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書》

《晉書》

《晉書》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紀十卷,志二十卷,列傳七十卷,載記三十卷,記載了從司馬懿開始到晉恭帝元熙二年(420年)為止,包括西晉和東晉的歷史,並用“載記”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國割據政權的興亡。

基本信息

說起《晉書》,就會使人想到唐太宗在《修晉書詔》里講的一句名言:“大矣

(圖)《晉書》《晉書》

哉,蓋史籍之為用也!”(《唐大詔令集》卷81,《全唐文》卷8)意思是說,史書的作用大得很啊!唐太宗歷來很重視修史,今存“二十五史”,其中就有六部史書是在唐太宗時期修成的。他的這篇詔書,就是指示皇家史館重寫一部《晉書》。

正文

李世民統治時代所修的前代史書,在晉書之外,還有梁、陳、北齊、周、隋五代史,何以李世民偏要選擇晉書來寫史論呢?這主要因為西晉是個統一的王朝,它結束了三國時期幾十年的分裂局面。然而它的統一又是短暫的,不久就發生了中原地區的大混戰,此後便形成了東晉和十六國、南朝和北朝的長期對立。李世民作為統一的唐朝的創業之君,很想對於晉朝的治亂興亡進行一番探索,作為借鑑。正由於這個緣故,所以把西晉王朝的奠基人司馬懿和完成統一事業的司馬炎當作主要研究對象(關於陸機、王羲之的史論,主要著眼於他們的文學藝術成就,屬於另一種情況,姑置不論)。宣帝(司馬懿)、武帝(司馬炎)二紀的史論,雖然比較籠統,沒有觸及晉朝治亂興衰的實質,但它指出司馬炎“居治而忘危”,“不知處廣以思狹”,“以新集易動之基,而無久安難拔之慮”,這些評論總算是看到了一些現象。
《晉書》的修撰,從貞觀二十年(公元六四六年)開始,二十二年(公元六四八年)成書,歷時不到三年。參加編寫的前後二十一人,其中房玄齡、褚遂良、許敬宗三人為監修,其餘十八人是令狐德棻、敬播、來濟、陸元仕、劉子翼、盧承基、李淳風、李義府、薛元超、上官儀、崔行功、辛丘馭、劉胤之、楊仁卿、李延壽、張文恭、李安期和李懷儼。天文、律歷、五行三志,出自李淳風之手;修史體例,是敬播擬訂的,沒有流傳下來。由於李世民(唐太宗)曾給宣帝(司馬懿)、武帝(司馬炎)一紀及陸機、王羲之兩傳寫了四篇史論,所以又題“御撰”。
唐太宗是一位有所作為的君主,他非常重視史書的撰修工作,在中國古代史學史上,大概寫晉朝歷史的人是最多的了。按一般的說法,在唐以前寫成的晉史有十八家之多,而實際上則有二十幾家。唐太宗認為前人寫的這些晉史有種種缺陷,都不是出於“良史之才”,因而在“深為嘆息”之餘,便指示大臣組織史家、學者重寫《晉書》。唐太宗在修晉書詔中對各家史著逐一進行了批評。撰寫一部系統、完整、旨趣較高的晉史,是唐太宗的一大心愿。貞觀二十年(646年)他下詔讓房玄齡、褚遂良、許敬宗擔任監修,組織編寫《晉書》。當時,擔任相當於宰相職務的房玄齡等人負責監修。他們組織了一大批史家和學者,以南朝齊人臧榮緒所寫的《晉書》為藍本,同時參考其他諸家晉史和有關著作,“采正典與雜說數十部”,兼引十六國所撰史籍,從貞觀二十年(646年)開始撰寫,至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就寫成了一部新的《晉書》。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見到的二十五史中的《晉書》。
眾人撰寫《晉書》,從受命到成書,僅歷時兩三年。成書時間之所以較短,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晉書》由於有政府作後盾,人力、物力、財力和圖書檔案資料都有保證,這些條件,是私人修史無法比擬的。二是有多種晉史著述可供參考。由於有藍本作為依據,成書自然較為容易。
《晉書》在取材方面,不十分注意史料的甄別取捨,喜歡採用小說筆記里的奇聞軼事,《搜神錄》、《幽明錄》中一些荒誕不經之談也加以收錄,有損於它的史料價值。另外,書中有記事前後矛盾和疏漏遺脫的地方。《晉書》的執筆人,大多數擅長詩詞文賦,撰史過程中,有片面追求詞藻華麗的傾向。因此,後人批評它“競為綺艷,不求篤實”。這也是《晉書》的缺點之一。
