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城鄉

黨城鄉

詞條為消歧義詞條,介紹的鄉鎮有甘肅省酒泉市肅北蒙古族自治縣黨城鄉,位於肅北縣城城郊,黨城鄉現轄5個行政村,12個村民小組,共856戶,2981人,經濟持續發展,社會穩定,呈現出人民安居樂業的祥和景象。還有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黨城鄉,位於河北省曲陽縣西北部,西臨王快水庫風景區,鄉政府駐槐樹埝村。工業以採煤、石灰、雕刻為主。農業主產小麥、玉米。城南村和槐樹埝村的雕刻出口。為狼牙山五壯士葛振林的家鄉。

基本信息

肅北縣黨城鄉

黨城鄉甘肅省酒泉市肅北蒙古族自治縣黨城鄉
基本概況

黨城鄉位於甘肅省肅北蒙古族自治縣境內南部祁連山北緣沖積扇緩坡地帶的黨河東岸,肅北縣城城郊。黨城鄉現轄5個行政村,12個村民小組,共856戶,2981人,牧農村人口中肅北蒙古族自治縣的51%,居民中絕大多數為漢族,共有耕地8487畝,人均2.8畝。2002年,黨城鄉糧食總產量3935噸,農民人均純收人2510元;工業總產值(現價)353萬元,農業總產值 (現價)939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879 萬元。名優特產有洋芋胡麻油。 旅遊景點有一個廟石窟

歷史沿革

黨城系蒙語“黨金郭勒”的簡寫,1969年成立黨城鄉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黨城鄉。

自然環境

黨城鄉是肅北蒙古族自治縣唯一的農業鄉,總面積178.48平方公里,占肅北蒙古族自治縣27%,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平均海拔2130米,氣候乾燥,溫差大,年均溫9.4攝氏度,年降水量117毫米,無霜期128天,屬典型冷糧灌溉農業區。

黨城鄉洋芋種植基地
經濟發展

2000年,黨城鄉完成農業總產值1434.78萬元,比1999年增長153.6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832.78萬元;鄉財政完成收入14.06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033.24元;鄉鎮企業完成產值610萬元,完成增加值144萬元,總收入達到546萬元,純利潤35萬元,上繳稅金46萬元,都比1999年增漲20%以上。

基礎設施

黨城鄉地處縣城周邊交通便利,水電調入齊全,通電、通自來水的村為100%,有各類學校2所,在校學生325人,教師29人;有醫院、衛生院1所,醫生5人,病床10張。有四個村架通了程控電話,現有裝機容量230戶,占農戶總數的21%,有三個村架通了閉路電視系統,村民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呈現出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的祥和景象。

曲陽縣黨城鄉

黨城鄉河北省省保定市曲陽縣黨城鄉
基本概況

黨城鄉位於河北省曲陽縣西北部,西臨王快水庫風景區。定(州)大(同)公路依鄉而過,為晉煤外運的主要幹線。面積56.8平方千米,人口2.07萬人(2002年)。黨城鄉轄鄭家莊、賈家口、喜嶺峪、寨里、寨地、灣子、城南、黨城、河東、下店、齊古莊、辛莊、槐樹埝、峪里14個行政村,鄉政府駐槐樹埝村。工業以採煤、石灰、雕刻為主。農業主產小麥、玉米。城南村和槐樹埝村的雕刻出口。為狼牙山五壯士葛振林的家鄉。

歷史沿革

1958年建黨城公社,1985年改鄉。1997年,面積56.8平方千米,人口2萬,轄鄭家莊、賈家口、喜嶺峪、寨里、寨地、灣子、城南、黨城、河東、下店、齊古莊、辛莊、槐樹埝、峪里14個行政村

經濟建設

黨城鄉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的規劃,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積極發展特色產業,2007年新建肉雞養殖場6家。在大力宣傳中央精神基礎上,認真落實糧補政策,使黨的政策落到實處,讓廣大民眾得到實惠。同時,下大力抓好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山區綜合開發工作。在黨城鄉的共同努力下,2007年黨城鄉農業總產值達到660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447元。

黨城鄉石雕
特色產業

2007年以來,黨城鄉黨委、鄉政府高度重視雕刻業的發展,採取多項舉措,促進了雕刻業的持續、快速發展。一是加大雕刻園區的建設力度。積極轉變政府職能,為雕刻業的發展創造條件,最佳化環境,2007年春天,鄉黨委、政府通過多方面協調,在園區內鋪設供水管道1500米,解決了30多家企業的用水難問題。另外,投資200萬元,在園區內新整地50畝,為雕刻企業提供了發展的空間。二是以參加第二屆中國曲陽雕刻展銷會為契機,廣泛動員黨城鄉雕刻企業踴躍參展,不失時機地展示黨城雕刻,最大限度地向外界展示黨城企業的經濟和科技實力,黨城鄉共有24家企業的360件作品參展,獲得三等獎2名,優秀獎三名,擴大黨城雕刻的知名度。在雕刻展銷會期間,黨城鄉按縣政府安排,努力協調有關部門,完成了展銷會籌資工作,共籌集資金7.8萬元,保證了曲陽縣展銷會的順利召開。經過努力,黨城鄉2007年共新建雕刻企業5家,擴建、改建雕刻企業7家,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580人,雕刻業年產值達到了1.4個億。

水利建設

黨城鄉王快水庫
王快水庫總庫容近14億立方米,位於大清河系南支沙河中游、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黨城鄉鄭家莊村西,是根治海河的重點工程之一,1958年6月開工建設,1960年7月基本竣工。這座水庫擔負著保衛下游京廣、京九鐵路,京深高速公路,107國道,華北油田及下游地區21個市、縣的防洪保全任務。2002年進行除險加固工程,包括溢洪道改擴建、大壩加固、壩前鋪蓋土工膜防滲處理、左壩肩繞滲處理、泄洪洞及發電洞處理等。全部工程於2005年汛前完工,水庫校核防洪標準將由現在的1500年一遇提高到萬年一遇,汛期限制水位由190米提高到193米,設計洪水位為208.36米,校核洪水位為214.36米。

歷史名人

葛振林,(1917年-2005年)河北省曲陽縣黨城鄉喜峪村人。幼年飽受舊社會的苦難與壓迫。1939年參加八路軍,在晉察冀軍區一分區一團七連六班當戰士,參軍後,葛振林作戰勇敢,1940年2月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41年9月25日,在狼牙山戰鬥中英勇跳崖,被樹枝掛住,幸免於難。1955年被國防部授予少校軍銜,曾受到毛澤東江澤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