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

《中國文化》

該刊是由中國文化社主辦的綜合性刊物。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文化》《中國文化》

《中國文化》是陝甘寧邊區文化協會機關刊物,1940年2月15日在延安創刊。這個刊物的編委會由艾思奇、周揚、丁玲、張仲實、范文瀾、肖三組成,艾思奇任主編。

在《中國文化》創刊號上,發表了毛澤東的著作《新民主主義論》 ,當時的標題是《新民主主義的政治與新民主主義的文化》。在這篇文章里,毛澤東指出:“科學的態度是‘實事求是’,‘自以為是’和‘好為人師’那樣狂妄的態度是決不能解決問題的……真理只有一個,而究竟誰發現了真理,不依靠主觀的誇張,而依靠客觀的實踐。

《中國文化》以刊載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名家名篇聞名於世。她時刻不忘本民族的歷史地位,提倡有一分材料說一分話,主張新學與樸學結合。《中國文化》特聘海內外資深學者擔任學術顧問。

《中國文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主管,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雜誌社主辦的大型學術刊物,北京、香港、台灣同時出版。主編劉夢溪。創刊以來,已出版三十期。她以高水準、高品位受到學術界和廣大讀者的歡迎。確信文化與傳統政治更永久,學術乃天下之公器;願成為海內外學人發表高質量論文、交流學術訊息的公開園地。

其創刊詞

《中國文化》《中國文化》

《中國文化》沒有在我國近年興起的文化熱的高潮中與讀者見面,而是當文化熱開始冷卻,一般讀者對開口閉口大談文化已感覺倦怠的情勢下創刊,也許反而是恰逢其時。因為深入的學術研究不需要熱,甚至需要冷,學者的創造力量和人格力量,不僅需要獨立而且常常以孤獨為伴侶。
創辦《中國文化》的宗旨是:深入地創造性地研究中國文化發生和發展的歷史,並在當今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下,通過不同文化系統的參證比較,探討中華文化的特質和整合規律,促進文化復興,推動現代化的進程。選題範圍包括中國文化史、東西方文化比較研究、文化學理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文化地理和國家文化發展戰略,以及對藝術與文學的分學科研究和綜合研究。著眼點在學術,即主要對文化現象作學術研究。藝術各學科與文化的關係、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的關係、中國文化與外來文化的撞擊和融合、我們在二十一世紀的文化發展戰略,將作為重點研究課題。
《中國文化》系綜合性學術專刊,總的以發表高水準的學術論文為主,同時也配以隨筆札記、書評;形式力求多樣,提倡文體革新。明白曉暢的白話文和典雅雍容的文言文,均所歡迎。如果遇有確實不同凡俗而又饒有文化韻致的小說或詩歌,也考慮予以選登。
自創刊號開始,將陸續開闢中國文化發生學、中國的文化圈、專學研究、文史新篇、文化與傳統、文化哲學文學的文化學闡釋、宗教與民俗、現代文化現象、古典新義、序跋與書評、學苑擷英,以及文化名人專訪和學者答問等專欄,為慎思明辨的研究者提供充分的用武之地。並通過文字和圖版,摘要報導我國學術界一定時期文化研究的新成果,包括最新的地下發掘,做到圖文並茂,使刊物既有學術價值,又有歷史文獻的價值。
特別對具有中國學術特點的一些專學和絕學,如甲骨學、敦煌學、西夏學、周易學、許學、選學等等,以及為時尚淹沒的學科和被冷落的學者,本刊將給予格外的重視。經過深入研究,觀點上有創見的文章固所歡迎,學者們發現的新材料和拓展的新領域,同樣會引起我們濃厚的興趣。既重獨斷之學,也重考索之功。
本刊確認文化比政治更永久,學術乃天下之公器,只求其是,不標其異。新,固然是人心所想往;舊,亦為人情所依戀。關鍵是一切從學術出發,提倡獨立的自由的學術研究,自由才能獨立。即使物境不自由,學者的心境也應獲得自由。為學之道,尚同比求異更重要而且深刻得多。誠如當代學術泰斗錢鍾書先生所說:“東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學北學,道術未裂。”
這就要求學術認知不唯上、不唯書、不泥古、不趨時,既不作傳統觀念的奴隸,又不作流行觀念的犧牲品。賀麟教授1940年在《五倫觀念的新檢討》一文中提出的:“必定要舊中之新,有歷史有淵源的新,才是真正的新。那種表面上五花八門,欺世駭俗,競奇鬥異的新,只是一時的時髦,並不是真正的新。”至今仍是不刊之論。
陳寅恪先生1933年在審查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史》的報告中闡釋的:“竊疑中國自今日以後,即使能忠實輸入北美或東歐之思想,其結局當亦等同於玄奘唯識之學,在吾國思想史上,既不能居最高之地位,且亦終歸於歇絕者。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統,有所創穫者,必須一方面吸收輸入外來之學說,一方面不忘本來民族之地位。”此論已為近半個多世紀的歷史事實所驗證。
因此我們主張,在學術上應特別重視中國傳統,在廣為汲納國外的各種新觀念、新學說、新方法的同時,刻刻不忘本民族的歷史;在方法上,提倡從一個一個的具體問題入手,反對“狗比貓大,牛比羊大”一類抽象比較,主張巨觀與微觀結合、思辯與實證結合、新學與樸學結合。
“嚶其鳴矣,求其友聲。”《中國文化》的優勢,在於少,每年只出兩卷;《中國文化》的特點,在於專,重視專門之學。與學界一片走向世界的滔滔聲不同,我們想為了走向世界,首先還須回到中國。明白從哪裡來,才知道向哪裡去。文化危機的克服和文化重建是迫臨眉睫的當務之急。如果世界同時也能夠走向中國,則是我們的私心所願,創辦本刊的目的即在於此。
創刊在即,意緒怦怦,瞻彼前修,既恂且驚,不求聞達,但求友聲。熱切希望海內外學術界諸同道給我們以心援筆援,共同耕耘好《中國文化》這塊新地!1988年12月15日本刊主編謹識

組織機構

學術顧問:王蒙 李亦園 李希凡 李學勤 李澤厚 杜維明 余英時 汪榮祖 林毓生 周有光 金耀基 范曾 張信剛 馮其庸 湯一介 傅璇琮 楊振寧 裘錫圭 龐朴 饒宗頤

