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寶銓故居

龔寶銓故居

龔寶銓故居位於秀洲區油車港鎮馬庫匯,故居臨街為中藥店鋪,舊名同善堂,建於清同治年間,入內為一庭院,西、北側分別建有樓房和平房。2008年故居修復,2011年擬布置龔寶銓生平史料陳列。

基本信息

‍簡介

龔寶銓故居龔寶銓故居
馬庫匯(鎮)舊有苜蓿灣之稱。苜蓿可壅田,花紫色,春天廣連阡陌,望之如錦繡。

1886年5月里的一天,正當苜蓿和薔薇花盛開的時候,龔寶銓出生在此地一個業醫的世家(馬庫匯17號)。故居朝東一埭為二層樓,臨街為中藥店鋪,舊名同善堂,約建於清同治年間。寶銓少懷反清大志,1903年17歲東渡日本,投身革命。次年與蔡元培、陶成章在上海創建光復會。寶銓於浙江辛亥革命貢獻尤偉,諸如創辦大通學堂、聯絡會黨起義等,無不親與其事。1912年起任浙江圖書館長。越10年,病卒。

龔寶銓為章太炎長婿。魯迅周作人都有文字記述在東京因寶銓的介紹,從師章太炎的事。

1990年棲真鄉文化站不避簡陋,在鄉里舉辦龔寶銓等名人圖片宣傳窗,讓人很受感動。

人物介紹

龔寶銓故居龔寶銓故居
龔寶銓(1886—1922),近代資產階級革命者。原名國元,字未生,號薇生、味蓀、味生,別號獨念和尚,漢族,出生於浙江秀水(今嘉興)馬厙匯。祖籍上海南匯,清乾隆時(一說太平天國後),其祖輩九牧遷居嘉興,世居馬厙匯。龔氏世以中醫中藥為業,傳有秘方,所製藥酒,名聞江浙。寶銓父龔壽人,繼祖業為醫;母吳氏出自文學繪畫世家,寶銓自幼承母教,喜愛文史。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肄業於秀水學堂(今秀洲中學),因反對美國傳教士而罷課退學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春,與陶成章同赴日本,不久又與李柱中等去荷屬南洋群島(今印度尼西亞)聯絡僑領,創辦學校,集聚革命力量。

龔寶銓在日本時,章太炎正任《民報》主編,遂發起組織章太炎講學,參加聽講的有其好友魯迅錢玄同許壽裳朱希祖周作人等。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秋,民報館被查封,寶銓將其掌握的浙籍黨人名冊銷毀,保全了同志。

辛亥革命以前近10年中,龔寶銓從事革命,艱苦卓絕。其在《龔味蓀自敘革命歷史》中說:“見利不惑,臨強不撓”。後同盟會與光復會矛盾日深,寶銓顧全大局,努力調停,但未奏效,因而逐漸消極退避。浙江光復後,寶銓回國,值陶成章被刺,痛惜不已,乃脫離政治活動,研究佛學,自號獨念和尚。期間曾於1912年任浙江圖書館副館長、館長,刊印章太炎的《章氏叢書》,派人赴京抄錄《四庫全書》。同年與俞煒徐則恂奉委為浙江稽勛分局負責人。1916年,袁世凱陰謀稱帝,寶銓參與謀劃驅逐擁袁的浙江都督朱瑞。浙江宣布獨立後,任都督府外交顧問,並當選為省議員、副議長。1921年春被聘為省自治籌備處評議員,同年夏當選省憲法會議議員。晚年精研佛學,與范古農等組織嘉興佛學研究會。1922年6月因肺病逝世,墓葬杭州靈隱寺五字橋。“文化大革命”中,墓被毀,遺骸移葬附近的龍門山。1931年,嘉興建辛亥革命烈士紀念塔,龔寶銓列為七烈士之一。

龔寶銓原配系章太炎長女。1915年9月,因袁世凱囚禁其父,自縊於北京寓所。續娶嘉興褚明穎(褚輔成侄女),無子女,以侄龔肇文為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