這部《晉書》,包括敘例、目錄各一卷,帝紀十卷,志二十卷,列傳七十卷,載記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後來敘例、目錄失傳,今存一百三十卷。《晉書》的內容,包含西晉、東晉以及與東晉同時存在的北方“十六國”的歷史。它記事的年代,上起三國時期司馬懿(即《晉書》本紀中的宣帝)早年的政治活動,下至東晉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劉裕以宋代晉。
這部新的《晉書》同以往諸家晉史著作相比,有一個突出的優點,就是它在內容上“甚為詳洽”,詳盡而廣博。以往諸家晉史,或僅記西晉一朝史事,或雖兼記兩晉史事,而對“十六國”史事則又不曾有比較系統的記述。因此,從嚴格的意義上講,它們都不是完全的晉史。《晉書》的“詳洽”,克服了以往諸家晉史的這個缺陷。還有,《晉書》中的志,往往從三國時期寫起,這就多少彌補了《三國志》有紀、傳而無志的不足。這也是它“詳洽”的一個重要方面。
唐太宗很重視《晉書》的修撰工作,他親自為《晉書》的《宣帝紀》、《武帝紀》、《陸機傳》、《王羲之傳》分別寫了史論。這四篇史論都題為“制曰”。他在《宣帝紀》的後論里,說司馬懿這個人是“飾忠於已詐之心,延安於將危之命”;又說他是“欺偽以成功”、“好回以定業”。肯定了他在政治上的成功,批評了他在做人方面的欺偽行為。早年,唐太宗曾同大臣虞世南論說歷史。“商略古今”。虞世南後來在自己的著作中就尖銳地批評司馬懿“多仗陰謀,不由仁義,猜忌詭狀,盈諸襟抱”;這說明他們對司馬懿的看法是一致的。唐太宗在《王羲之傳》後論里,高度讚揚王羲之的書法藝術,說:“觀其點曳之工,裁成之妙,煙霏露結,狀若斷而還連;風翥龍蟠,勢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覺為倦,覽之莫識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這在中國古代書法評論史上,也可以說是一段佳話。
《晉書》同二十五史中的其他各史相比,有兩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作者的眾多。《晉書》作者共二十一人,而且都留下了姓名,這在歷代皇朝修史工作中是不多見的。這么多的作者合撰一書,各盡其才是很重要的,如:
——令狐德棻,唐初著名史學家,曾主編過《周書》,並負責具體指導《梁書》、《陳書》、《北齊書》、《隋書》編寫中的協調工作。這次被所有參加編撰《晉書》的人“推為首”,在確定《晉書》的體例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令狐德棻是宜州華原(今陝西耀縣)人。他於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出生於名聲顯赫的士族之家。青年時代便以博學多才而知名當世。隋朝末年他被任命為藥城長,因世道混亂沒去就職。反隋義軍興起之時,他在李淵從弟手下任記室參軍。李淵入關後,他擔任大丞相府記室。高祖稱帝,任他為起居舍人,又升為秘書丞。唐太宗貞觀年間,他任過禮部侍郎,兼修國史,後轉任太子右庶子,受廢太子李承乾牽連,他被免職。後
被召回參加修《晉書》工作。書成後升為秘書少監,以後又任過禮部侍郎兼弘文館學士、太常卿、國子祭酒、崇賢館學士等職,並被進爵為公。年近80致仕之時,加金紫光祿大夫。高宗乾封元年(666年)逝世,年84歲。
令狐德棻的一生為史學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他是初唐史學的第一要人。在唐朝初建時期,針對喪亂之後書籍嚴重缺乏的情況,他向高祖建議購求天下遺書,統一組織抄寫。這一建議得到高祖批准,使數十年間,群書畢備,為唐代文化的繁榮,提供了良好條件。唐初史學堪稱繁榮,這個繁榮局面,發端於令狐德棻修撰前代所缺各史的建議。