特邀顧問:王潤華 沈昌文 陳方正 陳國輝 陳曉林 董秀玉 霍韜晦 龔鵬程

已故顧問:金克木 周一良 周策縱 胡道靜 姜亮夫 張光直 張舜徽 潘重規 繆鉞 龔育之 王元化 季羨林柳存仁

社長兼主編 劉夢溪
常務編輯 胡振宇 秦燕春
助理編輯 廖齊
製作策劃 胡振宇
裝幀設計 梁毅凡

辦刊宗旨

《中國文化》以“深研中華文化,闡揚傳統專學,探究學術真知,重視人文關懷”為辦刊宗旨;確信文化比政治更永久,學術乃天下之公器;願成為海內外學人發表高質量論文、交流學術訊息的公開園地。

主要欄目

文史新篇、專學研究、文化與傳統、古典新義、文學的文化學闡釋、中國藝術與中國文化、古代科技與文明、宗教與民俗、現代文化現象、宗教信仰與文化傳播、學術史論衡、學林人物誌、學人語要、中國文化研究的檢討與展望、域外漢學、序跋與書評、作家專欄、本刊專訪、文化學術動態等。

研究方向

《中國文化》特別重視甲骨學、敦煌學、周易學、西夏學、簡牘學等世界性的專學的整理與研究;特別重視宗教信仰與文化傳播的整理與研究;特別重視中國文化發生學和各種不同文化系統的參證比較研究;特別重視各種珍貴文獻資料的發現與輯存。

“明清文化思潮”和“現代文化現象”,是《中國文化》著意經營的重點欄目。清末民初以來中國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過程衍生的種種社會問題和文化問題,暨中國現代學術傳統和中國文化的未來方向,也為其所關注。

《中國文化》以刊載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名家名篇聞名於世。她刻刻不忘本民族的歷史地位,提倡有一分材料說一分話,主張新學與樸學結合。

評價

《中國文化》《中國文化》

近日,值《中國文化》創刊二十年之際,也即戊子年終,在《中國文化》主編劉夢溪召集下,一乾好友,二三
素心人”,其實也是當今中國人文學界中最為優秀的頂級學者,談學論道。

湯一介認為,這本辦了二十年的《中國文化》,會是一本在歷史上可以留下來、讓大家考量的重要雜誌。“在世界上,重要的雜誌留下來、非常有影響的,也是有限的。就我的專業領域而言,就是歐洲的《通報》了。”在湯一介先生看來,一本雜誌,能經過二十年,或者經過更長歷史的考驗,原因就在於,繼續它的學術水準,一定不要降低或改變。

現在的雜誌,為了順應時尚、或者經營壓力的時候,會努力以迎合讀者的各種面貌出現。堅持一種品格,堅持一種文化精神,很少受時尚的、或者現實的影響,確實太難。“但是《中國文化》做到了,就像創刊詞里講的:學術乃天下之公器,只求其是,不標其異。”《中國文化》主辦單位中國藝術研究院的院長,文化部副部長王文章如是說。

在戴逸看來,真正的學術雜誌,“應該具有它的學術品格,有獨立性,不受社會風氣的影響,不被官場市場所左右”。誠如錢鍾書所言,“大抵學問是荒村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養之事。朝市之顯學,必成俗學”。然而,在一個商品經濟社會中,“俗學”必大熱,而“學問”,則往往受到商品大潮衝擊。

劉夢溪承認,“刊物有一段經費不濟,所以出刊很慢,甚至很長時間才出一期,出版署幾乎都要取消我們的刊號了”。然而,一本有分量、有質量的學術刊物,還是可以戰勝浮躁市場,一直延續到今天,成為純學術的象徵符號,所以,劉夢溪先生說他要感謝這些人文學界最優秀的學者,“你們不僅成為我的顧問,而且,把你們最好的文章給了我。像李學勤,只要我打一個電話,他很快就能把一個新作寄來”。

“對這個雜誌,我寫得最好的文章,才敢給它。所以在《中國文化》上,我才發了兩篇。”樂黛雲說,“我為什麼會這么喜歡這個刊物?我非常服膺費孝通關於文化的主張。他認為,首先我們要把中國文化的基因搞清楚。中國文化有什麼特點,特點在什麼地方,現在並沒有搞得很清楚,這需要做很多的工作。在這一點上,《中國文化》做了很多很多的工作。”費先生說的第二點是,對文化要有現代人的解釋。“只是把原樣的東西搬出來給大家,意義不大。

但是只要看看《中國文化》的目錄,就可以看到很多文章,談的是今天的人怎么看待古代的問題,我們今天的人怎么解釋過去的文化。”費先生第三點特彆強調的是,中國文化在現在這個文化轉型時期,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在世界文化重構的形勢下,怎么樣把中國文化擺到一個合適的地位,讓它發揮真正的作用。“這不是一般人所講的‘文化輸出’。我認為文化是不能輸出的,只能放在人家前面,讓他來選擇,人家覺得有用,覺得好,能解決他的問題,他就會接受。如果他不想接受,你再怎么輸出,也沒有用。”樂黛雲希望更多的學術雜誌和《中國文化》一樣,考慮一下中國文化在全球的文化重構中,應該亮出什麼東西。

陳平原則提出,有品質的學術刊物還應該有自己的個性。“《中國文化》里的文章,按照今天的學術評價標準,一半以上的文章是不能發表的,它們跟現在所謂的學術規範不一樣,很大程度帶有個人的性情在裡邊,是學問,同時是文章,同時是性情,沒辦法被歸納到現在這個日益僵硬的學術體制裡面。所以,你會發現,這是半個世紀以來,惟一一個在學術雜誌里發文言文的。”陳平原稱,《中國文化》是一本有性情的、有文采的學術雜誌。然而他留下來的問題是,在“日益僵硬的學術體制”裡邊,有性情、有思想的“非學術八股文”何處得覓?

