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菌

EM菌

EM菌為一種混合菌一般包括光合菌、酵母菌、乳酸菌等等有益菌類。可用於食品添加,養殖病害防治,土壤改良、生根壯苗、污水治理等等。

基本信息

簡介

EM菌EM菌

EM菌(Effective Microorganisms)是由大約80種微生物組成,EM菌由日本琉球大學的比嘉照夫教授1982年研究成功,於80年代投入市場。

EM菌是以光合細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線菌為主的10個屬 80餘個微生物複合而成的一 種微生活菌製劑。

作用機理是形成EM菌和病原微生物爭奪營養的競爭,由於em菌在土壤中極易生存繁殖,所以能較快而穩定地占據土壤中的生態地位,形成有益的微生物菌的優勢群落,從而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對作物的侵襲。是生態農業的發展方向,更有利於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80年代末90年代初,EM菌已被日本、泰國、巴西、美國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等國廣泛套用於農業、養殖、種植、環保等領域,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1、光合菌群(好氧型和厭氧型)

如光合細菌和藍藻類。屬於獨立營養微生物,菌體本身含60%以上的蛋白質,且富含多種維生素,還含有輔酶Q10、抗病毒物質和促生長因子。

它以土壤接受的光和熱為能源,將土壤中的硫氫和碳氫化合物中的氫分離出來,變有害物質為無害物質,並以植物根部的分泌物、土壤中的有機物、有害氣體(硫化氫等)及二氧化碳、氮等為基質,合成糖類、胺基酸類、維生素類、氮素化合物、抗病毒物質和生理活性物質等,是肥沃土壤和促進動植物生長的主要力量。

光合菌群的代謝物質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還可以成為其它微生物繁殖的養分。

光合細菌如果增殖,其它的有益微生物也會增殖。例如:VA菌根菌以光合菌分泌的胺基酸為食餌 ,它既能溶解不溶性磷,又能與固氮菌共生,使其固氮能力成倍提高。

2、乳酸菌群(厭氧型)

以嗜酸乳桿菌為主導。它靠攝取光合細菌、酵母菌產生的糖類形成乳酸

乳酸具有很強的殺菌能力,能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動和有機物的急劇腐敗分解。

乳酸菌能夠分解在常態下不易分解的木質素和纖維素,並使有機物發酵分解。

乳酸菌還能夠抑制連作障礙產生的致病菌增殖。

致病菌活躍,有害線蟲會急劇增加,植物就會衰弱,乳酸菌抑制了致病菌,有害線蟲便會逐漸消失。

3、酵母菌群(兼性厭氧型)

它利用植物根部產生的分泌物、光合菌合成的胺基酸糖類及其它有機物質產生髮酵力。

合成促進根系生長及細胞分裂的活性化物質。

酵母菌在EM原露中對於促進其它有效微生物(如乳酸菌、放線菌)增殖所需要的基質(食物)提供重要的給養保障。

此外,酵母菌產生的單細胞蛋白是動物不可缺少的養分。

套用

EM菌的套用:

1、提高魚蝦禽畜的免疫力,明顯控制有害病菌,節省藥物開支。

2、除異臭,淨水質,清潔空氣,改善環境。

3、提高肉料比,大幅度節省飼料

4、發酵分解飼料中的有機物,提供高效代謝營養組分。

5、顯著提高肉、蛋、奶等產品質量,提升經濟效益。

6、減少種植蔬果的細菌真菌病害。

組成

EM菌EM菌

EM菌為有效微生物群的英文縮寫,也叫益生菌、如金菌,它能使光合菌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桿菌、醋酸菌、雙歧桿菌、放線菌七大類微生物中的10屬80種有益微生物共生共榮。

