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管理的傳染病診斷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管理的傳染病診斷標準

3.2.1急性肝炎 3.2.1病史 1.2.1發熱。

法定傳染病診斷標準(2004年)

傳染病診斷標準及相關法規傳染病診斷標準及相關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管理的傳染病診斷標準(衛生行業標準)規定管理的37種傳染病
甲類傳染病鼠疫霍亂
乙類傳染病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愛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鏇體病血吸蟲病瘧疾
丙類傳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

甲類傳染病

鼠疫【GB15991—1995】

診斷標準
1.1 流行病學線索
患者發病前10d到過鼠疫動物病流行區或接觸過鼠疫疫區內的疫源動物、動物製品及鼠疫病人,進入過鼠疫實驗室或接觸過鼠疫實驗用品。
1.2 突然發病,高熱,白細胞劇增,在未用抗菌藥物(青黴素無效)情況下,病情在24h內迅速惡化並具有下列症候群之一者:
1.2.1 急性淋巴結炎,腫脹,劇烈疼痛並出現強迫體位。
1.2.2 出現重度毒血症、休克症候群而無明顯淋巴結腫脹。
1.2.3 咳嗽胸痛咯痰帶血或咳血
1.2.4 重癥結膜炎並有嚴重的上下眼瞼水腫。
1.2.5 血性腹瀉並有重症腹痛、高熱及休克症候群。
1.2.6 皮膚出現劇痛性紅色丘疹,其後逐漸隆起,形成血性水泡,周邊呈灰黑色,基底堅硬。水泡破潰,創面也呈灰黑色。
1.2.7 劇烈頭痛、昏睡、頸部強直、譫語妄動、腦壓高、腦脊液濁渾。
1.3 患者的淋巴結穿刺液、血液、痰液,咽部和眼分泌物以及屍體臟器或管狀骨骨骺取材標本,分離到鼠疫菌
1.4 患者2次(間隔10d)採集血清,用PHA法檢測F1抗體呈現4倍以上增長。
2 疑似病例
具備1.1加1.2中任一項。
3 確診病例
疑似病例加1.3或1.4。
4 隱性感染者
有鼠疫流行病學線索,沒有明顯的鼠疫臨床表現,沒有接種過鼠疫菌苗,有PHA檢測其血清出現1∶40以上F1抗體滴度者。
5 追溯診斷病例
在有過鼠疫流行病學線索的人群中,曾出現過鼠疫臨床表現,沒接種過鼠疫菌苗,其血清經PHA檢測出現1∶40以上F1抗體滴度者。
6 病型
6.1 確診鼠疫病例,有1.2.1臨床表現者,為腺型鼠疫。
6.2 確診鼠疫病例,有1.2.2臨床表現者,為敗血型鼠疫。
6.3 確診鼠疫病例,有1.2.3臨床表現者,為肺型鼠疫。
6.4 確診鼠疫病例,有1.2.4臨床表現者,為眼型鼠疫。
6.5 確診鼠疫病例,有1.2.5臨床表現者,為腸型鼠疫。
6.6 確診鼠疫病例,有1.2.6臨床表現者,為皮膚型鼠疫。
6.7 確診鼠疫病例,有1.2.7臨床表現者,為腦膜炎型鼠疫。

霍亂【GB15984—1995】

1疑似霍亂診斷標準
a.凡有典型臨床症狀,如劇烈腹瀉,水樣便(黃水樣、清水樣、米泔樣或血水樣),伴有嘔吐,迅速出現嚴重脫水,循環衰竭及肌肉痙攣(特別是腓腸肌)的首發病例,在病原學檢查尚未肯定前。
b.霍亂流行期間有明確接觸史(如同餐、同住或護理者等),並發生瀉吐症狀,而無其他原因可查者。
具有上述項目之一者診斷為疑似霍亂。
2.確定診斷標準
a.凡有腹瀉症狀,糞便培養01群或0139群霍亂弧菌陽性;
b.霍亂流行期間的疫區內,凡有霍亂典型症狀(見1a),糞便培養01群和0139群霍亂弧菌陰性,但無其他原因可查者;
c.在流行期間的疫區內有腹瀉症狀,作雙份血清抗體效價測定,如血清凝集試驗呈4倍以上或殺弧菌抗體測定呈8倍以上增長者;
d.在疫源檢查中,首次糞便培養檢出01群或0139群霍亂弧菌前後各5天內有腹瀉症狀者。
臨床診斷:具備b。
確診病例:具備a或c或d。

乙類傳染病

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試行)

1、流行病學史
1.1與發病者有密切接觸史,或屬受傳染的群體發病者之一,或有明確傳染他人的證據;
1.2發病前2周內曾到過或居住於報告有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並出現繼發感染疫情的區域。
2、症狀與體徵
起病急,以發熱為首發症狀,體溫一般>38℃,偶有畏寒;可伴有頭痛、關節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瀉;常無上呼吸道卡他症狀;可有咳嗽,多為乾咳、少痰,偶有血絲痰;可有胸悶,嚴重者出現呼吸加速,氣促,或明顯呼吸窘迫。肺部體徵不明顯,部分病人可聞少許濕羅音,或有肺實變體徵。
注意:有少數病人不以發熱為首發症狀,尤其是有近期手術史或有基礎疾病的病人。
3、實驗室檢查
外周血白細胞計數一般不升高,或降低;常有淋巴細胞計數減少。
4、胸部X線檢查
肺部有不同程度的片狀、斑片狀浸潤性陰影或呈網狀改變,部分病人進展迅速,呈大片狀陰影;常為多葉或雙側改變,陰影吸收消散較慢;肺部陰影與症狀體徵可不一致。若檢查結果陰性,1-2天后應予複查。
5、抗菌藥物治療無明顯效果。
疑似診斷標準:符合上述1.1+2+3條或1.2+2+4條或2+3+4條。
臨床診斷標準:符合上述1.1+2+4條及以上,或1.2+2+4+5條,或1.2+2+3+4條。
醫學觀察診斷標準:符合上述1.2+2+3條。
符合醫學觀察標準的病人,如條件允許應在指定地點接受隔離觀察;也可允許患者在家中隔離觀察。在家中隔離觀察時應注意通風,避免與家人的密切接觸,並由疾病控制部門進行醫學觀察,每天測體溫。觀察中的病人病情符合疑似或臨床診斷標準時要立即由專門的交通工具轉往集中收治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和疑似病人的醫院進行隔離治療。
鑑別診斷:臨床上要注意排除上感、流感、細菌性或真菌性肺炎、愛滋病合併肺部感染、軍團病肺結核、流行性出血熱、肺部腫瘤、非感染性間質性疾病、肺水腫、肺不張、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細胞浸潤症、肺血管炎等臨床表現類似的呼吸系統疾患。
重症非典型肺炎診斷標準
符合下列標準中的1條即可診斷為重症“非典型肺炎”:
一、呼吸困難,呼吸頻率>30次/分。
二、低氧血症,在吸氧3-5升/分條件下,動脈血氧分壓(PaO2)<70mmHg,或脈搏容積血氧飽和度(SpO2)<93%;或已可診為急性肺損傷(ALI)或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ARDS)。
三、多葉病變且病變範圍超過1/3或X線胸片顯示48小時內病灶進展>50%。
四、休克或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徵(MODS)。
五、具有嚴重基礎性疾病或合併其他感染或年齡>50歲。

愛滋病GB16000—1995】

1 急性HIV感染
1.1 流行病學史
1.1.1 同性戀或異性戀者有多個性伴侶史,或配偶或性伴侶抗HIV抗體陽性。
1.1.2 靜脈吸毒史
1.1.3 用過進口Ⅶ因子等血液製品。
1.1.4 與HIV/AIDS患者有密切接觸史。
1.1.5 有過梅毒、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等性病史。
1.1.6 出國史。
1.1.7 抗HIV(+)者所生的子女。
1.1.8 輸入未經抗HIV檢測的血液。
1.2 臨床表現
1.2.1 有發熱,乏力,咽痛,全身不適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
1.2.2 個別有頭痛、皮疹、腦膜腦炎或急性多發性神經炎
1.2.3 頸、腋及枕部有腫大淋巴結類似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
1.2.4 肝脾腫大。
1.3 實驗室檢查
1.3.1 周圍血WBC及淋巴細胞總數起病後下降,以後淋巴細胞總數上升可見異型淋巴細胞
1.3.2 CD4/CD8比值大於1。
1.3.3 抗HIV抗體由陰性轉陽性者,一般經2~3個月才陽轉。最長可達6個月,在感染視窗期抗體陰性。
1.3.4 少數病人初期血清P24抗原陽性。
2 無症狀HIV感染
2.1 流行病學史
同急性HIV感染。
2.2 臨床表現
常無任何症狀及體徵。
2.3 實驗室檢查
2.3.1 抗HIV抗體陽性,經確診試驗證實者[見附錄A(標準的附錄)中A2]。
2.3.2 CD4淋巴細胞總數正常,CD4/CD8大於1。
2.3.3 血清P24抗原陰性。
3 AIDS
3.1 流行病學史
同急性HIV感染。
3.2 臨床表現
3.2.1 原因不明的免疫功能低下。
3.2.2 持續不規則低熱多於1個月。
3.2.3 持續原因不明的全身淋巴結腫大(淋巴結直徑大於1cm)。
3.2.4 慢性腹瀉多於4~5次/日,3個月內體重下降大於10%。
3.2.5 合併有口腔念珠菌感染、卡氏肺囊蟲肺炎巨細胞病毒(CMV)感染、弓形體病隱球菌腦膜炎,進展迅速的活動性肺結核、皮膚黏膜的Kaposi肉瘤淋巴瘤等。
3.2.6 中青年患者出現痴呆症
3.3 實驗室檢查
3.3.1 抗HIV抗體陽性經確診試驗證實者。
3.3.2 P24抗原陽性(有條件單位可查)。
3.3.3 CD4淋巴細胞總數小於200/mm3或200~500/mm3。
3.3.4 CD4/CD8小於1。
3.3.5 周圍血WBCHb下降。
3.3.6 β2微球蛋白水平增高。
3.3.7 可找到上述各種合併感染的病原學或腫瘤的病理依據。
4 病例分類
4.1 確診病例
4.1.1 HIV感染者需具備抗HIV抗體陽性,急性HIV感染系高危人群在追蹤過程中抗HIV陽轉。
4.1.2 AIDS病例:具備有3.1,3.2中任何一項和3.3中3.3.1、3.3.3、3.3.7。

