黧黑

語出:唐杜甫《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會面嗟黧黑,含悽話苦辛。”黧黑是指形容人的臉色黑,面目黧黑。出自《韓詩外傳》九子路曰:“有人於斯,夙興夜寐,手足腳髒而面目蒙黑,樹藝五穀,以事其親,而無孝子之名者,何也?

拼音:líhēi 也作:黎黑
黧黑:形容人的身材魁梧,面容焦黑.
列夫·托爾斯泰的《窮人》中出現,形容漁夫面色發黑。
在《淮南子》中有句話,“堯瘦癯(shòu qú),舜黧黑,禹胼胝(piánzhī)”
黧黑的意思就是“黑”,只不過是書面語而已。一般形容臉色,發色都可以使用。漢語詞典上解釋為黑,色黑而黃。
黧,古作“黎”,“黑”的意思。黧黑是古代的一種構詞方式,叫做同義反覆。比如窮困(窮在古代意思為走投無路,困在古代意思與當代意思接近)等。
黧 拼音: lái lí
部首:黑,部外筆畫:8,總筆畫:20
五筆86&98:TQTO 倉頡:HHWGF
筆順編號:31234353254312114444 四角號碼:27331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9EE7
基本字義
● 黧
lí ㄌㄧˊ
◎ 黑裡帶黃的顏色:~黃(黃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