武德五年(622年)令狐德棻向高祖進言,提出近代以來各朝正史大多缺略,現在應該趁周、隋等朝滅亡未久,材料還好收集,抓緊修出這些朝的史書,以備鑑戒。他的建議得到唐統治者的重視,高祖下達了著名的《命蕭瑀等修六代史詔》,做出了由蕭瑀等人修魏史,陳叔達、令狐德棻等人修周史,封德彝等人修隋史,崔善為等人修梁史,裴矩、魏徵等人修齊史,竇璡、姚思廉等人修陳史的安排。可惜這次修史工作沒有取得什麼成果。貞觀三年(629年)唐太宗重提修史之事,下詔由房玄齡和魏徵任總監修,由諸大臣分別撰寫梁、陳、齊、周、隋五代史,其中周史的修撰由令狐德棻和岑文本負責,令狐德棻還負責對五代史作總的協調工作。《周書》的修撰工作後來又加入了一個助手崔仁師,但是岑文本只是寫了全書的史論,崔仁師也只是協助令狐德棻工作而已,全書的修撰工作基本上是令狐德棻一人完成的,貞觀十年(637年),《周書》與其他各史全部完成。令狐德棻由於修史有功,得到了賜絹400匹的賞賜。貞觀二十年(646年),唐太宗又做出重修《晉書》的決定,並組成了一個由20餘人組成的寫作班子,令狐德棻和敬播擔任著實際主編之職,全書的體例均由他們二人裁定。令狐德棻參加編修的著作還有《藝文類聚》、《氏族志》、《五代史志》、《新禮》、《太宗實錄》、《高宗實錄》、《唐律令》等。此外《北史》和《南史》兩部重要史著,也是經他之手推薦行世的。
——敬播,唐初著名的文、史學者,與令狐德棻共同制訂《晉書》體例。
——李延壽,唐代史學家。安陽市人。貞觀年間,做過太子典膳丞、崇賢館學士,後任御史台主簿,官至符璽郎,兼修國史。他曾參加過官修的《隋書》、《五代史志》(即《經籍志》)、《晉書》及當朝國史的修撰,還獨力撰成《南史》、《北史》和《太宗政典》(已佚)。《南史》和《北史》所依據的歷史文獻,主要是宋、齊、梁、陳、魏、齊、周、隋八代“正史”,但並未拘泥於此,另外還參考了各種“雜史”千餘卷。從蒐集史料到完成,用了長達30年的時間。“二史”後來被列入“二十四史”中,在我國史學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李淳風,唐初著名天文學家,《晉書》的《天文》、《律歷》、《五行》等志出於他的手筆。 唐代傑出的天文學家、數學家。陝西岐山人。公元602年生,670年卒。
622年,任秘閣郎中,奏請編新曆,644年編成《甲子元歷》,對後世天文、曆法、和數學的發展貢獻很大。他還著有《法象志》,共七卷,論“前代渾天儀得失之差”,對後世產生重大影響。641年負擔了編寫《梁書》、《陳書》、《北齊書》、《周書》、《隋書》的總指導責任,為《晉書》親自撰寫了《天文志》、《律曆志》、《五行志》。保存了古代天象變化及自然災害史料。
李淳風是世界上第一個給風定級的科學家。他在世界最早的氣象學專著《乙已占》中,把風分為8級。1000年後,英國學者才在《乙已占》的基礎上,把風力劃分為零到12級。
——房玄齡(579~648)唐朝初年名相。名喬,字玄齡,以字行。齊州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人。父彥謙,隋司隸刺史。玄齡博覽經史,工書善文,十八歲時本州舉進士,授羽騎尉。隋末大亂,李淵率兵入關,玄齡於渭北投李世民,先後擔任秦王府記室、陝東道大行台考功郎中。他屢從秦王出征,參謀劃策,典管書記。
每平定一地,別人爭著求取珍玩,他卻首先為秦王幕府收羅人才。他與謀臣猛將密相交結,使他們各盡死力。他和杜如晦是秦王最得力的謀士。秦王弟兄間爭奪皇位,太子建成在高祖前譖毀他和如晦,遂同被斥出秦王府。唐武德九年(626)他參與玄武門之變的策劃,與杜如晦、長孫無忌、尉遲敬德、侯君集五人並功第一。李世民即位(即唐太宗李世民),玄齡為中書令。貞觀三年(629)二月為尚書左僕射。十一年封梁國公。至十六年七月進位司空,仍綜理朝政。十七年,與長孫無忌等二十四人圖形於凌煙閣。晉王李治為太子時,他任太子太傅。太宗征高麗時,他留守京師。二十二年病逝。
貞觀前,他協助李世民經營四方,削平群雄,奪取皇位。李世民稱讚他有“籌謀帷幄,定社稷之功”。貞觀中,他輔佐太宗,總領百司,掌政務達二十年;參與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訂,又曾與魏徵同修唐禮;調整政府機構,省並中央官員;善於用人,不求備取人,也不問貴賤,隨材授任;恪守職責,不自居功。後世以他和杜如晦為良相的典範,合稱“房、杜”。