病毒性肝炎

(一)、A型肝炎【GB 17010—1997】

診斷標準
1 急性肝炎
1.1 急性無黃疸型肝炎
1.1.1 流行病學:發病前45天內有吃不潔食物史或飲不潔生水或與A肝急性病人有密切接觸史
  1.1.2 症狀:近1周左右出現的無其他原因可解釋的發熱、乏力和納差、噁心、嘔吐等消化道症狀。
1.1.3 體徵:肝臟腫大,伴有觸痛或叩痛。
1.1.4 肝功能檢查:谷丙轉氨酶ALT)明顯異常。
1.1.5 HAV標誌檢測:血清抗HAVIgM陽性或抗HAV-IgG雙份血清呈4倍升高者。
疑似病例:1.1.2+1.1.4。
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加1.1.5。
1.2 急性黃疸型肝炎
凡符合急性無黃疸型肝炎診斷條件,且血清膽紅素大於17μmO1/L,尿膽紅素陽性,或臨床上有鞏膜、皮膚黃疸並排除其他疾病所致黃疸者可確診。
2 淤膽型肝炎
2.1 起病類似急性黃疸型肝炎,但自覺症狀常較輕。
2.2 肝功能檢查血清膽紅素明顯升高,以直接膽紅素為主,同時伴鹼性磷酸酶γ-谷氨醯轉肽酶膽固醇等明顯增高,ALT中度增高。
2.3 表現為梗阻性黃疸持續3周以上,並能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肝內外梗阻性黃疸。
2.4 HAV標誌檢測:同1.1.5。
2.5 肝臟病理學特點:詳見A肝附錄B。
疑似病例: 2.1+2.2+2.3。
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加2.4或2.4加2.5。
3 重型肝炎
3.1 急性重型
3.1.1 急性起病,嚴重消化道症狀,並在起病後10天內迅速出現精神神經症狀(用Smith分類法出現Ⅱ°以上的肝性腦病),而排除其他原因引起者。
3.1.2 體徵:肝臟迅速縮小。
3.1.3 肝功能異常,數日內血清膽紅素大於171μmol/L,或每日升高值大於17.1μmol/L,凝血酶原活動度小於40%。
3.1.4 HAV標誌檢測:同1.1.5。
3.1.5 肝臟病理學特點:詳見A肝附錄B。
疑似病例: 3.1.1+3.3.1.2+3.1.3。
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加3.1.4或3.1.2加3.1.5。
3.2 亞急性重型
  3.2.1 以急性肝炎起病,臨床上有極度乏力,嚴重食欲不振,黃疸迅速加深,出現腹水及出血傾向。肝臟進行性縮小。病程在10天以上,8周以內,出現意識障礙(以Smith分類法出現Ⅱ°以上的肝性腦病)。
3.2.2 肝功能明顯異常,膽酶分離,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倒置,膽固醇降低,凝血酶原活動度小於40%。
3.2.3 HAV標誌檢測;同1.1.5。
3.2.4 肝臟病理學特點:詳見A肝附錄B。
疑似病例: 3.2.1+3.2.2。
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加3.2.3或3.2.3加3.2.4。
(二)B型肝炎(HB): 【GB 15990—1995】
3.1 診斷原則
根據流行病學、臨床症狀、體徵、實驗室檢查和/或肝活體組織檢查等手段,進行綜合分析,動態觀察予以診斷。
3.2.1 急性肝炎
3.2.1.1 急性無黃疸型肝炎
a)流行病學資料:半年內接受過血及血製品或曾有其他醫源性感染,生活中的密切接觸,尤其是性接觸而未採用保險套者。
b)症狀:指近期出現的無其他原因可解釋的持續一周以上的明顯乏力和消化道症狀。
c)體徵:主要指肝臟腫大,伴有觸痛或叩痛。
d)肝功能檢查:谷丙轉氨酶(ALT)明顯增高。
e)HBV標記物檢測:(1)病程中HBsAg由陽性轉為陰性,或HBsAg由陽性轉為陰性且出現抗-HBs陽轉。(2)抗-HBCIgM滴度高水平,而抗-HBcIgG陰性或低水平。
f)病理組織學特點:如鑑別診斷需要,有條件者可作肝活檢,詳見B肝附錄B。
在以上各項中病原學指標、症狀和肝功能異常為必備條件,流行病學資料和體徵為參考條件。
疑似病例:符合以上諸條中b)+d)。
確診病例:疑似病例+e)。
3.2.1.2 急性黃疸型肝炎
a)同3.2.1.1.a)。
b)指近期出現無其他原因可解釋的,持續一周以上的明顯乏力、消化道症狀及尿黃。
c)體徵:皮膚鞏膜黃染、肝腫大,伴有觸痛或叩痛。
d)肝功能檢查:ALT升高,血清膽紅素(Bil)大於17.1μ mol/L(大於1mg/dL)和/或尿膽紅素陽性並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黃疸。
e)HBV標記物檢測:(1)病程中HBsAg由陽性轉為陰性,或HBsAg由陽性轉為陰性且出現抗-HBs陽轉。(2)抗-HBC IgM滴度高水平,而抗-HBc IgG陰性或低水平。
f)病理組織學特點:如鑑別診斷需要,有條件者可以做肝活檢,詳見B肝附錄B。
疑似病例:b)+c)+d)。
確診病例:疑似病例+e)。
3.2.1.3 慢性遷延型肝炎(簡稱慢遷肝)
a)急性B肝病程超過半年尚未痊癒者,如無急性B肝史,肝炎病程超過半年未愈者,病情較輕不足以診斷慢性活動性肝炎者。
b)肝功能檢查,ALT持續或間歇異常。
c)HBV標記物檢測:抗-HBc IgM滴度不高或陰性,但血清HBsAg或HBVDNA任何一項陽性病程持續半年以上。
d)肝臟病理組織學特點:詳見B肝附錄B。
疑似病例:a)+b)+c)。
確診病例:疑似病例+d)或c)+d)。
3.2.1.4 慢性活動型肝炎(簡稱慢活肝)
a)有明顯的肝炎症狀。
b)體徵: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腫大或黃疸等(排除其他原因)。
c)肝功能檢查:ALT反覆和/或持續升高,血漿白蛋白降低,A/G蛋白比例失常,γ-球蛋白升高和/或膽紅素長期或反覆異常。
d)HBV標記物檢測:抗-HBc IgM滴度不高或陰性,但血清HBsAg或HBV DNA任何一項陽性病程持續半年以上。
e)肝臟病理組織學特點:詳見B肝附錄B。臨床上慢活肝輕型與慢遷肝很難區別,確診須藉助於病理組織學特徵與臨床表現相結合加以鑑別。
疑似病例:a)+b)+c)+d)。
確診病例:疑似病例+e)或d)+e)。
3.2.1.5 重型肝炎
a)急性重型
1)既往無B肝病史。以急性黃疸型肝炎起病,並在起病後10天內迅速出現精神神經症狀(Ⅱ°以上的肝性腦病),而排除其他原因引起者。此外並有黃疸迅速加深,嚴重的消化道症狀。
2)體徵:肝濁音界迅速縮小等。
3)肝功能異常,特別是凝血酶原時間延長,凝血酶原活動度低於40%。
4)HBV標記物檢測:(1)病程中HBsAg由陽性轉為陰性,或HBsAg由陽性轉為陰性且出現抗-HBs陽轉。(2)抗-HBC IgM滴度高水平,而抗-HBc IgG陰性或低水平。但HBsAg可陰性而早期出現抗-HBs陽性和抗-HBe陽性。
5)肝臟病理組織學特點:有條件者可作肝活檢,詳見B肝附錄B。
疑似病例:1)+2)+3)。
確診病例:疑似病例+4)或疑似病例+4)+5)。
b)亞急性重型
1)以急性黃疸型肝炎起病,病程在10天以上8周以內,出現意識障礙(Ⅱ°以上的肝性腦病)。同時黃疸迅速升高,並有出血傾向。
2)實驗室檢查:肝功能全面損害,血清膽紅素大於171μ mol/L或每天上升大於17.1μ mol/L,膽固醇降低,凝血酶原活動度小於40%。
3)HBV標記物檢測:(1)病程中HBsAg由陽性轉為陰性,或HBsAg由陽性轉為陰性且出現抗-HBs陽轉。(2)抗-HBC IgM滴度高水平,而抗-HBc IgG陰性或低水平。。
4)肝臟病理組織學特點:詳見附錄B。
疑似病例:1)+2)。
確診病例:疑似病例+3)或疑似病例+3)+4)。
c)慢性重型
在慢活肝或B肝後肝硬化基礎上發生,臨床表現和肝功能變化基本上同亞急性重型肝炎。
3.2.1.6 淤膽型肝炎
a)急性黃疸型肝炎起病,黃疸持續2~4個月或更長。
b)臨床表現為肝內梗阻性黃疸,並能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肝內外梗阻性黃疸。
c)實驗室檢查:血清膽紅素升高,以直接膽紅素為主,鹼性磷酸酶γ-GT、膽固醇明顯升高。
d)HBV標記物檢測:(1)病程中HBsAg由陽性轉為陰性,或HBsAg由陽性轉為陰性且出現抗-HBs陽轉。(2)抗-HBC IgM滴度高水平,而抗-HBc IgG陰性或低水平。。
e)肝臟病理組織學特點:必要時可以做肝活檢,詳見B肝附錄B。
疑似病例:a)+b)+c)。
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十d)或疑似病例+d)+e)。
(三)丙型病毒性肝炎 WS 213-2001
依據流行病學資料,症狀體徵及實驗室檢查進行綜合診斷,確診則依賴病原血清學或病原學檢查。
1急性C型肝炎(黃疸型/無黃疸型)
1.1 流行病學資料:半年內接受過血、血製品、人體成分治療或有血液透析史者或與HCV者有性接觸史,或攜帶HCV母親所生的嬰兒,或有不潔注射史。
1.2 症狀體症:近期出現明顯乏力和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狀且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釋者,或肝臟腫大伴有觸痛或叩擊痛。
1.3血清谷丙轉氨酶(ALT)明顯升高,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釋。
1.4血清膽紅素大於17.1μ mol/L或尿膽紅素陽性,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釋。
1.5血清抗C型肝炎抗體(抗HCV)陽性和/或血清HCV的核糖核酸(HCV-RNA)陽性。
1.6血清病原學排除現症架、乙、戊型肝炎病毒4感染者。
1.7肝組織病理檢查符合急性肝炎改變,肝組織HCV-RNA檢測陽性。
1.8病例分類
疑似病例: 1.1或.1.2加1.3加1.6
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加1.5)或(疑似病例加1.7),同時伴有1.4者為黃疸型,無1.4者為無黃疸型。
2慢性C型肝炎
2.1流行病學資料:過去有輸血、使用血製品和體成分治療史,或性伴攜帶HCV或與HCV者有非常密切的接觸史者。
2.2 症狀體症:長期乏力,有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狀,或肝脾腫大有觸痛或叩擊痛。
2.3血清谷丙轉氨酶(ALT)升高或正常與升高反覆波動持續半年以上。
2.4排除現症B型肝炎病毒感染者。
2.5血清抗HCVHCV-RNA陽性。
2.6肝組織病理檢查為慢性肝炎特徵或肝組織HCV-RNA檢測陽性。
2.7病例分類
疑似病例:(2.3加2.1)或(2.3加2.4),參考2.2
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加2.5或2.6。
3重型C型肝炎
3.1亞急性重型
3.1.1符合急性黃疸型肝炎3.1.2起病10天以上出現以下情況者:
3.1.1.1高度乏力和明顯食慾減退或噁心嘔吐、皮膚和鞏膜明顯黃染、重度腹脹或腹水。3.1.1.2數日內血清膽紅素上升大於17.1μ mol/L,或每日升高值大於17.1μ mol/L者。
3.1.1.3凝血酶原時間顯著延長,凝血酶原活動度小於40%。
3.1.1.4意識障礙(指肝性腦病)。
3.1.2病例分類
疑似病例:3.1.1加3.1.2(1)和(2)。
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加3..1.2(3),參考3.1.2(4)。
3.2慢性重型
3.2.1有慢性C型肝炎病史(參照2)
3.2.2具備3.1.2中各項。
3.2.3病例分類
疑似病例:3.1.1加3.1.2(1)和(2)。
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加3.1.2(3),參考3.1.2(4)。

