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流域河流之松花江水系

黑龍江流域河流之松花江水系

松花江是黑龍江最大的支流。全長1900公里,流域面積54.56萬平方公里,超過珠江流域面積,占東北三省總面積69.32%。逕流總量759億立方米,超過了黃河的逕流總量。松花江流域範圍內山嶺重疊,滿布原始森林,蓄積在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等山脈上的木材,總計十億立方公尺,是中國面積最大的森林區。礦產蘊藏量亦極豐富,除主要的煤外,還有金、銅、鐵等。

基本概況

松花江松花江

松花江(SonghuaRiver),因為古時候松花江兩岸植被茂密,松樹眾多,松樹的雄株開有松花(又稱:松黃),大雨過後往往沖流入江。江上漂浮著許多松花,故名松花江。也有種說是,是冬季江邊的霧凇奇景形成的串串凇花(松花)而得名。松花江在古代也叫混同江(言其江混流入黑龍江,故名)。現為黑龍江在中國境內的最大支流。由頭道江、二道江、輝發河、飲馬河嫩江、牡丹江等大小數十條河流匯合而成。發源於中、朝交界的長白山天池,流向西北在扶餘縣三岔河附近與嫩江匯合,後折向東流稱松花江幹流。在同江附近匯入黑龍江。全長1,927公里(1,197哩),流域面積約550,000平方公里(212,000平方哩),跨越遼寧、吉林黑龍江和內蒙古四省區。支流有頭道江、二道江、輝發河、飲馬河、嫩江、呼蘭河、牡丹江等。牡丹江上火山熔岩堰塞河道,形成鏡泊湖,建有水電站。1932年洪水漫進哈爾濱市。每年通航期約200天,哈爾濱以下可通航千噸以上江輪。冬季河流封凍,但江面冰厚,可通行汽車、牽引機,交通便利。佳木斯以下為松花江、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沖積成的三江平原,地勢低平,湖泊沼澤廣布。現已建設為中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之一。全流域有大小水庫1,800多座,蓄水量為200億立方公尺,其中松花江上游的豐滿水電站庫容107億立方公尺,裝機容量554,000千瓦。松花江流域位於中國東北地區的北部,東西長920km,南北寬1070km。流域面積55.68萬km2。松花江是黑龍江右岸最大支流。東晉至南北朝時,上游稱速末水,下游稱難水。隋、唐時期,上游稱粟末水,下游稱那河。遼代,全河上下游均稱混同江、鴨子河。金代,上游稱宋瓦江,下游稱混同江。元代,上、下游統稱為宋瓦江,自明朝宣德年間始名松花江。

發源地

松花江松花江

松花江有南北兩源:南源松花江(西流松花江),是松花江正源,發源於東北屋脊長白山主峰長白山天池,海拔高程2744m,全長795公里,流域面積78180平方公里,占松花江流域總面積的14.33%。它供給松花江39%的水量。松花江上游又有兩源:南源頭道江、北源二道江,均發源於長白山。兩源在吉林靖宇縣兩江口相匯以後始稱松花江。北源二道江的上源又有五道自西向東排列的白河,其中二道白河源出長白山天池,是松花江的正源。松花江上中遊河谷狹窄,水量大,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北源松花江(南流松花江),即嫩江,是松花江最大支流。嫩江發源於大興安嶺伊勒呼里山,自北向南流至三岔河,全長1379公里,流域面積28.3萬平方公里,占松花江總流域面積的51.9﹪;流量占松花江幹流的31﹪。嫩江發源於大興安嶺支脈伊勒呼里山中段南側,源頭稱南瓮河,河源高程1030m,自河源向東南流約172km後,在第十二站林場附近與二根河會合,之後稱嫩江。嫩江接納了許多發源於大小興安嶺的支流,主要有甘河、諾敏河、雅魯河、綽爾河、洮兒河、科洛河、訥漠爾河、烏裕爾河等,組成樹枝狀的水系。它在嫩江縣以上河段,兩岸高山陡峻,水流湍急,屬於山間溪流性質河段;嫩江縣以下,地勢漸平;進入松嫩平原,江面逐漸開闊。兩源在黑龍江省和吉林省交界的三岔河(屬吉林扶餘縣)匯合以後始稱東流松花江。松花江自三岔河附近向東北方向奔流,江面開闊、平緩、水深。沿途又接納了呼蘭河湯旺河拉林河牡丹江等許多支流。它穿過小興安嶺南端谷地,在同江附近注入黑龍江。全長1045公里。由於它穿行小興安嶺山谷,夏季山地多雨,洪水暴發,流水呈淡黃色,含沙量0.16公斤∕立方米,具有明顯的山區河流性質。它注入黑龍江後,形成南黃北黑水色,人們把這一河段稱為“混同江”。如以嫩江為源,松花江河流總長2309km,以二道白河為源,則為1897km。從南源的河源至三岔河為松花江上游,河道長958km,落差1556m。從三岔河至佳木斯為松花江中游,河道長672km。從佳木斯至河門為松花江下游,河道長267km,中下游落差共78.4m。據松花江河口控制站1956~1979年資料推算,松花江多年平均年徑流量為734.7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年徑流深131.6mm。