有這樣一支作者隊伍,是《晉書》之所以能夠超過以往各家晉史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二個特點是體例的創新。上面講到,《晉書》有“載記”三十卷。載記是記述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少數民族統治者建立的政權即“十六國”史事的形式,這是《晉書》在紀傳體史書體例上的一個創造。早先,東漢班固曾經寫過載記,但並不是用來記少數民族政權的史事,也沒有把它作為一部史書的組成部分。《晉書·載記》作為全書的一個組成部分,不僅豐富了紀傳體史書的體例,而且對於表現多民族國家歷史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東晉、十六國時期的歷史面貌有深遠的意義。
《晉書》問世後,“言晉史者,皆棄其舊本,兢從新撰”,說明它在當時和後世都受到人們的重視。當然,《晉書》也有明顯的缺點,這突出地表現在它記述了一些神怪故事和小說材料,而這些是不應當被當作歷史來看待的。我們在閱讀《晉書》的時候,必須注意到這一點。
《晉書》體例比較完備,使它能容納較多的歷史內容,而無繁雜紛亂之感。《晉書》的帝紀按時間順序排列史事,交待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是全書的總綱。在帝紀中首先列宣、景、文三紀,追述晉武帝祖父司馬懿、伯父司馬師、父親司馬昭開創晉國基業的過程,使晉史的歷史淵源清晰明了,是很得史法的。書志部分記載典章制度,編排得類別清楚,敘事詳明,可以給人以較完備的歷史知識。列傳記載人物,編次以時代為序,以類別為輔,所立類傳或合傳眉目清楚,各類人員大都分配合理,使西晉近800歷史人物分門別類地展現在讀者面前,構成晉代歷史活動的圖卷。書中的載記專寫與晉對峙的十六國歷史,在史書寫法上是善於出新的。載記之體略同於《史記》中的世家,但世家記諸侯國歷史,反映的是先秦貴族社會國家緊密聯繫的特點。載記的名目來自《東觀漢紀》,可《東觀漢紀》用載記記載平林、新市及公孫述的事跡,不過是作為列傳的補充。
《晉書》採用世家之體而取載記之名,用高於列傳的規格完整記述了各族政權在中原割據興滅的始末,給各割據政權以適當的歷史地位,較好解決了中原皇朝與各族政權並載一史的難題,這一作法大得歷代史家讚賞。載記中對十六國政權只稱“僭偽”,不辨華夷,體現了唐朝統治者華夷一體,天下一家的大一統思想,這更是我們今天閱讀《晉書》時要特別注意的。晉代史事錯綜複雜,比兩漢史都要難寫一些,《晉書》用四種體裁相互配合,較好解決了這一難題。
《晉書》還有內容充實,文字簡練的長處。晉代的社會矛盾尖銳複雜,有地主階級與農民的矛盾,有胡、漢的民族矛盾,有儒、道、釋的矛盾,還有君臣矛盾、抗戰派與清談派的矛盾等等。《晉書》中,提供了很多這些矛盾鬥爭的情況及文獻材料。如孫恩、盧循、張昌、王如等傳,反映了當時的農民起義情況;《江統傳》載《徙戎論》,《溫嶠傳》載《奏軍國要務七條》,提供了胡漢鬥爭的材料;《郭璞傳》載《刑獄疏》,《李重傳》載《論九品中正制》,《傅玄傳》載興學校、勸農功諸疏,提供了研究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情況的材料;《裴頠傳》載《崇有論》,《阮瞻傳》載《無鬼論》等都是重要的思想文獻。此外如《束皙傳》記載《汲冢書》的發現經過,《裴秀傳》記載《禹貢地域圖》的製圖六法,《衛恆傳》記載論書法源流的《書勢》一篇,都是極珍貴的史料。唐修《晉書》距離晉亡已200多年,在記事上有條件改變以往史書誣罔不實的缺點。
書中除因襲舊文外,很少有撰者曲意回護的內容。書中在很多紀傳中揭露了統治階級貪婪、腐朽、驕奢淫逸的本性和殘害民眾的罪行,具有鑑戒意味。《晉書》作者,多是文學大家,因而《晉書》敘事往往能做到簡明扼要,有時還有生動、精彩之筆。書中的載記寫得疏密相間,首尾照應,頗有些章法。如《苻堅》兩卷繪聲繪色,頗見功力。列傳中也往往能表達出歷史人物的情態,讀起來有點味道。
