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道峽

五道峽

楚源地---五道峽旅遊景區位於鄂西北保康北部 ,距縣城22公里,處於保宜、保神高速的交匯處,距最近的高速出口僅2公里,是連通宜昌、神農架、武當山的黃金旅遊線上的重要節點,總面積88平方公里,因有問玉峽、悟玉峽、鎖玉峽、望玉峽、得玉峽等五道峽谷而得名。在7.5公里的峽谷中有厲王峰、武王峰、文王峰、卞和峰等峰峰呼應,還有漱玉瀑、玉女瀑、玉龍瀑、落玉瀑等瀑瀑相連。景區中有奇、險、雄、幽的峽谷、山寨、溶洞景觀;又有麻坑、橫衝近10萬畝高山森林、草場、草甸、箭竹、奇峰、奇石等自然奇觀;景區中有1300餘種動植物資源,其中國家重點保護珍稀花卉植物80餘種,橫衝原生牡丹自然保護區是中國原生牡丹的發源地,是天然的“植物基因寶庫”。春秋爭霸,楚先王熊繹首封於此,篳路藍縷,披荊斬棘,力奠偉業根基;楚人卞和在此探玉、尋玉、得玉、並三次獻玉動人故事而名傳天下。景內的荊山主峰有楚人聖山之稱,有著819年歷史的楚國其早期353年在此演繹。它融自然美、人文美、奇險美與神秘美為一爐,融天地之造化,神佛之靈氣。孕育和傳承了底蘊深厚的早期楚源文化。是大生態與大文化緊密相聯的綜合性旅遊區。

歷史背景

五道峽風景區是春秋戰國卞和得“和氏璧”玉璞得地方。楚先王熊繹首封於此,篳路藍縷,披荊斬棘,力奠偉業根基;楚人卞和在此探玉、尋玉、得玉、並三次獻玉動人故事而名傳天下。五道峽完全處於原始封閉狀態,是鄂西罕見得生態旅遊資源。景區以洞、林、溪、瀑、奇險、雄、幽為特色,豐富得歷史遺蹟和民間傳說交相輝映。

景區特色

“石蘊玉而生輝,水懷珠而川媚”,這是八方遊客對五道峽的讚譽,這個馳名省內外的高山峽谷不僅山奇

水秀,融自然風光、民間傳說、神話故事、人文景觀為一體,而且峽內優美的生態環境有助於氣候條件的改善,峽區日平均溫度19℃ ,冬暖夏涼,四季如春。

五道峽五道峽

整個五道峽景區以洞、林、溪、瀑為景觀,以奇、險、雄、幽為特色,它與豐富的人文景觀和民間傳說交相輝映。清澈湍急的溪流四季不斷,10多處瀑布蔚為壯觀。有以探玉洞為代表的典型喀斯特地貌溶洞群,以玉女瀑為代表的瀑布群,並有厲王峰、武王峰、文王峰、卞和峰等峰峰呼應。著名景點有抱玉岩、得玉潭、龍王寨、探玉洞、慢玉瀑、響水洞等100餘處。擁有野生牡丹、紅豆杉、紫荊樹、杜鵑、銀杏、香果樹、金釵等國家級珍稀植物70餘種,屬於國家級保護動物的果子狸、獼猴、金雕、紅腹錦

雞等珍稀動物30餘種。

五道峽,顧名思義,就是峽分五道,各顯其妙。在7.5公里的峽谷中,有問玉峽、悟玉峽、鎖玉峽、望玉峽、得玉峽,峽峽呼應,處處是景。景區溪流蜿蜒,跌宕起伏;兩面青山夾峙,群鋒奔涌。富麗堂皇的溶洞,婀娜多姿的飛瀑以及形態各異的怪石,星羅棋布,相互輝映。它融自然美、人文美、奇險美與神秘美為一爐,集天地之造化、神佛之靈氣為一體。絲絲入扣,引人入勝。五道峽風景區東接襄陽古隆中,南臨長江三峽,西依林海神家架,北靠道教勝地武當山。處於旅遊圈的中心地帶。

景點抱玉岩相傳楚國卞和得玉處;圈椅岩相傳楚王座位的地方,具有深厚的早期楚文化底蘊。楚人卞和獻玉的故事,家喻戶曉。三千多年前,楚人卞和將被奉為傳國至寶的和氏璧獻給楚王,那塊寶玉,根據傳說,也根據人們多年的探尋,證明卞和就是在這荊山腳下的五道峽尋找到那塊珍奇之寶——璞玉(和氏璧)。正在建設中的“楚源地”歷史文化項目,以五道峽獨特的自然景觀為依託,在充分尊重歷史的基礎上,利用保康作為楚文化發源地這一客觀事實,主打“楚源地”文化品牌,把保護傳承楚文化與打造特色文化產業有機結合,最終打造一個集楚文化保護傳承、楚文化產品生產性開發、科普教育、祭祖朝聖等功能為一體的文化旅遊綜合體。

旅遊指南

門票價格:100元

交通提示:位於保康後坪鎮內,距保康縣城22公里,交通便利,服務設施齊備。

相臨景點:

