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椅上的夢》

《輪椅上的夢》

該書的主人公方丹是一個殘疾少女。她的心靈世界是什麼樣的呢?在人們的印象里,它也許是狹小的、黯淡的、封閉的。

基本信息

推薦語

在殘酷的命運面前,人們是會選擇放棄還是選擇不屈不撓地與命運進行抗爭呢,在本書中,作者張海迪將以自身的經歷與命運為準繩,將平生所遭遇到的人間最痛苦最慘痛的事情呈現在無數讀者眼前。然而書中讓人們最為感動的不是她自己命運本身的遭遇與困厄,而是主人公在面臨生活磨難之時的那種樂觀、鎮定、積極,那樣的善,那樣的美,讓人們看到什麼叫做希望,什麼叫做憧憬。

作品簡介

這是一部頗具魅力的長篇小說,也是作者張海迪的自傳體小說,是她在輪椅上度過了數不清的日日夜夜所進行的一場驚天動地的夢之旅。作品以熾熱的純情,生動的筆觸,描繪了主人公方丹及其夥伴們在艱難歲月中成長磨鍊的心路歷程。方丹雙腿癱瘓,命運多舛,當她在一如死灰般的生活中只是看到生的寂寥與死的陰霾時,夥伴們為她送來了融融友情以及無限欣慰和激勵。於是,生的光芒普照,她開始懂得生命的意義。自此,孤寂的逆境沒有使她沉淪,傷

《輪椅上的夢》輪椅上的夢
心的淚水沒有遮掩她奮進的航標,她駕馭著生命的小舟在人海里求知似渴,頑強博擊,在不斷戰勝自我的人生旅途上留下了一串串閃光的足跡。最終,方丹用自己的堅強與善良,和夥伴們共同譜寫了這部動人的青春協奏曲。無數個歲月過去了,然而在今天,當我們重溫那些美好而純真的日子之時,我們仍然看到人生的信念與大愛的價值。

作者簡介

張海迪,女,1955年生於濟南,漢族,哲學碩士,中共黨員,山東省創作協會一級作家,九屆、十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張海迪5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癱,她因此沒有進過學校,童年時就開始以頑強的毅力自學知識,她先後自學了國小、中學、大學的專業課程。張海迪15歲時隨父母下放聊城莘縣一個貧窮的小山村,但她沒有懼怕艱苦的生活,而是以樂觀向上的精神奉獻自己的青春。在那裡給村里國小的孩子們教書,並且克服種種困難學習醫學知識,熱心地為鄉親們針灸治病,在莘縣期間,她無償地為人們治病一萬多人次,受到人們的熱情讚譽。

《輪椅上的夢》《輪椅上的夢》

1983年,海迪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她以頑強的毅力克服疾病和困難,精益求精地進行創作,執著地為文學而戰,至今已出版的作品有:長篇小說《輪椅上的夢》、《絕頂》。散文集《鴻雁快快飛》、《向天空敞開的視窗》、《生命的追問》。翻譯作品《海邊診所》、《麗貝卡在新學校》、《小米勒旅行記》、《莫多克——一頭大象的真實故事》等。她的作品在社會上在青少年中引起了很強的反響,長篇小說《輪椅上的夢》已經在日本、韓國出版。

精華評論

生命是一場精彩的旅程

當決定寫讀後感時,我最先想到的就是她——《輪椅上的夢》,曾經在幾年前她已經深深的打動過我,今天翻來再讀,整整一個星期,再一次重溫,再一次感受,原來她帶給我的震撼還在,並且更加的熱烈!讀完整本書再一次不知不覺已經淚流滿面了,不知道怎樣去形容自己的心情,只有瘋狂的載抄書里的文字,一次次感受著作者的感受!“道路是自己選擇的,誰也不可能代替別人走完人生的旅程。”