《晉書》的十志有:《天文志》、《地理志》、《律曆志》、《禮志》、《樂志》、《職官志》、《輿服志》、《食貨志》、《五行志》、《刑法志》。從名目上看與《五代史志》大同小異,相差的只是加上了《輿服志》而去掉了《經籍志》。因為《隋志》與《晉志》多出於相同作者之手,修撰時間又很接近,所以在內容上有一些重複的地方。但《晉書》十志上承兩漢、下啟南北朝,還是具有相當高的價值的。它的類目比較齊全,反映的社會典章制度內容比較全面。《食貨志》和《刑法志》敘事包羅東漢,可補《後漢書》之不足。《地理志》對研究魏晉之際行政區劃變更,州縣制的變遷,都很有作用。《晉書》十志,多出於學有所長的專家之手,內容比較精當。《天文志》、《律曆志》、《五行志》為著名科學家李淳風所修,一直為世所稱,其中《天文》、《律歷》二志尤為精審。《天文志》記載了漢魏以來天文學的三大流派;蓋天說、宣夜說和渾天說,並對渾天說作了肯定;《律曆志》記載魏晉時期幾種曆法,保存了科技史的重要材料,具有重要價值。
《晉書》的缺點主要有三條:
其一是宣揚了君權神授的神學思想和封建綱常倫理觀念。書中對晉朝的開國,作了神意論證,大談興亡有運,不可以力爭等陳詞濫調。書中又大講孝親尊君等封建倫理,詳述王祥臥冰得鯉等等孝親的事跡。天命有常與孝親忠君相配合,為封建統治者服務的意圖是明顯的。
劉知幾《史通》對於唐修《晉書》頗表不滿,主要理由是:①取材於晉代雜書,記述了一些詼諧和神怪的故事傳說,不符合聖賢之道。②論贊的文體和內容不求篤實,仿效南朝徐庾體,失於輕浮,不如《史記》、《漢書》的論具有補充本文的作用。第二點批評有一定道理。但《晉書》旁搜博採,從廣泛保存史料,以供知人論世而言,是有益的。《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受劉知幾影響,認為《晉書》之大量採錄《世說新語》乃是“稗官之體”,不得稱為史傳,顯屬偏見。
唐何超所撰《晉書音義》三卷,有天寶六載(747)楊齊宣序。《音義》引用了包括字書在內的一些亡佚的古書,有助於古典文獻和文字音韻的研究。吳士鑒《晉書斠注》將後人對《晉書》的有關考證一一收入,廣列異說、補充遺漏並訂正錯誤,可供讀《晉書》時參考。
有關《晉書》的補表補志很多,臚列如下:萬斯同:《兩晉諸帝系統圖》。
萬斯同:《晉諸王世表》。
秦錫田:《補晉宗室王侯表》。收錄有爵可考之宗室,以封國為綱,凡徒封本國者皆列入,較萬表詳細周密。
萬斯同:《晉功臣世表》。
萬斯同:《晉將相大臣年表》。
萬斯同:《東晉將相大臣年表》。
秦錫田:《補晉異姓封爵表》。
秦錫圭:《補晉執政表》。補訂周濟《晉略》之執政表,較萬氏將相大① 李培棟:《晉書研究》,景蜀慧、鄭小容:《晉書的修撰及成書時間》(《四川大學學報叢刊》第20 輯)及趙俊:《唐修晉書時間考》(《史學史研究》1984 年第3 期)三文不約而同地考定為貞觀二十年至二十二年。
臣年表為周密。
萬斯同:《晉方鎮年表》。
萬斯同:《東晉方鎮年表》。
秦錫圭:《補晉方鎮年表》。
吳廷燮:《晉方鎮年表》。
吳廷燮,《東晉萬鎮年表》。吳氏兩表皆遠較萬表秦表為詳細周密。
萬斯同:《晉僭偽諸國世表》。
萬斯同:《晉僭偽諸國年表》。
秦錫田:《補晉僭國年表》。
張愉曾:《十六國年表》。
萬、秦、張三表皆按年以各國政權為綱。
沈維賢:《晉五胡表》,以民族為綱。
萬斯同:《偽漢將相大臣年表》。
萬斯同:《偽成將相大臣年表》。
萬斯同:《偽趙將相大臣年表》。
萬斯同:《偽燕將相大臣年表》。
萬斯同:《偽秦將相大臣年表》。
萬斯同:《偽後秦將相大臣年表》。
萬斯同:《偽後燕將相大臣年表》。
萬斯同:《偽南燕將相大臣年表》。
練恕:《西秦百官表》。
繆荃孫(1844—1919):《後涼百官表》。
繆荃孫:《南涼百官表》。
繆荃孫:《西涼百官表》。
繆荃孫:《北涼西官表》。
繆荃孫:《夏百官表》。
繆荃孫:《北燕百官表》。
盧文弨(1717—1796):《晉書天文志校正》。
盧文弨:《晉書禮志校正》。
畢沅(1730—1797):《晉書地理志新補正》。《晉書·地理志》詳於西晉之初,而又不以武帝時郡縣為斷限。惠帝時記述己略,東晉尤為疏漏。畢氏補漏訂訛凡數百條。
方愷:《新校晉書地理志》。
洪亮吉:《東晉疆域志》。分別敘述實州郡縣、實州僑郡中僑州郡縣,清晰有用。
洪亮吉:《十六國疆域志》。
