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陣

遠古的阿勒“鼓陣”阿勒地處祿豐、元謀、武定三縣相鄰一帶,是彝族人口較為集中的地區。 最近,州群藝館將阿勒地區收集的“鼓陣”進行整理後,選送參加雲南省民族歌舞樂展演。 “鼓陣”登台後,在省文化界引起了極大地反響,專家們一致肯定,阿勒的“鼓陣”是獨一無二的彝族傳統文化現象。

遠古的阿勒“鼓陣”

阿勒地處祿豐、元謀、武定三縣相鄰一帶,是彝族人口較為集中的地區。這裡三山涌至(祿豐五台山、元謀失牛山、武定松老山)、二水匯流(魯支河、大滴水河),水資源豐富、氣候適宜、風光秀麗。
2003年元月至3月,州群藝館的藝術工作者曾三次到阿勒地區開展民族民間傳統文化調查,發現這裡還保留著彝族先民們征戰、圍捕獵物、驅蟲、祭祀、娛樂等各種活動傳承下來的“鼓陣”。據調查,阿勒地區的彝族很早以前就靠捕魚、打獵為生。在古代,阿勒地區的彝族一旦捕獲到獵物回到村口都要鳴槍、敲打圍獵工具,以示報喜、慶賀,到場的人都見者有份,同慶同樂同享受。久而久之,這些圍獵工具敲擊聲就演化成了陣容強大的音樂,分別用不同的節奏表達喜慶和祭祀活動,“鼓陣”就由此而傳承下來。一到春節、火把節,兩村民眾就在村前的山咀上擺開陣容,賽放槍、放土炮,比“鼓陣”(主要是比調門多少、節奏快慢、配合整齊),到了傍晚,獲勝的一家就先在沿河邊的空地里燒起篝火,兩村人共同點燃火把,跳起火舞、鼓舞、大刀舞,進行多種形式的歌舞狂歡活動。阿勒深厚的文化底蘊,還傳承下來了眾多的民族傳統節日:彝族文化節(正月會)、回春節、二月八、三月十三、六月六、火把節、七月半、八月初一、十月召等,還有十三月曆法及樹神崇拜、畢摩文化等原始宗教和婚禮、葬禮、遷建等多種傳統民俗。至今,三縣集合部的大範圍彝區還流傳著阿勒的畢摩始祖——畢曾人的傳奇故事。
最近,州群藝館將阿勒地區收集的“鼓陣”進行整理後,選送參加雲南省民族歌舞樂展演。“鼓陣”登台後,在省文化界引起了極大地反響,專家們一致肯定,阿勒的“鼓陣”是獨一無二的彝族傳統文化現象。

北京奧運會閉幕式的“鼓陣”

北京奧運會閉幕式表演中,第一個出場是“鼓陣”表演。此次“鼓陣”表演是由“橄欖綠”所擔負的,是閉幕式的開場戲,12分48秒的精彩演繹,展現出“文明古國”的獨特氣度和神韻。200名武警文藝工作者經過近4個月的努力,不僅舞台動作規範整齊,藝術表現力也接近專業演員,張藝謀總導演稱讚他們為“具有專業演員水準和東方男性之美的一流演出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