大事記

《中國文化》《中國文化》

1988年
中國文化研究所系直屬中國藝術研究院的一個以保持人文與社會科學交叉學科為特色之學術研究機構。其前身為中國文化研究室,1988年7月成立,劉夢溪任主任並著手創辦《中國文化》雜誌。其宗旨為吸納學術先進,深研學術,整合傳統,融會新知,而不忘本民族之歷史地位,祈以學術的努力推動文化與社會的現代化進程。

12月15日,《中國文化》創刊座談會在京召開。與會學者有湯一介、樂黛雲、馮其庸、龐朴、李學勤、李澤厚、龔育之、傅璇琮、楊憲益、孫長江、劉再復、金觀濤等。《中國文化》創刊詞提出:“深入的學術研究不需要熱,甚至需要冷,學者的創造力量和人格力量,不僅需要獨立而且常常以孤獨為伴侶。”還提出:“本刊確認文化比政治更永久,學術乃天下之公器,只求其是,不標其異。新,固然是人心所嚮往;舊,亦為人情所依戀。關鍵是一切從學術出發,提倡獨立的自由的學術研究,自由才能獨立。即使物境不自由,學者的心境也應獲得自由。為學之道,尚同比求異更重要而且深刻得多。提出“為了走向世界,首先還需回到中國”。
1989年
12月,《中國文化》創刊號由北京三聯書店出版。香港方面亦由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在港島出版。同時風雲時代出版社在台北出版台灣版。是為國內第一家三地同時出版的學術刊物。劉夢溪擔任《中國文化》主編,葛兆光、馮統一任常務編輯。
1990年
9月13日,《中國文化》創刊一周年學術座談會在北京國際飯店召開。應邀出席座談會的學者有趙朴初、季羨林、金克木、周有光、馮至、吳組緗、任繼愈、舒蕪、龐朴、李學勤、李澤厚、馮其庸、周汝昌、王利器、樂黛雲、嚴紹湯、王蒙、汪曾祺等。三聯書店總編輯沈昌文先生、香港中華書局編輯部主任鍾潔雄女士參加會議,並介紹了《中國文化》的出版發行情況。

1992年
5月2日至9日,劉夢溪應邀赴德國參加紀念湯若望誕辰四百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並於5月4日研討會開幕之當天下午向大會宣讀“湯若望在明清鼎革之際的角色意義”的論文。會議由德國《華裔學志》研究所和德中友好協會主辦。會後經與《華裔學志》研究所所長馬雷凱博士洽商,確定了《中國文化》和《華裔學志》互相交流信息並進行經常性合作的意向。

10月10日,中國文化研究室暨《中國文化》編輯部邀請德國解釋學者、美因茲大學(UniversitatMainz)哲學系西博姆教授(ThomasM.Seebohm)來院作學術演講,題目為“古代與中國釋義意識的發展”。中國藝術研究院部分學人與會並參加討論。

1993年
9月17日,中國文化研究所暨《中國文化》雜誌聯合召開“吐魯番摩尼教石窟新發現學術評議會”,對北京大學晁華山教授發表於《中國文化》第八期的《尋覓淹沒千年的東方摩尼寺》的學術貢獻試作評估,並提出進一步開拓此項研究的建議。應邀參加評議會議的有考古學、宗教學、敦煌學、中西交通史諸方面的專家季羨林、宿白、任繼愈、李學勤、湯一介、金宜久、葉奕良、姜伯勤、耿升、謝方、白化文、周燮蕃、葛兆光、王邦維、榮新江等。會議得到北京大學考古系和信息管理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北京圖書館、中華書局等有關單位的支持。新華社、中國新聞社、人民日報中國日報、光明日報、文匯報等媒體對該項成果及會議評議情況作了報導。

1994年
6月10日,美國芝加哥大學何炳棣教授蒞本所演講,題目為“什麼是中國傳統思想中有永恆意義的東西”。李慎之、龐朴、余敦康、方立天、孫長江、牟鍾鑒、陳來、汪暉、劉東、王守常、成復旺、董秀玉、沈昌文等及本所學人參加了討論。

1995年
3月26日,日本“將來世代國際財團”董事長、京都論壇理事長矢崎勝彥先生,以“東方傳統、亞洲價值和二十一世紀”為題,應邀來本所演講。李慎之、李澤厚、龐朴、湯一介、梁從誡、周國平、董秀玉、沈昌文、鄧正來、朱正琳,以及本所梁治平、黃克劍、史仲文等出席並參加討論。演講會由中國文化研究所和《中國文化》雜誌社聯合召集。

1996年
本年,中國文化研究所學術評議委員會成立,劉夢溪、梁治平、何懷宏、廖奔、任大援五位本所學人,和湯一介、李學勤、余英時、金耀基四位特聘學者,共同擔任中國文化研究所學術評議委員。

《中國文化》《中國文化》

1997年
本年,劉夢溪主編的“中國現代學術經典”叢書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共三十五卷、三千萬字,入選之二十世紀的大師級學者包括嚴復、蔡元培、梁啓超、章太炎、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梁漱溟、廖平、黃侃、劉師培、錢賓四、李濟、陳垣、熊十力、馬一浮、蕭公權、馮友蘭、金岳霖、顧頡剛、余嘉錫、洪業、楊聯升、楊文會、歐陽漸、太虛、湯用彤、傅斯年、董作賓、魯迅、郭沫若、唐君毅等四十五家。

