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絲蚴

寄生於血液內的絲蟲(Filaria)類的幼蟲稱為微絲蚴。這種成蟲主要寄生於淋巴結、淋巴管、心臟及大血管中,不常移動,並在該處產卵。

基本簡介

微絲蚴 微絲蚴
馬來微絲蚴(左)和班氏微絲蚴(右) 馬來微絲蚴(左)和班氏微絲蚴(右)
微絲蚴 微絲蚴
馬來微絲蚴 馬來微絲蚴
微絲蚴 微絲蚴
班氏微絲蚴 班氏微絲蚴
微絲蚴 微絲蚴
微絲蚴 微絲蚴

寄生於血液內的絲蟲(Filaria)類的幼蟲稱為微絲蚴。這種成蟲主要寄生於淋巴結、淋巴管、心臟及大血管中,不常移動,並在該處產卵。但在血液和淋巴液中孵化出來的微絲蚴幾為無色透明,可活潑地運動,在每天的一定時刻移動到末梢血管中。微絲蚴 出現於宿主皮下的微血管中時,進入吸血蚊的體內,成為被鞘幼蟲而傳播。

取末梢血或靜脈血製成血塗片。一般以夜間十點至凌晨兩點之間採血。

【正常參考值】

【異常結果分析】

微絲蚴 微絲蚴

微絲蚴為絲蟲的幼蟲,絲蟲病的患者血中可找到微絲蚴。

血絲蟲病是一種寄生蟲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管抽出液中可檢出微絲,微絲蚴是絲蟲病的病原體

主要分類

微絲蚴 微絲蚴

班氏微絲蚴,體態柔和,彎曲自然,無小彎;頭隙 較短,長度與寬度相等;體核為圓形或橢圓形,大小均勻,排列整齊,相互分離,清晰可數;排泄孔較小,排泄細胞在排泄孔旁;肛孔小,常不顯著;尾部後1/3尖細,無尾核。

馬來微絲蚴,體態僵直,大彎上有小彎;頭隙較長 ,長度為寬度的兩倍;體核不規則,大小不等,排列密集,常相互重疊,不易分清;排泄孔較大,排泄細胞離排泄孔較遠;肛孔較大,尾部自肛孔後突然變細,有兩個尾核,前後排列,尾核處膨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