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巢蕨

鳥巢蕨

鳥巢蕨又稱巢蕨、山蘇花、王冠蕨,為鐵角蕨科巢蕨屬多年生陰生草本觀葉植物。這種植物葉子向外簇擁生長,中間形成一個空“漏斗”,外觀看上去很像“鳥巢”,因此取名鳥巢蕨。鳥巢蕨最大的特點是,自己會利用中空的“鳥巢”來“收集”落葉和鳥糞等轉化成肥料。鳥巢蕨(拉丁學名:Asplenium nidus),又名山蘇花,為鐵角蕨科巢蕨屬下的一個種,為鐵角蕨科,屬多年生陰生草本觀葉植物。植株高80-100厘米。根狀莖直立,粗短,木質,粗約2厘米,深棕色,先端密被鱗片;鱗片闊披針形,長約1厘米,先端漸尖,全緣,薄膜質,深棕色,稍有光澤。鳥巢蕨是一種附生的蕨類植物,原生於亞洲東南部,澳大利亞東部,印度尼西亞,印度和非洲東部;在中國熱帶地區廣泛分布;有強壯筋骨、活血祛瘀的作用,也可用於跌打損傷、骨折、血瘀、頭痛、血淋、陽痿、淋病。

基本信息

習性分布

習性

常附生於雨林或季雨林內樹幹上或林下岩石上。團集成叢的鳥巢能承接大量枯枝落葉、飛鳥糞便和雨水,這些物質轉化為腐殖質,可作為自己的養分,同時還可

皺葉鳥巢蕨圓葉鳥巢蕨
為其它熱帶附生植物,如蘭花和其它的熱帶附生蕨,提供定居的條件。其生態習性是喜高溫濕潤,不耐強光。

分布

鳥巢蕨原產於熱帶亞熱帶地區,我國廣東、廣西、海南和雲南等地均有分布,亞熱帶其它地區也有分布。

品種

台灣鳥巢蕨羽葉鳥巢蕨、圓葉鳥巢蕨、魚尾鳥巢蕨、皺葉鳥巢蕨狹基鳥巢蕨。

形態特徵

鳥巢蕨鳥巢蕨
鳥巢蕨為中型附生蕨,株形呈漏斗狀或鳥巢狀,株高60-120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柄粗壯而密生大團海綿狀鬚根,能吸收大量水分。葉簇生,輻射狀排列於根狀莖頂部,中空如巢形結構,能收集落葉及鳥糞;革質葉闊披針形,長100厘米左右,中部寬9-15厘米,兩面滑潤,葉脈兩面稍隆起。孢子囊群長條形,生於葉背側脈上側達葉片的1/2。

鳥巢蕨為較大型的陰生觀葉植物,它株型豐滿、葉色蔥綠光亮,瀟灑大方,野味濃郁,深得人們的青睞。懸吊於室內也別具熱帶情調;植於熱帶園林樹木下或假山岩石上,可增添野趣;盆栽的小型植株用於布置明亮的客廳、會議室及書房、臥室,也顯得小巧玲瓏、端莊美麗。

繁殖技術

鳥巢蕨鳥巢蕨
1.播種孢子:春季先將細沙和腐殖土拌勻,經高溫消毒,裝入播種盆內壓平,將成熟的孢子均勻撒播在盆土上,然後連盆浸入淺水中,利用滲透作用,使盆土充分濕潤,上蓋玻璃保濕,並將其置於溫潤陰涼處,7天至10天孢子即可萌發,經1個月左右,就會長出綠色的原葉體,3個月後待其長出幾片真葉時,方可上盆培育。

2.分株:一般在4月中下旬進行,選擇生長健壯的植株,將其根狀莖連同葉片和根叢切割成若干塊,或扒下旁生的小植株,剪去葉片的1/2,分別上盆,以少量的腐葉土覆蓋,為其創造一個濕潤通風、排水良好的小環境,環境溫度控制在25℃左右,成活率較高,需注意盆土不能太濕,以免引起爛根。分株花卉愛好者最為行之有效的繁殖方法。

3.組培:生產性大量繁殖,可利用其頂生短莖、幼葉或孢子等作外植體,進行組織培養快繁,可在短時間內培育出大量統一規格的商品苗。

4.扦插:有的蕨類植物,葉片扦插可以生根,能用此法繁殖。取葉片插入沙床中,生根後移入容器中進行培育,成苗後上盆栽植。

管理要點

1.溫度:它的生長適溫為16℃至27℃,其中3月至10月為22℃至27℃,10月至翌年3月為16℃至22℃。夏季當氣溫超過30℃以上時,就要採取搭棚遮陰和給環
鳥巢蕨鳥巢蕨
境噴水等降溫增濕措施,來為其創造一個相對涼爽濕潤的環境,使其能繼續保持旺盛的長勢。不論是家庭盆栽,還是生產性栽培,冬季最好能保持15℃以上的棚室溫度,使其能 繼續生長,條件不具備時,至少應保持不低於5℃的棚室溫度,若溫度過低易導致其葉緣變成棕色,甚至有可能因受寒害而造成植株死亡。