錢儀吉(1783—1850):《補普兵志》。
丁國鈞:《補晉書藝文志》。
文廷式(1856—1904):《補晉書藝文志》。
秦榮光:《補晉書藝文志》。收錄石刻一百三種,為其他補志所無。
吳士鑒:《補晉書經籍志》。
黃逢元:《補晉書藝文志》。以上補志五家,互有詳略異同,大致以文氏吳氏書為較詳備。
補表補志之外,清代周家祿、勞格皆有《晉書校勘記》,丁國鈞有《晉書校文》。吳士鑒(?—1933)字絅齋,浙江錢塘人,匯集各家舊晉書佚文,和清代學者盧文弨、錢大昕、王鳴盛、趙翼、洪頤煊、張熷等諸家校勘及考訂成果,編成《晉書斠注》。1928 年由劉承乾出資刊刻,所以他也列名為作者之一。清代學者對《晉書》注釋用力不如《三國志》之勤,吳士鑒鑽研此書功力也不深,雖匯總不少史料,而時有疏忽。如《資治通鑑》胡注有助於理解《晉書》處,《斠注》未收。雖用《文選》中乾寶《晉紀總論》核對《晉書》卷五所收,只注意了次要文字,《晉書》省略的幾句,《斠注》反未著出,李善注也未利用。黟縣姚銘恭著有《晉書纂注》,只存本紀十卷。蒐集不如吳氏書之廣,但本書內互證較吳書細密。《晉書斠注》性質與《三國志集解》相近,而質量不如,但仍不失為方便有用的本子。關於《晉書》的工具書,有中華書局所出張忱石編的《晉書人名索引》。
補:其他考訂著作一覽。
晉書佚文1卷(清王仁俊輯) 上海圖書館藏稿本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168頁
晉書考證(清孫人龍) 北京圖書館藏稿本 清抄本 二十四史訂補第6冊第1-491頁
晉書校勘記5卷(清周家祿) 廣雅書局刊本(初刊本缺末卷並誤題周雲) 史學叢書二集影印廣雅本
叢書集成第169冊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169-197頁 二十四史訂補第6冊第585-635頁 廣雅本
晉書校勘記3卷(清勞格) 讀書雜識卷3-5 廣雅書局刊本 叢書集成第168冊
自天文志中至阮玩傳止,首尾均缺。
晉書校文5卷(清丁國鈞) 光緒20年活字本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198-226頁題“晉書校證”
二十四史訂補第6冊第509-585頁 稿本
晉書札記5卷(清李慈銘) 1930年北京圖書館鉛印本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227-245頁
殿本(清傅雲龍校) 抄本 二十四史訂補第6冊第491-509頁
晉書斠注130卷(近人吳世鑒) 1928年劉氏嘉業堂刊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印本
晉書校正1卷(清盧文弨) 群書拾補本 二十五史補編第3冊 校帝紀、天文志、禮志。二十五史補編本無帝紀。
兩晉諸帝統系圖1卷(清萬斯同) 二十五史補編第3冊據歷代史表原刊本
晉書地理志證今(清程廷祚) 春秋地名辨異附刻本
晉書地理志新補正5卷(清畢沅) 經訓堂叢書本 歷代地理志彙編本 式訓堂叢書本後併入校經山房叢書
思賢講舍刊本 廣雅書局刊本 二十五史補編第3冊 叢書集成第3059-60冊
新校晉書地理志1卷(清方愷) 歷代地理志彙編本 廣雅書局刊本 二十五史補編第3冊
叢書集成第3061冊
晉書地理志1卷(清方楷) 章鈺舊藏抄本 疑即方愷之誤
晉書地理志注2卷(近人馬與龍) 1932年湘鄂印刷公司鉛印本 二十四史訂補第6冊第911-?頁
東晉疆域志4卷十六國疆域志16卷(清洪亮吉) 嘉慶1年刊卷施閣全集本 授經堂重刊洪北江遺書本
歷代地理志彙編本無十六國志 廣雅書局刊本 史學叢書二集影印廣雅本 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冊
叢書集成第3062-64冊
苻秦疆域志補正1卷(近人張鵬一) 1919年鉛印本
晉書四夷傳地理考證1卷(清丁謙) 浙江圖書館叢書一集本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246-250頁
補晉兵志1卷(清錢儀吉) 衎石齋紀事初稿本 訓纂堂叢書本 廣雅書局刊本 史學叢書二集影印廣雅本