1999年
3月2日至11日,劉夢溪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的邀請前往訪學,先後與狄百瑞、王德威等九位東亞研究方面的教授作訪談對話。
5月7日,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思想史教授林毓生先生來本所演講,題目是“關於自由主義諸問題”。關心此問題的京城學人和本所研究人員聽講並參加討論。
5月10日,梁治平訪問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中國研究中心,並做學術報告:ChineseLawandSocietyinHistoricalandPluralistPerspective(“由歷史與多元視角看中國法律與社會”)。
7月,劉夢溪著《紅樓夢與百年中國》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8月8日至20日,梁治平轉赴美國加州SantaCruz參加“浩然營”。
本月28日,梁治平入住位於新澤西州普林斯頓的高等研究院(IAS),為該院社會科學部1999~2000年度研究員。
9月,“99中國百年手工藝回顧研討會”在景德鎮民窯藝術研修院召開。費孝通先生出席會議。方李莉參與籌備、策劃,並擔任會議主持人,宣讀的論文為“現代人對於工藝的重新認識”。
10月18日,梁治平應邀在題為“中國法律與發展五十年”的美國紐約大學(NYU)法學院第五屆“亞洲法律與發展TIMOTHYA.GELATT論壇”上作主旨發言。
本月,方李莉應邀赴韓國麥粒美術館講學,演講題目為“中國陶藝美學思想評價”,後被韓國《陶藝》雜誌譯成韓文連載。
2000年
4月9日,劉夢溪赴南京師範大學文藝學博士點,為博士生講課並商學科建設。
4月21日,由方李莉負責的“西部人文資源保護、開發和利用”課題,舉行專家討論會。方李莉、任大援出席並發言。
本月,方李莉著《器以載道──中國陶藝美學思想評價》,由韓國麥粒美術館出版社以韓文出版。
本月,梁治平主撰《新波斯人信札——變化中的法觀念》在中國法制出版社再版。
6月20日,政治學學者劉軍寧調入本所。
6月28日,台灣中研院舉行“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劉夢溪應邀出席。
7月8日,“西部人文資源保護、開發和利用”課題組由費孝通先生率領前往西北地區考察,方李莉、任大援隨行。
8月,梁治平完成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研究工作,轉赴哈佛大學法學院,開始為期一年的訪問。
9月26日,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中國國際友好城市聯合會舉辦的“2000中國友好城市國際大會”在五洲大酒店舉行,劉夢溪應邀出席並在專題論壇上以“二十一世紀的挑戰:亞洲價值的反省”為題發表演講。
10月26日至28日,梁治平在義大利佛羅倫斯出席Codici.Unariflessionedifinemillennio國際學術研討會,並以Law,PoliticsandSocialChange:CodificationinChinaSince1902(“法律、政治與社會變遷:1902年以來中國的法典化”)為題做大會發言,該文後發表於Perlastoriadelpensierogiuridicomoderno61,2002。
10月12日至15日,首屆中國民窯藝術國際研討會在景德鎮召開,會議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所和北京大學考古文博院及景德鎮市政府聯合籌備,方李莉參與組織策劃,並發表論文。
本月,方李莉著《傳統與變遷──景德鎮新的民窯業田野考察》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11月15日至18日,本所代表中國藝術研究院與安徽蒙城縣政府合作,在北京好苑建國飯店召開“第三屆莊子國際學術研討會”,任大援負責會議籌備,劉夢溪在開幕式上以“莊子與現代和後現代”為題致講詞。
2001年
1月,方李莉牽頭的“西北人文資源環境基礎資料庫”課題,獲國家科技部批准,列為國家重大課題。費孝通擔任課題的學術總指導。4月30日,該課題正式啟動,並舉行第一次學術研討會。6月18日,課題開題研討會舉行,費孝通、龔育之、湯一介、王堯、梁從誡等,及課題組成員共四十餘名學者專家與會。中國藝術研究院王文章院長出席並講話。

