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沽美酒”經瓶

“清沽美酒”經瓶

\"清沽美酒\"經瓶是一件極為引人注目的金代瓷酒器。小口,豐肩,修腹,小平底。造型挺拔秀麗,通體白釉黑花。頸部繪蓮瓣紋,肩部為叢草紋,上腹主題花紋是四個等距的圓形開光,內填“清沽美酒”四個大字。現上海博物館收藏。

簡介

“清沽美酒”經瓶“清沽美酒”經瓶
“清沽美酒”經瓶
“清沽美酒”經瓶上海博物館珍藏的一件極為引人注目的金代瓷酒器。其形制與宋元時期通常所見的經瓶沒什麼兩樣:小口,豐肩,修腹,小平底。造型挺拔秀麗,通體白釉黑花。頸部繪蓮瓣紋,肩部為叢草紋,上腹主題花紋是四個等距的圓形開光,內填“清沽美酒”四個大字。開光外填繪叢草紋,下腹繪蓮瓣紋。花紋簡潔清新,自然大方。瓶上“清沽美酒”四字,明白無誤地指明這件瓷器是盛酒之器。

寓意

何謂“清沽美酒”,就是清醇美酒之意。“清沽”即“清酤”,是古代用作祭祀的一種專用高級酒。《周禮·酒正》記載:“辨三酒 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鄭玄注說“清酒,祭祀之酒”。後來,人們用“清酒”泛指清醇美酒。李白《行路難》詩云“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這裡的“清酒”即泛指美酒。
古人有用“清”形容酒美的習慣。如晉代謝靈運《石門新營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漱修林茂竹》詩云:“芳塵凝瑤席,清醑滿金樽。”左思《蜀都賦》云:“金壘四坐,餚核四陳。觴以清醥,鮮以紫鱗。”宋代陸游《初秋小疾效俳諧體》:“遣悶憑清聖,忘情付黑甜。”以上所謂清醑、清醥、清聖,皆指美酒。這件“清沽美酒”經瓶與前面的“醉鄉酒海”經瓶相比,無論器形、花紋,或是製作風格均極其相似,皆為磁州窯的傑作。

中國歷代酒具鑑賞

酒大約產生於距今六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時期,酒器的產生應與酒的產生大致相同,亦應是距今六千年前後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從酒器的產生到公元前21世紀我國第一個國家——夏王朝的建立,大約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時間,這段時間正處於我國原始社會時期,此間所使用過的酒器,我們稱之為“史前酒器”。目前可確知的人工史前酒器,從質料上可分為陶酒器和漆酒器兩種。其中以陶酒器為大宗。
褐釉雙龍耳壺
“內府”梅瓶
金釦玉碗
鬥彩高士杯
“醉鄉酒海”經瓶
金花鴛鴦銀羽觴
青花海獸高足杯
仿哥窯高足杯
項聖思蟠桃形紫砂杯
帶托金酒注
黑釉剔刻花瓷扁壺
“君幸酒”漆耳杯
鑲琉璃銅
朱碧山銀龍槎
鑲金牛首瑪瑙觥
褐釉刻花瓷瓶
越窯鳥形杯
白釉金釦瓜形注子
鴛鴦蓮瓣金碗
三彩雙魚壺
鳥篆紋銅壺
宣徽酒坊銀酒注子
論語玉燭銀籌筒
雙獅金鐺
黃釉帶蓋雞冠壺
登封窯虎紋經瓶
金甌永固金杯
仕女狩獵紋八瓣銀杯
褐釉剔刻花瓷瓶
八棱人物金杯
影青溫碗注子
掐絲團花金杯
鳳首龍柄青瓷執壺
銅斝
魚形提梁銀壺
鸚鵡杯
金托玉爵
鳳凰紋瓷執壺
青花松竹梅三羊杯
青花梅瓶
金箭壺
金托金爵杯
青花纏枝蓮紋杯
蓮花白玉杯
犀角槎杯
五彩十二月花卉杯
琥珀荷葉杯
彩漆鳥形杯
伎樂紋雙人耳玉杯
鏤空折枝花高足杯
灰陶大口尊
白釉蓮花溫碗注子
耀州窯青瓷倒裝壺
釉里紅高足轉杯
“平素有酒”青釉四系壺
白釉黑花葫蘆形倒裝壺
“清沽美酒”經瓶
鹿紋銀馬鐙壺
青銅冰鑒
鴻雁折枝花紋銀杯
狩獵紋高足銀杯
鸕鶿杓
雙身龍耳白瓷瓶
瓜棱紋黑釉瓷執壺
花鳥紋鎏金三足銀樽
帶蓋白瓷樽
鎏金胡人頭執壺
雙魚大雁紋荷葉金杯
瑪瑙羽觴
春字詩執壺
海棠花形滑石杯
藍釉雙耳壺
白瓷執壺
雙聯漆杯
綠釉聯體壺
胡騰舞黃釉扁壺
鎏金熊足銅樽
夔鳳玉卮
四神溫酒爐
白玉觥
銅酒筩
青銅合卺杯
溫酒爐杯
漆畫枋
雲紋高足玉杯
偃師商城銅尊
龍耳虎足銅方壺
象形銅尊
象牙觥杯
偃師商城銅斝
青銅方尊
管流爵
黑陶象鼻盉
藍釉爵杯
彩陶雙聯壺
舞馬銀壺
蓮鶴方壺
銅爵
黑陶罍
白陶鬹
黃陶鬹
蛋殼黑陶高柄杯
獸形灰陶鬹
彩陶觚
豬形灰陶鬹
袋足陶鬹
灰陶大酒尊
人形彩陶壺
船形彩陶壺
瀆山大玉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