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鄉

赤城鄉

赤城鄉位於甘肅省慶陽市城西南約30公里處,白鐵公路縱穿南北,交通便利。赤城鄉轄10個行政村,15849人,面積104平方公里,耕地4.31萬畝。以糧食、黃花、烤菸、蘋果四大支柱產業為主體的多元化結構具規模,其中蘋果獨具特色,蘋果專業村、專業戶遍布全赤城鄉。果園面積累計達到1.21畝,年產果品3000萬公斤,產品遠銷國內外,被譽為“蘋果之鄉”。1997年被列為全慶城縣兩個萬畝果園片帶建設鄉鎮之一。

基本信息

命名由來

赤城,據《慶陽府志》記載:明嘉靖年間,參政陳其學在此修築城堡一座,命名為“赤城”。

地理位置

(圖)赤城鄉在全國位置 赤城鄉在中國位置
(圖)赤城鄉在甘肅省內位置 赤城鄉在甘肅省內位置

基本概況

(圖)赤城鄉赤城鄉

自然環境:赤城鄉位於慶城縣西南部,平均海拔1327米,年均降雨572毫米,年平均氣沮10℃,全年無霜期172天。年末常用耕地面積2886萬畝,鄉鎮行政區城面積10253.3萬畝。

行政區劃:轄范村、黃冢村、赤城村、周莊村、萬勝堡村、新莊村、武莊村、趙川村白窯村、老莊村10個村民委員會。

人口情況:鄉鎮總戶數3904戶,鄉鎮總人口17150人,鄉鎮從業人員8493人。

六通情況:通電的村9個,通郵的村9個,通電話的村9個,通公路的村9個,通有線電視的村1個。

經濟指標: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5637萬元,糧食播種面積2814萬畝,糧食總產量6134噸,財政總收人147.82萬元,財政支出147.8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25元。

文教衛生:學校總數10所,在校學生總數3633人,教師總數28人;醫院、衛生院1所,醫生數20人,病床20張。

名優特產:主要有黃花菜杏乾、蘋果、烤菸等。

特色產業

(圖)赤城鄉赤城鄉蘋果園

赤城鄉位於董志塬邊,這裡土地肥沃,光熱條件適宜林果生長,是蘋果最佳生產區之一。從1987年開始,當地政府把蘋果產業確定為農民奔小康的支柱產業,經過10多年的發展,蘋果面積達到2.3萬畝,占總耕地面積的53%,占塬地面積的71%,2002年全赤城鄉蘋果總產量達到1.2萬噸,產值1680萬元,農民戶均收入4400元。隨著蘋果產業的發展,有效地促進了當地運銷、餐飲、包裝等產業的迅速發展,湧現出一批帶動產業發展的龍頭企業,加快了當地農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當地政府為蘋果產業發展做了大量工作。他們聘請專家,舉辦技術講座,提高農民技術水平,扶持龍頭企業,搞好各項服務,並註冊了“赤誠”牌蘋果商標,努力打造產業品牌,以適應市場的發展趨勢。為了擴大品牌效益,開拓市場,鄉上2002年舉辦了第一屆蘋果節,收到良好的效益。2003年由縣政府主辦、鄉政府承辦的第二屆蘋果節,吸引了眾多的客商,增加了品牌的知名度。現在,赤城鄉已成為董志塬蘋果集散地,“赤誠”牌蘋果遠銷深圳四川湖南湖北等地,蘋果已成為當地農民民眾致富奔小康的黃金產業。

教育事業

赤城鄉初級中學位於崇信南部山區,崇大公路沿線。始建於1958年,附設於赤城國小,1962年撤銷,1968年重新附設,1969年附設高中班,1972年與國小分設,為完全中學,稱崇信縣第二中學。1984年改辦為縣林職業中學,1989年撤銷,改辦為完全中學,九十年代初撤銷高中部,成為赤城鄉初級中學。1996年,赤城鄉中學通過了省、地“普九”驗收,成為“中央投資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礎設施項目”學校。校舍占地面積一萬三千多平方米,有教學樓、配套樓各一幢,面積1590平方米。有圖書4560冊,生均15冊。實驗設施達到國家三類標準。現有教職工22人,專任教師15人,中級職稱4人,大專學歷10人,學歷合格率66.6%。學校注重教學改革,推廣上海青浦經驗和張思忠英語教學法,採用“小步子、快節奏、低梯度、多反饋”的教學手段,教學質量大幅度提高,為振興山區經濟培養了不少實用型人才,得到了社會的好評和肯定。

文化氛圍

一有閒時間,赤城鄉管弦樂隊的演員自編自演,走村串戶,用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黨的新政策,為附近民眾送去“文化大餐”。民間刺繡剪貼聞名國內外。鄉文化站、工藝美術製品廠被省、地、縣評為先進單位,產品遠銷美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先後有10多個國外友人士前來參觀訪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