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門關

劍門關

​劍門關風景區是國務院1982年公布的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是劍門蜀道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地質公園,也是國家確定的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景點之一,2010年9月被列為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劍門關是古劍門蜀道上的一處重要關隘。劍門關風景區由劍門關、翠雲廊兩個緊鄰景區組成,總規劃面積84平方公里,核心區面積6平方公里,有觀賞景點(區)300餘個,主要景點有劍門關、劍閣道、七十二峰、小劍山、姜公祠、姜維墓、鄧艾墓、鍾會故壘、金牛道、後關門、石筍峰、梁山寺、雷霆峽、翠屏峰、仙峰觀、古劍溪橋、志公寺、4D影院、鳥道、玻璃景觀平台等,是四川大九寨環線的重要節點和蜀道三國文化精品旅遊線路的支撐中心。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劍門關劍門關
(圖)劍門關(蜀道)劍門關(蜀道)

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以漢德縣(治今漢陽鎮)有“大劍至小劍隘束之路三十里,連山絕險”,於此地“鑿石架空為飛梁閣道,以通行旅”,又於大劍山峭壁中斷兩崖相峙處,倚崖砌石為門,置閣尉,設戍守,謂之劍閣,成為軍事要隘。
自隋朝以後,陝甘入蜀改道由葭萌縣越牛頭山,經達摩戍(民間稱大木樹),直抵劍門關口,小劍至大劍關口的棧閣道漸廢,“劍閣”之名亦由劍閣道的簡稱成為劍門關的別稱。因此,自唐至清的許多史籍中使用的“劍閣”、“劍門”之名均指劍門關一地。民國二年(1913年)改劍州為劍閣縣後,“劍閣”才專指縣名。

1992年開發建設,劍門蜀道劍門關旅遊景區由劍閣縣風景名勝管理局和劍閣縣林業局翠雲廊管理站共同進行開發、保護、經營、管理。
1993年8月對外開放。
2003年,成立了劍閣縣劍門關景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和四川省劍門關景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劍閣旅遊開發形成了“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新機制。
2006年,翠雲廊景區創建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2008年,5·12汶川地震對景區造成嚴重破壞,劍閣縣整合、籌集資金3.5億元,按照國家4A級景區標準進行開發建設,突出“關、道、人”,完成了規劃、拆亂、修關、建道、作文、配套、綠化、治污等工程。重建後的景區遊覽面積擴大了50倍,新增景點90多處,建設了4D電影院、地質博物館、高空滑索、射箭場、八卦園、觀光電瓶車、滑竿等體驗性項目和設施。
2010年,劍門關景區被評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2011年實施了翠雲廊景區改擴建工程,完成了遊人中心、停車場、步游道及旅遊配套設施建設,景區的游線由以前的800米增加到3800米,景區面積增加近5倍,工程總投資3500萬元。翠雲廊景區更新了各類標識標牌和垃圾桶,新增休息設施30餘處,安裝了監控系統。
2011年劍門關景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調整為劍門關景區管理局,負責景區的經營管理。
2013年,劍門關景區啟動創5A智慧景區建設,依照國家5A景區建設標準及要求,結合劍門關旅遊資源的特點,把劍門關(4A級旅遊景區)、翠雲廊(4A級旅遊景區)2個景區打造成充分利用數位技術與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國家級5A級風景名勝區。
2015年7月被列為國家級5A級風景名勝區,對景區軟硬體設施進行了全面升級和改造。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及服務提升先後投入資金6.9億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劍門關風景區地處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城南15公里處,該地區中心坐標為東經105゜35'08",北緯32゜148'05",總規劃面積84平方公里,核心區面積6平方公里。

地質地貌

(圖)翠雲廊翠雲廊

劍門關景區地處四川盆地北部邊緣斷褶帶,為龍門山脈劍門山乾支,屬中生界白堊系下的蒼溪組(城牆岩群劍門關組)地層,劍門關礫岩由巨厚塊關紫灰色礫岩、紫灰色泥岩石層。

劍門絕壁劍門山的形成,是在漫長的地質構造運動中,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龍門山麓的劍門洪積堆,形成巨厚礫岩,出露地表,稱為城牆岩群劍門關組,亦稱劍門關礫岩。劍門岩由上至下,礫岩層次由多變少,礫徑由大變小,礫泥岩逐漸增多。岩層向東南呈不均勻傾斜的單斜構造,北坡陡峭,南坡漸緩,這些地質特點,鑄造了劍門山的奇險。