(四)丁型病毒性肝炎 【GB 15999—1995】
5.1 流行病學資料
同B肝〔參照GB 15990 3.2.1.1a急性無黃疸型肝炎之流行病學資料],或與丁型肝炎病人有密切接觸史,HBsAg陽性者更應注意。
5.2 症狀體徵
5.2.1 HDV/HBV同時感染
大多數表現為急性自限性肝炎經過1) 症狀體徵和急性B型肝炎相同(參照GB 15990中3.2.1.1 b)和3.2.1.1 c)急性B型肝炎診斷標準中的症狀體徵),如病人有血清ALT及膽紅素雙相升高,更應懷疑為同時感染。少數病人表現為急性重型肝炎[參照GB 15990中3.2.1.5 a) 1)、2)急性乙型重型肝炎之症狀體徵]。
5.2.2 HDV/HBV重疊感染
原來為血清HBsAg陽性者(包括HBsAg攜帶者及慢性B型肝炎病人),病情突然活動,或進行性發展為肝硬化者,慢活肝或重型肝炎均應注意重疊HDV感染之可能。
5.3 肝功能檢測
同急性慢性或重型B型肝炎之肝功能檢測〔參照GB 15990中3.2.1.1 d),3.2.1.3 b),3.2.1.4c)和3.2.1.5 a)中3)急性、慢性、重型B型肝炎之肝功能檢測]。
5.4 HDV感染標記物檢測
5.4.1 血清丁型肝炎病毒抗原(HDAg)見附錄A中A3,必要時亦可檢測肝內HDAg。
5.4.2 血和(或)肝內HDVRNA。
5.4.3 血清丁型肝炎病毒抗體:
5.4.3.1 抗HDIgM見附錄A中A1。
5.4.3.2 抗HD見附錄A中A2。
5.5 HBV感染標記物檢測,參照 GB 15990附錄A。
上述5項中,5.5中HBsAg陽性,5.4項中一項或一項以上陽性及5.3中肝功能異常即可確診為丁型肝炎,5.1和5.2作為參考。
在5.4及5.5中,如臨床及病原學診斷符合急性B型肝炎,伴HDV感染標記物中一項或一項以上陽性,可診斷為HDV/HBV同時感染;如臨床及病原學診斷符合慢性B型肝炎病毒感染,伴HDV感染標記物中一項或一項以上陽性,則可診斷為HDV/HBV重疊感染(參照GB 15990附錄A)
(五)戊型病毒性肝炎【GB 17011—1997】
依據流行病學資料,症狀體徵及實驗室檢查進行綜合診斷,確診則依賴病原血清學或病原學檢查。
1 急性戊型肝炎及(黃疸型/無黃疸型)
1.1 流行病學資料:發病前2~6周內接觸過肝炎病人或飲用過被糞便垃圾污染的水或外出就餐,到戊型肝炎高發區或流行區。
1.2 無其他原因可解釋的持續1周以上乏力食慾減退或其他消化道症狀或肝腫大伴有觸痛或叩擊痛。
1.3 血清谷丙轉氨酶(ALT)明顯升高。
1.4 血清病原學排除急性甲、乙、丙、庚型肝炎。
1.5 皮膚鞏膜黃染、血清膽紅素BIL>17.1μmol/L(>10mg/L)或尿膽紅素陽性,並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黃疸。
1.6 病原血清學檢測,抗HEV-IgM陽性或抗HEV-IgG由陰轉陽,或滴度由低轉高,或高轉低4倍以上者。
臨床診斷: 1.2、1.3加1.4。
確診病例: 1.6。
註:有1.5者為黃疸型,無1.5者為無黃疸型。
2 急性重型戊型病毒性肝炎
2.1 符合急性黃疸型戊型肝炎(參照1)。
2.2 起病後10天內出現精神、神經症狀(指肝性腦病)而排除其他原因者。
2.3 黃疸迅速加深,血清膽紅素大於171μmol/L。
2.4 凝血酶原時間延長,凝血酶原活動度低於40%。
疑似病例: 2.1+2.3。
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加2.2+2.4。
3 亞急性重型戊型病毒性肝炎
3.1 符合急性肝炎黃疸型(參照2.1)。
3.2 起病後10天以上出現以下情況者:
a)高度乏力和明顯食欲不振或噁心嘔吐,皮膚鞏膜黃染,重度腹脹或腹水。
b)血清膽紅素上升≥171μmol/L或每日升高值大於17.1μmol/L。
c)血清凝血酶原時間顯著延長,凝血酶原活動度低於40%。
d)意識障礙(指肝病腦病)。
疑似病例:3.1+3.2a)和b)。
診斷病例:疑似病例加3.2c),參考3.2d)。

脊髓灰質炎

【GB 16394—1996】
3.1 疑似病例
病因不明的任何急性弛緩性麻痹(AFP),包括15歲以下臨床初步診斷為格林-巴利綜合徵的病例
3.2 脊髓灰質炎臨床符合病例和脊髓灰質炎野病毒確診病例
3.2.1 病史
與確診的脊髓灰質炎病人有接觸史,經過2~35d(一般為7~14d)的潛伏期;或接觸史不明顯,有如下臨床症狀者。
3.2.2 臨床表現
3.2.2.1 早期可有發熱、煩燥不安、多汗、噁心、項背強直及腓腸肌觸痛等症狀。熱退後出現不對稱性弛緩性麻痹。神經系統檢查發現肢體(或/和腹肌)不對稱性(單側或雙側)弛緩性麻痹,軀體或肢體肌張力減弱,深部腱反射減弱或消滅,但無明顯感覺障礙。
3.2.2.2 麻痹後60d仍殘留弛緩性麻痹,且未發現其他病因(後期可呈現肌萎縮)。
3.2.2.3 疑似病人死亡,不能提供否定脊髓灰質炎診斷依據者。
3.2,2.4 疑似病人60d後失訪。
3.2.3 實驗室檢查
3.2.3.1 發病後從糞便、咽部、腦脊液、腦或脊髓組織中分離到病毒,並鑑定為脊髓灰質炎野毒株者。
3.2.3.2 發病前6周內未服過脊髓灰質炎活疫苗,發病後1個月內從腦脊液或血液中查到抗脊髓灰質炎病毒IgM抗體。
3.2.3.3 發病後未再服用脊髓灰質炎疫苗或未接觸疫苗病毒,而恢復期病人血清中和抗體或特異性IgG抗體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升高者或腦脊液中特異性IgG抗體明顯升高,血液與腦脊液IgG抗體滴度比例失常或倒置(正常值在血腦屏障無損傷時,血∶腦脊液為200~400∶1)。
脊髓灰質炎臨床符合病例:疑似病例加3.2.1加3.2.2.1;或疑似病例加3.2.2.2;或疑似病例加3.2.2.3;或疑似病例加3.2.2.4;或疑似病例加3.2.3.2;或疑似病例加3.2.3.3。
脊髓灰質炎野病毒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加3.2.3.1。
3.3 排除病例
3.3.1 疑似病例經實驗室和臨床檢查證據確鑿為非脊髓灰質炎的病例
a)格林-巴利綜合徵(經臨床或/與腦脊液蛋白與細胞檢測明確診斷);
b)有病毒分離或血清學依據確診為其他腸道病毒感染;
c)橫斷性脊髓炎;
d)創傷性神經炎;
e)其他疾病(應註明診斷的病名和依據)。
3.3.2 疑似病例麻痹後60d隨訪無殘留麻痹,糞便標本未分離到脊髓灰質炎野病毒或麻痹後兩周內血清或腦脊液IgM抗體陰性。
3.3.3 疑似病例麻痹後60d雖殘留麻痹,但對病例發病兩周內,間隔24~48h,收集兩份糞便標本經RD和Hep-2兩種細胞盲傳兩代,均未分離到脊髓灰質炎野病毒者。
3.3.4 疑似病例麻痹後60d雖殘留麻痹,但發病四周內腦脊液或血液特異性IgM抗體陰性,恢復期血清中和抗體或特異性IgG抗體滴度比急性期無4倍以上升高者。
判斷:凡符合3.3.1或3.3.2或3.3.3或3.3.4者可排除脊髓灰質炎。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衛生部20040205)

根據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結果,排除其他疾病後,可以作出人禽流感的診斷。
1、醫學觀察病例有流行病學史,1周內出現臨床表現者。
人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觸史,在1周內出現臨床表現者。
2、疑似病例有流行病學史和臨床表現,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標本採用甲型流感病毒和H亞型單克隆抗體抗原檢測陽性者。
3、確診病例有流行病學史和臨床表現,從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標本中分離出特定病毒或採用RT-PCR法檢測到禽流感H亞型病毒基因,且發病初期和恢復期雙份血清抗禽流感病毒抗體滴度有4倍或以上升高者。

麻疹

【GB 15983—1995】
3 診斷標準
3.1 臨床症狀
3.1.1 全身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
3.1.2 發熱(38℃或更高)。
3.1.3 咳嗽或上呼吸道卡他症狀,或結合膜炎。
3.1.4 起病早期(一般於病程第2~3日)在口腔頰黏膜見到麻疹黏膜斑(Koplik氏斑)。
3.1.5 皮膚紅色斑丘疹由耳後開始向全身擴展,持續3天以上呈典型經過。
3.2 流行病學史
與確診麻疹的病人有接觸史,潛伏期6~18天。
3.3 實驗室診斷
3.3.1 一個月內未接種過麻疹減毒活疫苗而在血清中查到麻疹lgM抗體。
3.3.2 恢復期病人血清中麻疹IgG抗體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或急性期抗體陰性而恢復期抗體陽轉。
3.3.3 從鼻咽部分泌物或血液中分離到麻疹病毒(附錄A),或檢測到麻疹病毒核酸
3.4 病例分類
3.4.1 疑似病例
具備3.1.1 加3.1.2條者,或同時伴有3.1.3條者。
3.4.2 臨床診斷病例
疑似病例加3.1.4條或3.1.5條或3.2條。
3.4.3 確診病例
疑似病例加3.3.1條或3.3.2條或3.3.3條。
具有任何一項臨床症狀加3.3.1條或3.3.2條或3.3.3條。

流行性出血熱

【GB 15996—1995】
3.1 流行病學史
發病在EHF疫區及流行季節,或病前兩月內有疫區旅居史,或病前兩月內有與鼠類或其排泄物(尿、糞)/分泌物(唾液)直接或間接接觸史
3.2 臨床表現
3.2.1 早期症狀和體徵:起病急,發冷,發熱(38℃以上);全身酸痛,乏力,呈衰竭狀;頭痛,眼眶痛,腰痛(三痛);面、頸、上胸部充血潮紅(三紅),呈酒醉貌;眼瞼浮腫、結膜充血,水腫,有點狀或片狀出血;上齶黏膜呈網狀充血,點狀出血;腋下皮膚有線狀或簇狀排列的出血點;束臂試驗陽性。
3.2.2 病程經過:典型病例有發熱期、低血壓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復期五期經過。前三期可有重疊,並存在有大量五期不全的異型或輕型非典型病例。
3.3 實驗室檢查
3.3.1 血檢查:早期白細胞數低或正常,3~4病日後明顯增多,桿狀核細胞增多,出現較多的異型淋巴細胞血小板明顯減少。
3.3.2 尿檢查:尿蛋白陽性,並迅速加重,伴顯微血尿、管型尿
3.3.3 血清特異性IgM抗體陽性,見附錄A。
3.3.4 恢復期血清特異性IgG抗體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增高,見附錄A。
3.3.5 從病人血液白細胞或尿沉渣細胞檢查到EHF病毒抗原或EHF病毒RNA
3.4 病例分類
3.4.1 疑似病例:具備3.1及3.2.1。
3.4.2 臨床診斷病例:疑似病例加3.2.2,3.3.1,3.3.2。
3.4.3 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或臨床診斷病例加3.3.3,3.3.4,3.3.5中的任一項
狂犬病 【GB 17014—1997】
3.1 流行病學史
有被犬、貓或其他宿主動物舔、咬史。
3.2 臨床症狀
3.2.1 癒合的咬傷傷口或周圍感覺異常、麻木發癢、刺痛或蟻走感。出現興奮、煩躁、恐懼,對外界刺激如風、水、光、聲等異常敏感。
3.2.2 “恐水”症狀,伴交感神經興奮性亢進(流涎、多汗、心律快、血壓增高),繼而肌肉癱瘓或顱神經癱瘓(失音、失語、心律不齊)。
3.3 實驗室檢查
3.3.1 免疫螢光抗體法檢測抗原:發病第一周內取唾液、鼻咽洗液、角膜印片、皮膚切片,用螢光抗體染色,狂犬病病毒抗原陽性。
3.3.2 存活一周以上者做血清中和試驗或補體結合試驗檢測抗體、效價上升者,若曾接種過疫苗,中和抗體效價需超過1∶5000。
3.3.3死後腦組織標本分離病毒陽性或印片螢光抗體染色陽性或腦組織內檢到內基氏小體
3.4 病例分類
3.4.1 臨床診斷病例:具備3.1加3.2.1或3.2.2。
3.4.2 確診病例:具備3.4.1加3.3的任一條

