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山森林公園

吳家山森林公園

吳家山森林公園界於鄂豫皖三省之間的湖北省黃岡市英山縣境內,大別山主峰白馬尖位於境內,主峰白馬尖海拔1792.13米,一峰柱天,群山逐浪,雲飛霧繞,氣勢磅礴。吳家山,昔稱“蜈蚣山”,山山疊翠,陡峭逶迤,狀如飛天蜈蚣。這裡林深如海,碧野連天,珍禽聚散、異獸出沒,為華中地區的一顆綠色明珠,被省林業部門命名為“森林公園”。吳家山境內崇山峻岭,綿延起伏,險峽幽深,碧潭珠串。吳家山森林公園屬於北亞熱帶與暖濕帶交匯的典型地帶,擁有大面積原始次生林,森林覆蓋率為95%,自然生態系統保存相當完整,成為華北、華中、華東三大植物區系統交匯中心,這兒是古老珍稀動、植物種群的天然避難所和衍生地,有高等植物1487種,珍稀孑遺、國家保護樹種香果樹、連香樹、三尖杉、鵝掌楸等四十餘種。動物二百餘種,其中屬國家保護動物如金錢豹、香樟、小靈貓、長尾雉、娃娃魚等有18種。

基本信息

公園簡介

吳家山國家 森林公園 吳家山國家 森林公園

湖北省英山縣吳家山森林公園(湖北大別山主峰風景區)位於湖北省黃岡市英山縣境內北部。英山縣位於湖北省東北部,北接安徽金寨、霍山,東鄰安徽岳西、太湖,南連湖北蘄春、浠水,西與羅田接壤,是鄂豫皖三省邊境的腹地中心。 英山縣吳家山森林公園(湖北大別山主峰風景區)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大別山國家地質公園英山園區所在地,總面積30.2平方公里。風景區常年降雨量1430mm,年平均氣溫12.5℃,夏季平均氣溫22℃。溫光同步,雨熱同季,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境內森林覆蓋率達96%,森林生態系統保存完整,動植物種類豐富。現有植物1105種,動物344種,是全國七大生物基因庫之一。

大別山橫亘中原,逶迤千里。海拔1729.13米的大別山主峰--天堂寨座落在湖北大別山主峰風景區境內。天堂寨一柱擎天,雄奇險峻,氣勢磅礴。湖北大別山主峰風景區主要由中原第一山--大別山主峰天堂景區、華中第一谷--龍潭河谷景區、武當南宗發源地--南武當景區、大別山佛教勝地--石鼓神廟景區和華中第一漂--龍潭峽漂流景區等五大特色景區構成。風景區以山嶽地貌、河谷風光、原始森林為主要特徵,匯"峰、林、潭、瀑"於一地,集宗教文化、民俗風情、歷史人文、農藝景觀於一身,融古樸、奇險、秀麗、神奧於一體,是生態旅遊、避暑休閒、科學探險、品味自然的勝地。

這裡還是一片紅色的土地,劉伯承、徐向前、徐海東、張體學、皮定均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轉戰於此。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在這裡譜寫了血與火的壯麗史詩,更使大別山聲名遠播。

中原第一山——天堂寨位於吳家山森林公園境內,主峰海拔1792.13米,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素稱“吳楚東南第一關”。

吳家山森林公園屬於北亞熱帶與暖濕溫帶交匯的典型地帶,擁有大面積的原始次生林,森林覆蓋率為95%,這裡是古老珍稀動植物種群的避難所和衍生地,被譽為植物的王國、動物的樂園、杜鵑花的世界、娃娃魚的故鄉。

龍潭峽谷

長逾萬米,落差達800米的大峽谷——龍潭河谷,谷險潭深,風景獨秀,是傳說中水怪出沒的地方,有終年不涸的大小瀑布18條。有高達百米的排天瀑和陡峭巍嚴的龍門峽、仙氣充盈的龍宮洞景觀、千年古藤園等植物種群點綴其間,形成了一個遊覽風光走廊,被旅遊專家讚譽為“華中河谷第一景”。

吳家山地質歷史悠久,生境複雜多樣,有在海洋1700米以下才能見到的溜灰石,被譽為地質奇觀。

吳家山森林公園自然條件優越,年平均溫度12.5℃,夏季平均溫度22℃。是旅遊、休閒、避暑的樂土。

吳家山森林公園還有豐富的人文景觀。王安石留屍、歷朝義軍屯兵,近代革命遺址,都為她增添了神秘而光輝的色彩。

英山縣名產:茶葉,板栗,冬粉,中藥材。

景區優勢

公園境內

吳家山森林公園境內吳家山森林公園境內

吳家山森林公園險峻山勢由“避暑山莊”往上,登“天梯”,攀頂峰,舉頭紅日近,回首群山小。明朝馬三造反的營寨,至今依稀可見,點將台,石臼、石凳,完好無損。岩頭的“九井”,水清見底,清涼入骨,長年不竭。