劍門山地處四川盆地北部邊緣斷褶帶。在侏羅紀時期(距今約2-1.4億年),四川周圍隆起成山,盆地積水成湖,因受強烈風化侵蝕作用,山地為湖盆提供了豐富的沉積物。形成南北巴湖和蜀湖。白堊紀時期(距今1.4-0.65億年)劍門山脈正處在蜀湖北部邊緣龍門山前山帶,當龍門山強烈上升時,形成劍門洪積堆劍門關關樓與劍門礫岩。在喜馬拉雅運動中,龍門山再次強烈上升,龍門山再被凸顯。

氣候特徵

劍門關風景區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平均氣溫14.0‴,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4.2‴,最熱月平均氣溫24.5‴;年平均降水量為1075.毫升,5—10月為雨季,占全年降雨量87.4%。降雪集中在1—2月,海拔800米以上地區積雪較多;日照分布不均,秋冬兩季雲霧天氣較多,日光難以到達地面,平均125天,占全年的34%;相對濕度74%。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圖)劍門關劍門關

劍門關風景區植被豐富,境內森林以常綠針葉樹柏,松和落葉闊葉樹榿,櫟及小量楊、桐、楓、榆等雜樹組成。境內有天然氣、膨潤土、沙金、鈾礦等礦藏資源。景區屬四川省松櫟林亞區,境內森林以常綠針葉樹柏、松和落葉闊葉樹榿、櫟及少量楊、桐、楓、榆等雜樹組成。森林覆蓋率50%以上。境內成林植被主要為柏木林、馬尾松林、櫟林、榿木林、雜樹林、竹林及茶林等。珍稀植物包括古柏(樹齡一般在400~2000年)、劍閣柏木、銀杏、白皮松、天師栗、香樟、飛蛾樹、紅豆木及劍門蘭花等。

動物資源

劍門關風景區內有野生動物224種,哺乳類動物有47種、鳥類84種、爬行動物12種、兩棲動物6種、魚類75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25種,包括金錢豹、錦雞、獼猴、小熊貓、龜、劍門畫眉等。

水利資源

(圖)劍門關劍門關

劍門關風景區內河流為大劍溪完整流域,屬清江河支流,大劍溪發源於黑山觀,流溪谷淺,至劍門關陡然深切,降落50米,形成顯著的劍門關峽谷。小劍溪發源於北薄家溝,經大吊岩、涼水溝,形成劍雄湖、龍王潭和涼水溝水庫,在大石咀與大劍溪匯合,流域面積120千米。
劍門山脈積石阻雲,溝壑縱橫,下自成溪,劍門山匯集的雨水,都是順著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勢,由涓涓細流聚成條條河流,流經溪澗溝壑,注入清江河水系,匯入嘉陵江。發源於劍門山的水有西河、聞溪河、大小劍溪。西河源於五子山分水嶺西南,其流經劍閣縣境內東寶、武連、正興、開封、迎水、柘壩、長嶺等地,流經南部縣、閬中市匯入嘉陵江。聞溪河源於五子山分水嶺東南,流經鹽店、北廟、普安、聞溪至江口注入嘉陵江。大小劍溪,分別出源於劍門鎮黑山觀,漢陽鎮北蒲家溝,兩溪在劍門隘口至大石溝匯合流入清水江,清水江在曲回鄉張家注入白龍江後匯入嘉陵江。

主要景點

劍門關集雄、險、幽、秀、奇於一體,它除山雄關險之外,還以峽谷的幽深、翠雲廊的秀麗、岩石的怪異、山洞的奇特而聞名,這裡風光名勝和文物古蹟甚多。現已開發的有:大小劍山“七十二峰”、仙峰觀、梁山寺、翠屏峰、經皇洞、照壁、雷公峽、仙女橋、玉女峰、大小穿洞、捨身崖、一線天、石筍峰、後關門、營盤嘴、姜維墓、乾河壩等景點。