琉球大學比嘉照夫琉球大學比嘉照夫

它是由世界著名套用微生物學家日本琉球大學比嘉照夫教授發明的,EM技術是目前世界上套用範圍最大的一項生物工程技術。

和一般生物製劑相比,它具有結構複雜、性能穩定、功能齊全的優勢,表現出前所未有的高科技水平。

迄今為止,EM已狂風般席捲日本、美國、巴西法國、中國台灣等90多個國家和地區。

EM菌採用日本菌種技術利用獨特發酵工藝把經過仔細篩選出來的好氣性和嫌氣性有益微生物混合培養,形成功能強大的EM製劑。

功效

發酵有機肥

接種EM菌,比自然發酵速度更快,提高效率。

種植業

各種農作物,包括稻、麥、、薯、玉米、油料、棉、、蔗、煙、蔬菜、花卉、茶葉、果樹、藥材、食用菌等。

可使農作物穩產高產、有效防止病蟲害。

水產業

、鱉、、蛙、鰻、、螺、蚌、泥鰍等。

能提高生命力、縮短生長周期、提高產量。

環保業

治理污水、改善環境。

效果

EM菌技術能運用在工業農業畜牧業環保上。

養殖業

1、提高飼料利用率,降低成本

2、除臭、驅蚊蠅,改善飼養環境,抑制、消除氨氣味。

3、改善動物體內外環境,增強動物免疫力、抗病力。

4、增進動物健康,有效控制預防痢疾、球蟲、大腸桿菌及呼吸系統疾病發生。

5、提高繁殖率、成活率,促進動物生長,提高日增重,縮短飼養時間。

6、提高畜禽肉蛋品質和產量。

7、減少、甚至不用抗生素,生產綠色畜禽產品。

種植業

增強植物新陳代謝,促進光合作用和強化葉片保護膜,抵抗病原菌,促時根系發達,使成期提前7-10天。

產生抗菌物質,抑制有害微生物繁殖,產生有益物質防治農作物各類病害。

有益菌群與土壤中放線菌等共生共殖,形成良好的作物生長環境,提高土壤肥質,徹底改良土壤性質,最終實 現綠色有機農產品及免耕作業和可持續發展之路。

低成本、高回報,經多類作物使用效果顯著。如瓜果類,單果增重、糖度增加、保果率增加35%-50%。

em益生菌在種植業使用的注意事項

1 、依照植物的生長規律,掌握在作物生長關鍵時期前利用EM菌液參與基肥、種籽及幼苗處理、追肥與防蟲等系列生產手段,取得最佳增產效果。

2 、雨後和傍晚使用EM菌液效果最好。

主要作用表現在:

1、改良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逐年減少以致完全不用化肥農藥,最終實現免耕作業。

我國有關科研 單位試驗表明:與化肥相比,EM有益微生物+豬糞使土壤中速效提高5%,速效提高31.2%,全提高15.5%,而且土壤越種越肥沃,有益小動物(蚯蚓等)倍增,滲水、保水、透氣能力增強,促進團粒化。連用三、五年,土壤生態、物理、化學性能徹底改良後,可以實現免耕種植。

2、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存與繁殖,減輕並逐步消除土傳病蟲害和連作障礙。

3、不用除草劑,抑制與消除雜草。

4、增強植物的代謝功能,提高光合作用,促進種子發芽、根系發達、早開花、多結實,成熟期提前10 天以上。

5、低投入、高回報,確保農業繁榮和可持續發展。

經各地幾年使用,一茬作物每畝只需用 EM有益微生物1.5-2 公斤,而增產幅度一般為:糧油作物增產10-20%以上(其中大豆可增產40%以上);葉菜類增產8-26% 以上(塊根塊莖類增產幅度更大);瓜果類保花保果率提高40%以上,且單果重、糖度和保鮮能力明顯提高;花卉可提前半月開花,花朵更多更艷,花期延長。

6、改善品質,生產個兒大色正,美味可口且無化學污染的純天然綠色產品,全面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

隨著現代化農業的不斷發展,微生態製劑的作用日益讓人們接受。在養殖上可以達到節約飼料、消除圈舍臭味、減少疾病、減少用藥量、不用請糞等等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在種植方面可以改善土壤結構、解決連作障礙、抗重茬、逐步消除土傳疾病、減少化肥、農藥用量給農民的增產增收帶來了希望!然而選用不同的產品,運用不同的使用方法最終的使用效果是不一樣的!

