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崖石刻[詞語釋義]

摩崖石刻[詞語釋義]
摩崖石刻[詞語釋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摩崖石刻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石刻藝術,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書法、造像或者岩畫。摩崖石刻起源於遠古時代的一種記事方式,盛行於北朝時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後連綿不斷。摩崖石刻有著豐富的歷史內涵和史料價值。

基本信息

釋義

詞義

摩崖石刻摩崖石刻

摩:本義為“摩擦,磨蹭”。

崖:天然的石壁。

摩崖一詞常與“石刻”連用,“摩崖石刻”意為:“在山崖上刮摩,在石頭上刻劃”。即在山崖上刮摩,在石頭上刻劃的符號、圖案、文字等。

古代論述

馮雲鵬《金石索》曰:“就其山而鑿之,曰摩崖。”

清人葉昌熾語石》認為:“今人見題名,或稱之為摩崖,不知摩崖不皆題名也。即桂林諸山,詩、賦、贊、頌姑無論,唐宋《平蠻》諸碑、韓雲卿《舜廟碑》,非巍然巨製乎?……晉、豫、齊、魯間佛經、造像,亦往往刻於崖壁……蓋摩崖,猶‘碑’也,為通稱,為虛位,亦為刻石之綱,其文字則條目也。”

馬衡《凡將齋金石叢稿·中國金石學概要》指出:“刻石之特立者謂之碣,天然者謂之摩崖。”

歷史起源

摩崖石刻摩崖石刻

遠古時代,有以石刻石和以色塗石,繪製理想圖畫祀之或為紀游之所。後來以金鑿刻,就更為方便了。

佛教經文刻石的風氣盛行於北朝,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後連綿不斷。

北朝時期,佛教經歷了三次滅佛事件。信仰佛教的僧俗人眾對此深有憂患:“以為縑緗有壞,簡策非久,金牒難求,皮紙易滅”。鄒城尖山刻經的石頌亦有“縑竹易銷,金石難滅,托以高山,永留不絕”之詞句,希望將佛經鐫刻于山崖巨岩,使佛法傳之不朽。北朝摩崖刻經就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產生的。它追求大山大川上的經文與整個環境渾然一體,也與人的心靈渾然一體,創出一個有生命的自然整體。滅佛事件使書法藝術衝出雅室殿堂,走向大自然,使書法藝術與其它藝術交融,更加廣泛地推動了摩崖藝術的發展和精進。

種類

古代

中國古代對摩崖石刻有以下兩種認識:一是認為摩崖石刻是專指石刻文字;一種認為包括石刻文字和造像。

現代

現代一般認為,摩崖石刻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1、廣義的摩崖石刻是指人們在天然的石壁上摩刻的所有內容,包括上面提及的各類文字石刻、石刻造像,還有一種特殊的石刻———岩畫也可歸入摩崖石刻。

2、狹義的摩崖石刻則專指文字石刻,即利用天然的石壁刻文記事。

特點

摩崖石刻摩崖石刻

中國名山眾多,很多人在需要敘功或記事的地方,剷平一塊石壁勒刻文字或圖像,少者數字,多者千言。 有著豐富的歷史內涵和史料價值。

由於石壁不能像碑石那樣進行精細,字型為篆、隸、楷、草、行等,大小、長度、廣狹參差錯落。

摩崖有些是經過書丹的,但也有不少是直接奏刀鑿刻,故其書風多自然開張,氣勢雄偉,意趣天成,表現出一種陽剛之美。且許多摩崖石刻為政治或文化名人所題,書法精美,具有珍貴的藝術價值。

分布

泰山摩崖石刻《紀泰山銘》泰山摩崖石刻《紀泰山銘》

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保存著許多重要的摩崖石刻,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八處,分布在山東、陝西、湖南、湖北、四川、雲南和福建等,字型包括等,內容涉及範圍很廣,包括文學、人物生平、歷史、醫藥和水利等方面的內容。典型的有:

泰山摩崖石刻

泰山摩崖石刻共有1000餘處,其中最著名的《紀泰山銘》刻石,又稱唐摩崖,刻於唐開元十四年(726年),在岱頂大觀峰崖壁上。摩崖高12.3米,寬5.3米,碑文書24行,滿行51字,現存1008字,字大16×25厘米,除“御製御書”4字和末行年、月、日為正書外,其他均為隸書。額高3.95米,隸書“紀泰山銘”2行4字,字大45×56厘米,書法遒勁婉潤,端嚴雄渾。碑文為唐玄宗李隆基東封泰山時親手撰書,相傳由燕許修其辭,韓史潤其筆,文詞典雅,對研究唐代歷史、書法、鐫刻藝術均有重要價值。

武夷山中摩崖石刻

武夷山中摩崖石刻遍布山中,約有700餘處,琳琅滿目,真草隸篆,各呈異彩,內容博大精深,詩文辭賦兼收並蓄。或紀游,或紀勝,或賦詩詠景,或撰文抒志;官府及民間的關於保護武夷山的禁令刻石等也躋身其間。

子房山摩崖石刻

子房山摩崖石刻子房山摩崖石刻
徐州子房山主峰西側,有一處摩崖石刻景觀,面積大約四五百平米。由石刻藝人謝仲華先生歷時二十年鐫刻而成(1991年—2011年)。石刻收錄當代詩人格律詩詞五十餘篇,由數十名書法家用真、草、隸、篆書寫。詩詞作品以歌頌張良為題材,內容涵蓋了“張良椎擊秦王”、“圯上進履”、“四面楚歌”、“張良吹簫”等歷史記載及傳說。詩詞嚴格按照詩詞格律,用韻方面堅持“詩遵平水,曲循中原”。詩作悲壯淒婉,準確的還原了歷史。 像徐書信先生的七絕:“圯上傳書黃石公,沙場屢戰建奇功。洞簫淒婉雲天外,震斷霸王牛角弓。”像徐向中先生的楹聯:“若論項羽千聲鼓,還遜張良一段簫。”等,都從不同側面對漢代三傑之一的張良做出了準確客觀的描述和讚揚。子房山摩崖石刻的出現,向世人展示了徐州人繼承、維護漢文化的風采,使久負盛名的子房山增添了新的文化底蘊和內涵。

千佛寺摩崖石刻

在潼南縣發現的雕刻精美、題材豐富的唐宋古佛像。在潼南縣發現的雕刻精美、題材豐富的唐宋古佛像。

位於重慶市潼南縣崇龕鎮薛家村1社張家灣北部山腳下。

2012年5月21日,據媒體報導,2011年8月重慶潼南縣一個採石點發現了283尊唐至元明時期的千佛寺摩崖石刻造像。專家從造像題材、藝術風格及紀年題記等初步推測,千佛寺摩崖造像最早是中唐時期,一直持續到元明,其中以晚唐、北宋時期造像為主,對研究佛教如何進入巴蜀有重要意義。這批摩崖石刻正在申報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