劍門蜀道

劍門蜀道位於川北,南起梓潼石牛鋪,北至廣元七盤關,縱橫綿陽、廣元市境內,是以“蜀道”為主幹的帶狀風景名勝區,自古即以“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著稱於世。劍門蜀道是兩千多年來進出川陝的唯一通,素以山高谷深和豐富多采的名勝古蹟吸引遊客,數百里古蜀道上,峰巒疊嶂,峭壁摩雲,雄奇險峻,壯麗多姿,沿途主要古蹟名勝有劍門關、古棧道、三國古戰場遺蹟、翠雲廊、武則天廟皇澤寺、七盤關千佛岩李白故里

翠雲廊

翠雲廊指劍門蜀道上兩側濃蔭蔽日的行道樹,是古蜀道上從劍門關到劍閣縣城一段的美稱。古稱“皇柏”、“張飛柏”,曾有“三百餘里官道,數千萬株古柏”的壯觀景象,主要分布在劍門關到劍閣縣城一段,有的穿插在川陝公路兩側,枝幹參天,濃蔭蔽日,繁茂蒼翠,遠遠望去,蔚然如雲,故而得名。保留了原來“驛道”的舊貌,古風盎然。歷經千餘年的雨雪風霜,更顯雄渾蒼涼,古道夕陽之中,令人橫生昔人已去,天地悠悠的無盡感觸。

(圖)皇澤寺皇澤寺

皇澤寺

皇澤寺原名烏奴寺,始建於唐開元年間,因唐代女皇武則天生於廣元,此廟作為武則天的祀廟,才改名為皇澤寺。寺內尚存南北朝、隋、唐、宋時期的摩崖造像一千餘身。

梓潼

梓潼是古蜀道南端的一顆耀眼明珠。全縣景點眾多,尤以七曲山為勝。七曲山大廟相傳為晉人張亞子的祀廟。歷經一千餘載,今存樓閣寺殿集元、明、清三代建築之精華。景區古柏蒼翠,遮天蔽日,一派蕭然之意。此外,臥龍山千佛岩、漢闕上亭驛劍泉、司馬長卿石室等處均為難得一見的古蹟。

景區榮譽

1982年,劍門蜀道被公布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後改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1992年,劍門關林場被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稱為劍門關國家森林公園。
2010年劍門關景區榮獲"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中國知名旅遊目的地"、"四川省文化產業示範基地"榮譽稱號。
2006年,劍門蜀道遺址被批准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9年,劍門蜀道被納入第二批《中國國家自然遺產、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
2010年9月,劍門關景區被列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2012年6月,劍門蜀道廣元段正式被列入申報世界文化線路遺產預備名錄。
2015年7月,劍門關景區被列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森林公園,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中國紅色經典旅遊景區,四川省自然保護區,四川省地質公園,並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國家大遺址保護十二五專項規劃》,《中國國家地理》四川最美100個拍攝點。
2016年10月9日,國家旅遊局發布十一假日旅遊“紅黑榜”,劍門蜀道劍門關景區上榜旅遊市場秩序最佳景區。

地方特產

(圖)劍門關劍門關

巍巍劍門,既是一處充滿詩情畫意的旅遊勝地,又是一處光輝燦爛的文化寶庫。優美的自然風光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孕育了劍門豆腐、劍門綠茶、劍門火腿、劍門手杖等諸多名優土特產品。

劍門豆腐

“劍門豆腐”,指的是劍門蜀道風景名勝區劍門關生產的別具一格的豆腐。俗話說:不吃劍門豆腐,枉游天下雄關。劍門豆腐是“劍門天下險”之所在地——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劍門關鎮一絕。

劍門做豆腐,都是用石磨推、拐磨拐,磨出的豆渣少,點出的豆腐不僅量多,而且柔滑水嫩,吃起來上口。在劍門關鎮古樸的小街上吃飯,隨便走進一家,選單上全是豆腐菜品,一二百個菜名看得人眼花繚亂,沒飽口福先飽眼福。豆腐是傳統的大眾食品,營養豐盛,能強身鍵體,療疾美容,延年益壽,古代成為“龍腦”。“劍門豆腐”,指的是四川劍閣縣劍門蜀道風景名勝區劍門關生產的別具一格的豆腐。