《中國文化》《中國文化》

2月19日,中國文化研究所“休閒文化研究中心”和“藝術人類學研究中心”,經院方批准正式成立,馬惠娣和方李莉分別擔任兩中心的主任。
3月1日,梁治平在哈佛大學法學院東亞法律研究中心發表“RITHOLZ講座”演講,演講題目為APluralistPerspectiveonCulture,Law,andCriminalJusticeinChina’sMinorityAreas(“從多元視角看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法律與刑事司法”)。
3月15日至24日,劉夢溪應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邀請前往講學。三次講題分別為“王國維與中國現代學術思想”、“陳寅恪的‘家國舊情’與‘興亡遺恨’”和“《紅樓夢》與百年中國”。
本月,方李莉應邀赴韓國訪問,並被韓國麥粒美術館聘為特邀研究員。
4月6日至8日,中國文化研究所與聯邦德國KAAD基金會聯合召開“文化傳統與文化建設”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在西安交通大學舉行,來自中國、德國、美國韓國及香港地區的學者共七十餘人參加研討。任大援籌備並主持會議。
5月22日至6月1日,劉夢溪赴德國海德堡大學,參加“中國近代史學思想和史學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提交和報告的論文題目是“陳寅恪與《柳如是別傳》的撰述旨趣”。
6月3日至10日,任大援赴古巴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舉辦的“文化與社會發展”國際會議,作題為“中國西部經濟開發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的發言。
7月9日,張紅萍副研究員由山西省社會科學院調入本所。
10月3日至17日,劉夢溪赴加拿大訪學。
10月29日,中國藝術研究院建院五十周年慶祝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劉夢溪出席並以“院慶感言”為題講話。
11月14日至21日,任大援應伊朗國家藝術研究院邀請,赴德黑蘭參加“美的意義國際學術研討會”,以《論孔子美學理論的倫理性特徵》為題發言,並刊載於伊朗的出版物。會議期間,應伊朗比赫希提大學漢學系邀請作“孔子與儒家”的講演。
2002年
2月至5月,梁治平在香港大學法學院作訪問研究。
3月,方李莉、任大援、張紅萍赴陝西甘肅,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考察,並與“西北人文資源環境基礎資料庫”課題組的地方成員討論和確定數據的採集工作。
4月1日至4日,梁治平出席在香港城市大學舉行的學術研討會SocialNetworkandCivilSociety:aComparativeApproach,作題為RethinkingCivilSocietyinChina:anInterpretivePerspective(“中國‘市民社會’再思:一個解釋學的視角”)的論文報告,該文後發表於ThePoliticsofAffectiveRelations,edited.byHahmChaiharkandDanielA.Bell.LexingtonBooks,2004。
5月13日,梁治平在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及法律系共同舉行的研討會上作題為“‘一港兩制’:新界的土地、人民與法律”的學術報告。
7月13日,上海法律與經濟研究所成立,梁治平任所長。該研究所系一民間學術研究機構,由經濟學家吳敬璉和法學家江平共同發起創辦。
8月5日,劉軍寧完成在哈佛大學的博士後研究,回到中國文化研究所。本所舉行小型學術座談,劉軍寧以中國近代史上的聯邦自治運動為題,報告研究心得。
8月21日至22日,梁治平受邀參加在北京臥佛寺舉行的學術研討會“中國需要什麼樣的新史學”,並報告論文“法律史的視界:方法、旨趣與範式”。
8月29日,中國文化研究所從新源里西一樓B座遷入惠新北里甲1號新址。
本月,方李莉被聘為中國文化研究所副所長。
9月26日至10月1日,梁治平受文化部委派,代表中國政府赴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參加《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公約(草案)》第一次政府間專家會議。
11月11日,世界休閒組織主席德雷克·卡塞博士一行訪問本所。休閒文化研究中心馬惠娣主任主持接待,並商討《休閒研究》中文版出版事宜。
本月,梁治平著《法辨:中國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由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重版。
本月,梁治平編《法治在中國:制度、話語與實踐》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
12月9日,劉夢溪、方李莉、任大援出席中國藝術研究院舉辦的“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搶救與保護”國際學術研討會。
12月18日至21日,劉夢溪、方李莉、任大援赴香港參加“中華文化世界論壇:文化自覺和社會進步”國際學術研討會。
12月26日,中國文化研究所2003年新年嘉會藉北京賽特飯店西餐廳舉行,本所全體同人暨部分眷屬共慶新年。
2003年
2月24日至3月1日,梁治平代表中國政府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召開的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公約(草案)》第二次政府間專家會議,其間參加了由十八國代表組成的公約草案起草委員會。回國後撰寫長約五千言的報告呈文化部,對國內相關立法草案的情況提出修改建議。
3月,方李莉及課題組成員赴陝西關中地區就“西北人文資源基礎資料庫”作田野調查,歷時二十天。
5月底至7月下旬,方李莉受韓國亞洲美術館資助,赴倫敦作為期兩個月的學術考察。
8月,梁治平赴西藏自治區調查藏族習慣法問題。
本月,梁治平所譯伯爾曼著《法律與宗教》經修訂後改由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
本月,劉軍寧應邀赴美,出席在費城舉行的美國政治學年會。
9月21日,劉夢溪在“部級領導幹部歷史文化講座”上,以“百年中國:文化傳統的流失與重建”為題,作學術報告。
本月,梁治平著《在邊緣處思考》一書由法律出版社出版。
10月7日至17日,梁治平隨中國代表團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三十二屆大會第四委員會會議。
10月9日,美國匹茨堡大學歷史學教授、台灣中研院院士許倬雲教授應邀來本所講演,題目是“我近期所關注的問題”。劉夢溪主持。李光謨、雷頤、陳明、張鳴、田青、劉靜等院內外學者,和本所方李莉、劉軍寧、任大援、張紅萍、馬惠娣、胡振宇等共約二十人與會。
11月10日至12日,劉夢溪應邀出席東南大學“人文教育高層論壇”,宣讀論文“今天,為什麼要閱讀經典”。
2004年
1月,劉夢溪著《學術思想與人物》,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月,劉夢溪著《莊子與現代和後現代》,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月,梁治平著《法意與人情》由中國法制出版社再版。
3月1日,本所舉行章詒和著《往事並不如煙》讀書交流會,丁東、邢小群、摩羅和本所全體同仁一起討論交流。兩周前劉夢溪先生自費購買該書,分送所內同仁。
本月,梁治平赴廣東東莞作課題調研,並於3月3日上午,應邀為中山大學法學院作“信用與法律”專題演講。
3月14日,馬惠娣負責的“我國公眾閒暇時間文化精神生活狀況的調查與研究”課題評審鑑定會在本所舉行。何祚庥院士、中國科協宣傳部部長沈愛民、北京大學吳國盛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張振濤所長和攝影研究中心朱憲民研究員,共同組成鑑定小組,一致給予好評。于光遠、龔育之、孫小禮、原科技部副部長韓德乾、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張慶善、文化部教科司韓永進司長、科技部政策法規司張景安司長,及本所部分研究人員共四十人與會。該課題為文化部2001年重點課題及科技部2002年科普資助項目。
3月22日,本所藝術人類學研究中心正式成立,方李莉擔任中心主任。張慶善副院長來本所宣布並表示祝賀。
本月,摩羅自北京印刷學院調入本所。
4月,劉夢溪赴杭州出席“當代儒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向大會報告題為“馬一浮與熊十力”的論文。
4月,文化部孫家正部長邀請十位知名學者座談中國文化建設問題。劉夢溪應邀出席並就禮儀文化的建設問題發表意見,提議編撰國家《禮儀大典》。
4月,梁治平受聘為第二屆國家信息化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
4月26日至5月2日,劉夢溪應邀赴台灣出席中研院文哲所召開的“湯顯祖與牡丹亭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牡丹亭〉與〈紅樓夢〉——他們怎樣寫情》,並於研討會期間觀看了白先勇改編的青春版全本崑劇《牡丹亭》的首演。
5月3日至5日,劉夢溪應邀到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作學術訪問,以“城市建設和文化遺產的保護”為題作學術演講,並擔任城大“五四夜話”文化沙龍的主講人。
5月,張紅萍著《民國四女子》由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出版。
6月2日,在“中國藝術研究院學術論壇”上,劉夢溪為全院約二百人作了“百年中國:文化傳統的流失與重建”的學術講演。
7月7日上午,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中文部主任馮勝利教授,蒞本所作“漢語的韻律與句法”學術講演。梁治平主持演講會,本所劉夢溪、方李莉、劉軍寧、摩羅、任大援、張紅萍、馬惠娣、胡振宇,及揚之水、歐建平等所外學者與會。