流行性乙型腦炎

WS214-2001
3.1 流行病學
在乙腦流行地區居住。在蚊蟲叮咬季節發病或發病前25天內在蚊蟲叮咬季節到乙腦流行地區旅行。
3.2 症狀和體症
3.2.1急性起病,發熱、頭痛,噴射性嘔吐,嗜睡,可伴有腦膜刺激症狀。
3.2.2急性起病,發熱2天~3天后出現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如昏迷驚厥抽搐、肢體痙攣性麻痹等中樞神經症狀或發展至中樞性呼吸循環衰竭
3.2.3腦脊液:壓力增高,呈非化膿性炎症改變(外觀清亮,蛋白輕度增高,糖與氯化物正常,白細胞增高,多在(50~500)×106/L,早期多核細胞為主,後期單核細胞為主。
3.2.4一個月內未接種乙腦疫苗者,血或腦脊液中抗乙腦IgM抗體陽性。
3.2.5 恢復期血清中抗乙腦IgG抗體或中和抗體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升高者或急性期抗乙腦IgG抗體陰性,恢復期陽性。
3.2.6腦組織、腦脊液或血清中分離乙型腦炎病毒陽性。
3.3病例分類
疑似病例:3.1加3.2.1或3.2.2
臨床診斷病例:疑似病例加3.2.3。
確診病例:臨床診斷病例加3.2.4或3.2.5或3.2.6。

登革熱

WS216-2001
3.1 流行病學資料
生活在登革熱流行地區或15d內去過流行區,發病前5~9d 曾有被蚊蟲叮咬史。
3.2 臨床表現
3.2.1 突然起病,畏寒、發熱 (24~36h內達39~40℃,少數患者表現為雙峰熱),伴疲乏、噁心、嘔吐等症狀。
3.2.2 伴有較劇烈的頭痛、眼眶痛以及肌肉、關節和骨骼痛。
3.2.3 伴面部、頸部、胸部潮紅,結膜充血。
3.2.4 表淺淋巴結腫大。
3.2.5 皮疹:於病程5~7d 出現為多樣性皮疹( 麻疹樣皮彥、猩紅熱樣疹)、皮下出血點等。皮疹分布於四肢軀幹或頭面部,多有癢感,不脫屑。持續3d~5d。
3.2.6 少數患者可表現為腦炎樣腦病症狀和體徵。
3.2.7 有出血傾向(束臂試驗陽性),一般在病程5~8d牙齦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皮下出血、咯血、血尿、陰道出血或胸腹腔出血。
3.2.8 多器官大量出血。
3.2.9 肝腫大
3.2.10 伴有休克。
3.3 實驗室檢查
3.3.1 末梢血檢查:血小板減少(低於100×109/L)。白細胞總數減少,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分類計數相對增多。
3.3.2血紅細胞容積增加20%以上。
3.3.3 單份血清特異性IgG抗體陽性(見附錄A)。
3.3.4 血清特異性IgM抗體陽性(見附錄A)。
3.3.5 恢復期血清特異性IgG抗體比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增長(見附錄A)。
3.3.6 從急性期病人血清血漿、血細胞層或屍解臟器中分離到DV或檢測到DV抗原。
3.4 病例分類
3.4.1 疑似病例:具備3.1、3.2.1、3.2.2,以及3.2.3~3.2.7之一以上者。
3.4.2 臨床診斷病例:疑似病例加3.3.1(登革熱流行已確定)或再加3.3.3(散發病例或流行尚未確定)。
3.4.3 確診病例:
登革熱:臨床診斷病例加3.3.4、3.3.5、3.3.6中的任一項。
登革出血熱:登革熱確診病例加3.2.8、3.2.9、3.3.2。
登革體克綜合徵:登革出血熱加3.2.10。

炭疽

【GB 17015—1997】
1 診斷依據
 1.1 流行病學
病人生活在已證實存在炭疽的地區內,或在發病前14日內到達過該類地區;從事與毛皮等畜產品密切接觸的職業;接觸過可疑的病、死動物或其殘骸,食用過可疑的病、死動物肉類或其製品;在可能被炭疽芽孢桿菌污染的地區從事耕耘或挖掘等操作,均應作為流行病學線索。
1.2 臨床表現
1.2.1 體表感染型(皮膚)炭疽:在面、頸、手或前臂等暴露部位的皮膚出現紅斑、丘疹、水皰,周圍組織腫脹及浸潤,繼而中央壞死形成潰瘍性黑色焦痂,焦痂周圍皮膚發紅,腫脹,疼痛不顯著。引流該部位的淋巴結腫大且常化膿,伴有發熱、頭痛、關節痛等。少數嚴重病例,局部呈大片水腫和壞死。
1.2.2 經口感染型(腸)炭疽:急性起病,發熱,腹脹,劇烈疼痛,腹瀉,通常為血樣便或血水樣便。可有噁心、嘔吐,嘔吐物中含血絲及膽汁。可累及消化道以外系統。
1.2.3 吸入感染型(肺)炭疽:高熱,呼吸困難,可有胸痛及咳嗽,咯粘液血痰。肺部體徵常只有散在的細濕羅音X射線的主要表現為縱膈影增寬。常見胸腔積液
1.2.4 腦膜炎型炭疽:可繼發於1.2.1~1.2.3各型,也可能直接發生。劇烈頭痛,嘔吐,項強,繼而出現譫妄、昏迷、呼吸衰竭,腦脊液多為血性。
1.2.5 炭疽敗血症:可繼發於1.2.1~1.2.3各型,也可能直接發生。嚴重的全身中毒症狀,高熱、寒戰,感染性休克與瀰漫性血管內凝血DIC)表現,皮膚出現出血點或大片淤斑,腔道中出現活動性出血,迅速出現呼吸與循環衰竭。在循環血液中可檢出大量炭疽芽孢桿菌。
1.3 實驗室檢查結果
1.3.1 皮膚損害的分泌物,痰、嘔吐物、排泄物,或血液、腦脊液等標本中,顯微鏡檢查發現炭疽芽孢桿菌
1.3.2 細菌分離培養獲炭疽芽孢桿菌(詳見附錄A)。
1.3.3 血清抗炭疽特異性抗體滴度出現4倍或4倍以上升高(詳見附錄B)。
2 診斷
2.1 疑似診斷
具有1.2.1典型皮膚損害,或具有1.1流行病學線索,並具有1.2.2~1.2.5的臨床表現之一者。
2.2 臨床診斷
具有1.3.1的鏡檢結果及1.2.1~1.2.5的臨床表現之一者。
2.3 確定診斷
獲得1.3.2或1.3.3任何一項實驗結果。

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

【GB 16002—1995】
細菌性痢疾
3.1 診斷原則
須依據流行病學史,症狀體徵及實驗室檢查進行綜合診斷。確診則須依賴於病原學的檢查。
3.2 診斷標準
3.2.1 流行病學史:病人有不潔飲食或與菌痢病人接觸史
3.2.2 症狀體徵
3.2.2.1 急性非典型菌痢
症狀輕,可僅有腹瀉、稀便。
3.2.2.2 急性普通型(典型)菌痢
急性起病、腹瀉(除外其他原因的腹瀉)、腹痛、里急後重、可伴發熱、膿血便粘液便、左下腹部壓痛。
3.2.2.3 急性中毒型菌痢
發病急、高熱、呈嚴重毒血症症狀,小兒起病時可無明顯腹痛腹瀉症狀,常需經灌腸肛拭糞檢,才發現是菌痢。根據主要臨床表現有以下類型:
休克型(周圍循環衰竭型):有感染性休克症,如面色蒼白、四肢厥冷、脈細速、血壓下降、皮膚發花、發紺等。
腦型(呼吸衰竭型):有腦水腫表現,如煩燥不安、驚厥、嗜睡或昏迷、瞳孔改變,甚至出現腦疝、呼吸衰竭
混合型:同時出現休克型、腦型的症候,是最兇險的一型。
3.2.2.4 慢性菌痢
急性菌痢者病程超過2個月以上為慢性菌痢。
3.2.3 實驗室檢查〔見附錄A(標準的附錄)]
3.2.3.1 糞便常規檢查,白細胞或膿細胞≥15/HPF(400倍),可見紅細胞。
3.2.3.2 病原學檢查,糞便培養志賀菌屬陽性為確診依據。
3.2.4 病例分類
3.2.4.1 疑似病例,腹瀉,有膿血便、或粘液便、或水樣便、或稀便,伴有急後重症狀,難以確定其他原因腹瀉者。
3.2.4.2 臨床診斷病例,具備3.2.1,3.2.2和3.2.3.1中任何一項,並除外其他原因引起之腹瀉。
3.2.4.3 確診病例,具備3.2.3.2和3.2.4.2中任何一項。
阿米巴痢疾 
4.2.1 症狀體徵
4.2.1.1 急性阿米巴痢疾(普通型):起病稍緩、腹痛、腹瀉、大便量中等,帶血和粘液,色暗紅如果醬樣、有腥臭味,右下腹部可有壓痛。
4.2.1.2 暴髮型阿米巴痢疾:起病急,中毒症狀明顯、高熱、腹痛、腹瀉,大便每日數十次,甚至失禁,大便為水樣或血水樣便,奇臭,可有脫水、電解質紊亂、休克。
4.2.1.3 慢性阿米巴痢疾:常為急性型的持續,病程超過數月,症狀持續存在或反覆發作。
4.2.1.4 無症狀排包囊型(亦稱原蟲攜帶狀態):無症狀,大便檢查可見溶組織阿米巴包囊。
4.2.2 實驗室檢查
糞便檢查:急 性及暴髮型糞便塗片檢查可見大量紅細胞、少量白細胞和溶組織阿米巴滋養體。慢性型可查到滋養體包囊,排包囊者可查到阿米巴包囊
4.2.3 病例分類
4.2.3.1 疑似病例:起病稍緩,腹瀉,大便暗紅色,帶血或粘液便,或稀糊狀便,有腥臭,難以確定其他原因的腹瀉者。
4.2.3.2 臨床診斷病例:具備4.2.1中任何一條和4.2.2。
4.2.3.3 確診病例:具備4.2.1中任何一條和4.2.2。

傳染性肺結核病

【GB 15987—1995】
確診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支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引起的慢性傳染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各個器官,其中尤以肺結核最為多見。痰中排菌的肺結核病人屬傳染性肺結核,是造成社會結核病傳播和流行的傳染源,為首要控制對象。
1 兩次痰標本塗片鏡檢抗酸桿菌陽性或分離培養分支桿菌陽性。
2 胸部X線攝片顯示肺結核徵象。