幹流

松花江流域各河流的含沙量不大,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張廣才嶺老爺嶺等部分山區河流的含沙量不到0.1kg/m³,其餘為0.1~0.5kg/m³,只有個別河流大於1kg/m³。幹流左側支流呼蘭河上的蘭西站最大,為2.8kg/m³,螞蟻河的蓮花站最小,為0.7kg/m³。松花江流經黑龍江、內蒙古、吉林三省(區),溝通了哈爾濱

松花江松花江

佳木斯、齊齊哈爾、吉林等主要工業城市及黑龍江、烏蘇里江國際界河,是東北地區最重要的水上運輸線,也是中國重點進行內河航運建設的河流之一。松花江水系航道總里程2667km,可通航50~1000t級船舶,現有大小港站和裝卸點161處,其中較大港門28處。松花江是黑龍江右岸最大的支流。全長1900公里,流域面積54.56萬平方公里,超過珠江流域面積,占東北三省總面積69.32﹪。逕流總量759億立方米,超過了黃河的逕流總量。松花江流域範圍內山嶺重疊,滿布原始森林,蓄積在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等山脈上的木材,總計十億立方公尺,是中國面積最大的森林區。礦產蘊藏量亦極豐富,除主要的煤外,還有金、銅、鐵等。松花江流域土地肥沃,盛產大豆、玉米高粱、小麥。此外,亞麻、棉花、菸草、蘋果和甜菜亦品質優良。松花江也是中國東北地區的一個大淡水魚場,每年供應的鯉、卿、鰉、哲羅魚等,達四千萬公斤以上。因此,松花江雖然是黑龍江的支流,但對東北地區的工農業生產、內河航運、人民生活等方面的經濟和社會意義都超過了黑龍江和東北其他河流。松花江的霧凇(17張)冬季的松花江,氣候嚴寒,有時會降至攝氏零下三十度,結冰期長達五個月。但是在豐滿水電廠這一段從不結冰,據說是因為通過發電廠流入江里的水溫甚高所致。這一段夾帶暖流的江面,不斷冒起團團蒸汽,凝結在岸邊的柳絲、松葉上,形成一簇簇、一串串晶瑩似玉的冰花,十里長堤頓時成了玲瓏剔透、玉樹銀枝的世界。這就是聞名全國的“霧凇”奇景。

民間藝術

冰燈是松花江流域一種特有的民間藝術,每當千里冰封的季節,家家戶戶的屋檐下,便會懸掛起一盞盞別出心裁的自製冰燈。所謂冰燈,是真正用冰製成像玻璃一樣的燈罩,可以點上燭火。根據東北文獻記載,早在清代已有冰燈製作,歷史相當悠久。初期的冰燈,不過是當地貧窮人家過年過節時張掛的一種簡陋裝飾,其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造型複雜、多姿多彩的冰制藝術品。

水系組成

概述

松花江水系發育,支流眾多,流域面積大於1000km2的河流有86條、在松花江上游,面積大於1萬km2的支流有3條;在嫩江,面積大於1萬km2的支流有8條;在松花江幹流,面積大於1萬km2的支流有6條(見松花江流域水系示意圖)。松花江流域圖
松花江流域一大特點是湖泊沼泡較多,大小湖泊共有600多個。這些湖泊大部分在松花江中游、嫩江下游,以及嫩江支流烏裕爾河、雙陽河、洮兒河和霍林河下游的松嫩平原的低洼地帶以及松花江下游地區,有的湖沼在江道上或江道旁側,並與江道連通,如鏡泊湖月亮泡、向海泡和連環湖等,這些湖泊對調節和滯蓄洪水,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松花江正源