8月2日,劉軍寧被評為研究員。
9月6日,美國密西根大學比較文學系講座教授劉禾女士來本所作題為“國際政治的符號學轉向”的講演,劉夢溪主持,梁治平、方李莉、劉軍寧、摩羅、任大援、張紅萍、胡振宇及我院部分研究生,共二十多人與會。
9月20日至24日,梁治平再次受文化部委派,代表中國政府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法國巴黎舉行的關於保護文化多樣性公約的政府間專家會議,回國後撰寫了約五千字的報告,就中國政府應該採取的立場等提出了建議。
10月9日,馬惠娣赴吉隆坡,出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舉辦的“亞太地區家庭對話”會議。
本月,中國文化研究所新的學術評議委員會成立,本所成員調整為劉夢溪、梁治平、方李莉、劉軍寧、任大援,所外成員仍為湯一介、李學勤、金耀基、余英時,共九人組成。
本月,張紅萍著《女人,做自己》由九州島出版社出版。
11月29日至30日,馬惠娣赴卡達首都多哈,出席由卡達家庭事務最高委員會和美國家庭政策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聯合國家庭國際大會。
2005年
2月至4月,梁治平赴香港中文大學,擔任該校歷史系客座教授。
4月14日至18日,方李莉赴台灣出席由東華大學舉辦的兩岸三地“族群與族群研究”學術討論會,宣讀論文“西部人文資源與西部民間文化的再生產”。
本月,由梁治平任執行主編的《洪範評論》第1卷第1輯由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該刊主要關注經濟轉軌、社會轉型與國家治理,系以法律與經濟為重點的社會科學類論叢。
5月9日,作家胡平來本所訪問並介紹其創作歷程,馬平隨行。劉夢溪、梁治平、方李莉、劉軍寧、摩羅、任大援、張紅萍、馬惠娣、胡振宇等本所同仁參與交流。
5月21日至24日,馬惠娣籌備組織的“跨文化對話:青少年教育”國際研討會在北京友誼賓館召開。八十餘人與會,嘉賓包括世界家庭政策中心主席理察德·威爾金斯,聯合國國際代表霍埃爾,卡達國家最高家庭事務委員會秘書長,中國關愛協會理事長莊逢甘院士,中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理事長劉恕和秘書長李燕祥等。
6月24日和26日,梁治平應邀在西南政法大學“金開講座”作“法律與信用”和“誰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次參與國際公約制定的經驗”的學術講演。
本月,摩羅著《第一年:一個人文學者的育兒手記》由二十一世紀出版社出版。
本月,張紅萍著《陸小曼畫傳》和《林徽因畫傳》由二十一世紀出版社出版。
8月25日,普林斯頓大學東亞文明系周質平教授在本所講演“胡適英文筆下的中國文化”,劉夢溪主持講演,到會的有香港大學哲學系慈繼偉教授、清華大學歷史系秦暉教授、中國政法大學金雁教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楊支柱副教授、女性主義研究者馮媛女士,社會主義學院莽萍副教授,本院學者丁亞平、江東,本所梁治平、方李莉、劉軍寧、摩羅、任大援、張紅萍、馬惠娣、胡振宇和研究生共約四十人。
9月16日,本所休閒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市委《前線》雜誌社、中共密雲縣委和密雲縣人民政府,共同在密雲縣城主辦了“2005北京密雲休閒論壇”。
9月24日至27日,本所休閒研究中心參與主辦、浙江省江山市人民政府承辦的“2005中國:休閒與社會進步學術年會”,在浙江省江山市召開。本次會議的主題是“文化與城市發展”,馬惠娣主持會議開幕式,劉夢溪、方李莉、摩羅分別發言,張紅萍、楊明和廖齊等與會。
9月26日至2006年3月25日,任大援赴德國《華裔學志》研究所進行學術訪問,並於同年10月至次年3月在波恩大學漢學系與馬雷凱教授共同開設“中國古代哲學”課程。
10月下旬,作為中國藝術研究院訪問團的成員,劉夢溪對日本、韓國進行了學術訪問。
10月至11月,梁治平再次赴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任客座教授。
本月,張紅萍承擔的文化部青年專項課題“中國女性的休閒藝術”結題。
11月4日,台灣著名人類學家喬健教授在本所學術廳作題為“中國底邊階級研究”的學術講演,方李莉主持講演會,摩羅、張紅萍和本院其它研究所的部分研究人員及研究生約四十人與會。
11月15日至19日,方李莉應邀出席由韓國弘益大學主辦的“東亞陶藝研討會”,並訪問韓國“無形文化保護財團”、“文化財研究所”、“傳統文化大學”等與非物質文化研究有關的學術機構。
12月28日,本所2006年新年嘉會藉東方君悅酒店舉行,出席嘉賓有文化部孫家正部長、全國工商聯副主席胡德平先生暨夫人、范曾教授及夫人楠莉女士、本院王文章院長及夫人、張慶善副院長、本院研究生院院長張曉凌及夫人,和本所全體同仁及部分眷屬共賀新年。
本月,方李莉著《中國瓷器》由五洲出版社以中英文出版,此書是中國政府向國外發行的人文中國系列叢書之一。
2006年
1月6日,台灣佛光大學創校校長、中華兩岸文化統合會理事長龔鵬程教授蒞本所作題為“中國大陸大學教育與學術研究之我見”的學術講演,劉夢溪主持演講會,楊東平教授、楊玉聖教授、田青研究員、丁東先生、謝泳先生及本所梁治平、方李莉、劉軍寧、摩羅、任大援、張紅萍、馬惠娣、胡振宇等及研究生共三十人與會。
本月,張紅萍著《民國四才子》由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出版。
本月,梁治平編《國家、市場、社會:當代中國的法律與發展》由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
2月10日,任大援應邀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作題為“儒家與古代中國人的精神生活”的學術演講。
2月至3月,方李莉帶領“西部人文資源保護、開發和利用”課題組成員一行六人,赴貴州省梭嘎生態博物館所在地隴戛寨,作人類學調查。
2月14日至3月10日,摩羅在家鄉江西農村就民間宗教和信仰問題進行田野調查,寫下“贛北鄉村春節習俗考察報告”和“贛北鄉村寺廟神祇來源考索及宗教學分析”兩篇考察報告。
本月,馬惠娣當選世界休閒組織成員。
4月26日,本所舉辦“紀念費孝通先生逝世一周年”學術座談會,方李莉主持,劉夢溪以“文化自覺和美美與共”為題發言,闡述費老晚年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多元融合的文化思想。
5月22日,范曾教授自南開大學調入中國文化研究所。本所舉行歡迎儀式。所長劉夢溪主持儀式並致迎辭。王文章院長蒞臨講話。王能憲副院長出席。劉夢溪迎辭說:“碩學大儒的來歸,不用說對一個研究單位,乃至對一個國家,都是一種榮光。王國維說:‘提倡最高之學術,國家最大之名譽。’他還說:‘國家與學術為存亡,天而未厭中國也,必不亡其學術;天不欲亡中國之學術,則於學術所寄之人,必因而篤之。’陳寅恪也說過:‘學術之興替,實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者。’學術門類和研究方向的不同,只是化跡的不同,學問後面的道、學者的終極關懷,是彼此相通的。所以我們研究所不同領域的專家共處一室,總是相見無雜言,其樂也融融。范曾先生能夠悠然地調入我們中國藝術研究院,調入我們中國文化研究所,無論如何是我們不曾想到的事情。我們只能默念:‘一切諸法,緣會而生。’”並誦詩為祝:“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見君子,樂且有儀。”范曾先生向本所贈手書朱熹詩聯“舊學商量加邃密,新知培養轉深沉”。
5月,劉夢溪著《陳寅恪與紅樓夢》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
8月,秦燕春博士自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分配來本所工作。
9月2日,為紀念八大山人誕辰三百八十周年,“名家縱論八大山人”學術論壇在廬山舉行。范曾先生蒞會並作學術演講,同時舉辦其臨摹八大山人作品的“尊賢畫展”。楊振寧夫婦、王文章夫婦與會,並發表講話。
9月8日至20日,梁治平應邀赴挪威首都奧斯陸,參加挪威亞洲年會第四屆大會:Legalpluralism,ConflictandHumanRightsinAsia(“亞洲的法律多元、衝突與人權”),並作大會發言。
10月8日,馬惠娣作為首位亞洲學者當選AsafellowmemberofAmericaAcademyofLeisureScience(美國休閒科學院成員)。
10月23日,劉夢溪的《論國學》的第一部分在《21世紀經濟報導》發表,該文全長二萬六千字,其餘部分在該報的10月30日和11月6日連載。
10月,范曾先生應邀在法國密特朗圖書館作題為“八大山人論”的學術講演。
10月至11月,梁治平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在該系授課。
11月10日至27日,任大援赴台灣參加“二十一世紀中華文化世界論壇”第四次會議,並訪問輔仁大學,以“中國大陸對西方漢學和中國學的興趣與研究”為題作學術演講(華裔學志漢學中心專題演講系列之十四)。
12月16日至18日,“史華慈與中國”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上海舉行,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原主任裴宜理教授、研究員戈德曼、歷史學家柯文、哈佛政治學教授麥克法夸爾,還有美國中國學學者杜贊奇、舒衡哲,華裔學者林毓生、張灝、葉文心、王賡武、張隆溪,以及國內學者張芝聯、章開沅、金沖及、朱維錚、許紀霖等與會。劉夢溪應邀出席並在16日上午的開幕式上報告論文“史華慈:最後發表的思想”。
12月28日,晚6時至9時,中國文化研究所2007年新年嘉會藉中國大飯店舉行。范曾先生擔任嘉會主席,所長劉夢溪致迎辭。中國藝術研究院王文章院長暨夫人徐漣、王能憲副院長暨夫人,以及全國工商聯主席胡德平暨夫人,和莊則棟、趙忠祥、張玉鳳等嘉賓,與本所全體同仁共度佳節。
2007年