傷寒和副傷寒

【GB 16001—1995】
1 臨床診斷標準
在傷寒流行季節和地區有1.1、1.2和1.3可作臨床診斷。
1.1 持續性高熱(可達40~41C)為時1~2周以上。
1.2 特殊中毒面容,相對緩脈,皮膚玫瑰疹肝脾腫大
1.3 周圍血象白細胞總數低下,嗜酸性粒細胞消失,骨髓象中有傷寒細胞(戒指細胞)。
2 確診標準
臨床診斷病例如有以下項目之一者即可確診〔見附錄A(標準的附錄)]。
2.1 從血、骨髓、尿、糞便、玫瑰疹刮取物中,任一種標本分離到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
2.2 血清特異性抗體陽性。肥達氏反應“O”抗體凝集效價≥1∶80,傷寒或副傷寒鞭毛抗體凝集效價≥1∶160,恢復期效價增高4倍以上者。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GB 16884—1997】
診斷標準
1.流行病學史
在冬春季節和流行地區內,兒童患病者最為多見。有些患者在發病前7天有明顯密切接觸史。
2 臨床表現
2.1 突然寒戰、高熱、噁心、嘔吐、流涕鼻塞、咽痛、全身疼痛、頭痛加重。
2.2 面色蒼白、四肢發涼、皮膚發花並有散在的小出血點、唇周及指端青紫、唇周單純皰疹
2.3 煩躁不安、譫妄、昏迷或驚厥。
2.4 皮膚、黏膜瘀點典型或融合成瘀斑,血壓明顯下降、脈搏細速、脈壓差縮小。
2.5 頸項強直、角弓反張、克氏征和布氏征陽性。
2.6 瞳孔大小不等、邊緣不整、對光反應遲鈍、眼球常凝視。
2.7 呼吸快慢及深淺不均或呼吸暫停。
2.8 幼兒發病多不典型,常見高熱、嘔吐、嗜睡外,還多見極度不安與驚厥、拒乳、尖叫、腹瀉、咳嗽、雙目凝視、頸項強直和布氏征陽性,其他腦膜刺激征可能缺項。前囟未閉者多見隆起,嘔吐頻繁而失水者也可出現囟門下陷。
3 實驗室診斷
3.1 血象:白細胞數顯著增高,最高可達40×109/L,中性粒細胞在80%~90%以上。
3.2 疑為流腦者應做腰椎穿刺檢查,腦脊液(CSF)壓力常增高達1.96kPa以上;典型病例CSF的外觀混濁如米湯樣甚或膿樣;白細胞數增多,可達每升數億,以多形核細胞為主;蛋白質顯著增高,可達1~5g/L;糖量常低於2.22mmol/L,氯化物也稍降低。CSF塗片可在中性粒細胞內找到革蘭氏陰性雙球菌。
3.3 從病人CSF或急性期血液分離到Nm,見附錄A(標準的附錄)。
3.4 從病人急性期血清或尿或CSF中檢測到Nm群特異性多糖抗原,見附錄C(標準的附錄)。
3.5 檢測病人恢復期血清抗體效價較急性期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見附錄B(標準的附錄)。
3.6 以PCR檢測到病人急性期血清或CSF中Nm的DNA特異片段,見附錄D(提示的附錄)。
4 病例分類
4.1 疑似病例:1加2.1或2.2或2.3之一項。
4.2 臨床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加2.4或2.5或2.6或2.7之一項。
4.3 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或臨床確診病例加3.3或3.4或3.5或3.6之一項。

百日咳

【GB 15998—1995】
 診斷標準
1 流行病學史
三周內接觸過百日咳病人,或該地區有百日咳流行。
2 臨床表現
2.1 流行季節有陣發性痙攣性咳嗽者。
2.2 咳嗽後伴有嘔吐,嚴重者有結膜下出血或舌系帶潰瘍者。
2.3 新生兒或嬰幼兒有原因不明的陣發性青紫或窒息者,多無典型痙咳。
2.4 持續咳嗽兩周以上,能排除其他原因者。
3 實驗室診斷
3.1 白細胞總數顯著升高,淋巴細胞占50%以上。
3.2 從病人的痰或咽喉部分泌物分離到百日咳桿菌,見附錄A。
3.3 恢復期血清凝集抗體比急性期抗體呈四倍以上升高,見附錄B。
4 病例分類
4.1 疑似病例
具備2.1,2.2,2.3,2.4四項中任何一項,或同時伴有1.項者。
4.2 臨床診斷病例
疑似病例加3.3.1。
4.3 確診病例 疑似病例加3.2或3.3。

白喉

【GB 15997—1995】
1 流行病學史
白喉流行地區,與確診白喉病人有直接或間接接觸史。
2 臨床症狀
發熱、咽痛、鼻塞、聲音嘶啞、犬吠樣咳嗽。鼻、咽、喉部有不易剝落的灰白色假膜,剝時易出血。
3 實驗室診斷
3.1 白喉棒狀桿菌分離培養陽性並證明能產生外毒素,見附錄A。
3.2 咽拭子直接塗片鏡檢可見革蘭氏陽性棒狀桿菌,並有異染顆粒。
3.3 病人雙份血清特異性抗體四倍以上增長,見附錄C。
4 病例分類
4.1 疑似病例
具有2者。
4.2 臨床診斷病例
疑似病例加3.2,參考1。
4.3 確診病例 疑似病例加3.1、3.3任何一條者。

新生兒破傷風

【GB 16393—1996】
1 有分娩時的接生過程及臍部處理消毒不嚴史或新生兒出生後有外傷局部未經消毒處理史。
2 臨床表現
出生後4~6d,少數早至2d遲至14d以上發病。
早期牙關緊閉、吸乳困難,繼之面肌痙攣呈苦笑面容。四肢肌肉陣發性強直性痙攣,腹直肌痙攣強直如板狀,頸項強直呈角弓反張。呼吸肌喉肌痙攣可致窒息、呼吸衰竭、心力衰竭
3 臍部或傷口處分泌物做厭氧菌培養,部分病例(30%左右)可獲得破傷風桿菌陽性。
4 臨床診斷病例 具備1加2。

猩紅熱

【GB 15993—1995】
1 診斷原則
須依據流行病學資料、症狀體徵及實驗室檢查進行綜合診斷。確診則須依賴病原學的檢查。
2 診斷標準
2.1 流行病學資料
當地有本病發生及流行,可在潛伏期內有與猩紅熱病人,或與扁桃體炎咽峽炎中耳炎丹毒病人接觸史。
2.2 症狀體徵
2.2.1 普通型猩紅熱
2.2.1.1 起病急驟,發熱,咽峽炎,草莓舌
2.2.1.2 發病1~2d內出現猩紅熱樣皮疹,皮膚呈瀰漫性充血潮紅,其間有針尖大小猩紅色紅點疹,壓之褪色,亦可呈“雞皮疹”或“粟粒疹”。皮膚皺褶處有密集的紅點疹。呈皮折紅線(即巴氏線)。同時有楊梅舌和口周蒼白。2~5d後皮疹消退。疹退後皮膚有脫屑或脫皮。
2.2.2 輕型猩紅熱:發熱,咽峽炎,皮疹均很輕,持續時間短,脫屑也輕。
2.2.3 中毒型猩紅熱:嚴重的毒血症,可出現中毒性心肌炎感染性休克
2.2.4 膿毒型猩紅熱:表現為嚴重的化膿性病變。咽峽炎明顯,可有壞死及潰瘍。咽部炎症常向周圍組織蔓延,引起鄰近器官組織的化膿性病灶或細菌入血循環,引起敗血症及遷徒性化膿性病變。
2.2.5 外科或產科型猩紅熱:皮疹常在傷口周圍首先出現且明顯,然後遍及全身,常無咽峽炎。
2.3 實驗室檢查(詳見附錄A)
2.3.1 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增多。
2.3.2 咽拭子或膿液培養,分離出A組鏈球菌。
2.4 病例分類
2.4.1 疑似病例:發熱,猩紅熱樣皮疹+2.3.1。
2.4.2 臨床診斷病例:具備2.4.1+2.2中任何一項。
2.2.4.3 確診病例:具備2.4.2+2.3.2。

布魯氏菌病

【GB 15988—1995】
布病是一種嚴重地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業發展的人畜共患的傳染病,染疫的家畜是人和畜間布病的主要傳染源。
1 流行病學:發病前病人與家畜或畜產品,布氏菌培養物有密切接觸史,或生活在疫區的居民,或與菌苗生產、使用和研究有密切關係者。
  .2 臨床表現:出現持續數日乃至數周發熱(包括低熱),多汗,肌肉和關節酸疼,乏力,兼或肝、脾、淋巴結和睪丸腫大等可疑症狀及體徵。
3 實驗室檢查:布病玻片或虎紅平板凝集反應陽性或可疑,或皮膚過敏試驗後24、48h分別觀察1次,皮膚紅腫浸潤範圍有一次在2.0cm×2.0cm及以上(或4.0cm2以上)。
4 分離細菌:從病人血液、骨髓、其他體液及排泄物中分離到布氏菌
5 血清學檢查:標準試管凝集試驗(SAT)滴度為1∶100及以上;對半年內有布氏菌苗接種史者,SAT滴度雖達1∶100及以上,過2~4周后應再檢查,滴度升高4倍及以上;或用補體結合試驗(CFT)檢查,CFT滴度1∶10及以上;抗人免疫球蛋白實驗(Coomb's)滴度1∶400及以上。
疑似病例:具備1、2和3者。
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加4或5中任何一種方法陽性者。

淋病

 【GB 15975—1995】
淋病必須根據病史、體檢和實驗室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分析,慎重作出診斷。
1 接觸史
有婚外或婚前性行為,性伴感染史,或與淋病患者共用物品史,或新生兒的母親有淋病史等。淋病潛伏期1~10天,平均為3~5天。
2 臨床表現
2.1 男性:尿痛、尿道口紅腫、溢膿,可有尿急,尿頻及伴有全身不適。
2.2 女性:白帶增多、膿性;有腰痛、下腹痛、子宮頸紅腫、宮頸口糜爛、有膿性分泌物。前庭大腺部位可發生紅腫及疼痛。可有較輕的尿急尿頻尿痛、尿道口紅腫及膿性分泌物。幼女可有外陰陰道炎、外陰及肛門周圍皮膚黏膜紅腫,陰道溢膿。
2.3 有合併症的淋病,男性可出現前列腺炎精囊炎附睪炎尿道狹窄;女性可出現輸卵管炎盆腔炎;嚴重時發生播散性感染,表現為寒戰、高燒、皮疹、關節炎、心包炎、心內膜炎等全身症狀。
2.4 其他部位淋病:
淋菌性眼結膜炎:結膜充血水腫,有大量膿性分泌物。新生兒淋菌性結膜炎大部分是分娩時經患淋病的母親產道所感染,多為雙側。成人結膜炎常是患者自身或性伴的泌尿生殖道淋球菌感染的分泌物,通過手指或毛巾等污染眼睛被感染,多為單側。
淋菌性咽炎和直腸淋病與淋病患者有口交肛交行為而感染。
3 實驗室檢查
3.1 塗片:取尿道或宮頸膿性分泌物塗片作革蘭染色,鏡下可見大量多形核白細胞。多個多形核白細胞內可見數量多少不等的革蘭陰性雙球菌。此法對女性患者檢出率低,可有假陰性,必要時應作培養。
3.2 培養:標本在選擇性培養基上培養,可出現典型菌落。氧化酶試驗陽性。取典型菌落作細菌塗片可見到革蘭陰性雙球菌。
診斷:根據1~3進行。
如標本取自生殖器以外部位、兒童或在法醫學上有重要意義時,則必須對培養的菌株經糖發酵試驗,螢光抗體試驗進一步鑑定確證。