椐史料記載,它源於西漢,先在安徽湖北一些州郡的豪門貴族,達官顯貴府第中製作享用,後流行到漢水淮河一帶。劍門關鎮的豆腐製作技術起源於三國時期,至今已有上千年歷史。又傳當年唐玄宗入蜀途經劍門,因身體疲勞,又思貴妃,寢不安,食無味,人們給他端來一碗劍門豆腐,他頓時胃口大開,一時高興,便將這兒的特產黃豆封為“皇豆”。

千百年來,劍門人民創造了很多製作、烹調豆腐的方法,使之逐步形成了特色顯著的地方名產。與其它地方的豆腐比較,它的突出特色有四:一是顏色雪白;二是質地細嫩;三是韌性極強,無論切塊、拉條、開片、切絲都得心應手,隨意成形,不碎不爛;四是味道鮮美。

(圖)豆腐王豆腐王

劍門豆腐節

每年5月1日至4日黃金周期間,劍閣縣將舉行“中國·劍門關豆腐文化旅遊節”,讓遊客在領略劍門關風光的同時,品嘗聞名天下的劍門豆腐。

豆腐王

2003年9月28日第一屆劍門豆腐節上,舉行了重達3.3噸的“天地豆腐王”開箱儀式。震天動地的威風鑼鼓聲中。霎時,晶瑩潔白、迄今世界上最大的“豆腐王”冒著熱氣和誘人的芳香赫然現身。

“豆腐王”長2.2米,寬1.2米,高0.9米,重量為3300公斤。隨後,6名“武士”用長柄利斧劈碎了“豆腐王”,20嬌俏村姑提籃搬運豆腐現場烹飪。百人製作、千人觀摩,萬人品嘗的豆腐盛宴開始了。據介紹,“豆腐王”整個製作過程耗時39個小時。吉尼斯中國申報中心副主任吳曉紅女士親臨現場稱,劍門關“天地豆腐王”是迄今世界上最大最重的豆腐,她將儘快向總部提交報告,頒文最後確認。

劍門豆腐乾

劍門豆腐乾是指用劍門豆腐為原料,經過壓榨,滷製而成的口感好,營養價值高,採用真空包裝的綠色休閒食品,有多種風味。

歷史文化

秦漢三國時期

(圖)諸葛亮畫像諸葛亮畫像

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司馬錯滅蜀,即由此道。相傳戰國時期,秦惠王欲吞蜀,苦於無路進蜀,謊稱贈五金牛、五美女給蜀王,蜀王信以為真,派身邊五丁力士,劈山開道,入秦迎美女,運金牛,才開通了這條蜀道,稱為“金牛道”,又稱劍門蜀道。東漢永平四年(公元61年),司隸校尉楊厥重修劍門蜀道。
三國時期,蜀丞相諸葛亮率軍伐魏,路經大劍山,見群峰雄偉,山勢險峻,便令軍士鑿山岩,架飛梁,搭棧道。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曾在此屯糧、駐軍、練兵;又在大劍山斷崖之間的峽谷隘口砌石為門,修築關門,派兵把守。公元263年,魏軍鎮西將軍鍾會率領10萬精兵進取漢中,直逼劍門關欲奪取蜀國,蜀軍大將姜維領3萬兵馬退守劍門關,抵擋鍾會10萬大軍於劍門關外。

晉南北朝時期

西晉元康八年(公元298年),成漢政權奠基人、氐族人李特率領關中流民就食巴蜀,過劍閣,嘆息曰:“劉禪有如此地,面縛於人,豈非庸才耶?”東晉昇平三年(公元359年),梁州刺史司馬勛叛亂,引兵入劍閣,攻涪(今綿陽),進圍益州(今成都),丞相桓溫遣東晉名將朱序等討平之。東晉寧康元年(公元373年),前秦皇帝苻堅使部將徐成攻克劍閣,進而奪取梁、益二州。
南朝齊建元二年(公元480年),南齊大將崔慧景於劍閣擊敗引氐族來犯梁州的李烏奴。南朝梁天監四年(公元505年),北魏名將邢巒遣統軍王足入劍閣,圍涪城。天監十三年(公元514年),北魏遣甄琛出劍閣。天監十五年(公元516年),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張齊與北魏爭葭萌關失敗,劍門守軍棄城而去。普通六年(公元525年),益州刺史蕭淵猷遣其將樊文熾圍劍門關,失敗遁走。大同元年(546年),劍閣復入於梁。大寶元年(公元550年),氐族酋長楊法琛據利州(今廣元)歸附北魏,益州刺史、武陵王蕭紀遣楊乾運討伐於劍門關。承聖二年(公元553年),蕭紀叛亂,東侵荊州,西魏尉遲迥乘虛南下潼州(今綿陽),楊乾運等密以劍閣送款於魏,迥入劍閣,蜀遂瓦解。後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益州總管王謙舉兵回響相州總管尉遲迥,討伐楊堅,楊堅使隋朝名將梁睿討之,自劍閣進逼成都。

