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雲石刻

凌雲石刻

凌雲石刻是百色最具石山區特色和州府治地特色的人文景觀之一 。據縣文物管理所調查統計,凌雲現存的石刻分為10個部分130多款,字數最多的一款有石刻2400多字,最大的一款石刻為2平方米,最早的石刻是明代景泰四年(公元 1453年),至今已有542年。

基本信息

景點介紹

凌雲石刻凌雲石刻

石刻內容有契約、詩詞、題聯題字、碑文、墓志銘和雜文遊記等。主要分布在縣城周圍,

凌雲石刻凌雲石刻

以汾洲、五指山、水源洞、雲台山、翠屏山、獨秀峰、壽桃山為多。石刻最多是水源洞摩崖石刻,共50餘幅,大都是地方官吏、社會名流所題,內容有題額、對聯、詩詞、聯詩、散文、碑記等,記錄了當時文學之精華;其書法有楷書、行書、隸書、魏書、篆書、一應俱全,風格各異,用筆蒼勁有力,書藝精湛,具有較高的文學、藝術價值,為縣文物保護單位。

現狀

凌雲石刻凌雲石刻

凌雲石刻現存的石刻分為10個部分130多款,字數最多的一款有石刻2400多字,最大的一款石刻為2平方米,最早的石刻是明代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至今已有542年。 石刻內容有契約、詩詞、題聯題字、碑文、墓志銘和雜文遊記等。

凌雲石刻凌雲石刻

主要分布在縣城周圍,以汾洲、五指山、水源洞、雲台山、翠屏山、獨秀峰、壽桃山為多。石刻最多是水源洞摩崖石刻,共50餘幅,大都是地方官吏、社會名流所題,內容有題額、對聯、詩詞、聯詩、散文、碑記等,記錄了當時文學之精華;其書法有楷書、行書、隸書、魏書、篆書、一應俱全,風格各異,用筆蒼勁有力,書藝精湛,具有較高的文學、藝術價值,為縣文物保護單位。

凌雲山古摩崖石刻

凌雲石刻凌雲石刻

擁有集鳳、棲鸞、靈寶、丹霞、擁翠、望去、就日、兌悅、祝融九座山峰的凌雲山,又叫“九頂品”,自古就是遊覽勝地,人稱“上朝峨嵋,下朝九頂”。留下了許多詩文和摩崖石刻。蒼松怪柏之下,古佛新亭之間,承受處可見筆走龍蛇、意趣無窮的書法精品。 大佛景區門內的“凌雲義渡”四字記載了當年古渡義務服務的歷史,大字旁還有小字註明“不收錢”,可見古人的一片仁者之風,頗令後人深思。“龍湫”之上的“龍”,長約3米,筆意連貫,大氣渾成,人稱“一筆龍”。此外,凌雲棧道旁有今人題刻十餘處,與一排水丹山相映,自有無限的文采內流。

中國石刻藝術

廣西百色市主要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