水產業

1、控制水環境中氨、硫化氫等有害物質含量,調控養殖池微生物生態結構。

2、增強水產動物免疫功能,預防病害,增進健康,降低發病率及死亡率。

3、促進生長發育、增重,增加產量。

4、無污染,成本低,收效大,改善肉質。

5、淨化水質,改善環境,延長換水間隔。

6、減少病原菌,平衡微生態,減少藥物的使用,保障環境安全。

在環保上的套用效果如下:

1、促進有機污染物分解,降低BOD、COD,淨化水質。

2、提高污水處理系統的淨化能力,減少污泥發生,降低成本。

3、消除環境惡臭,抑制有害病原菌增殖。

4、有機垃圾堆肥化處理,循環利用資源,減少環境污染。

5、減少沉井污泥、減輕現場臭味、清理下水管道污垢。

6、飯店、食堂的泔水、殘羹剩飯、菜葉果皮等垃圾可製作菌體蛋白飼料。

7、畜禽糞便、垃圾場的有機垃圾可製作生物肥料。

實踐證明,用EM養蝦從未發生過爛尾現象;用EM原液防治鱉病療效也非常顯著,具體方法:水池潑灑濃度為1ppm—5ppm,重要時期為5ppm—10ppm,治療疾病時則以10ppm為宜,拌飼料時兌水濃度為3‰。注意EM不能與殺菌劑或抑菌劑同用。

EM菌是由80多種有益微生物組成,自日本引進後,在我國的種植、養殖、水產等高產高效方面創造了許多奇蹟。

實踐證明,使用EM菌後各種動物、植物產量高、品質優、口感好,價格成倍提高,其經濟效益比一般的種植、養殖場提高數倍。

水產養殖套用

適應對象

所有水產養殖品種均適用,如、鰻、、蟹、、蝦、鱔、、蚌、泥鰍等。

作用機理

EM菌原液滲入水體後,其群體作用能殺死或抑制病原微生物和有害物質,調整養殖生態環境,增加水中溶氧量(氧氣),促進養殖生態系中的正常菌群和有益藻類活化生長,保持養殖水體的生態平衡;拌入餌料投喂,直接增強魚類的吸收功能和防病抗逆能力,促進健壯生長。

EM菌原液中的光合菌還能利用水中的硫化氫、有機酸、氨及胺基酸兼有反硝化作用中去除水中的亞硝酸銨,因而能使養殖池中的排泄物和殘餌污染得到淨化,改善水質,減少魚病。

主要作用為:

1、減少病原微生物和不良藻類、明顯增強養殖對象的免疫力和抗病性,降低發病率,提高成活率。

用戶反映,EM菌原液可使蟹苗成活率提高近一倍,中華石斑魚的成活率由原來的30%提高到70%以上。

2、增加有益微生物數量。

水面浮遊動物、有益藻類增多,特別是紅蟲不斷增多至布滿水面。

3、穩定和改善水質,水體顏色清爽,不臭不腐,無硫化氫氨氣等異味。

能見度在25-50cm的時間長且較穩定,換水時間可延長2倍以上。

4、魚蝦糞、池底雜質和下腳料不會變成淤泥而呈散沙狀。

5、促進生長,增重率明顯提高。

實踐證明,在同等環境下,用EM菌原液後,可提前10-15天上市,平均畝產提高20%-35%,產卵量增加25%,產卵時間延長。

有的試驗表明,常溫新鱉池用EM菌原液後,產卵時間延長近70天,且孵化率較好,餌料不臭,改善了養殖環境。

北京郊區某漁場在魚苗試驗中,試驗組魚苗體重為對照組的兩倍,廈門某學院在小面積對蝦養殖試驗中,體重增重率達166.7%。

使用方法

一般來說,按需要比例將三勝EM菌原液兌水稀釋後噴灑水面及處理餌料投餵。

1、四大家魚套用EM菌原液的方法

① 池塘處理

池塘注水前1周,用100-300倍的EM菌原液稀釋液和EM菌原液製作的防蟲液代替石灰漂白粉等均勻噴灑,消毒和淨化池塘。

2.5公斤EM益生菌菌液/畝。

② 水質淨化

在放養前3-10天,用EM菌原液稀釋液潑灑水面。視水質情況,開始15天1次,以後為1個月1次,水質較差的地方,適當縮短潑灑時間,為了均勻噴施,先將EM菌原液稀釋後使用(下雨時噴灑效果最佳)。

