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杯仔雞

三杯仔雞

三杯仔雞以童子雞為主要原料燜制,主要原料有童子雞一隻、小蔥(50克)、 姜(25克) 、此菜色澤醬紅、原汁原味,醇香誘人,酒飯皆宜。

原料

工藝:砂鍋口味:醬香味

主料:童子雞一隻(一斤半左右)

調料:小蔥(50克)姜(25克)豬油一杯(煉製,約60克)米酒一杯(約60克)醬油一杯(約60克)香油(15克)

製作工藝

三杯仔雞三杯仔雞

1、將雞(三黃仔雞)宰殺放淨血,放入70℃左右的熱水中浸燙(切忌用開水燒,以免去毛時掉皮)去淨羽毛,脫去爪皮、嘴殼,用清水洗淨;

2、用刀在頸部開小口,取出氣管、食管,再從腹部開一小口取出內臟;

3、雞肫部剖開去雜物,撕去雞內金;

4、雞肝除膽,切忌弄破苦膽;

5、雞心擠淨淤血;

6、生薑去皮洗淨,切成1厘米見方的指甲片;

7、蔥去根須,洗淨,取蔥白切成1.5厘米長的段;

8、將雞去爪、嘴尖,沿脊骨剖開,再將雞斬成1.5厘米見方的大丁;

9、將雞肝、雞肫、雞心分別切成與雞丁同樣大小的丁;

10、將切好的主料全部裝入砂鍋,放入蔥姜,下三杯調味品,加蓋待用;

11、最好用南豐產泥爐,放入木炭點燃,將盛雞的砂鍋置其上,以文火燜制;

12、待滷汁收濃,揀去蔥、姜,再加入香油,用盤托砂鍋上桌。

工藝提示

1、烹製此菜不能放湯或加水,以免失其原汁原味;

2、最好用泥爐木炭文火燜制,如沒有,一定要掌握好火候,切忌用大火,否則雞不爛而汁已盡,甚至糊鍋。

菜品口感

色澤醬紅、原汁原味,醇香誘人,酒飯皆宜。

食譜營養

童子雞:仔雞的雞肉占體重的60%左右,還有更多豐富的蛋白質和磷酸,所以仔雞的肉營養價值更高。加上仔雞的肉里彈性結締組織極少,所以容易被人體的消化器官所吸收,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祖國醫學認為,雞肉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

食譜相剋

童子雞:雞肉忌與野雞、甲魚、鯉魚、鯽魚、兔肉、蝦子以及蔥蒜等一同食用;

與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

不宜與李子同食會導致腹瀉;

與芥末同食會上火。

歷史文化

1、三杯雞是江西傳統名菜,因其烹製時不放湯水,僅用米酒一杯,豬油一杯,醬油一杯,用炭火將雞塊煨熟,故名三杯雞;

2、“三杯雞”的來源,據說是廚師在外地偶然發現,回南昌後,烹製方法又作了改進,調料中增加了香蔥、生薑等,用小砂鍋加蓋放在炭爐上慢火燉製。上桌後滿座飄香,砂鍋內雞塊色澤發紅,雞肉鮮美,湯汁香醇,且為原 味,深受歡迎。

中國贛菜名菜100個

江西省“創贛菜品牌四百工程”提出“中國贛菜名菜100個”,一起看看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