1.5cm,彼此以狹翅相連。僅分布於貴州、四川,生於山谷溪邊和灌木下陰濕處。

基本信息

科屬信息

蟹爪葉盾蕨蕨類植物

中文名:蟹爪葉盾蕨
拉丁學名:Neolepisorus ovatus (Bedd.) Ching f.doryopteris (Christ.) Ching
科名:水龍骨科 Polypodiaceae
屬名:盾蕨屬 Neolepisorus Ching

陸生或附生蕨類植物。根狀莖橫走,被闊鱗片。網狀中柱。葉同型或二型;葉柄與根狀莖有關節相連;單葉,全緣或羽狀半裂至一回羽狀分裂;網狀脈。孢子囊群圓形或線形,或有時布滿葉背,無囊群蓋;孢子囊梨形或球狀梨形;孢子兩面形。染色體:X=7,12,13,23,25,26,35,37。50屬,600種,主要分布於熱帶。中國有27屬,150種,分布全國各地。已知藥用的18屬,86種。

形態與分布

蟹爪葉盾蕨灌木林圖
草本蕨類,高20-45cm。根狀莖橫走,密生暗褐色鱗片。葉片闊卵形,基部二回深羽裂,裂片狹長披針形,寬0.8-1.5cm,彼此以狹翅相連。僅分布於貴州四川,生於山谷溪邊和灌木林下陰濕處。

變型種

蟹爪葉盾蕨蟹爪葉盾蕨變型種
中文名:蟹爪葉盾蕨(變型)
科名:水龍骨科Polypodiaceae
屬名:盾蕨屬NeolepisorusChing

主要形態特徵:蕨類植物,高20—40厘米。根狀莖橫走,密生鱗片,鱗片卵狀披針形,長漸尖頭,邊緣有鋸齒。葉遠生,厚紙質,葉柄長10—20厘米,有鱗片,葉片闊卵狀,漸尖頭,基部二回羽裂,裂片狹長如蟹爪。側脈明顯,孢子囊群大,圓形,在側脈兩旁排成不整齊的1—2行,幼時有盾狀隔絲復蓋。

分布:雲南分布滇東、滇東北、貴州、四川也產。

主要用途:葉形奇特,供觀賞。

繁殖種類

蟹爪葉盾蕨蕨類盆栽
繁殖分為孢子繁殖、分株繁殖、扦插繁殖、分栽不定芽、組織培養等幾種方法。

孢子繁殖 當孢子開始散出時,連同葉片一起剪下,放入紙袋內。為不損傷葉片,也可用乾淨的新紙袋或塑膠袋套住葉片,輕彈使孢子落入袋內。收集後要儘快播種,因為孢子越新鮮,發芽率越高,發芽越快。為刺激孢子萌發,播種前可用300毫克/升的GA3溶液處理15分鐘。

育苗土壤多用腐葉土、泥炭土、河沙等混合配製而成,常用配方為腐葉土、壤土、河沙按6:2:2的比例混合。以上各原料必需過篩後拌勻,蒸氣滅菌後才能使用。另外,播種用的育苗容器也必需消毒。播種後,溫度要控制在25℃、空氣濕度80%以上,每天光照4小時以上,從播種到出葉需要2至3個月。當孢子體長出3至4片葉後移栽,仍用混合土作為基質,苗高10至15厘米時栽入花盆。

孢子繁殖技術要求嚴格,需要高溫高濕環境,一切用品包括容器、栽植材料和室內空間都應嚴格消毒,並保持清潔衛生。夏季乾燥季節,要保持室內潮濕。

分株繁殖 一般於春季結合翻盆進行。把植株從盆中倒出,根據需要將一株分成數株,每株需帶有根和葉。分株時要小心,切勿損傷生長點,保持根部有儘量多的土壤。剪掉衰老和損傷的葉、根。按照原來的土壤水平線重新栽植分株,澆水。分株繁殖無嚴格的季節要求,若需要,一年四季皆可進行。

扦插繁殖 葉片扦插可以生根,能用此法繁殖。取葉片插入沙床中,生根後移入容器中進行培育,成苗後上盆栽植。

組織培養 對產生孢子量少或不產生孢子以及用孢子繁殖困難的種類,或對名貴種類迅速擴大繁殖,可用組培法進行離體快繁。要進行大規模現代化商品生產,也需要用組培法繁殖。

栽培管理

蟹爪葉盾蕨蕨類植物
蟹爪葉盾蕨喜潮濕,對土壤溫度和空氣濕度要求較高,尤其在幼苗期。生長期每天需澆水和葉面噴水,以保持濕度。發現植株因缺水而凋萎時,要立即將盆浸入清水中,地上部分噴霧。若缺水不嚴重,幾小時後即可恢復;若24小時內仍未恢復,需將地上萎葉全部剪去,可能會重新萌發新葉。若地上部分先黃化後凋萎,這可能是澆水太多引起的,必需將整株拔出,修剪腐根,重新栽植。澆水最好在早晨進行,特別是葉片分裂細的品種。晚間澆水,水滴滯留在葉隙間,蒸發慢,易引起腐葉。

最忌悶熱,在夏季需多通風。通風時要注意水分供給,使環境中空氣新鮮且不乾燥。幼苗期應避免“穿堂風”。喜肥,要求土壤富含有機質、疏鬆透水,以微酸性(pH 值5.5至6.0 )最為適宜。基質一般以泥炭土、腐葉土、珍珠岩或粗沙按2:1:1配製,或腐熟的堆肥、粗沙或珍珠岩按1:1配製。根系柔弱,不易施重肥。

栽植時,基質中可加入基肥。生長期內可追施液肥,濃度不超過1%,直接撒施,最多每周一次。充足的氮會使植物生長旺盛,不足使會使植株老葉呈灰綠並逐漸變黃,葉片細小;過量易使植株徒長並降低抗性。對根系生長很重要,缺少會使植株矮小,葉子深綠,根系不發達,可對葉面噴磷酸二氫鉀、過磷酸鈣等補充磷。鉀可增強光合作用,促進葉綠素形成,缺乏則老葉出斑點,並逐漸枯黃。另外,缺鈣會抑制植株生長,使葉片扭曲,從葉尖開始逐漸死亡。缺鎂會使老葉逐漸變色但葉脈仍保持深綠。缺鐵會使新蕨葉變灰綠並逐漸枯黃,葉脈衰老變黑。缺錳會使葉脈出現壞死斑點。缺硼導致頂芽死亡。缺銅使葉片褪綠,葉片逐漸變黃,最後脫落死亡。施肥應薄施、勤施,根據需要進行葉面噴施或根外追施。

盆栽需每隔2至3年需換盆一次,換盆時間在2至8月皆可進行,不要傷根。重新上盆時,先在盆底放2厘米厚的碎磚,以利排水。再鋪厚2厘米的木炭,用來吸收土壤殘留的鹽分和毒氣等。而後加一層骨粉(富含磷肥),以利根部生長。將植株放入盆後,再填配製好的基質,這樣才能保證植物的生長,達到好的栽培效果。

中國珍惜蕨類植物導航

蕨類植物在植物界是一個自然的類群,地球上除兩極外,到處都有蕨類植物分布,其生態習性千差萬別。根據秦仁昌修訂的中國蕨類植物的分類系統,它具體分為5個亞門,即松葉蕨亞門、石松亞門、水韭亞門、楔葉蕨亞門和真蕨亞門。

瓦韋蕨亞科植物

葉為單葉,光滑或疏被小鱗片;葉脈網狀,網眼內通常具有分叉的內藏小脈;孢子囊群圓形或線形,具盾狀隔絲。我國現有9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