2.光照:鳥巢蕨的原生環境為潮濕叢林中,多作附生態,只需少量的散射光就能正常生長,因此盆栽植株可常年放在室內光線明亮處養護。如春、秋季短期放在室外樹蔭下或大棚中,則更有利於其生長,並能增加葉面之光澤。盆栽鳥巢蕨,切忌烈日暴曬,否則植株會出現葉色變劣泛黃、葉面灼傷、葉緣枯焦等不正常現象,降低其觀賞價值,夏季應將其擱置於遮光70%以上的蔭棚下,對其生長比較有利。冬季在棚室內,要適當給予光照,過於陰暗處要給予人工補充光照。

3.水分:盆栽鳥巢蕨不僅要求盆土濕潤,而且要求有較高的相對空氣濕度。生長季節澆水要充分,特別是夏季,除栽培基質要經常澆透水外,還必須每天淋洗葉面2次至3次,同時給周邊地面灑水增濕,維持局部環境有較高的空氣濕度,既可增加葉面的光澤,又對孢子葉的萌發十分有利,如果盆土缺水或空氣比較乾燥,易引起葉緣乾枯蜷曲。冬季氣溫較低時,以保持盆土濕潤為好,可多噴水,少澆水,以免在低溫條件下因盆土中水分過多而造成植株爛根。由於其葉片為革質,能阻止水分的蒸發,所以它也能耐短時間的乾燥環境,也正因為如此,它比較適於作室內栽培陳列。鳥巢蕨類在室內陳列期間,幼葉切忌觸摸,並應經常給葉面噴水。

4.土壤:盆栽基質可以是以腐葉土或泥炭土蛭石等為主,並摻入少量河沙,也可用蕨根、碎樹皮、苔蘚或碎磚粒加少量腐殖土拌勻混合而成。有條件的場所,最好用多孔花盆或多孔塑膠筐容器,盆底墊入1/3的碎磚粒,上面可加入蕨根、樹皮塊、苔蘚、腐葉土等,然後再將鳥巢蕨的根部栽入其中,這樣長勢會更加旺盛。盆栽鳥巢蕨,可每2年換盆一次,將其從花盆中脫出,抖去宿土後,剪去部分殘根和枯黃的葉片,剝離的子株另行栽種,老株更換栽培基質後換一個稍大一點的盆具栽好。另外,每年的春季可在盆內添加少許碎石灰,則有益於其旁生子株的生長發育。

5.肥料:鳥巢蕨特殊的形態和構造,有利於其吸收水分、養分。它的根莖短而密生鱗片,並產生大團海綿狀鬚根,能吸收較多的水分。葉片輻射狀著生於根莖頂端,呈鳥巢狀或中空的漏斗狀,在原生環境中能收集落葉和鳥類及雨水於其巢中,這些物質轉化為腐殖質,可作為自己養分來源的一個重要部分。盆栽鳥巢蕨,在其生長旺盛季節,宜每半月澆施一次均衡的薄肥,可促使其不斷長出大量新葉,如果植株缺肥,葉緣也會變成棕色。夏季氣溫高於32℃,冬季棚室溫度低於15℃,應停止一切形式的追肥。

病蟲防治

鳥巢蕨鳥巢蕨
1.病害炭疽病:在高溫高濕、通風不良的環境中,葉片易感染炭疽病,其病斑為褐色,後期輪紋明顯。

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可用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10%的世高水分散顆粒劑2500倍液均勻噴霧,每10天一次,連續3次至4次。此外,還應注意防止日灼、寒害等發生。

2.蟲害線蟲線蟲危害鳥巢蕨,可導致葉片出現褐色網狀斑點。

防治方法:可用克線丹或呋喃丹顆粒撒施於盆土表面,殺蟲效果較好。此外,還應及時防治短額負牛等啃食葉片。

養護方法

鳥巢蕨性喜溫暖多濕的蔭蔽環境,只需少量光照就能生長良好,可長年放在室內光線明亮處培養。培養鳥巢蕨切忌烈日照射,否則葉色變劣,影響觀賞價值。在春秋季節可短期放在室外大樹蔭下有利其生長,促使葉片更富有光 澤。生長季節要充分澆水,冬季室溫低時,需保持盆土稍濕潤為好。夏季除應大量澆水外,還需每天噴灑葉面2-3次,防止葉緣乾枯捲曲