隋唐五代時期

唐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山南西道節度使嚴礪奪劍門,入劍州,平定作亂的西川節度使劉辟。鹹通末年(公元874年),南詔犯成都,唐軍出劍門,而敵退卻。乾寧四年(公元897年),西川節度使王建攻東川,隴右節度使李茂貞遣部將李繼昭援救,留偏將守劍門關。
後唐同光四年(公元926年),後唐滅前蜀,李紹琛(康延孝)在劍州擁兵自稱西川節度使,魏王李繼岌遣任圜追擊之,任圜先遣別將下劍門關守之,遂進敗紹琛於漢州。長興元年(公元930年),東川節度使董璋、西川節度使孟知祥謀據兩川,董璋遣兵築七寨於劍門關,又於劍門關北置永定關,布列烽火,大將石敬瑭受命討伐董璋,偷襲劍門關。後周顯德二年(公元955年),遣軍伐後蜀,取秦、階諸州,蜀人聚兵糧於劍門關、白帝城。

宋時期

宋乾德三年(965年),王全斌伐後蜀,有降卒進言:“由昭化縣江東越大山數重,有狹徑,名來蘇,蜀人於江西置柵守之,對岸有渡,路出劍門南二十里,至青韁店與官道合,由此進兵則劍門之險不足恃也。”康延澤曰:“蜀人併力守劍門,若令諸帥協力攻取,而命別將取來蘇,達青韁,北擊劍閣,與大兵夾攻,破之必矣。”王全斌從之,遂奪劍門關。