松花江松花江

松花江正源,亦是松花江的南源,除540.8km3面積屬遼寧省外,其餘都在吉林省境內。松花江正源乾支流流經吉林省的安圖、敦化、吉林、長春、扶餘等26個市、縣,河流總長958km,流域面積7.34萬km2。主要支流有頭道江、輝發河鰲龍河和飲馬河等。整個流域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江道由東南流向西北。流域年平均降水量比較充沛,水資源較豐富,特別是上游山區,山高河陡,水能資源很也豐富。松花江幹流水能理論蘊藏量80.29萬kW,河流落差1556m。根據松花江地貌,大致分為4段,即河源段、上游江段、丘陵區江段和下游江段。從源頭到二道江與頭道江會合的兩江口,為河源段。河道長255.7km,集水面積18724km2,整個江段位於長白山山地。全江段山嶺連綿,森林茂密,植被良好,河谷狹窄,江道彎曲,河底為石質,有岩坎暗礁和深潭。河源段內有較大支流五道白河、古洞河和頭道江。從兩江口到豐滿電站壩址,為松花江的上游江段,長208.1km,集水面積24237km2,江段坡降為0.4‰~1.6‰,河谷呈“V”型。本江段內有較大支流蛟河和輝發河匯入,已建有梯級水電站白山、紅石和豐滿電站。由豐滿電站壩址到沐石河口,為松花江的丘陵區江段,長190.7km,集水面積9457km2,兩岸丘陵海拔300~500m。較大支流溫德河、鰲龍河和沐石河均位於左岸,呈不對稱的河網型,兩岸河谷展闊,是主要農業區。由沐石河口到松花江河口,是下游江段,江道長170.9km,區間集水面積21416km3,江道較寬,沿岸多沙丘,河道中叉河、串溝和江心洲島較多,江心島上叢生柳條雜草。本江段內除左岸有大支流飲馬河,右岸支流很少。據松花江河口控制站1956—1979年資料推算,松花江多年平均年徑流量162億m3,多年平均年徑流深209.6mm。

 

嫩江

 

松花江松花江

嫩江是松花江的北源,發源於大興安嶺伊勒呼里山中段南側,正源名南瓮河(又名南北河),河源海拔1030m。嫩江自河源流向東南,在十二站林場南約lkm處,與二根河會合,轉向南流,始稱嫩江。幹流全長1370km,流域面積29.7萬km2。嫩江右岸多支流,左岸支流較少,左右岸支流均發源於大、小興安嶺支脈,順著大、小興安嶺的斜坡面向東南或向西南人幹流。嫩江流域有面積大於50km2的河流229條,其中流域面積50~300km2的河流有181條;300~1000km2的有32條;1000~5000km2的有11條;大於5000km2的有5條。嫩江流域水資源比較豐富,由於上游有80%以上面積為茂密的森林覆蓋,河流的含沙量較小,富拉爾基斷面以上多年平均輸沙率為4.45kg/s,多年年均輸沙量為140萬t,年平均最大含沙量為24.5g/m3,年平均最小含沙量為1.8g/m3。嫩江幹流落差441.8m,水力資源主要在幹流的上游和右側支流,幹流可開發裝機容量大於1萬kW的水電站有都河、固固河、拉拋、庫漠屯、尼爾基、大里灣和大安等8座。根據嫩江流域的地貌和河谷特徵,可將嫩江幹流分為上、中、下游三段,即從河源到嫩江縣為上游段,長661km,其中河源區河道長172.2km,河源區為大興安嶺山地,河谷狹窄、河流坡降大,水流湍急,水面寬100~200m,洪水時比降3‰~4‰,河床為卵石及砂礫組成。從多布庫爾河口以下,江道逐漸展寬,水量增大,河谷寬度可達5~10km。上游段左岸有臥都河、固固河、門鹿河和科洛河注入,右岸有那都里河、大小古里河和多布庫爾河注入。由嫩江縣到莫力達瓦達斡爾旗為中游段,長122km。平均坡降0.32‰~0.28‰,是山區到平原區的過渡地帶,兩岸多低山、丘陵,地勢比上游平坦,兩岸不對稱,特別是左岸,河谷很寬。本河段支流很少,除右岸有較大支流甘河匯人外,其餘均為一些小支流和小山溪。由莫力達瓦達斡爾旗到松原為下游段,長587km。下游段為廣闊的平原,河道蜿蜒曲折,沙灘、沙洲、江汊多。河道多呈網狀,兩岸灘地延展很寬,最寬處可達10餘km,最大水深5.5~7.4m。齊齊哈爾市以上平均坡降0.2‰~1‰,齊齊哈爾市以下為0.04‰~0.1‰,主槽水面寬300~400m,水深3~4m,河道有很好的自然蓄洪的能力。由於右側多條支流匯人,洪水集中,所以本幹流段防汛任務很重。下遊河網密度增大,支流增多,從上到下右岸有諾敏河、阿倫河、音河、雅魯河綽爾河、洮兒河和霍林河,左岸有訥漠爾河、烏裕爾河和雙陽河。據嫩江河口控制站1956~1979年資料推算,嫩江多年平均年徑流量227.3億m3,多年平均年徑流深79.6mm。