生物王國

大別山綿延不絕,橫臥中原,南北分界,水派江準,雄偉險峻的吳家山森林公園即位於大別山生態旅遊區中心,東距英山縣城70公里處,北至金寨白馬寨風景區15公里。吳家山境內山勢險峻,峽谷幽深,森林覆蓋率達95%,這裡有珍稀植物、國家保護樹種四十餘種,動物二百多種,其中有金錢豹、娃娃魚、小靈貓等國家保護動物近二十種。吳家山被譽為植物的王國、動物的樂園、娃娃魚的故鄉。吳家山是塊人間罕見的風水寶地,山上雨量充沛,氣候適宜,風景秀麗,常年氣溫在25℃左右,即便是在炎炎夏日,山風習習,涼氣撲面,是旅遊避暑的樂園,有詩讚曰:江淮極樂地,東南第一山。

昔日紅軍走進吳家山,人世間的喧譁攸而不見,人才算是回歸到了自然。遙望炮墩、跑馬崗、舞劍峰,昔日金戈鐵馬戰猶酣的場景歷歷在目;近觀將軍洞、軍民垸,紅軍戰士英勇戰鬥和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英勇風姿猶在眼前;行至仙人洞、雷公洞前,一個個淒婉、美麗而動人的故事讓人浮想聯翩。山上主要有龍潭河谷(華中河谷第一景)、石寨、跳馬崗、黃鶴樓洞、雷公洞、獅子崖、秦始皇趕山石等景點,是鄂東旅遊的樂園。

景點介紹

吳家山國家 森林公園 秋季吳家山國家 森林公園 秋季

吳家山森林公園界於鄂豫皖三省之間,大別山主峰白馬尖位於境內,大別山主峰白馬尖海拔1792.13米,一峰柱天,群山逐浪,雲飛霧繞,氣勢磅礴。吳家山,昔稱“蜈蚣山”,山山疊翠,陡峭逶迤,狀如飛天蜈蚣。這裡林深如海,碧野連天,珍禽聚散、異獸出沒,為華中地區的一顆綠色明珠,被省林業部門命名為“森林公園”。公園境內,大自然賦於的景觀,可謂天設地造,神奇巧絕。引人注目的“石鼓驚雷”,巨石如鼓,敲擊咚咚,聲音遠揚,令人叫絕;懸岩上的“三級瀑布”,苑如銀河天降,吹瀉崢嶸,飛流何只三千尺,可與廬山瀑布試比高;

錦繡谷

烏龍潭

沿八百級石階而下,即是巧奪天工的“錦繡谷”,數十平方米麵積的谷石,面光如鏡,圖案如織,活脫脫的一幅天然地氈;順“錦繡谷”而上,橫渡鐵索橋,迎面是“三潭擁翠”,其中的“烏龍潭”,深入峭壁,迴旋挽出,山溪急湍,猶如龍吟峽谷,虎嘯山丘,特別悅耳賞心。

由“避暑山莊”往上,登“天梯”,攀頂峰,舉頭紅日近,回首群山小。明朝馬三造反的營寨,至今依稀可見,點將台,石臼、石凳,完好無損。吳家山森林公園奇景怪石岩頭的“九井”,水清見底,清涼入骨,長年不竭。

古老的記載

據縣誌載:北宋王安石游天堂至此,精疲力竭,喝了“九井”的水後,精神振奮,即興賦詩:“沿涯涉澗三十里,高下犖确無人耕,捫籮挽蔦到山趾,仰見吹瀉何崢嶸,餘聲投林欲風雨,末勢卷土猶溪阮,飛蟲凌兢走獸螵,霜雪夏落雷冬鳴,野人往往見神物,鱗甲漠漠雲隨行,我來久立無所得,空數百上菖蒲生,山川在昔有崩竭,邱壑自古相虛盈,誰能保此千世後,天柱不折泉常傾。”這首風格奇特的詩,其寓意無須考究,但他對這峭壁摩天,荊棘叢生荒蕪面貌,作了深刻的描寫,反映了當時天堂的淒涼景象。但王安石的唯物觀點闡明了自然界是發展變化的,在改革開放的今天,高下犖确無人耕的天堂,已造成“綠色的明珠”,遊覽的勝地,避暑的樂園。