生長旺期,一般每2-3周需施1次氮鉀混合的薄肥,促使新葉生長。冬季溫度如能保持在15℃一沙鍋內,能使鳥巢蕨繼續生長。鳥巢蕨每隔1年需換盆1次,盆土可用腐葉土或泥炭土,蛭石為主,並摻入少量河沙,另加少量骨粉泥勻配製。花盆宜用多孔的泥盆或多孔的塑膠筐作容器,盆底先填入1/3左右碎瓦片,上面再裝入蕨根、樹皮屑、苔蘚,然後再將鳥巢蕨的根栽植在盆中,這樣長勢會更加旺盛。

用途價值

蕨類植物,近年在觀葉植物中可謂是一枝獨秀,深受人們的喜愛。特別是那經過人為加工而成的鳥巢蕨,或單叢呈吊籃狀垂掛,可給居室播清揚涼,
鳥巢蕨置於樁幹上鳥巢蕨置於樁幹上
或在截短的 棕櫚樁乾、蛇木樁乾的不同部位附生配置大小不同的植株,仿佛如多頭蘇鐵樹態,既有鐵樹剛烈的英雄氣勢,又有蕨類植物本身所特有的飄逸氣質。其葉帶狀如古代飛天神女的羅衫翠影輕飄,其叢狀附生植株又如同鳥巢懸掛樹端。

國際上流行用其來製作大型懸吊或壁掛盆栽,用於寬敞廳堂作吊掛裝飾,或將單叢的鳥巢蕨分別附生固定於一段樹幹的不同高度部位,形成粗壯的古樹模樣,擺放於大廳或走廊上猶如古樹列隊。用鳥巢蕨裝飾的室內,別具一番獨特的熱帶風光情調,更可增添幾分生動的自然野趣。

此外,鳥巢蕨葉碧綠光亮,是插花中常用的葉材。

觀賞價值

鳥巢蕨為較大型的陰生觀葉植物,它株型豐滿、葉色蔥綠光亮,瀟灑大方,野味濃郁,深得人們的青睞。懸吊於室內也別具熱帶情調;植於熱帶園林樹木下或假山岩石上,可增添野趣;盆栽的小型植株用於布置明亮的客廳、會議室及書房、臥室,也顯得小巧玲瓏、端莊美麗。[4]國際上流行用其來製作大型懸吊或壁掛盆栽,用於寬敞廳堂作吊掛裝飾,或將單叢的鳥巢蕨分別附生固定於一段樹幹的不同高度部位,形成粗壯的古樹模樣,擺放於大廳或走廊上猶如古樹列隊。用鳥巢蕨裝飾的室內,別具一番獨特的熱帶風光情調,更可增添幾分生動的自然野趣。

藥用價值

鳥巢蕨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鉀、鐵質、鈣、膳食纖維等。鳥巢蕨味苦、溫,入腎、肝二經。有強壯筋骨、活血祛瘀的作用,也可用於跌打損傷、骨折、血瘀、頭痛、血淋、陽痿、淋病

食用方法

鳥巢蕨的可食用部位是其嫩芽。鳥巢蕨採摘後,用清水沖洗乾淨,然後放入開水中略微焯一下,撈出後過掉水,加入各種調味料涼拌,或同其他食材一同炒菜

媒體報導

亞洲最大“鳥巢蕨”開迎遊人

亞洲單株最大的“鳥巢蕨”、會捉蚊子的豬籠草,通州區舉辦首屆花卉節,主會 場為亞洲最大蕨類花卉種植園,截至10月中旬遊客可免費參觀。據介紹,首

鳥巢蕨鳥巢蕨

次向遊人亮相的“鳥巢蕨”已確定為奧運會開幕式會場主要植物。

此次通州花卉節將持續20天,花卉愛好者可免費參觀200多種從荷蘭、比利時台灣等地引進的蕨類、鳳梨竹芋蝴蝶蘭等花卉。“這種鳥巢蕨原產荷蘭,因與‘鳥巢’相似得名。”昨天上午,在位於通州區漷縣鎮的花卉節主會場,種植園負責人指著一盆半人多高、葉片直徑20多厘米的綠色蕨類植物介紹,該種“鳥巢蕨”經過3年培育,目前已被確定為布置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會場的主要植物。同時,另有30萬—40萬盆來自該園的蕨類花卉將用於裝飾奧運場館賓館