幹流

松花江與嫩江匯合口海拔128.22m。由匯合口至通河,幹流流向東,通河以下,流向東北,經肇源、扶餘、雙城、哈爾濱、阿城、木蘭、通河、方正、佳木斯、富錦、同江等市縣,於同江縣東北約7km處由右岸注入黑龍江,河口海拔57.16m。幹流全長939km,區間集水面積18.64萬km2。松花江幹流兩岸河網發育,支流眾多,集水面積大於50km2的支流有794條;其中50~300km2的有646條;300~1000km3的有104條,1000~5000km3的有33條;5000~10000km3的有3條;10000km3以上的有6條。幹流落差78.4m,河流坡降比較平緩,平均為0.1‰,幹流上理想的水電站開發壩址為依蘭水利樞紐。幹流中游右側支流牡丹江,發源於長白山脈的牡丹嶺,全長725km,落差1007m,河道平均坡降1.39‰,比降陡峻,水量比較豐富,其水能理論蘊藏量51.68萬kW,占松花江幹流區段理論蘊藏量的17.6%。根據松花江幹流的地形及河道特性,可分為上、中、下三段,即由三岔河至哈爾濱市為上段,上段全長240km,區間集水面積3萬km2,河道流經松嫩平原的草原、濕地,其中三岔河至下岱吉坡降較緩,為0.022‰;下岱吉至謝家屯江道坡降0.06‰;謝家屯附近至哈爾濱坡降o.052%。本段內支流較少,下岱吉附近右岸有大支流拉林河匯人。哈爾濱市至佳木斯市是松花江幹流中段,河道長432km,穿行於斷崖、低丘和草地之間。由哈爾濱市至通河,江道比降較平緩,為0.055‰~0.044‰,左岸有最大的支流呼蘭河匯人。下行20km,江道進入長達130km的低山丘陵地帶,兩岸是張廣才嶺和小興安嶺的山前過渡帶,河谷較狹,兩岸為高平原和丘陵區,左岸有支流少陵河、木蘭達河,右岸有螞蟻河注入。自通河縣下行約70km,進入幹流上有名的“三姓”淺灘區,淺灘區長約27km,江道水面寬1.5~2.0km,坡降0.06‰~0.15‰,中、低水時期水深只有lm多,枯水時水深降至lm以下,流速只有lm/s。航運水路寬500~600m,江道中多島嶼和沙洲,並有暗礁,且有多處岩石突露水面,為松花江上有名的礙航江段。過三姓淺灘,右岸有大支流牡丹江和倭肯河匯人,左岸有湯旺河匯入,本河段水面逐漸展闊,水深也逐漸加大。佳木斯市市區附近,松花江幹流較順直,主槽寬800~1300m,水深8~11m,河道坡降0.1‰由佳木斯至同江是松花江幹流下段,全長267km,穿行於三江平原地區,兩岸為沖積平原,地勢平坦,雜草叢生,河道和灘地比較開闊,水道歧流縱橫,灘地寬5~10km,江道中淺灘很多。松花江幹流在同江縣城東北注入黑龍江,整個下遊河段,地勢低平,歷來是防洪重點地區之一。

地貌

松花江流域介於北緯41°42′~51°38′、東經119°52′~132°31′之間,流域面積55.68萬km2,占黑龍江總流域面積184.3萬km2的30.2%。流域西部以大興安嶺與額爾古訥河分界,海拔700~1700m;北部以小興安嶺與黑龍江為界,海拔1000~2000m;東南部以張廣才嶺、老爺嶺、完達山脈與烏蘇里江、綏芬河、圖們江和鴨綠江等流域為界,海拔200~2700m;西南部是松花江和遼河的松遼分水嶺,海拔140~250m,是東西向橫亘的條狀沙丘和內陸濕窪地組成的丘陵區;流域中部是松嫩平原,海拔50一200m,是流域內的主要農業區。松花江在同江附近注入黑龍江後,與黑龍江、烏蘇里江下游的廣大平原組成有名的三江平原