傳說故事

古金牛道的故事
據《華陽國志》、《蜀王本紀》、《水經注》等古書記載,戰國中後期,秦惠王見古蜀國第十二世開明王朝國力衰退,蜀王荒淫無道,便欲攻打蜀,但是秦國到蜀國被千萬重大山阻隔,根本沒有道路可以通行。大約秦惠王深知蜀國人有崇信巫術鬼神的迷信傳統吧,於是心生一計,請人鑿刻了五個巨大的石牛,贈送給蜀王。秦王派人在石牛尾下放置黃金,每頭牛還像模像樣地安排了專門的飼養人員。蜀國人一見到這些石牛,以為是天上神牛,能屙黃金。蜀王大喜,便派國中五個有移山倒海之力的著名大力士,開山辟路,一直將石牛拖回成都。但是,因為有了道路,秦國的兵馬很快就把蜀國占領了。這就是“五丁開山”的傳說,而這條拖送石牛的道路,就是古金牛道,亦稱劍門蜀道的最初的來歷。
珊瑚壁的傳說
珊瑚壁:在劍門關隘東側的岩壁上有一種淡紅色的印痕,這印痕色彩隨天氣變化而發生變化,若陽光照射,壁頭金光閃閃,若遇煙雨濛濛,壁頭是紅中的帶黑,被人稱為“珊瑚壁”。清人袁枚的《隨園詩話》說:五代時,宋滅後蜀,後蜀的宮殿頃刻間土崩瓦解,宮人四處逃命。宋軍的首領王全斌派人在成都大搜尋,在郊區農戶搜查到一名侍女名袁苣,年方十八,美貌如仙,談吐高雅並能詩善辭,精通琴畫,堪稱絕色佳人,已在宮中三載,專侍花蕊夫人。宋軍將花蕊夫人徐慧妃及其侍女袁苣解送京都,行至劍門關大劍溪邊,二人心想,已處家破國亡之境,不能再受凌辱,於是一縱身跳下大劍水。不久,這溪上端壁上顯現出形似珊瑚樹的影印,後人稱它是“紅樹珊瑚”。
捨身崖的傳說
捨身崖,在梁山寺廟側,距離寺廟的山門10餘米。石壁陡峭,電視發射塔就坐落在捨身崖的山峰上。抱著峰頂的樹幹向下望,無不毛骨悚然,只有膽大者才敢有此舉動。
千百年來,劍門山區都流傳著關於捨身崖的美好而動人的傳說:大約在明朝初年,朝中有一位身經百戰、屢建功勳的將軍,來到梁山寺削髮為僧,法名“枳松”。枳松沉靜寡言,待人和善、精通佛學,深得寺內眾僧擁戴,被大家推選為主持。一天傍晚,枳松一人在廚房裡做飯,不料來了一位約莫30歲的施主。便上前一步動手去拉扯枳松的衣袖。這時枳松瞋目大怒,掙脫了身子,舉起捍麵杖驅趕女施主。女施主轉身即跑,縱身跳下險崖,想必喪命。枳松心想,一個出家人竟鬧出人命,佛法怎容,於是他也縱身跳下崖去。原來那位女施主是觀音菩薩的化身,有意來考驗枳松的。經過這一番現場考察,證明枳松是虔誠的弟子,觀世音用一朵祥雲接他上西天極樂世界去了。枳松跳下去的懸崖便是名符其實的“捨身崖”。它給劍門山增添了一個出色的景點。[1]
綽約風姿劍溪橋
劍門關前兩公里多的大劍溪上,有一座歷經500多年迷離風塵至今風姿綽約的明代老橋。此橋建於明代弘治年間(1488—1505年),距今超過500多年了。
橋下的四個橋墩結構堅實,三拱完整無損,橋面鑲嵌的石板損壞極少,兩側的十四根石柱和石欄板,只存石柱五根,其餘僅留依稀痕跡。相傳,劍溪橋製造時裡面藏有法術,劍門山區雖時有山洪暴漲,但從未有水膽敢逾越橋面,毀橋阻路。他童年五六歲在此放牛的時候,老橋基本上就是這個樣子,當時橋欄兩端的柱上各置有一條蛤蟆造型石刻,現在頭尾細部雖有損壞,但其體態尚存。
劍門關姜維橋的傳說
劍門關是四川四大名山之一,以“劍門天下雄”而著稱天下。在雄偉的劍門關上,有一座不太起眼的雙拱小橋,這座小橋相傳是蜀國大將姜維所修。但為什麼要修成拱型的呢?這裡就有個故事可說了。姜維兵駐劍門關,把守這入川的蜀道,當時這座小橋並不是拱形的,而是一般的平橋。每當夜幕降臨,就可以聽到對岸陣陣鬼哭狼嚎之聲傳來,駐軍兵士甚是恐慌,深怕對岸野鬼過來索命以致軍心不穩。姜維聽說之後為了穩定軍心,便下令將平橋拆除後重修成雙拱橋,並告訴士兵們:鬼是不走彎路的,所以他們過不來了,大家儘管放心就是了。從此,兵士們對對岸的聲響不再懼怕,泰然處之,軍心穩定。而這座小橋就被命名為“姜維橋”了。

中國十大名關

劍門關 | 武勝關 | 友誼關 | 嘉峪關 | 雁門關 | 紫荊關 | 娘子關 | 居庸關 | 山海關 | 平型關

中國古代關隘

說明 關隘,又稱關卡,是在交通要道設立的防務設施。關隘文化以其厚重深沉的歷史積澱和豐富燦爛的人文內涵,給人以感受和啟迪。
名稱 居庸關|玉門關|嘉峪關|仙人關|陽關|天井關|雁門關|石嶺關|平型關|娘子關|潼關|蒲津關|武關|大散關|山海關|函谷關|虎牢關|瞿塘關|大勝關|獨松關|仙霞關|鬼門關|古嚴關|鎮南關|下關| |倒馬關|紫荊關|葭萌關|汜水關|劍門關|涪水關|綿竹關|昭關|陽關|蕭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