二十五史補編第3冊 叢書集成第956冊
補晉書藝文志4卷附錄1卷補遺1卷刊誤1卷(清丁國鈞撰丁辰注) 光緒20年無錫文苑閣活字本 廣雅書局刊本
二十五史補編第3冊 叢書集成第4-5冊 丁書有常熟訂氏叢書活字本,藏湖北省圖書館
補晉書藝文志校勘札記(楊守敬)楊守敬集第7冊第1379-1398頁
補晉書藝文志6卷(清文廷式) 宣統1年長沙鉛印本 二十五史補編第3冊
補晉書經籍志4卷(近人吳士鑒) 光緒21年自刻本 二十五史補編第3冊
補晉書藝文志4卷(近人黃逢元) 1926年悟廬鉛印本 二十五史補編第3冊
晉書補表25卷(清趙在翰) 人文科學研究所舊藏稿本 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1-389頁 小積石山房印本
兩晉諸帝統系圖1卷晉諸王世表1卷晉功臣世表1卷晉將相大臣年表1卷東晉將相大臣年表1卷晉方鎮年表1卷東晉方鎮年表1卷晉僭偽諸國世表1卷偽漢將相大臣年表1卷偽成將相大臣年表1卷偽趙將相大臣年表1卷偽燕將相大臣年表1卷偽秦將相大臣年表1卷偽後秦將相大臣年表1卷偽後燕將相大臣年表1卷偽南燕將相大臣年表1卷偽西秦將相大臣年表1卷偽後涼將相大臣年表1卷偽南涼將相大臣年表1卷偽西涼將相大臣年表1卷偽北涼將相大臣年表1卷偽夏將相大臣年表1卷偽北燕將相大臣年表1卷(萬斯同)
歷代史表原刊本 二十五史補編第3冊
補晉宗室王侯表1卷補晉異姓封爵表1卷補晉執政表1卷補晉方鎮表1卷補晉書僭國年表1卷(近人秦錫田) 二十五史補編第3冊
泱按:補晉執政表,二十五史補編第3冊題秦錫圭,又錫圭補方鎮表1卷
晉方鎮年表1卷東晉方鎮年表2卷(近人吳廷燮) 景杜堂鉛印本 二十五史補編第3冊東晉作一卷
十六國年表1卷(清張愉曾) 昭代叢書乙集本 二十五史補編第3冊
十六國紀年表(清汪曰楨) 北京圖書館藏稿本
十六國興亡表3卷世系圖1卷(清丁壽徵) 靜思軒藏書記著錄稿本
晉五胡表1卷(近人沈惟賢) 學古堂日記本 二十五史補編第3冊
西秦百官表1卷(清練恕) 多識錄卷2 二十五史補編第3冊
後涼南涼西涼北涼夏北燕百官表(近人繆荃孫) 藝風堂續集卷3 二十五史補編第3冊
晉書孫恩盧循傳補正(今人馮君實) 稿本
晉書補傳贊1卷(清杭世駿) 道古堂外集卷23 杭氏七種本 明辨齋叢書本
補文立、陳壽、翁長文、李密、杜軫、何攀六篇。 二十四史訂補第6冊第901-911頁 錢塘何氏刻本
晉書音義(唐何超) 二十四史訂補第6冊第635-669頁 元刻明修本
晉書輯本(清湯球輯) 二十四史訂補第6冊第669-901頁 錢塘何氏刻本
晉五胡指掌(明張大?) 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389-425頁 崑山趙氏刻本

三國史籍盤點

三國是繼東漢而出現的時代稱號,由於魏、蜀、吳三個國家鼎立而得名。三國始與220年魏國代漢,終於265年晉代魏。
《太平廣記》
《齊民要術》
《廿二史札記》
《後漢書》
《水經注》
《讀史方輿紀要》
《搜神記》
《歷代名畫記》
《三國志》
《太平御覽》
《十七史商榷》
《資治通鑑》
《史通》
《文選》
《晉書》
《玉海》
《古今圖書集成》
《讀通鑑論》
《後漢紀》
《華陽國志》
《博物志》
《通典》
《容齋隨筆》
《世說新語》
《文館詞林》
《建康實錄》
《魏略》
《三國雜事》
《方輿勝覽》
《括地誌》
《武侯全書》
《嵇康集》
《藝文類聚》
《北堂書鈔》
《觀堂集林》
《全後漢文》
《高士傳》
《全晉文》
《初學記》
《荊楚歲時記》
《廿二史考異》
《太平寰宇記》
《冊府元龜》
《文苑英華》
《三國大事表》
《吳將相大臣年表》
《輿地紀勝》
《元豐九域志》
《魏將相大臣年表》
《東觀漢記》
《諸葛忠武書》
《漢晉春秋》
《漢將相大臣年表》
《說郛》
《三國疆域圖》
《三國志世系表補遺附訂偽》
《後漢書集解》
《後漢書辭典》
《長沙走馬樓吳簡》
《補三國藝文志》
《三國志及裴注綜合引得》
《三國志補義》
《三國志注補》
《三國志旁證》
《三國職官表》
《三國志辨誤》
《三國志考證》
《三國志續考證》
《三國志瑣言》
《三國疆域表》
《三國疆域表疑》
《校補三國疆域志》
《東漢會要》
《華陽國志校勘記》