氣候與水文

松花江松花江

流域地處北溫帶季風氣候區,大陸性氣候特點非常明顯,冬季寒冷漫長,夏季炎熱多雨,春季乾燥多風,秋季很短,年內溫差較大,多年平均氣溫在5~3℃之間,年內7月溫度最高,日平均可達20~25℃,最高曾達40℃以上;1月溫度最低,月平均氣溫-20℃以下,最低氣溫嫩江扎蘭屯附近曾達-42.6℃。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00mm左右,東南部山區降水可達700~900mm,而乾旱的流域西部地區只有400mm,總的趨勢是山丘區大,平原區小;南部、中部稍大,東部次之,西部、北部最小。汛期6~9月份的降水量占全年的60%~80%,冬季12~2月的降水量僅為全年的5%左右。

松花江流域的歷史洪水年份有1794、1851、1856、1862、1886、1896、1908、1909、1911、1914、1929、1932、1934、1943、1945年共15個年份。其中,1932年洪水波及面最廣。新中國成立後實測的大洪水年份有1953、1956、1957、1960、1969、1998年。1998年人汛之後,松花江上游嫩江流域降水量明顯偏多,先後發生了三次大洪水。第一次洪水發生在6月底至7月初,第二次洪水發生在?月底至8月初,第三次洪水發生在8月上中旬,為嫩江全流域型大洪水。受各支流來水影響,嫩江幹流水位迅速上漲,同盟、齊齊哈爾、江橋和大賚水文站最高水位分別超過歷史實測最高水位0.25、0.69、1.61、1.27m。在嫩江堤防6處漫堤決口的情況下,齊齊哈爾、江橋、大賚站的洪峰流量都超過了1932年。松花江幹流哈爾濱8月22日出現最高水位120.89m,超過歷史實測最高水位0.84m,流量16600m3/s,為20世紀第一位大洪水。松花江流域洪水的產生有兩種情況:其一是汛期籠罩面積較大的暴雨所產生;其二是汛期在流域內某個地區出現連陰雨天氣,時間可長達1個月或以上,在這連陰雨天中出現暴雨而形成洪水。松花江流域的洪水包括春汛和夏汛兩種洪水,春汛洪水與初春河流開江時的凌汛洪水時間基本上相同,約發生在每年的4~5月份,凌汛洪水經常出現冰壩。據依蘭站統計,1956~1976年的21年中,有13年發生冰壩,冰壩高度一般為4~6m,最高達15m,冰壩長度5~10km。夏秋大汛洪水則出現在6~8月份,有時延期到9月份。

水資源

全流域水資源總量為880.28億m3,其中地表水資源量和地下水可開採量合計為851.5億m3。地表水資源總量為734.7億m3,其中嫩江為227.3億m3,占30.9%;松花江正源為172億m3,占23.5%;松花江幹流334.8億m3,占45.6%。松花江流域水能資源豐富,並以嫩江、西流松花江幹流、牡丹江較為集中。流域內水能理論蘊藏量1萬kW以上的乾支流河道有7l條,總的理論蘊藏量為659.85萬kW,其中西流松花江乾支流為139.82萬kW,占全流域的21.2%;嫩江乾支流為227.12萬kW,占34.4%;松花江幹流及其支流為292.91萬kW,占44.4%。

生態特徵

河流浮游植物生物量及組成(毫克/升):浮植物總計7.00,其中硅藻73.7%,綠藻5.4%,藍藻0.1%,甲藻5.1%,金藻黃藻8.3%,裸藻0.4%。河流浮遊動物生物量(毫克/升):原生生物量0.09,輪蟲生物量1.52,枝角生物量0.02,橈足生物量0.08,總生物量1.7,春季生物量2.63,夏季生物量2.93,秋季生物量1.77,冬季生物量0.54,季節平均量1.97。(以上資料來源於中國漁業區劃)松花江污染

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松花江魚類資源十分豐富,“三花五羅”、大白魚、鱖魚等名貴品種早就聞名於世,全流域魚類品種達77種。松花江幹流及其北源嫩江是我國北方淡水魚重要產地之一,盛產鯉草魚、鯰魚等。