“在歷史的進程中,哪一個人能夠牢牢地把握自己的命運呢?”“時間和距離也許能使人忘卻疼痛,可疤痕卻永遠凝結在那裡了。”“正像風暴襲來,會掀起巨浪,移動沙丘,折斷大樹,讓世界變得面目全非,那場灰色風暴的威力遠遠不是任何真正的風暴所能相比的。理想,友誼,愛情,這些夢幻般的詞句,這些曾經讓我們心潮激盪,臉上泛起紅暈的字眼,突然間像浮雲一樣被狂風吹散了,有的人被驅趕到生活的邊緣,忍受著心靈的摧殘,那些豪情萬丈,急流勇進的人,也在無法捉摸的巨浪和鏇渦的衝擊下,靈魂破碎……那一切都是不由自主的,在那樣的狂風暴雨中,哪一片綠葉不曾遭受它的撕扯呢?”“過去生活改變了我們,現在是我們改變生活的時候了……”“喔,一切結束了,又重新開始了,結束也許就是另一次開始。我曾期待結束這一切,開始另一切,讓所有的一切重新開始,就像蛹變成美麗的蝴蝶……”句句刻在心裡!

很多時候我覺得自己的筆早已經銹了,再也不能想以前那樣把自己心靈的一點牽動盡情的印在雪白的紙上了,今天也證明了,我的語言真的匱乏了,它已經無法再流暢地表達我的心跡了,無論怎樣告訴自己要“以心成文,以情催筆”,可懶惰的筆就是不願意前進,或者不是不願意,只是太多的感悟不知從哪裡開始道來罷了!作者是張海迪,在這個被流行籠罩著的時代里,只有在上國小的時候某個老師為了鼓舞學生才會不經意地提起她,提起她的勇敢和堅強.單更多的時候她是不被很多人想起的,特別是像我們一樣在甜水裡長大的所謂的新新人類.我們是幸運的,不用背負時代的傷痕,不用承受歲月的煎熬,更不要承受軀體和心靈的摧殘!或許正因為是這樣,我們談起勇敢談起堅強總覺得有些”力不從心”,或者我們從來就不知道何謂勇敢何謂堅強!

《輪椅上的夢》《輪椅上的夢》
《輪椅上的夢》這部自轉體小說向讀者展示了一個頑強的生命,她講述著一個從小雙腿就殘疾的作者是怎么戰勝種種困難實現她的作家夢想的。在她的童年、少年裡,或許有些人是看不起她,或許一度她也有過心靈上的掙扎,甚至是想過要輕生,但她並沒有為灰心喪氣,並沒有放棄!她堅信著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通過自己多年的努力,不僅成為了當代著名的作家,還成為了眾多青少年的學習榜樣。當然還有不可忽略是在精神上支撐她的親情和友情,在那個精神匱乏的年代,家人的關愛、朋友的支撐是她不可缺少的良藥!相比那些“暢銷書”,她是名副其實的“常銷書”!

命運對張海迪是殘酷的,但她並沒有向命運低頭,沒有屈服於困難,取得了成功。從第一次讀《輪椅上的夢》到今天重讀,已經有了大約5個年頭。回想這五年,她給了我很大的鼓舞,生活在微妙間發生了變化——煙火瀰漫的高中生活,在很多人認為我升學無望的時候,我咬緊牙關挺過來了,走進了大學的校園;當來到湖南,第一次離開父母到三千里之外的地方求學是,面對一切不習慣時,我告訴自己“這就是生活的挑戰”;和很多大學生一樣,當以為自己找到一份感情的依靠後又被狠狠打擊的時候,我告訴自己“明天會更好,我要活的更精彩”……是《輪椅上的夢》早早就在我的心田裡埋下了堅強的種子,讓我勇敢的邁出每一步!

當然,有很多時候我也苦惱過、悲傷過,但比起“方丹”不知道要幸運多少,上天那么的眷顧我,讓我順利的跨過每一個門檻,給予我一個個學會成長的機會,讓我在成長中學會了感恩,懂得了什麼是付出,什麼又是回報!正如書中說道“路是自己選擇的,誰也不可能代替別人走完人生的旅程”,當我們為自己選擇了人生道路後,就要勇敢的向前邁進,或者會有很多的艱難險阻,或許會不斷的失敗,但只要信心尤在,不斷的奮鬥,你離目標也就回越近!上帝也只眷顧那些準備好了人。生活也不是麻木的,是一潭活水。

