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嚴關

古嚴關

古嚴關介紹:古嚴關亦稱炎關。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嚴關位於桂林市興安縣嚴關鄉嚴關村。始建於何時,其說不一,有說建於秦,有說築於漢。現存嚴關自明崇禎十一年(公元1638年)以後多次維修。關口築於獅子山與鳳凰山之間。關門中,兩旁城垣連山。垣高5.3米,長43.2米,厚8.23米,內外砌以青石,中間填土。關門分前後兩重券拱,門高4米,中間露頂,其上舊建門樓。關門的內外門額上,嵌有清鹹豐元年(公元1851年)興安知縣商昌題刻“古嚴關”三個大字。

基本信息

古嚴關古嚴關

古嚴關亦稱炎關。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桂林市興安縣嚴關鄉嚴關村。始建於何時,其說不一,有說建於秦,有說築於漢。現存嚴關自明崇禎十一年(公元1638年)以後多次維修。關口築於獅子山鳳凰山之間。關門中,兩旁城垣連山。垣高5.3米,長43.2米,厚8.23米,內外砌以青石,中間填土。關門分前後兩重券拱,門高4米,中間露頂,其上舊建門樓。關門的內外門額上,嵌有清鹹豐元年(公元1851年)興安知縣商昌題刻“古嚴關”三個大字。

由於嚴關形勢險要,歷來“嶺南戰事,嘗繫於此”。如宋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宋將馬暨率兵三千駐防於此,阻擊南下元軍;南明永曆四年(公元1650年),張同敞督兵防守嚴關,抗拒清兵南進;清順治九年(公元1652年),農民軍將領李定國揮師破關,大敗清定南王孔有德。嚴關又是南北交通要道,歷代名人經過此處,題詠甚多,如宋代著名詩人李師中、張孝祥、范成大、劉克莊等,均有詩章留傳。關北田野中有一孤石,傳為宋代楊八姐上馬石,上有前人詩刻多件。關西山崖上亦有宋明以來遊人摩崖十餘方。尤其是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桂州太守程鄰、嘉定九年(公元1216年)廣西提刑方信孺的“嚴關”題榜,形制巨大,書法古樸,是很珍貴的藝術品。

相關連結:五里關 金鎖關 壽唐關


中國古代關隘

說明 關隘,又稱關卡,是在交通要道設立的防務設施。關隘文化以其厚重深沉的歷史積澱和豐富燦爛的人文內涵,給人以感受和啟迪。
名稱 居庸關|玉門關|嘉峪關|仙人關|陽關|天井關|雁門關|石嶺關|平型關|娘子關|潼關|蒲津關|武關|大散關|山海關|函谷關|虎牢關|瞿塘關|大勝關|獨松關|仙霞關|鬼門關|古嚴關|鎮南關|下關| |倒馬關|紫荊關|葭萌關|汜水關|劍門關|涪水關|綿竹關|昭關|陽關|蕭關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