1月,劉夢溪著《情問紅樓》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本月,范曾著《大丈夫之詞》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3月20日,《回歸與超越——范曾書畫作品展》,在故宮武英殿繪畫館與觀眾見面,文化部副部長、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主持開幕儀式,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革中央主席何魯麗,南開大學校長饒子和,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王文章,及學術文化界著名人士一百餘人出席。
4月3日,挪威奧斯陸大學文化研究中心茹蘭蘭(中文名)博士訪問本所休閒研究中心,並作“北歐學者眼中的中國文化”的演講,馬惠娣、任大援、秦燕春等本所研究人員在座。
4月23日,范曾先生在本所學術廳作題為“吾家詩學與文化信仰——從楹聯談起”的學術講演。劉夢溪主持講演會。本所梁治平、方李莉、劉軍寧、摩羅、任大援、張紅萍、秦燕春、馬惠娣、胡振宇等,及人民大學張鳴教授,本院王能憲副院長,《中國文化報》趙忱女士,院內其它單位研究人員和研究生約四十人與會。
5月15日至18日,本所休閒研究中心與中國關愛協會聯合召開第二屆跨文化國際對話會。來自中國、美國、加拿大、肯亞、印度、巴基斯坦、卡達、韓國,以及台灣等九個國家和地區的七十餘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聯合國專門派來公共信息部外聯處主任雷蒙德·索莫瑞先生到會發表主旨演講。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王能憲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6月2日至4日,本所藝術人類學研究中心和台灣東吳大學合作,在北京安徽大廈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田野工作方法研討會”,約四十位相關專家參加了研討。
6月20日,上午,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吳存存博士來訪,《中國文化》編輯部胡振宇、秦燕春、楊明和廖齊等接待,並就“國外女性主義研究現狀”進行了對話交流。所長劉夢溪亦在座。
6月24日,方李莉任組長、任大援任副組長的國家重點課題“西部人文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利用”,舉行結題鑑定會,評為“一份優秀的研究成果”。此課題歷時七年,院內外一百多名學者參加。
6月25日,香港城市大學比較文學與翻譯系講座教授張隆溪先生,蒞本所作學術講演,題目為“中國研究中范型的意義”。所長劉夢溪主持演講會,梁治平、方李莉、劉軍寧、摩羅、任大援、張紅萍、秦燕春、馬惠娣、胡振宇等本所研究人員,《文藝研究》陳劍瀾、戴阿寶,及本院的研究生,約四十人出席並參加討論。
7月,馬惠娣當選國際社會學協會休閒研究委員會委員。
本月,范曾著《神會——范曾與八大山人》,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8月4日至5日,梁治平負責籌劃、組織的學術研討會“轉型中國的社會公正:問題與前景”在北京召開。
本月,劉夢溪學術對話集《中國現代文明秩序的蒼涼與自信——劉夢溪學術訪談錄》,由中華書局出版。
本月,劉軍寧著《保守主義》修訂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月,《中國文化》完成郵發手續,自2008年開始,《中國文化》交郵局正式發行,郵發代號為80-617。
9月,馬惠娣作為遊憩空間和休閒文化研究專家應邀參加世界銀行“紹興小區參與旅遊”項目,該項目為世界銀行浙江省城市保護D包項目之一。
10月至11月,梁治平再度受聘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為該系學生授課,並亦曾應邀為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在深圳的研究生院分院作學術報告。
11月,劉夢溪著《大師與傳統》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
11月28日至30日,劉夢溪應香港作家聯會、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和《明報月刊》共同邀請,赴港作“紅樓夢與文化傳統”專題演講。
12月29日,晚6時,本所2008新年嘉會藉長城飯店舉行。
2008年
1月,劉夢溪學術思想史專著《中國現代學術要略》由三聯書店出版。
本月,劉夢溪《論國學》一書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4月16日,馬惠娣出席由成思危教授主持召開的休閒哲學專業委員會第一次工作會議,並當選為副主任委員。
4月28日,劉夢溪應邀主持“廬山白鹿洞書院講座”,以“國學與傳統文化”為題演講,江西省社科院、九江大學和廬山管理局等單位二百餘人出席。
5月,劉軍寧主編的《大學之道——北京大學的傳統》,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6月26日,梁治平在北京三聯書店作關於中國勞動法的學術講演,約五十人與會。
本月,劉軍寧主編的《民主二十講》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
本月,周瑾博士從中央美術學院博士後流動站出站,調入本所工作。
8月4日、28日,劉夢溪《國學辨義》分別在《文匯報》和上海《社會科學報》刊出。
8月11日,范曾獲2008奧林匹克美術大會藝術貢獻獎。
本月,馬惠娣和于光遠的《十年對話——關於休閒學研究的基本問題》由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
9月4日至8日,馬惠娣赴西班牙巴塞隆納,出席主題為“變革時代的社會學”國際社會學首屆論壇,提交論文《休閒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內涵》(“TheDefinitionofLeisureinChineseCulturalTradition”)。
9月27日,文化部和山東省主辦之世界儒學大會在曲阜召開,范曾、劉夢溪應邀與會並在開幕式上作主題演講。
10月5日,中國藝術研究院和歐盟文化論壇在廣西桂林舉行,范曾、劉夢溪出席論壇。范曾在開幕式上以“趨近自然”為題作主旨發言,劉夢溪論文報告的題目是“理一分殊:多元一體的中華文化”。
10月7日至次年元月15日,任大援赴羅馬大學參加“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獻整理與研究”課題,其間應邀在羅馬伍而班大學(UniversityUrbaniana)和羅馬大學東方學院(SapienzaUniversitydiRoma)分別作“儒家與宗教”及“儒家思想的來源”專題演講。
10月15日,中國藝術研究院和歐盟文化中心合作組織聯合舉辦的第一屆中歐文化對話,在北京五洲皇冠假日飯店舉行。劉夢溪、梁治平出席,分別以“當代中國:傳統與現代的變奏”和“文化多樣性與表達自由”為題發言。
11月1日,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三十年慶典在本院禮堂舉行,劉夢溪以“博學於文,行己有恥”為題代表導師講話。提出應該把修身明道作為現代教育的一項內容,使好學、力行、知恥成為我國國民的公德和共德。並引用顧炎武的話:“士而不先言恥,則為無本之人”、“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
11月3日至5日,馬一浮學術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杭州-上虞召開,劉夢溪應邀出席,作“馬一浮的文化典範意義”的主題發言。
11月6日至9日,馬惠娣主持召開的“2008中國休閒與社會進步學術年會”在北京舉行,年會的主題是“休閒與國計民生”,約一百人出席。
11月14日,梁治平出席在美國華盛頓特區舉行的“中國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ThePast,Present,andFutureofChineseLaw)國際學術研討會,並在大會發言。
11月22日,梁治平應邀出席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東亞法律研究中心舉行的專場報告會,以“對《勞動契約法》的幾點觀察”(SomeObservationsontheLaborContractLaw)為題作學術報告。
11月22日,“錢鍾書學術思想研討會”在廈門大學召開,劉夢溪應邀出席並以“錢鍾書的學問態度和學術方式”為題作主旨講話。期間亦曾為廈大人文學院師生作“國學與傳統文化”學術報告。
11月30日,中國文化研究所“戊子歲尾雅集”在國際俱樂部飯店舉行,楊振寧、何兆武、戴逸、湯一介、樂黛雲、李澤厚、李學勤、王蒙、范曾、余敦康、嚴家炎、馮其庸、李希凡、吳釗、陳平原、沈昌文、董秀玉、陳祖芬、于丹等師友與會,並分別發言。文化部副部長兼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王文章蒞會並講話。本所全體人員與會。另還有中華書局、中華讀書報、文匯報、中國文化報的友人。雅集小簡有云:“中國文化研究所暨《中國文化》雜誌,今創立已二十年矣。時序遞嬗,歲月遷流,逝者如斯。古者論學,最重省切二義。省者返也,切者問也。省能忠信,問則致思。詩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琢。’子夏云:‘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易》文言稱:‘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辨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孟子則曰:‘是尚友也。’故當此廿年回首返躬之際,擬誠邀京城師友宿學,於戊子冬初之月,月杪周休之日,藉國際俱樂部飯店二層至尊廳,宴聚雅會懇談論學。”
本月,秦燕春《袁氏左右》由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出版。
12月2日,梁治平在北京大學法學院與台灣中研院史語所張偉仁院士作學術對話,討論“讀書與研究”,二百餘人參加。
12月13日,劉夢溪出席《21世紀經濟報導》2008經濟年會,擔任“文化自覺論壇”主講嘉賓,以“文化傳承和經典閱讀”為題演講。