我們要知道審視自己走過的每一步,告訴自己生活中不僅僅只有自己,不僅僅只有昨天和今天,更多的我們是生活在一個具體中,更多的我們要的是明天,不要被眼前的種種所蒙蔽了,不要把自己禁錮在眼前狹小的空間裡,看清前方,切不可盲目的跟風。或者你的選擇暫時並不被很多人讚許,但請相信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選擇才是最好的選擇!你要的不僅僅是讚許,而是明天!回過來,看看我自己,大三了!將要面臨的抉擇與挑戰是不盡的!不過我已經準備好了,準備好了去面對明天,去面對困難;我不企望明天的一切會很順利很美好,只有不放棄的心,相信明天會更好,因為今天我努力了!“過去生活改變了我們,現在是我們改變生活的時候了……”

感動中懂得人生

當我還不知道什麼叫感動的時候,就被張海迪的故事深深感動著。年幼無知的我固執地認為她是一個神通廣大、不怕疼、不怕打針、吃藥的人。上了學,接觸了“頑強”兩個字,才理解了海迪的事跡。

《輪椅上的夢》《輪椅上的夢》
看著這本張海迪親著的《輪椅上的夢》,淚水多少次模糊了我的視線,感動著海迪的一切。

從小,海迪就被疾病奪去了健康,幼小脆弱的心靈自卑過、怨恨過、憤怒過、失望過……對命運的不屈,使得她決心用雙手去開闢一條通往未來的道路,旅途的坎坷沒有能打碎她的夢,因為夢裡她有著一雙健康的腿,癱瘓的她多么渴望飛奔地平線上輝煌的太陽啊!

她本應是快樂的,可是她生活的世界卻充滿了風霜風雪,厄運給她的眉心牽來一縷縷憂愁,生活在她的眼前布下了一重重陰影。然而,孤寂的逆境沒有使她沉淪,傷心的淚水沒有遮住她奮進的航標,堅強的性格正是在風浪的波瀾起伏中磨鍊的。

濃濃的綠意引來了1966年的夏天,在這個充滿熱情的季節,海迪至此文來源於公務員測試網--文秘頻道的雙親被關進了牛棚,“是誰在輕輕呼喚我的名字?是誰的熱淚灑落在我的臉上?”從昏迷中清醒過來的海迪沒有被壓倒,面對生活中的疾風驟雨,她更勇敢地抗爭著,如振奮、歡笑、歌唱--為了什麼呢?就是為了世界上所有的好人!

童年的夥伴為生活所逼,一個個都遠離她去了異鄉追尋藍色的夢,海迪也隨著父母到了陶莊。陶莊象一爐火,驅散了她一路上壓在心頭的寒冷和黑暗,陶莊人的熱情撫平了海迪的寂寞。海迪成長著,對陶莊真摯的此文來源於公務員測試網--文秘頻道使她成為陶莊的第一代女醫生,陶莊的伊莉莎白,她用自己殘疾的身此文來源於公務員測試網--文秘頻道帶給村人健康,撫慰他們的傷口。

在海迪不幸的生活里,書是歌,是夢,是絢爛的理想,是繽紛的世界。在她生命的河流中,書是一條船,載著她駛向知識的海洋;書是一根桅桿,支撐著她生命的小帆;書給予她的是勇氣,是希望,是歡樂,是未來,是孤獨生活中的精神寄託……

海迪是平凡的,平凡得和我們每個人一樣有著七情六慾,需要衣食住行;海迪又是不平凡的,她用被病魔奪去生命的青春譜寫了一篇最動人心弦的樂章--中國當代保爾之歌。她宛如一顆清光燦燦的星星,帶給人們溫和的光亮,從嚴沒有刺眼的炫耀。

殘疾人作家作品

殘疾人天生與寫作有緣。近十幾年來,伴隨著國家和社會的進步以及殘疾人事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殘疾朋友投身於文學領域,用手中的筆呼喚友愛,謳歌真情,頌揚時代,向社會昭示人生的價值和生活的真諦;殘疾人作家們辛勤筆耕,創作了大量思想性和藝術性俱佳的文學作品,國內文壇逐漸湧現出史鐵生、張海迪、史光柱、葉廷芳、王占君、車前子、阮海彪、夏天敏、劉水、倪景翔等一批有影響的殘疾人作家、文學評論家。

張海迪作品

張海迪,1955年9月生於濟南,漢族,哲學碩士,中共黨員,山東省作家協會創作室一級作家,九屆、十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