旅遊產品

龍潭峽漂流

龍潭峽漂流位於大別山主峰風景區龍潭河谷下游,全長2.5公里,海拔落差近100米。兩岸青山對峙,蒼茫疊翠,峽谷曲折幽深,蕩舟飛瀑流泉,與浪共舞,怡然自得。

高空滑索

吳家山國家 森林公園吳家山國家森林公園高空滑索

該滑索位於龍潭河谷中游地段,橫跨於河谷龍崗與古藤園之間。這是勇敢者的遊戲,讓您在將河谷風光盡收眼底的同時,體驗一下飛翔的感覺。

龍騰索道

龍騰索道飛跨於華中第一谷--龍潭河谷上游,全長800米。乘坐該索道既可以飽覽龍潭河谷沿岸綿延起伏的秀麗山色,又可以感受龍潭河谷的幽深莫測,一路飄飄欲仙,美不勝收。

交通提示

吳家山國家森林公園以山嶽地貌、原始森林、河谷景觀為主要特徵匯“峰、林、潭、瀑”於一地,集宗教文化、民俗風情、歷史人文景觀、農藝景觀於一體,融古樸、奇險、秀麗、神奧於一身。是生態旅遊、避暑休閒、科考、探險、品味大自然的勝地。風景區由華中第一谷——龍潭河谷景區、中原第一山——大別山主峰天堂景區、南武當武聖宮景區等三大特色景區構成。

武漢出發,沿解放大道往堤角方向,從青龍收費站進武英高速,英山收費站下,經過林蔭蔽日的省道和少許山路即可達到吳家山森林公園,單程210公里,高速收費75,門票100。

黃岡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黃岡市位於湖北省東部,京九鐵路中段,長江中游北岸,是一座正在崛起中的中等城市。全市現轄11個縣市區,版圖面積1.74萬平方公里,人口713萬。改革開放以來,我市的對外開放的經濟建設有了較快的發展,特別是京九鐵路建成通車,給我市的經濟騰飛插上了翅膀。黃岡的對外開放具有十分明顯的優勢,特別是我國發展戰略由東南沿海地區向中西部地區推進的歷史進程中,這種優勢更為突出。
景點蔡山古梅|磁湖|大聖寺塔|龜山風景區|董必武舊居|林彪故居|七里坪|大崎山|紅安烈士陵園|棲霞樓|四祖寺|天堂寨|五祖寺|湘鄂贛革命烈士陵園|釋迦多寶如來佛塔|西塞山|鄂州梁子湖|洋瀾湖|鄂州庾樓|鄂州觀音閣|麻城龜峰山|麻城柏子塔|李時珍墓|李時珍紀念館|東方山風景區|鮑照墓|五腦山|吳氏祠|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天台山|雙善洞|鄂州梁子島生態旅遊度假區|大別山|蓮花山旅遊區|鄂州市博物館|白潭湖|五腦峰森林公園|青苔關風景區|英山溫泉|天堂湖景區|桃花沖森林公園|大琦山森林公園|元明塔|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烈士陵園|三角山國家森林公園|東坡赤壁風景區|聞一多紀念館| 吳家山森林公園|鑄錢湖| 陳潭秋故居|

襄樊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襄樊襄陽樊城的合稱,地處湖北省西北部,漢水中游,東連江漢平原,西通川、陝,南接湘、粵,北達宛、洛,自古就有“南船北馬”、“七省通衢”之說。據方誌載,周宣王封仲山甫於樊,是為樊國,建城至今已有2800多年;襄陽古稱襄國,漢初置襄陽縣。1983年襄樊市與襄陽地區合併,轄襄陽、宣城、南漳、保康、谷城五縣和棗陽一市,代管隨州、老河口兩個縣級市,總面積26563平方公里,人口600萬,其中市區面積326平方公里,人口54.3萬人。
景點 抱璞岩|承恩寺|夫人城|古隆中|廣德寺| 隆中山|五道峽|白竹園寺|米芾紀念館 | 水鏡莊|李曾伯紀功銘摩崖|鹿門山|鹿門寺|綠影壁|孟浩然墓|米公祠|龐居洞|水鏡莊|唐杜工部之墓|習家池|襄陽古城|徐庶廟|漁梁洲|九連墩戰國古墓|五道峽|薤山旅遊度假區|楚皇城城址|湯池峽溫泉度假區|宜城張自忠將軍紀念館|南漳香水河風景區|襄樊襄王府綠影壁|唐梓山風景區|三顧堂|戰國長城遺蹟|洪湖藍田生態園|東山遊樂園|巴楚樂宮|車溪民俗風景區|林家大灣林彪舊居)|老塔山|畢升森林公園|吳家山森林公園|英山烈士陵園|南河風景區|青龍山熊河風景區|保康野花谷自然風景區|錦繡園高新農業觀光園|南河小三峽風景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