梅毒

【GB 15974—1995】
1 一期梅毒
1.1 病史:有感染史,潛伏期一般為2~3周。
1.2 臨床表現:
a. 典型硬下疳:一般單發,1~2cm大小,圓形或橢圓形,稍高出皮面,呈肉紅色的糜爛面或淺在性潰瘍。瘡面清潔,分泌物量少,周邊及基底浸潤明顯具軟骨樣硬度,無痛。多發於外生殖器,也可見於肛門、宮頸、口唇、乳房等部位。
b. 腹股溝或患部近衛淋巴結可腫大,常為數個,大小不等,質硬,不粘連,不破潰,無痛。
1.3 實驗室檢查:
a. 暗視野顯微鏡檢查:皮膚黏膜損害或淋巴結穿刺液可查見梅毒螺鏇體
b. 梅毒血清學試驗梅毒血清學試驗陽性。如感染不足2~3周,非梅毒螺鏇體抗原試驗,可為陰性。應於感染4周后複查。
疑似病例:具備1.1及1.2為疑似病例。
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加1.3任何一項為確診病例。
2 二期梅毒
2.1 病史:有感染史,可有一期梅毒史,病期2年以內。
2.2 臨床表現:
a. 皮疹為多形態,包括斑疹、斑丘疹、丘疹、鱗屑性皮疹及膿皰疹等,常泛發對稱;掌、跖易見暗紅斑及脫屑性斑丘疹;外陰及肛周皮疹多為濕丘疹及扁平濕疣等,不痛可有瘙癢。頭部可出現蟲蛀樣脫髮。二期復發梅毒,皮損局限,數目較少,尚可見環形皮疹。
b. 口腔可發生黏膜斑,尚可出現眼損害、骨損害、內臟及神經系統損害等。
c. 全身可出現輕微不適及淺表淋巴結腫大。
2.3 實驗室檢查:
a. 暗視野顯微鏡檢查:二期皮疹尤其扁平濕疣、濕丘疹及黏膜斑,易查見梅毒螺鏇體。
b. 梅毒血清學試驗(非梅毒螺鏇體抗原試驗及梅毒螺鏇體抗原試驗)為強陽性。
疑似病例:具備2.1及2.2為疑似病例。
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加2.3任何一項為確診病例。
3 三期梅毒(晚期梅毒)
3.1 病史:有感染史,可有一期或二期梅毒史。病期2年以上。
3.2 臨床表現:常見結節性皮疹、近關節結節及皮膚、黏膜、骨骼樹膠腫等。心臟血管系統受累以單純性主動脈炎、主動脈瓣閉鎖不全和主動脈瘤多見。神經系統受累以梅毒性腦膜炎、脊髓癆和麻痹性痴呆多見。
3.3 實驗室檢查:
a. 梅毒血清學試驗:非梅毒螺鏇體抗原試驗大多陽性,亦可陰性,梅毒螺鏇體抗原試驗為陽性。
b. 組織病理檢查:有三期梅毒的組織病理變化(見附錄C)。
c. 腦脊液檢查:神經梅毒:淋巴細胞≥10×106/L,蛋白量>50mg/dL,VDRL試驗陽性。
疑似病例:具備4.3.1及4.3.2為疑似病例。
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加4.3.3任何一項為確診病例。
4 潛伏梅毒(隱性梅毒)
4.1 有感染史,可有一期、二期、或三期梅毒史。
4.2 無任何梅毒性的臨床症狀和體徵。
4.3 非梅毒螺鏇體抗原試驗2次以上陽性或梅毒螺鏇體抗原試驗陽性(需排除生物學假陽性)。腦脊液檢查陰性。
4.4 病期2年內為早期潛伏梅毒,2年以上為晚期潛伏梅毒。
5 先天梅毒(胎傳梅毒)
5.1 生母為梅毒患者。
5.2 臨床表現:
a. 早期先天梅毒(2歲以內):相似獲得性二期梅毒,但皮損常有紅斑、丘疹、糜爛、水皰、大皰、皸裂和骨軟骨炎、骨炎及骨膜炎等,可有梅毒性鼻炎及喉炎、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貧血等。
b. 晚期先天梅毒(2歲以上):相似獲得性三期梅毒,但以間質性角膜炎、赫秦生齒、馬鞍鼻、神經性耳聾等為較常見的特徵,還可出現皮膚、黏膜樹膠腫及骨膜炎等。
c. 先天潛伏梅毒:除感染源於母體外,余同獲得性潛伏梅毒。
5.3 實驗室檢查:
a. 早期先天梅毒皮膚及黏膜損害中可查到梅毒螺鏇體。
b. 梅毒血清學試驗陽性。
6 妊娠梅毒:孕期發生或發現的活動性梅毒或潛伏梅毒稱為妊娠梅毒。

鉤端螺鏇體病

【GB 15995—1995】
1 流行病學史
發病前1~30d接觸疫水或動物尿或血。
2 早期主要症狀和體徵
2.1 發熱:起病急,可有畏寒。短期內體溫可高達39℃左右,常為弛張熱
2.2 肌痛:全身肌痛,特別是腓腸肌痛。
2.3 乏力:全身乏力,特別是腿軟明顯。
2.4 眼結膜充血:輕者主要在眼球結膜、外眥及上下穹窿部,重者除角膜周圍外的全球結膜血管擴張呈網狀,無分泌物,不痛,不畏光。
2.5 腓腸肌壓痛:雙側腓腸肌壓痛,重者拒按。
2.6 淋巴結腫大:主要為表淺淋巴結及股淋巴結,一般為1~2cm,質偏軟,有壓痛,無化膿。
以上三症狀(即寒熱、酸痛、全身乏力)和三體徵(即眼紅、腿痛、淋巴結腫大)臨床表現有五個類型鉤端螺鏇體病(流感傷寒型,肺出血及肺瀰漫性出血型,黃疸出血型,腎型,腦膜腦炎型)。
3 實驗室診斷
3.1 從血液或腦脊液或尿液分離到鉤端螺鏇體[見附錄A(標準的附錄)中A1]。
3.2 從血液或尿液或腦脊液檢測到鉤端螺鏇體核酸[見附錄A(標準的附錄)中A2]。
3.3 病人恢復期血清比早期血清抗鉤端螺鏇體抗體效價4倍或4倍以上升高[見附錄A(標準的附錄)中A3]。
4 病例分類
4.1 疑似病例
具備1加2.1和2.2、2.3中任何一條。
4.2 臨床確診病例
疑似病例加2.4或2.5或2.6中任何一條。
4.3 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加3.1或3.2或3.3中的任何一條。

血吸蟲病

【GB 15977—1995】
診斷標準
1 急性血吸蟲病
1.1 發病前2周至3個月有疫水接觸史。
1.2 發熱、肝臟腫大與周圍血液嗜酸粒細胞增多為主要特徵,伴有肝區壓痛、脾腫大、咳嗽、腹脹及腹瀉等。
1.3 糞檢查獲血吸蟲卵或毛蚴(詳見附錄A)。
1.4 環卵血凝酶標膠乳等血清免疫反應陽性(環卵沉澱試驗環沉率≥3%及(或)間接血凝滴度≥1∶10,酶標反應陽性,膠乳凝集試驗滴度≥1∶10)(詳見附錄B)。
疑似病例:具備1.1與1.2。
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加1.3。
臨床診斷:疑似病例加1.4。
  2 慢性血吸蟲病
2.1 居住在流行區或曾到過流行區有疫水接觸史。
2.2 無症狀,或間有腹痛、腹瀉或膿血便。多數伴有以左葉為主的肝臟腫大,少數伴脾臟腫大。
2.3 糞檢查獲血吸蟲卵或毛蚴,或直腸活檢無治療史者發現血吸蟲卵,有治療史者發現活卵或近期變性蟲卵(詳見附錄A)。
2.4 無血吸蟲病治療史或治療3年以上的病人,環卵沉澱試驗環沉率≥3%及(或)間接血凝試驗滴度≥1∶10,酶標反應陽性,膠乳凝集試驗滴度≥1∶10;未治或治後1年以上的病人血清血吸蟲循環抗原陽性(詳見附錄B)。
疑似病例:具備2.1與2.2。
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加2.3。
臨床診斷疑似病例加2.4。
3 晚期血吸蟲病
3.1 長期或反覆的疫水接觸史,或有明確的血吸蟲病治療史。
3.2 臨床有門脈高壓症狀、體徵,或有侏儒或結腸肉芽腫表現。
3.3 糞檢找到蟲卵或毛蚴,或直腸活檢無治療史者發現血吸蟲卵,有治療史者發現活卵或近期變性蟲卵(詳見附錄A)。
3.4 血清學診斷陽性,標準參見2.4。
疑似病例:具備3.1與3.2。
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加3.3。
臨床診斷:疑似病例加3.4。

瘧疾

【GB 15989—1995】
 診斷標準
1 曾於瘧疾傳播季節在瘧疾流行區住宿,或有輸血史。
2 間歇性定時發作,每天、隔天或隔兩天發作一次。發作時有發冷、發熱、出汗等臨床症狀。發作多次可出現脾腫大貧血。重症病例出現昏迷等症狀(詳見附錄C)。
3 用抗瘧藥作假定性治療,3天內症狀得到控制者。
4 間接螢光抗體試驗或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抗體陽性(詳見附錄B)。
  5 血塗片查見瘧原蟲。其種類有間日瘧原蟲、惡性瘧原蟲,三日瘧原蟲和卵形瘧原蟲(詳見附錄A)。
疑似病例:具備1與2。
臨床診斷:疑似病例加3或4。
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加.5。按查見的瘧原蟲種類,分為間日瘧惡性瘧三日瘧卵形瘧

丙類傳染病

流行性感冒

【GB 15994—1995】
 診斷標準
1 流行病學史
在流行季節一個單位或地區同時出現大量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或近期內本地區或鄰近地區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明顯增多;或醫院門診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明顯增多。
2 臨床症狀
2.1 出現急起畏寒、高熱、頭痛、頭暈、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狀。
2.2 可伴有咽痛、乾咳、流鼻涕、流淚等呼吸道症狀。
2.3 少數病例有食慾減退,伴有腹痛、腹脹、嘔吐和腹瀉等消化道症狀。
3 實驗室診斷
3.1 血液化驗檢查白細胞總數不高或偏低。
3.2 從病人鼻咽分泌物分離到流感病毒(見附錄A)。
3.3 恢復期病人血清中抗流感病毒抗體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見附錄B)。
3.4 直接檢查呼吸道上皮細胞的流感病毒抗原陽性(見附錄C中C1)。
3.5 標本經敏感細胞增殖1代後查抗原陽性(見附錄C中C2)。
4 病例分類
4.1 疑似病例
具備1加2或1加2加3.1。
4.2 確診病例 :疑似病例加3.2或3.3或3.4或3.5。

流行性腮腺炎

【GB 17016—1997】
診斷標準
1 流行病學史
發病前2~3周有與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接觸史或當地有本病流行。
2 症狀體徵
2.1 腮腺或其他唾液腺非化膿性腫脹。含食酸性食物脹痛加劇。
2.2 劇烈頭痛、嗜睡、嘔吐、腦膜刺激征陽性。腦脊液呈非化膿性改變(與其他病毒性腦炎相似)。
2.3 噁心嘔吐、伴中上腹部疼痛與壓痛,局部肌緊張。
  2.4 睪丸腫痛(常為單側)。
3 實驗室檢測
3.1 1個月內未接種過腮腺炎減毒活疫苗,血清中特異性IgM抗體陽性。
3.2 雙份血清(間隔2~4周)IgG抗體效價呈4倍或4倍以上增高。
3.3 唾液、尿、腦脊液、血中分離到腮腺炎病毒。
4 病例分類
4.1 疑似病例:
a)具備2.1或伴2.2或2.3或2.4;
b)具備2.2或2.3或2.4項加1。
4.2 臨床診斷病例:4.1加1。
4.3 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或臨床診斷病例加3.1或3.2或3.3。

風疹

【GB 17009—1997】
1 風疹
1.1 流行病學史
與確診的風疹患者在14~21天內有接觸史。
1.2 臨床症狀
1.2.1 發熱。
1.2.2 全身皮膚在起病1~2天內出現紅色斑丘疹
1.2.3 耳後、枕後、頸部淋巴結腫大或結膜炎或伴有關節痛(或關節炎)。
1.3 實驗室診斷
1.3.1 咽拭子標本分離到風疹病毒(見附錄A),或檢測到風疹病毒核酸。
1.3.2 1個月內未接種過風疹減毒活疫苗而在血清中查到風疹IgM抗體(見附錄B)。
1.3.3 恢復期病人血清風疹IgG抗體滴度較急性期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或急性期抗體陰性而恢復期抗體陽轉(見附錄B)。
1.4 病例分類
1.4.1 疑似病例:具備1.2.2條,同時伴1.2.1或1.2.3條。
1.4.2 臨床診斷病例:疑似病例加1.1條。
1.4.3 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加1.3.1或.1.3.2或.1.3.3條。
2 先天性風疹綜合徵
2.1 臨床表現
2.1.1 新生兒白內障/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心臟病,聽力缺損,色素性視網膜病,唇裂齶裂,頭小畸形,X線骨質異常。
2.1.2 紫癜、脾腫大、黃疸、精神性遲緩、腦膜腦炎。
.2.2 經實驗室確診患兒母親在妊娠早期有風疹病毒感染史
2.3 實驗室診斷
2.3.1 嬰兒血清風疹IgM抗體陽性。
2.3.2 嬰兒風疹IgG抗體水平持續存在,並超過母體被動獲得的抗體水平(4倍以上)。
2.3.3 嬰兒咽拭子、血、尿、腦脊液或臟器活檢標本分離到風疹病毒或檢測到風疹病毒RNA。
2.4 病例分類
2.4.1 疑似病例:具備2.1.1任一條或可伴2.1.2任一條。
2.4.2 臨床診斷病例:具備2.1.1任一條或可伴2.1.2任一條,同時伴2.2條。
2.4.3 確診病例:臨床診斷病例加2.3.1或2.3.2或2.3.3條。