古隆中伴峽襄樊神農溪水鏡莊夫人城綠影壁米公祠 襄陽古城 多寶佛塔話珍奇 廣德寺習家池抱璞岩承恩寺魚梁洲鹿門寺鹿門山孟浩然墓龐居洞徐庶廟水鏡湖雕龍遺址 五道峽自然風景區 香水河風景區 七里山森林湯池峽溫泉度假區野花谷自然風景區 南河風景區錦繡園

簡介

五道峽五道峽

五道峽風景區位於鄂西北保康縣北部,保康到宜昌及神農架幹線公路旁,距縣城22公里。1990年建立自然保護區,1994年8月動工興建風景區,面積1670公頃,其中原始森林335公頃。是春秋楚國卞和得“和氏璧”玉璞的地方。五道峽完全處於原始封閉狀態,是鄂西北罕見的生態旅遊資源。景區以洞、林、溪、瀑、奇、險、雄、幽為特色,豐富的歷史遺蹟和民間傳說交相輝映。有國家級珍稀植物野生蠟梅、野生牡丹、紅豆杉、香樟、銀杏等20餘種;有國家級保護動物原雞、獼猴、大鯢等30多種

五道峽風景區峽長3公里,兩側山峰一溪相連,夾峙多姿。溪流清澈四季奔騰,地熱資源豐富,有終年恆溫,日出水量2000m3的溫泉。有以仙人洞為代表的溶洞群8個,以龍宮殿為代表的山寨群6個,以神女瀑為代表的瀑布群8個。著名景點有抱玉岩、得玉洞、卞和寄宿洞、龍王寨、臥龍洞、神女瀑、龍宮寶殿、仙女浴溫泉、紅巾軍墳、仙人岩、響水瀑等100餘處。

評價

五道峽是休閒攬勝的好去處。攜三五知己,到峽中野炊、漫遊、攀岩和探險,可以沿著古人的足跡去尋幽。渴 了,趟過冰涼的溪水去飽嘗懸泉;餓了,可以摘一捧或酸或澀的山果享用;累了,就躺在綠草叢中去做卞和時代的美夢。河裡有螃蟹、有小魚,岸邊有無數的野花、芳草,蝴蝶與蜻蜓嬉鬧在草叢花間,林中時有小鳥啁啾,全家團坐,加上一根橫笛、一竿洞簫。這時,任何一顆欲望之心就會變得寧靜平和,返樸歸真。

橫亘荊楚名山荊山中段,景區溪蜿蜒,跌岩起伏;西面青峽峙,群峰奔涌,富麗堂皇的溶洞,婀娜多姿的飛瀑以及形態各異的怪石,星羅棋布,相互輝映,它融為自然美、人文美、奇險美與神秘美為一爐,集天地之造化,神佛之靈氣為一體,絲絲入扣,引人入勝。

五道峽東接古隆中,南臨長江三峽,西依抹海神農架,北靠道教勝地武當山,正處在中原黃金旅遊線上,交通便捷,景區總面積1667公頃,其中原始森林1335公頃,森林復蓋率98%,良好的生態環境孕育豐富的物種資源,據初步調查,僅木本植物就多達1018種,各類禽獸150餘種,其中世界瀕臨滅絕植物小勾兒茶,國家保護珍稀植物青白辛樹、白果樹、銀鵲樹、鵝掌秋、銀杏、金釵等72種,屬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有果子狸、獼猴、大鯢、水獺、黑熊、金雕、白冠玉尾、紅腹錦雞等30餘種。

襄樊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襄樊襄陽樊城的合稱,地處湖北省西北部,漢水中游,東連江漢平原,西通川、陝,南接湘、粵,北達宛、洛,自古就有“南船北馬”、“七省通衢”之說。據方誌載,周宣王封仲山甫於樊,是為樊國,建城至今已有2800多年;襄陽古稱襄國,漢初置襄陽縣。1983年襄樊市與襄陽地區合併,轄襄陽、宣城、南漳、保康、谷城五縣和棗陽一市,代管隨州、老河口兩個縣級市,總面積26563平方公里,人口600萬,其中市區面積326平方公里,人口54.3萬人。
景點 抱璞岩|承恩寺|夫人城|古隆中|廣德寺| 隆中山|五道峽|白竹園寺|米芾紀念館 | 水鏡莊|李曾伯紀功銘摩崖|鹿門山|鹿門寺|綠影壁|孟浩然墓|米公祠|龐居洞|水鏡莊|唐杜工部之墓|習家池|襄陽古城|徐庶廟|漁梁洲|九連墩戰國古墓|五道峽|薤山旅遊度假區|楚皇城城址|湯池峽溫泉度假區|宜城張自忠將軍紀念館|南漳香水河風景區|襄樊襄王府綠影壁|唐梓山風景區|三顧堂|戰國長城遺蹟|洪湖藍田生態園|東山遊樂園|巴楚樂宮|車溪民俗風景區|林家大灣林彪舊居)|老塔山|畢升森林公園|吳家山森林公園|英山烈士陵園|南河風景區|青龍山熊河風景區|保康野花谷自然風景區|錦繡園高新農業觀光園|南河小三峽風景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