教科文藝期刊大全(二十一)

教科文藝期刊雜誌涵蓋了各國民俗文化、民間藝術、民間傳統手工藝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國際文化、藝術,且對其保護與發展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中國油畫》
《中學生數學》
《中華文學選刊》
《中學生理科月刊》
《中學生理科應試》
《中國現代文學》
《中華文化畫報》
《中國音像》
《中學歷史教學參考》
《中華詩詞》
《中學科技》
《中學教育》
《中華少年》
《中學俄語》
《中國小作文教學》
《中國文化》
《中華健身術》
《中華家教》
《中國小校長》
《中華活頁文選》
《中國小圖書情報世界》
《中國戲劇年鑑》
《中華傳奇·大歷史》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
《中國醫學教育技術》
《中國研究生》
《中國文藝家》
《中文自學指導》
《中國文學研究前沿》
《中外文化交流》
《中國韻文學刊》
《中外軍事影視》
《中外交流》
《中外故事》
《中外電視》
《中國信息年鑑》
《中流砥柱》
《中國文房四寶》
《中國小音樂教育》
《中華手工》
《中國延安幹部學院學報》
《中國校外教育》
《中華傳奇》
《中國信息化》
《中學歷史教學》
《中國音樂教育》
《中國信息導報》
《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誌》
《中國職工教育》
《中國小實驗與裝備》
《中國遠程教育》
《中國文學研究》
《中學生數理化》
《中學生讀寫》
《中國文學》
《中華散文》
《中國新聞》
《中國小英語教學與研究》
《中國校園文學》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中國文化研究》
《中國銀幕》
《中國音樂學》
《中國音樂》
《中文自修》
《中外童話畫刊》
《中國戲劇》
《中國學校體育》
《中學生博覽》
《中國現代教育裝備》
《中學教學參考》
《中國小信息技術教育》
《中國小外語教學》
《中國小教學研究》
《中國小教師培訓》
《中國小教材教學》
《中國小管理》
《中國小電教》
《中篇小說選刊》
《中華武術》
《中華文化論壇》
《中國新聞年鑑》
《中國作家》
《中國中國小美術》
《中國語文》
《中學生天地》
《中學生》
《中華魂》
《中國新聞周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