急性出血性結膜炎

WS217-2001
急性出血性結膜炎診斷標準
1流行病學史
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傳染性強,一旦出現病人,往往導致流行或爆發流行。此病全年均可發病,在我國以夏秋季常見。病人多有明顯的直接或間接接觸史。
2臨床症狀及體徵
2.1潛伏期短,起病急。1—2h內眼部即眼紅、刺痛、砂礫樣異物感、畏光、流淚、刺激症狀明顯。雙眼同時患病或一隻眼睛發病後很快波及另一隻眼。
2.2瞼眼水腫,瞼結膜、球結膜高度充血,常見點狀、片狀結膜下出血。早期分泌物為水性,重者帶淡紅色,繼而為粘液性。
2.3裸眼檢查角膜不易發生異常。螢光素鈉染色後裂隙燈顯微鏡檢查角膜上皮見多發點剝落。
2.4瞼結膜、穹隆部結膜濾泡增生。
2.5耳前淋巴結腫大,有壓痛。
2.6本病自然病程為1-3周,一般預後良好,但偶有出神經系統併發症。
3實驗室檢查
3.1結膜細胞學檢查呈單個核細胞反應。結膜囊普通細菌培養陰性。
3.2結膜拭子塗擦或結膜刮取物培養分離出 EV70或CA24v。
3.3雙相血清學檢查。病人恢復血清抗EV70CA24v抗體比急性期血清抗體滴度升高4倍或4倍以上。
3.4結膜刮片間接免疫螢光技術檢測,螢光顯微鏡下可見病毒抗原。
4病例分類
4.1疑似病例:具備1、2.1。
4.2臨床診斷:具備1、2。
4.3確診病例:具備1、2,同時具備3.2、3.3或3.4三項中任何一項即可確診.

麻風病

【GB 15973—1995】
診斷標準及分型
1 診斷標準
1.1 慢性皮疹。
1.2 局限性麻木(溫、痛、觸覺障礙)。
1.3 外周神經粗大。
1.4 組織切刮塗片抗酸染色查菌陽性。
1.5 皮損活檢有特異性病理變化或侵犯皮神經的非特異性炎症。
疑似病例:具備1.1, 1.2, 1.3任何兩項。
確診病例:具備1.1, 1.2, 1.3三項或疑似病例加1.4或1.5。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

WS215-2001
診斷標準
1. 流行性斑疹傷寒
1.1 流行病學 冬春季發病,有衣感染史。
1.2 臨床症狀 近期出現無其他原因可解釋的突法高熱並伴隨有劇烈的頭痛。
1.3 體症 起病4日~7日,80%以上的病人出現皮疹,初為紅色斑疹,2mm~5mm大小,壓之退色;一周后皮疹邊為暗紅或紫癜樣皮損,壓之不退色,約1周~2周內退色,遺留色素沉著或脫屑。皮疹常初發於軀幹上部,24h內擴展至背腹四肢等處。重症者還出現神志遲鈍、譫妄、狂燥或腦膜刺激症狀。
1.4 實驗室診斷
1.4.1 血清學診斷
a) 室溫微量補體結合實驗CF) 普氏立克次體血清抗體滴度2倍以上且血清抗體達到診斷滴度(≥1:8為陽性、≥1:32為診斷滴度);或恢復期血清抗體滴度高於急性期≥4倍;(詳見附錄A)
b) 微量間接免疫螢光實驗(Micro-IF)普氏立克次體血清抗體滴度2倍以上且血清抗體達到診斷滴度(IgM≥1:16、IgG≥1:80為陽性;IgM≥1:32、IgG≥1:320為診斷滴度);或恢復期血清抗體滴度高於急性期≥4倍(詳見附錄A)。
c) 外斐氏反應Weil-Felix)邊型桿菌OX19血清抗體滴度達到診斷滴度(≥1:600為診斷滴度);或恢復期血清抗體滴度高於急性期≥4倍(不能區分普氏立克次體莫氏立克次體)。
1.4.2 病原學診斷
從發熱期患者採取的血標本中分離出普氏立克次體或從發熱期患者採取的血標本中檢出普氏立克次體特異的DNA片段(有條件者可作,詳見附錄E)。
疑似病例 具備1.1和1.2 .
臨床診斷 疑似病例+1.3+1.4.1項a)、b)、a)+c)、b)+c)中任何一項。
確診病例 臨床診斷+1.4.2項中任何一項。
2 地方性斑疹傷寒
2.1 流行病學 多於秋冬季發生,但在溫帶、亞熱帶地區沒有明顯的季節性,有家鼠接觸史或居住場所有大量家鼠與跳蚤或家有寵物。
2.2 臨床診斷 近期出現無其他原因可解釋的突發性持續性發熱,有劇烈的頭痛。
2.3 體症 發熱,一般在38~40度,呈稽留熱或弛張熱型,頭痛並多伴有眼眶後痛,皮疹較少或不明顯,神經系統症狀常不明顯。
2.4 實驗室診斷
2.4.1 血清學診斷
a) 室溫微量補體結合實驗(CF) 莫氏立克次體血清抗體滴度高於普氏立克次體血清抗體滴度2倍以上且血清抗體達到診斷滴度(≥1:8為陽性、≥1:32為診斷滴度);或恢復期血清抗體滴度高於急性期≥4倍;(詳見附錄A)
b) 微量間接免疫螢光實驗(Micro-IF) 莫氏立克次體血清抗體滴度高於普氏立克次體血清抗體滴度2倍以上且血清抗體達到診斷滴度(IgM≥1:16、IgG≥1:80為陽性;IgM≥1:32、IgG≥1:320為診斷滴度);或恢復期血清抗體滴度高於急性期≥4倍(詳見附錄A)。
c) 外斐氏反應(Weil-Felix) 邊型桿菌OX19血清抗體滴度達到診斷滴度(≥1:600為診斷滴度);或恢復期血清抗體滴度高於急性期≥4倍(不能區分普氏立克次體和莫氏立克次體)。
2.4.2 病原學診斷
從發熱期患者採取的血標本中分離出普氏立克次體或從發熱期患者採取的血標本中檢出普氏立克次體特異的DNA片段(有條件者可作,詳見附錄E)。
疑似病例 具備2.1和2.2 .
臨床診斷 疑似病例+2.3+2.4.1項a)、b)、a)、c)中任何一項。
確診病例 臨床診斷+2.4.2項中任何一項。

黑熱病

【GB 15986—1995】
 1 黑熱病
黑熱病通過白蛉叮咬而傳播,主要病變發生在內臟,少數特殊病例則以皮膚損害或單純淋巴結腫大為主要症狀,分別稱皮膚或淋巴結型黑熱病。狗也可患此病,稱犬內臟利什曼病,是我國山丘地區黑熱病的主要動物宿主,當地人的感染大多來自病犬。
1.1 黑熱病流行區內的居民,或在白蛉季節內(5~9月)曾進入流行區居住過的人員。
1.2 長期不規則發熱,脾臟呈進行性腫大,肝臟輕度或中度腫大,白細胞計數降低,貧血,血小板減少或有鼻衄及齒齦出血等症狀。
1.3 在骨髓、脾或淋巴結等穿刺物塗片上查見利什曼原蟲,或將穿刺物注入三恩氏(NNN)培養基內培養出利什曼原蟲的前鞭毛體(詳見附錄A)。
1.4 用間接螢光抗體試驗(IFA),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PVC薄膜快速ELISA,間接血凝(IHA)等方法檢測抗體呈陽性反應;或用單克隆抗體斑點-ELISA(McAb斑點-ELISA直接法)或單克隆抗體-抗原斑點試驗(McAb-AST法)以及單克隆抗體-酶聯免疫電泳轉移印斑試驗(EITB)檢測循環抗原呈陽性反應(詳見附錄B)。
疑似病例:具備1.1,1.2條。
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加1.3條。
臨床診斷:疑似病例加1.4條。
2 皮膚型黑熱病
2.1 多數病例在數年或十餘年前有黑熱病史,也可發生在黑熱病病程中;少數患者無黑熱病史,為原發性病例。
2.2 在面、四肢或軀幹部有皮膚結節、丘疹和紅斑,偶見褪色斑,白細胞計數可增至10000/mm3,嗜酸性粒細胞常在5%以上。
2.3 從結節、丘疹處吸取的組織液或皮膚組織刮取物的塗片上查見利什曼原蟲。
2.4 McAb dot-ELISA法檢測循環抗原呈陽性反應
疑似病例:具備2.1,2.2條。
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加2.3條。
臨床診斷:疑似病例加2.4條。
3 淋巴結型黑熱病
3.1 病人多發生在白蛉季節內由非流行區進入以嬰幼兒發病為主的黑熱病流行區(荒漠、山丘地帶)居住或旅遊的成年人中。
3.2 頸、耳後、腋窩、腹股溝或滑車上的淋巴結腫大如花生米至蠶豆般大小,較淺,可移動。肝脾不腫大,嗜酸粒細胞增多。
3.3 從腫大的淋巴結吸取組織液塗片檢查或從淋巴結的組織切片上查見利什曼原蟲
疑似病例:具備3.1, 3.2條。
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加3.3條。

包蟲病

【GB 17013—1997】
1 流行病學史
流行地區的居住史或旅遊史,豢養或接觸過家犬。有野外工作和獵狐史;接觸過狐狸屍體、皮張等。
2 臨床表現
2.1 囊型包蟲病:早期可無任何症狀,往往在影象檢查中發現。肝囊型包蟲病有肝區隱痛、上腹飽脹感、消化不良、消瘦、貧血。肝大,上腹部包塊。肺囊型包蟲病有胸部隱痛、刺痛、胸悶、咳嗽、氣短、咯血,有時隨痰咳出粉皮樣內囊碎片或子囊,或在痰液檢查時發現原頭節的頭鉤。其他臟器包蟲病具有該臟器占位性疾病之特有症狀。
2.2 泡型包蟲病:肝大、肝區隱痛。晚期肝功能損害,脾腫大、肝臟可觸及硬結節、黃疸,消瘦、衰竭。發生轉移時出現轉移病灶所在臟器產生的症狀。
  3 影象檢查
影象學特徵在包蟲病的診斷上有重大價值。肝包蟲病以B超掃描為主要手段,肺包蟲病以X線檢查為主,各有特徵性影象。為了鑑別診斷或有特殊需要時,可做CT檢查(詳見附錄B)。
4 實驗室檢查(詳見附錄A)
4.1 檢測血清中特異性抗體(用IHAELISAEITB等方法)。
4.2 檢測血清中特異性循環抗原或免疫複合物
4.3 痰液和咳出物的寄生蟲學檢查。
4.4 臨床標本的病理組織學檢查。
5 臨床診斷
具備流行病學史、主要臨床症狀或體徵、影象學特徵或血清中檢出特異性抗體者。
6 確定診斷
除具備臨床診斷的依據外,還具有下列條件之一者。
6.1 血清中反覆檢出特異性循環抗原或免疫複合物。
6.2 咳出囊膜、子囊或痰中檢出頭鉤。
6.3 臨床活檢材料病理組織學檢查證實。
6.4 手術探查證實為包蟲囊。

