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的基因

《中國文化的基因》是2009年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赫永。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中國文化的基因

《中國文化的基因:儒道佛家思想》內容簡介:所謂中國傳統文化,指有史以來中華民族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毫不誇張地說,中國的傳統文化絕對可以用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來形容。但博大精深並非龐雜散亂不可紬理,實質上,我們還是可以從多中總結出一種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的。

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學者們有不同的說法,如張岱年先生認為剛健有為、和與中、崇德利用、天人協調等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有人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為相互聯繫的四個方面:理性精神;自由精神;求實精神;應變精神。當然,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還有其它的概括說法,但無論如何,概括終歸是概括,它很難反映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的全貌和特點,這一點從以上兩位先生的不同概括的重大差別即可看出。因為概括很難反映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的全貌和特點,故我則傾向於從內而外地來探討中國傳統文化,即從中國文化的核心或基因出發來討論中國傳統文化。

實際上,在中國傳統中,包括物質和精神,人的思維和人的行為,都自覺不自覺地受到儒、道、釋三家思想的影響,基於這一因素,要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就離不開對儒、道、釋三家思想的理解和掌握,講中國傳統文化,也離不開儒、道、釋三家思想,中國思想文化史,實質上也就是儒、道、釋三家思想的歷史。我們平常所談到的一些具體文化表現形態如“酒文化”、“音樂文化”、“茶文化”、“太極文化”、“中國功夫文化”等,本質上也是儒、道、釋三家思想的具體反映形態。至於儒、道、釋三家思想體系何以能成為中國文化的核心,還得由他們自身的特質來說明。

作者簡介

郝永,男,1975年生,河南永城人,文學博士。從學歷程:於2004年6月畢業於寧夏大學人文學院,獲得文學碩士學位;於2009年3月畢業於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古籍所,獲得文學博士學位;現供職於周口師範學院。自從事學術研究以來,在《文藝理論研究》等刊物上公開發表文章十餘篇,參與過省部級課題並主持或參與了廳級課題的研究工作。

圖書目錄

序論

1 儒家思想

1.1 儒家思想概論

1.2 儒家思想分期

1.2.1 先秦儒家思想

1.2.2 漢代儒家思想

1.2.3 宋明儒家思想——理學

1.3 儒家基本典籍

1.3.1 《周易》

1.3.2 《尚書》

1.3.3 《詩經》

1.3.4 《周禮》

1.3.5 《儀禮》

1.3.6 《禮記》

1.3.7 《春秋左傳》

1.3.8 《春秋公羊傳》

1.3.9 《春秋穀梁傳》

1.3.10 《孝經》

1.3.11 《論語》

1.3.12 《爾雅》

1.3.13 《孟子》

1.4 儒家思想要義

2 道家思想

2.1 道家思想概論

2.2 道家與道教

2.2.1 道家與道教的關係

2.2.2 道教簡介

2.3 道家思想的發展

2.3.1先秦道家思想

2.3.2 秦漢黃老道家思想

2.3.3 魏晉玄學

2.4 道教的發展

2.4.1 漢末道教

2.4.2 魏晉南北朝道教

2.4.3唐五代北宋道教

2.4.4南宋金元道教

2.5 道教的神仙譜系

3 佛家思想

3.1 佛教在中國的傳播

3.1.1 傳入、佛經翻譯和早期傳播時期

3.1.2 佛教傳播的後期和流派眾多時期

3.2 佛教的世界觀、人生觀及修持方法

3.2.1 佛教的世界觀

3.2.2 佛教的人生觀

3.2.3 佛教的修持方法

3.2.4 佛教神系

3.3 佛教大小乘之分

3.3.1 小乘佛教

3.3.2 大乘佛教

3.4 佛教的中國化問題

3.4.1 禪宗

3.4.2 淨土宗

4 儒道佛三家思想的融合

4.1 三家思想融合的歷史進程——鬥爭中統

4.1.1 先秦兩漢儒家和道家思想的融合

4.1.2 魏晉南北朝三家思想的融合

4.1.3 唐宋三家思想的融合

4.2 三家思想融合的內容——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整合

4.3 三家思想融合的表現——知識階層人格的多重性和民間神靈信仰

4.3.1 知識階層人格的多重性

4.3.2 民間神靈信仰

參考文獻

後記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