《三國志質疑》
《三國志證聞校勘記》
《南漘楛語》
《癸巳存稿》
《三國大事年表》
《三國志注證遺》
《三國漢季方鎮年表》
《魏國將相大臣年表》
《魏方鎮年表》
《三國志評議》
《三國志人名索引》
《曹植集》
《三國志釋地理》
《曹丕集》
《三國郡縣表附考證》
《東漢刊誤》
《記纂淵海》
《蜀鑒》
《三國志校誤》
《三國志注所引書目》
《三國志補註》
《八瓊室金石補正》
《後漢書補逸》
《續後漢書》
《漢末英雄記》
《三國志辨疑》
《曹操集》
《三國志舉證》
《蜀漢本末》
《漢丞相諸葛忠武侯傳》
《三國紀年表》
《阮籍集》
《謝鍾英<三國大事表>補正》
《三國疆域志》
《全三國文》
《襄陽耆舊記》
《三國諸王世表》
《補三國疆域志補註》
《續漢書注補》
《三國藝文志》
《三國志證聞》

二十四史

序號書名記載年代成書年代作者體例卷數
1史記始於黃帝,止於漢武帝元狩元年西漢司馬遷紀傳體130
2漢書始於漢高祖六年,止於王莽地皇四年東漢班固紀傳體100
3後漢書始於劉秀起兵推翻王莽,止於漢獻帝禪位於曹丕南朝宋范曄紀傳體120
4三國志始於漢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止於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西晉陳壽紀傳體65
5晉書始於司馬懿,止於晉恭帝元熙二年(公元420年房玄齡紀傳體130
6宋書始於宋武帝永初元年(公元420年),止於宋順帝升明三年(公元479年南朝梁沈約紀傳體100
7南齊書始於齊高帝建元元年(公元479年),止於齊和帝中興2年(公元520年南朝梁蕭子顯紀傳體59
8梁書始於梁武帝蕭衍稱帝(公元502年),止於陳霸先滅梁(公元557年姚思廉紀傳體56
9陳書始於陳武帝陳霸先即位,止於陳後主陳叔寶亡國前後三十三年間姚思廉紀傳體36
10魏書始於公元四世紀末,止於六世紀中葉北齊魏收紀傳體114
11北齊書始於北魏分裂前十年左右,止於北齊亡國李百藥紀傳體50
12周書始於北周宇文氏建立周朝(公元557年),止於公元581年令狐德棻紀傳體50
13隋書始於隋文帝開皇元年(公元581年),止於隋恭帝義寧二年(公元618年魏徵紀傳體85
14南史始於宋永初元年(公元420年),止於陳禎明三年(公元589年李延壽紀傳體80
15北史始於北魏登國元年(公元386年),止於隋義寧二年(公元618年李延壽紀傳體100
16舊唐書始於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止於唐哀帝天祐四年(公元907年後晉劉昫紀傳體200
17新唐書始於太原起兵歐陽修宋祁紀傳體225
18舊五代史始於後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止於周世宗顯德七年(公元960年北宋滅後周薛居正紀傳體150
19新五代史始於後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止於後周顯德七年(公元960年歐陽修紀傳體74
20宋史始於趙匡胤建宋脫脫紀傳體496
21遼史始於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公元907年),止於天祚帝耶律延禧遼朝歷史(公元1125年),兼及耶律大石所建立之西遼歷史脫脫紀傳體116
22金史始於女真族的興起,止於金朝滅亡脫脫紀傳體135
23元史始於從蒙古族興起,止於元朝滅亡宋濂紀傳體210
24明史始於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止於明思宗崇禎十七年(1644年張廷玉紀傳體332
相關新元史止於北元昭宗宣光八年(1378年)民國柯劭忞紀傳體257
相關清史稿始於清太祖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國稱汗(1616年),止於清朝滅亡(1911年民國趙爾巽紀傳體52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