栽培技術

繁殖培育

鳥巢蕨可用孢子播種和分株繁殖。孢子繁殖作為商品化批量生產已得到廣泛套用。一般的可用分株繁殖。植株生長較大時,往往會出現小型的分枝,可在春末夏初新芽生出前用利刀慢慢地把需要分出的植株部切離,再分別栽植即可。鳥巢蕨產生的分枝較少,少用常見的分離子株的辦法分株,通常將生長健壯的植株在春末從基部分切成2-4塊,並將葉片剪短1/3-1/2,使每塊帶有部分葉片和根莖,然後單獨盆栽成為新的植株;盆栽後放盆栽後放在溫度20以上半陰和空氣濕度較高地方養護,以儘快使傷口癒合。盆中栽培基質稍濕潤,不可太濕,否則容易腐爛。待新葉生出後可逐漸恢復原來的形狀。種植栽培
1.栽植
盆栽鳥巢蕨土壤以泥炭土或腐葉土最好。生長2-3年靠栽巢蕨,株形開張,根部擠滿盆架,可從盆內脫出,去掉部分殘根和基部枯萎的孢子葉,取出子株,分別重新栽植上盆。春季換盆時,應在盆中添加腐葉土和苔蘚,並加少許碎石。
2.溫度與光照
鳥巢蕨生長適宜溫度為22-27℃,夏季要進行遮蔭,或放在大樹下疏蔭處,避免強陽光直射,這樣有利於生長,使葉片富有光澤。在室內則要放在光線明亮的地方,不能長期處於陰暗處。冬季要移入溫室,溫度保持在16℃以上,使其繼續生長,但最低溫度不能低於5℃。
3.澆水與施肥
夏季高溫、多濕條件下,新葉生長旺盛需多噴水,充分噴灑葉面,保持較高的空氣溫度,對孢子萌發有利。隨著葉片的增大,葉片常蓋滿盆中培養土,澆水務必澆透盆,才可避免植株因缺水而造成葉片乾枯捲曲。

種植準備

1、以疏鬆、排水和通氣性好的5-40mm規格的進口泥炭,將泥炭打碎加水拌勻,(加水的標準:加水拌勻後,手緊握一把泥炭,水從指縫中滲出)待上杯種植。9cm盆每盆的泥炭用量約250毫升,一包300升進口泥炭可以裝1200杯左右。
2、種苗挑選:選擇專業生產的優質種苗,苗高5-9cm,冠幅9-12cm,無病蟲害、無枯葉、黃葉
3、上盆:小盆栽一般用口徑為9cm規格盆子種植,種植時先在杯底墊2cm左右基質,再將篩苗移入杯中,小苗種植不宜過深,以平植株基部為宜;基質鬆緊適中,裝至杯子9分滿,1株/盆。

繁殖技術

1.播種孢子:春季先將細沙和腐殖土拌勻,經高溫消毒,裝入播種盆內壓平,將成熟的孢子均勻撒播在盆土上,然後連盆浸入淺水中,利用滲透作用,使盆土充分濕潤,上蓋玻璃保濕,並將其置於溫潤陰涼處,7天至10天孢子即可萌發,經1個月左右,就會長出綠色的原葉體,3個月後待其長出幾片真葉時,方可上盆培育。
2.分株:一般在4月中下旬進行,選擇生長健壯的植株,將其根狀莖連同葉片和根叢切割成若干塊,或扒下旁生的小植株,剪去葉片的1/2,分別上盆,以少量的腐葉土覆蓋,為其創造一個濕潤通風、排水良好的小環境,環境溫度控制在25℃左右,成活率較高,需注意盆土不能太濕,以免引起爛根。分株是花卉愛好者最為行之有效的繁殖方法。
3.組培:生產性大量繁殖,可利用其頂生短莖、幼葉或孢子等作外植體,進行組織培養快繁,可在短時間內培育出大量統一規格的商品苗。