1.5米以下1公斤菌液/畝。

③ 魚飼料的處理

由於魚飼料為顆粒狀,可用50-200倍的EM菌原液稀釋液噴灑餌料,噴濕為度,馬上投喂,以免散開。

有機肥和糞便的處理

要投入水體的有機肥(青草液肥)和糞便應先用EM菌原液處理,5公斤菌液/噸糞便。

發酵7天后方可投入水面。

⑤ 魚病防治

如出現魚浮頭和泛塘現象,可用EM菌原液稀釋液均勻潑灑水面,3-5小時可好轉,魚恢復正常。

此後可隔1-2天再潑1-2次。

個別的真菌性魚病、細菌性腸炎、爛鰓病、列印病等可將病魚澇出,用EM菌原液10-50倍直接塗擦病灶。

也可用EM菌原液100-150倍稀釋液浸泡病魚(直到魚出現輕微浮頭止),幾天后即可痊癒。

2、大型湖泊、水庫的網箱養魚使用EM菌原液的方法

① 放養前處理

魚种放養前應對養殖水面進行清塘,清塘時,用EM菌原液製成的防蟲液兌水50-100倍直接潑灑兇猛性魚類或野雜魚的產卵場,破壞其繁殖生長環境,控制其群體數量。

② 用EM菌原液發酵飼料飼喂,也可參照四大家魚飼料處理的方法。

③ 用海綿等蜂窩狀的物體在紅糖和EM菌原液的混合液(10倍左右)中浸泡24小時,再懸掛在網箱中間,通過魚兒的遊動使EM菌原液不斷地擴散,EM菌原液懸掛物7天左右更換1次,可以使網箱的水體環境完全改觀。

④ 用EM菌原液1、EM菌原液發酵料2:黃泥土4做成很有粘性的團快,重量為每個1-1.5斤。

晾乾後,在投餌料附近採取掛袋、掛簍的方法,使EM菌原液有益菌有一個固定居所而提高淨化作用,從而改善和穩定水質,此團塊一個月更換1次。

每畝放10-15個。

3、特種水產(對蝦、甲魚、鰻魚、桂魚等)套用EM菌原液的方法

① 環境處理

在池塘放水前1周,用10倍的EM菌原液稀釋液和EM菌原液製作的防蟲液代替石灰及漂白粉等均勻噴灑淨化環境。

2.5公斤菌液/畝。

放養前3-6天,用100倍的EM菌原液稀釋液潑灑水面(EM菌原液用量視水質情況,一般1.5米以下1公斤菌液/畝),水質較差的地方應適當縮短潑灑時間。

水質以綠色為好。

② 調節水質的方法(鰻池)

1天2次高密度換水的水池,就不宜直接均勻潑入,而應潑在增氧機邊或進水口,使EM菌原液微生物不斷流動擴散,以利在最短時間內分解有害物質、下腳料和達到儘快穩定水質

土塘海水養則宜在每次換水後潑灑EM菌原液稀釋液1-2公斤菌液。

③ 魚飼料的加工

把EM菌原液加清水兌成100倍稀釋液以後,與粉狀的飼料一起攪拌均勻,成團狀飼餵。

水分含量約在40-55%(水分多少隨飼料的乾濕程度而定)。

投餵新鮮動物性飼料的甲魚池,可先把飼餵料鉸碎後,與人工配合飼料、EM菌原液100倍稀釋液一起攪拌均勻飼餵。

④ 食台處理

每次投飼前要檢查食台,用200-500倍的EM菌原液稀釋液淨化食台、清掃食台殘飼。

⑤ 飼料加工處理

用200-500倍的EM菌原液稀釋液均勻噴灑和清洗攪拌機等工具、地面及四周牆壁,以保證餌料衛生。

4、保鮮

在水產品的保鮮水槽里,每隔1-2天噴灑一次1000倍的EM菌原液稀釋液,可有效延長水產活鮮期和保持皮色(磷)光潔喜人。

EM菌液在水產養殖中使用的注意事項

① 要使EM菌原液在水產養殖上取得明顯成效,應連續配套使用。

即在用EM菌原液製作各種飼餵料的同時,按要求用EM菌原液稀釋液噴灑乾池和水面。

② 不能與各種抗生素殺菌劑等藥物同時混用(非用不可時,應間隔4-6天時間)。

尤其是特種水產養殖,如果混用,不僅不能發揮EM菌原液的有效功能,而且會造成池水變臭,出現這種情況,要立即換水,再按技術要求用EM菌原液飼料投餵和稀釋液噴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