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三代晶片”

近段時間在GPS產品中,經常提到所謂“三代晶片”。但從商家和使用者都沒有明確的說明和理解,甚至有些誤導和誤解。現將自己的體會和觀點與大家交流探討。

1. GPS晶片:

目前國際上常用(常見到的/較流行的)GPS模組(OEM板)上的主晶片主要有3種。
(1) 美國SIRF(Sirf )
(2) SONY(索尼愛立信/索愛)晶片
(3) 瑞士NENEM公司NEMERIX晶片

2. 三代晶片的核心:

晶片硬體大同小異,只是內部軟體起主要作用。所謂三代的核心技術只是在2代的基礎上提高改進了軟體的算法,就好比初、高中物理課上計算加速度/速度用的公式,但到了大學高等數學中導數、積分來計算同一道加速度/速度的物理題,方法(算法)不同,所用時間大不一樣,體現了中學和大學的區別,就好像2代和3代一樣。其次是硬體也提供了質量標準。

3. 三代晶片軟體主要功能:

3代晶片軟體提高升級:(1)算法改進提高搜星/定位速度時間。(2)通過軟體濾波器提高抗干擾性能、信噪比及接收有效星顆數。(3)有的晶片實現軟體DR航跡(轉跡)推算,提高抗高樓、樹蔭、橋下遮擋及隧道功能。(4)軟通道搜尋,搜尋提高可視衛星的通道數(可以12—24顆),人員、車輛、上下坡、姿態發生變化時、飛機、船舶星曆狀態發生變化時仍能繼續定位。

4. 三代晶片硬體改進:

(1) 晶片功耗降低,體積減少(與2代比)。
(2) 提高抗干擾能力,全螢幕蔽或雙晶片分開。

5. GPS模組與產品:

GPS產品多種多樣,但不一定用三代晶片就全都好了,三代晶片只不過是GPS
產品的核心部件,如同人的心臟、大腦,還要與其它元件相匹配(天線、放大器、濾波器,甚至導線、接頭等看起來無關緊要元件)。

6. 天線是重要因素:

手持、PDA、藍牙、G-Mouse等常見的GPS產品中都要用到GPS天線,無論有
源、無源甚至全向天線,十幾個性能指標中,夾角(1600最大全向天線除外),放大器dB數,阻抗範圍,材質,抗干擾能力與模組匹配決定了整個產品的性能,甚至飛機上接2-3個天線(上、下面均有),有些在車內、車底部也很好定位。也就是說,3代模組很好,天線不匹配可能不如搭配好2代產品。

7. 通道數:

3顆星二維,4顆星三維定位,這是GPS基本原理,我們在地面上使用是11-12
顆(因為天線160度夾角),全向天線也就12顆,到了天空飛行器(物體)可以多收幾顆(一定全向或二個以上天線),但也是從中取3-4顆信號最強、距離最近的有效衛星進行運算定位,不少軍用GPS都是5個通道,只是用4個通道定位,1個通道快速搜尋所有可視衛星,並與其中4顆有效星比較,高出其中一個就替換,這樣就保持4顆最強信號衛星。因此不是通道越高越好,一般地面上12顆就夠了,什麼16、18、20、24……都是軟通道,是體現最多可搜尋可視衛星的顆數,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8. 感應度(dB數):

GPS接收信號的感應程度(-150—195dB)各廠家標準不統一,有的是模組,
有的是模組含天線,有的是平均值,有的是峰峰值(最大值),此值是在禁止室內用專用儀器測試,與大家實際環境(電場、磁場、高壓、微波、地磁……)有很大區別,因此該指標相差3-5dB,均屬同數量級無關緊要,只是個大概齊參考。

9. 三代產品明顯優勢特點(實際效果):

使用者只要對三代晶片具體技術指標一般了解即可,而更主要比較觀察是否
有以下特徵。
(1) 定位時間快:無論冷啟動、溫啟、熱啟,重捕時間均快5-30秒鐘(與二代相比),實際上大部使用者也不差這十幾秒鐘。
(2) 高感度:即在高樓、樹蔭、橋下、遮檔、遂洞、視窗、車內,甚至車底盤下仍可很快定位收4顆以上衛星。常說:有點天空就可定位(單星定位),也就是《給點陽光就燦爛》。
(3) 抗干擾性能:高壓線、電場、磁場、高速動態、微波、手機,同頻干擾的環境下仍能正常工作。
(4) 功耗低、省電:降低了功耗,甚至有睡眠狀態(靜態不工作),可以節電,提高產品待機時間。
(5) 體積小,性能價格比好:體積小,重量輕,這是社會的需求和發展趨勢,可以擴大更多的套用範圍和領域。實際上三代晶片價格應該與二代相同,甚至應更低,但功能提高很多,T-38(16通道,3代) 200-300元/塊。

10.結論:

總之,了解關注三代晶片,切勿神話三代晶片,“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理論聯繫實際,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提供一個稱為”GPS之王——瑞士三代晶片藍牙GPS”作為代表性的例子。供大家參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