絲蟲病

【GB 15985—1995】
診斷標準
  1 微絲蚴血症
1.1 流行季節流行區居住史。
1.2 夜間採血檢查微絲蚴陽性。
  確診病例:具備3.1.2。
 2 急性絲蟲病
2.1 流行季節流行區居住史。
2.2 有反覆發作的非細菌感染性肢體(或陰囊、女性乳房)淋巴結炎/淋巴管炎(或精索炎、睪丸炎、附睪炎),局部疼痛、觸痛、腫脹、溫熱感,或有丹毒樣皮炎,症狀持續超過3天,伴有發熱、頭痛、不適等全身症狀。
註:馬來絲蟲病急性炎症局限於肢體。
2.3 夜間採血檢查微絲蚴陽性。
2.4 間接螢光抗體試驗或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抗體陽性。
疑似病例:具備2.1、2.2。
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加2.3或疑似病例加2.4。
 3 慢性絲蟲病
3.1 較長期流行區居住史。
3.2 有不對稱性肢體淋巴水腫、象皮腫、鞘膜積液、乳糜尿以及陰囊或女性乳房腫大(馬來絲蟲病慢性體徵局限於肢體淋巴水腫、象皮腫,且腫脹處限於膝、肘關節遠端)。或兼有2.2的表現。
3.3 夜間採血檢查微絲蚴陽性。
3.4 間接螢光抗體試驗或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抗體陽性。
3.5 在尿、淋巴液、鞘膜積液(或其他抽出液)內查見微絲蚴,在淋巴管、淋巴結內查見成蟲,或在病理組織切片查見絲蟲斷面。
疑似病例:具備3.1、3.2。
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加3.5或3.3或3.4。

感染性腹瀉病

【GB 17012—1997】
1 流行病學資料
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一般夏秋季多發。有不潔飲食(水)和/或與腹瀉病人、腹瀉動物、帶菌動物接觸史,或有去不發達地區旅遊史。如為食物源性則常為集體發病及有共進可疑食物史。某些沙門菌(如鼠傷寒沙門菌等)、腸道致瀉性大腸桿菌EPEC)、A組輪狀病毒柯薩奇病毒等感染則可在嬰兒室內引起爆發流行。
2 臨床表現
2.1 腹瀉、大便每日≥3次,糞便的性狀異常,可為稀便、水樣便,亦可為粘液便、膿血便及血便,可伴有噁心、嘔吐、食欲不振、發熱、腹痛及全身不適等。病情嚴重者,因大量丟失水分引起脫水、電解質紊亂甚至休克。
2.2 已除外霍亂、痢疾、傷寒、副傷寒。
3 實驗室檢查
3.1 糞便常規檢查:糞便可為稀便、水樣便、粘液便、血便或膿血便。鏡檢可有多量紅白細胞,亦可有少量或無細胞。
3.2 病原學檢查(詳見附錄A):糞便中可檢出霍亂、痢疾、傷寒、副傷寒以外的致病微生物,如腸致瀉性大腸桿菌、沙門菌、輪狀病毒藍氏賈第鞭毛蟲等。或檢出特異性抗原、核酸或從血清檢出特異性抗體。
臨床診斷:具備2.1,2.2,3.1者,1供參考。
病原確診:臨床診斷加3.2。

附錄

甲型病毒性肝炎病理組織學診斷標準B

(A肝附錄B)
B1 急性肝炎
B1.1 急性黃疸型肝炎:光鏡下肝細胞束有不同程度擁擠,肝細胞濁腫,嗜酸性變,嗜酸性小體,肝細胞有大小不等的點狀壞死及灶性壞死,壞死區域有淋巴、單核及中性白細胞浸潤。小葉內枯否氏細胞明顯增生。匯管區存在炎性反應,有淋巴生髮中心樣結構。同時肝細胞存在不同程度增生,雙核細胞增多,核增大,核仁明顯。電鏡下肝細胞內線粒體增生,數目增多,基質密度增深呈明顯固縮性變。光面及粗面內質網均有擴張,有的呈囊狀。粗面內質網可見到核糖體脫落,胞質中可見到大量空泡狀結構。溶酶體增生併吞噬大量線粒體和脂滴,胞核中可見大空泡。狄氏腔內膠原纖維增生。
B1.2 急性無黃疸型肝炎:病變與急性黃疸型相似,但程度較輕。
B2 淤膽型肝炎
光鏡下肝細胞改變有濁腫、氣球樣變,疏鬆化、毛玻璃變、嗜酸性變。肝細胞壞死有點狀、灶形、液化和橋形。毛細膽管擴張,存在不同部位的淤膽,即肝細胞內淤膽和毛細膽管內膽栓,或兩者並存。同時存在肝細胞增生,肝竇淤血,急性或慢性炎細胞浸潤,肝索紊亂,枯否氏細胞增生,膽小管增生和纖維增生等。
B3 重型肝炎
B3.1 急性重型肝炎:有廣泛的肝壞死。該處肝細胞消失,遺留網織支架,肝竇充血。有中性、單核、淋巴細胞及大量吞噬細胞浸潤。部分殘存的網狀結構可見小膽管淤膽。
B3.2 亞急性重型肝炎:可見新舊不等的亞大片壞死和橋形壞死。網織支架塌陷,有明顯匯管區集中現象。可見大量增長的膽管和淤膽以及纖維增生。殘存的肝細胞增生成團,呈假小葉樣結構。

病毒性肝炎病理組織學的診斷標準

(B肝附錄B)
B1 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組織學改變
B1.1 炎症改變:主要浸潤細胞如淋巴細胞、單核細胞、漿細胞和組織細胞。
B1.1.1 間質內炎症:炎症細胞存在於匯管區或新形成的纖維間隔區,大量淋巴細胞浸潤。有時可形成淋巴濾泡。
B1.1.2 實質內炎症:壞死灶內可見多少不等的炎症細胞,並可見淋巴細胞和肝細胞密切接觸,甚至進入肝細胞內。
B1.2 壞死性改變
B1.2.1 單個肝細胞壞死:細胞呈凝固性壞死,最後形成嗜酸性小體。
B1.2.2 灶性壞死:小群肝細胞呈溶解性壞死,有單核及淋巴細胞浸潤,伴有或不伴有網織支架的塌陷,隨之枯否氏細胞增生,併吞並細胞碎片。
B1.2.3 碎屑狀壞死:肝細胞壞死發生肝實質和間質交界處,當壞死發生於匯管區,同時伴有界板破壞,稱為門脈周圍碎屑狀壞死。若壞死發生於新形成的間隔和肝實質交界面,則稱為間隔周圍碎屑狀壞死。在壞死灶內肝細胞呈碎片狀或相互解離,炎症細胞可侵入肝細胞內,並可見肝細胞被淋巴細胞包圍而相互分離。這種被隔離而存活的肝細胞有時形成腺樣結構,被膠元纖維所包繞。
B1.2.4 橋形壞死:兩個碎屑狀壞死灶相互融合,或碎屑狀壞死灶和小葉中央壞死灶相融合,則稱為橋形壞死。
B1.2.5 多小葉壞死:壞死範圍累及多個小葉。
B1.3 其他肝實質的改變
B1.3.1 肝細胞水腫,疏鬆,氣球樣變及嗜酸性變。
B1.3.2 肝細胞內及毛細膽管內瘀膽。
B1.3.3 肝細胞再生,表現為肝細胞及胞核大小不一,出現雙核及多核細胞和雙層肝細胞索形成。
B1.3.4 毛玻璃細胞:胞漿內有淡染的均質性結構,呈瀰漫型,包涵體型或膜型分布多見於慢性肝炎及
HBsAg攜帶者。
B1.4 膽管改變:小膽管再生,偶見膽管上皮腫脹及氣球樣變。
B1.5 纖維化及間隔形成
B1.5.1 主動性間隔:由於碎屑狀壞死後,纖維組織增生並向小葉內伸入,呈楔形,伴多量炎症細胞的浸潤。
B1.5.2 被動性間隔:由於肝細胞壞死,網織支架塌陷纖維化而形成,炎症浸潤很輕微,間隔和肝實質界限較清楚。
B2 病毒性肝炎組織學診斷標準
B2.1 急性肝炎
B2.1.1 急性黃疸型肝炎:肝細胞腫脹,氣球樣變,胞漿染色變淺,胞核濃縮,嗜酸性變性,嗜酸小體形成,胞核空泡變性,或核溶解,肝細胞灶性壞死與再生。匯管區有大單核與淋巴細胞浸潤。肝血竇壁Kuf-fer細胞增生。
B2.1.2 急性無黃疸型肝炎:病變與急性黃疸型相似,但程度較輕。
B2.2 慢性肝炎
B2.2.1 慢性遷延性肝炎分三類:
a)慢性小葉性肝炎
主要是肝小葉內的炎症和肝細胞的變性及壞死,門脈區的改變不明顯。
b)慢性間隔性肝炎
小葉內炎性反應及變性壞死輕微。匯管區有纖維細胞向小葉內伸展形成間隔,間隔內炎症細胞很少,不形成假小葉。
c)慢性門脈性肝炎
肝實質變性及壞死病變較輕。有少數點狀壞死。偶見嗜酸性體,門脈區有多量炎性細胞浸潤,致使門脈區增大,但並無界板破壞或碎屑樣壞死。
B2.2.2 慢性活動性肝炎
碎屑狀壞死為主要特徵,小葉內病變,包括點狀和(或)灶性壞死,甚或灶性融合性壞死,以及變性和炎症反應。
慢性活動性肝炎分三類:
a)輕型慢性活動性肝炎
符合本型基本特徵,但病變較輕。
b)中型慢性活動性肝炎
有廣泛的碎屑狀壞死及主動性間隔形成,肝實質變性及壞死嚴重,可見橋形壞死及被動性間隔形成,但多數小葉結構仍可辨認。
C)重型慢性活動性肝炎
橋形壞死範圍更廣泛,可累及多數小葉並破壞小葉完整性。
B2.3 淤膽型肝炎
病理組織學與急性黃疸型肝炎相似,並有毛細膽管內膽栓形成,該細胞內膽色素滯留,肝細胞內出現小點狀顆粒,匯管區有小膽管擴張及中性白細胞浸潤等。
B2.4 肝硬化
B2.4.1 活動性肝硬化
肝硬化同時伴有碎屑狀壞死,碎屑狀壞死可以存在於匯管區周圍及纖維間隔和肝實質交界處,肝細胞有變性壞死及炎性反應。
B2.4.2 靜止性肝硬化
假小葉周圍的纖維間隔內炎症細胞很少,間質和實質界線很清楚。
B2.5 重型肝炎
B2.5.1 急性重型肝炎
a)急性水腫性重型肝炎
嚴重的瀰漫性肝細胞腫脹,胞膜明顯,胞漿淡染或近似透明,細胞相互擠壓呈多邊形、類似植物細胞。小葉結構紊亂,小葉中有多數大小不等的壞死灶,腫脹的肝細胞間有明顯的毛細膽管淤膽。
b)急性壞死性重型肝炎
有廣泛的肝細胞壞死,該處的肝細胞消失,遺留網織支架。肝竇充血,有中性、單核、淋巴細胞及大量吞噬細胞浸潤,部分殘存的網狀結構中可見小膽管淤膽。
B2.5.2 亞急性重型肝炎
可見新舊不等的大片壞死和橋形壞死,網織支架塌陷,有明顯匯管區集中現象,可見大量增生的膽管和淤膽,殘存的肝細胞增生成團,呈假小葉樣結構。
B2.5.3 慢性重型肝炎
在慢性肝病變的背景上,有大塊或亞大塊壞死者(即慢性陳舊性病變,如慢活肝、肝硬化病變的背景有新鮮大塊或亞大塊壞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