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監視衛星

海洋監視衛星

海洋監視衛星(ocean surveillance satellite)是用於探測、識別、跟蹤、定位和監視全球海面艦艇和水下潛艇活動的衛星,它能提供艦船之間、艦岸之間的通信,是20世紀70年代發展起來的十分先進的衛星技術。由於它的軌道較高,所以它所覆蓋的海域廣闊,並且多採用多星組網體制,探測目標多而且是活動的可連續監視。海洋監視衛星分為電子型和雷達型兩類,它是軍事預警和偵察衛星發展的一個重要分支。

簡介

海洋監視衛星海洋監視衛星
海洋監視衛星的作用是探測、監視海面狀況和艦船、潛艇活動,偵收、竊聽艦載雷達信號和無線電通信。它可在黑夜和雲霧等全天候條件下監測海面,能有效鑑別敵艦隊形、航向和航速,能探測水下潛航中的飛彈核潛艇,跟蹤低空飛行的巡航飛彈。由於偵察的海域廣闊,且目標多是活動的,該衛星採用的軌道一般比較高。為了確定艦隻的位置,採取幾顆衛星組網的偵察體制,以達到連續監視,提高定位機率和精度的目的。

發展歷程

俄羅斯

海洋監視衛星海洋監視衛星
海洋監視衛星是20世紀70年代發展起來的先進衛星技術。前蘇聯是世界上最早發展海洋監視衛星的國家。世界上第一顆海洋監視衛星是前蘇聯1967年12月27日發射的“宇宙-198”衛星,這是一顆雷達型海洋監視試驗衛星(US-A)。從1974年起,蘇聯開始發射電子偵察型海洋監視衛星(US-P)。這兩類偵察衛星均混編在“宇宙”號衛星系列中。後來,由於帶有熱離子核反應堆的US-A衛星兩次墜入大氣層,前蘇聯不得不停止發射這種衛星,而全力發展採用雙星組網工作方式的US-P衛星。截至1997年底,US-P衛星已發射了46顆,其中24顆屬於基本型,後22顆屬於改進型(US-PM)。

美國

美國從1971年12月開始發射“一箭四星”的試驗電子偵察型海洋監視衛星。1976年4月發射正式使用的第一組“白雲”號電子偵察型海洋監視衛星,1977年和1980年又各發射第二、三組。目前,美國正在執行“聯合天基廣域監視系統”(SBWASS-Consolidated)計畫,該計畫由“海軍天基廣域監視系統”(SBWASS-Navy)和“空軍陸軍天基廣域監視系統”(SB-WASS-Air Army)合併而成,兼顧了空軍的戰略防空和海軍海洋監視的需求。美國在發展“白雲”系列的同時,也開展了代號為“飛弓”的雷達型海洋監視衛星的研製工作,並曾執行了“海軍海洋遙感衛星”(NROSS)計畫,試圖使用一種重量更重、傾角更大的衛星,以同時滿足國防和民用需要。到目前為止,只有美國和俄羅斯這兩個軍事強國利用海洋監視衛星組成了實用型的衛星海洋目標監視系統。

其它國家

印度法國日本等國家也已經有了海洋監視衛星,其他一些國家也正在積極研製之中。

類型

海洋監視衛星海洋監視衛星
根據衛星攜帶不同的偵察監視設備和採用不同的偵測手段,海洋監視衛星大體可分為兩種類型:

電子型海洋監視衛星

電子型海洋監視衛星,又稱被動式衛星,衛星上的主要探測設備是電子偵察接收機。它採用多顆衛星同時截獲海上目標的無線電發射頻率和雷達脈衝波形,用以測定目標的位置和類型。它能監聽敵方艦船的電子輻射信號,可測定輻射源的坐標,並根據輻射信號特性對目標進行識別。

雷達型海洋監視衛星

雷達型海洋監視衛星,又稱主動式衛星,該衛星上的主要偵察設備是星載雷達。二顆衛星為一組,成對運行在同一軌道上,相互保持準確的時間間隔。由二顆衛星同時測量可消除或減少雜波的干擾,容易探測到較小目標。衛星對海面或海洋上空的目標進行探索和跟蹤時,雷達主動發射脈衝信號,並接收目標的反射波,用以測定目標的航向、航速等數據,並能精確定位。先進的雷達型海洋監視衛星裝有側視雷達,一次掃描覆蓋寬度可達460千米。由於星載雷達要大功率電源保證,這種衛星一般採用核能源,故又叫核動力型海洋監視衛星。為防止放射污染,在完成任務後,核反應堆與衛星分離,並用小型火箭推到約1000千米的安全軌道,使其具有較理想的運行壽命。

關鍵技術

多星組網技術

美國的NOSS衛星美國的NOSS衛星

採用多星組網技術並在世界不同地區配置地面站,可以連續而實時地對特定目標與指定地區進行偵察監視,實現全球偵察區域的無縫連線。通過最佳選擇衛星間的軌道間隔,可獲得滿意的輻射目標定位精度並且使其具有偵聽密集信號的能力。通過靈活的空間布置,衛星海洋目標監視系統能夠通過監視空間的廣域換取較長時間段的連續對地觀測,提高單次偵察情報的準確性和時效性。

元器件集成化技術

元器件集成化技術是衛星小型化的基礎。元器件集成水平越高,在相同的體積內就能攜帶越多種類和數量的探測器遙感器。使衛星的功能密度更高,技術性能更

衛星遙感器技術

採用大動態快速自適應遙感器技術,增加嵌入保護措施,軟、硬一體的冗餘設計和備份,以及增加可適應不同作戰需求背景的多種工作模式,可以提高有效載荷部分的整體效能。利用衛星上的遙感器對海洋環境進行監測,可以進一步提高偵察目標的精度。

主要任務

海洋監視衛星的主要任務是,利用星載雷達偵察、監視在海洋上游大的對方艦艇或海洋上空敵方飛機活動情況;利用星載電子偵察接收機截獲敵方的雷達信號和無線電通信信息,以獲得對方海、空兵器活動的重要情報;使用星載測量儀器和設備測量海流、浪高、海面溫度、海平面升降、風速等水文情況及海岸地勢。準確的水文資料是海軍艦隊遠洋航行和作戰活動必不可少的重要情報資料。

中國發射遙感衛星十七號

2013年9月2日(台北時間)3時左右,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衛星十七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儘管中國官方稱該衛星為民用衛星,主要用於科學試驗、國土資源普查、農作物估產及防災減災等領域。但美方根據之前掌握的情況認定,遙感衛星十七號很有可能是一顆具有軍事用途的海洋監視衛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