管理要點

1.溫度:它的生長適溫為16℃至27℃,其中3月至10月為22℃至27℃,10月至翌年3月為16℃至22℃。夏季當氣溫超過30℃以上時,就要採取搭棚遮陰和給環鳥巢蕨境噴水等降溫增濕措施,來為其創造一個相對涼爽濕潤的環境,使其能繼續保持旺盛的長勢。不論是家庭盆栽,還是生產性栽培,冬季最好能保持15℃以上的棚室溫度,使其能繼續生長,條件不具備時,至少應保持不低於5℃的棚室溫度,若溫度過低易導致其葉緣變成棕色,甚至有可能因受寒害而造成植株死亡。
2.光照:鳥巢蕨的原生環境為潮濕叢林中,多作附生態,只需少量的散射光就能正常生長,因此盆栽植株可常年放在室內光線明亮處養護。如春、秋季短期放在室外樹蔭下或大棚中,則更有利於其生長,並能增加葉面之光澤。盆栽鳥巢蕨,切忌烈日暴曬,否則植株會出現葉色變劣泛黃、葉面灼傷、葉緣枯焦等不正常現象,降低其觀賞價值,夏季應將其擱置於遮光70%以上的蔭棚下,對其生長比較有利。冬季在棚室內,要適當給予光照,過於陰暗處要給予人工補充光照。
3.水分:盆栽鳥巢蕨不僅要求盆土濕潤,而且要求有較高的相對空氣濕度。生長季節澆水要充分,特別是夏季,除栽培基質要經常澆透水外,還必須每天淋洗葉面2次至3次,同時給周邊地面灑水增濕,維持局部環境有較高的空氣濕度,既可增加葉面的光澤,又對孢子葉的萌發十分有利,如果盆土缺水或空氣比較乾燥,易引起葉緣乾枯蜷曲。冬季氣溫較低時,以保持盆土濕潤為好,可多噴水,少澆水,以免在低溫條件下因盆土中水分過多而造成植株爛根。由於其葉片為革質,能阻止水分的蒸發,所以它也能耐短時間的乾燥環境,也正因為如此,它比較適於作室內栽培陳列。鳥巢蕨類在室內陳列期間,幼葉切忌觸摸,並應經常給葉面噴水。
4.土壤:盆栽基質可以是以腐葉土或泥炭土、蛭石等為主,並摻入少量河沙,也可用蕨根、碎樹皮、苔蘚或碎磚粒加少量腐殖土拌勻混合而成。有條件的場所,最好用多孔花盆或多孔塑膠筐作容器,盆底墊入1/3的碎磚粒,上面可加入蕨根、樹皮塊、苔蘚、腐葉土等,然後再將鳥巢蕨的根部栽入其中,這樣長勢會更加旺盛。盆栽鳥巢蕨,可每2年換盆一次,將其從花盆中脫出,抖去宿土後,剪去部分殘根和枯黃的葉片,剝離的子株另行栽種,老株更換栽培基質後換一個稍大一點的盆具栽好。另外,每年的春季可在盆內添加少許碎石灰,則有益於其旁生子株的生長發育。
5.肥料:鳥巢蕨特殊的形態和構造,有利於其吸收水分、養分。它的根莖短而密生鱗片,並產生大團海綿狀鬚根,能吸收較多的水分。葉片輻射狀著生於根莖頂端,呈鳥巢狀或中空的漏斗狀,在原生環境中能收集落葉和鳥類及雨水於其巢中,這些物質轉化為腐殖質,可作為自己養分來源的一個重要部分。盆栽鳥巢蕨,在其生長旺盛季節,宜每半月澆施一次氮、磷、鉀均衡的薄肥,可促使其不斷長出大量新葉,如果植株缺肥,葉緣也會變成棕色。夏季氣溫高於32℃,冬季棚室溫度低於15℃,應停止一切形式的追肥。

病蟲防治

1、病害炭疽病:在高溫高濕、通風不良的環境中,葉片易感染炭疽病,其病斑為褐 色,後期輪紋明顯。
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可用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10%的世高水分散顆粒劑2500倍液均勻噴霧,每10天一次,連續3次至4次。此外,還應注意防止日灼、寒害等發生。
2、蟲害線蟲:線蟲危害鳥巢蕨,可導致葉片出現褐色網狀斑點。
防治方法:可用克線丹或呋喃丹顆粒撒施於盆土表面,殺蟲效果較好。此外,還應及時防治短額負蝗和蝸牛等啃食葉片

中國珍惜蕨類植物導航

蕨類植物在植物界是一個自然的類群,地球上除兩極外,到處都有蕨類植物分布,其生態習性千差萬別。根據秦仁昌修訂的中國蕨類植物的分類系統,它具體分為5個亞門,即松葉蕨亞門、石松亞門、水韭亞門、楔葉蕨亞門和真蕨亞門。

鐵角蕨科植物

鐵角蕨科多為中型或小型的石生或附生(少有土生)草本植物,有時為攀援。根狀莖橫走、臥生或直立,被具透明粗篩孔的褐色或深棕色的披針形小鱗片,無毛,有網狀中柱。約有10屬,700餘種,廣布於世界各地,主產熱帶。中國現有8屬,131種,分布全國各地,以南部和西南部為其分布中心。

觀賞植物(一)

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有很多觀賞植物,它們裝飾著我們的環境也裝飾著我們的生活,所以了解觀賞植物的知識,才能更好的改善我們的生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