河流治理與開發

概況

松花江流域水能資源較豐富,規劃建21級水電站,共裝機415.04萬kW,平均年發電量合計為91.55億kW?h。已建1萬kW以上水電站8座,總裝機容量338.81萬kW,年發電量56.69kW?h。各河段的開發任務不同:①嫩江上游,規劃布置臥都河、窩裡河、固固河、庫莫屯4級水電站,共利用水頭125m,總庫容137億m3,共裝機35.84萬kW;②嫩江中下游規劃設定尼爾基和大賚兩級水利樞紐。尼爾基樞紐總庫容為82.2億m3,其中防洪庫容24.64億m3,可使齊齊哈爾市防洪標準由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③松花江豐滿水電站以上河段開發任務以發電為主,兼顧防洪。在本河段布置7級樞紐,共裝機321.4萬kW。其中白山、紅石、豐滿3座電站已建成,裝機270.4萬kW。處於最上游的松山樞紐為一引水樞紐,把松花江的源流漫江的水量通過水庫調節,用長12.6km的引水洞引到支流松江河,集兩河的水量在一起由建於松江河上小山、雙溝、石龍3級水電站發電,共裝機5l萬kW。支流松江河在白山水電站上游匯人幹流。經白山、豐滿水庫調節可將百年一遇以下洪水控泄為5500m3/s出庫;④豐滿以下河段規劃布置哈達山水利樞紐,總庫容42.2億m3,其中調節庫容33.5億m3。經其調節可多提供水量81億m3/年;⑤松花江幹流的開發任務是渠化河道,以滿足通航要求,設定了7級航運樞紐。截止1988年,松花江流域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庫6551座,總庫容257.28億m3,其中大型水庫22座,總庫容240.47億m3,防洪庫容64.16億m3。在大型水庫的總庫容中,松花江幹流上的豐滿、白山水庫的庫容為155.63億m3,占流域大型水庫總庫容的64.7%,而水庫的防洪庫容為26.52億m3,占大型水庫防洪總庫容的41.3%。22座大型水庫控制流域面積為10.41萬km,占流域總面積的18.7%。中型水庫103座,總庫容27.6億m3,但防洪庫容較小,大部分為農田灌溉而興建。引松入長(春)調水工程1994年9月開工,1998年11月正式通水,調水工程從吉林松花江石頭門水庫引水至長春,長63km,引水流量llm3/s,可暫緩長春市用水緊張的局面。

內河航運

松花江通航里程1447公里。齊齊哈爾、吉林以下可通航汽輪;哈爾濱以下可通航千噸江輪;支流牡丹江、通肯河,以及齊齊哈爾市至嫩江縣的嫩江河段均可通航木船。通航期為4月中旬至11月上旬。

松花江松花江

松花江流域豐富的物產和發達的工農業生產,促進了松花江水運的發展,運輸業務十分繁忙,特別是松花江幹流的運輸更為繁忙。它是東北地區主要水運幹線,貨運量占黑龍江水系的95%左右。運輸的主要物資是木材、糧食、建築材料、煤炭、鋼鐵及其製品、日用百貨等。松花江主要港口有哈爾濱、佳木斯、齊齊哈爾、牡丹江、吉林。其中以哈爾濱和佳木斯最為重要,都設有夜航和機械化裝卸設備。哈爾濱是鐵路和水運的中轉港,港口條件較好,枯水期船舶仍可滿載進港。由於河流分布的影響,哈爾濱港的作用主要限於東北地區

白山水電站

白山水電站是東北地區最大的水電站,位於松花江上游的樺甸市白山鎮,1981年11月正式建廠。主廠房高54米,容納了五台單機容量約為30萬千瓦的立軸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白山水電站總裝機容量170萬千瓦,年發電量20.37億千瓦時,通過220千伏輸電線路送往東北電網。白山電站大壩為三心圓混凝土重力拱壩,最大壩高149.5米,壩頂弧長676.5米,白山水庫最大蓄水量64億立方米。白山水電站是一個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防凌、水產養殖等綜合效益的大型骨幹電站。

紅石水電站

紅石水電站也在松花江上游的樺甸市,為白山電廠管轄。紅石水電站安裝4台5萬千瓦的軸流定漿式水輪發電機組,1985年末第一台機組發電,設計所發電量4.4億千瓦時,通過66千伏輸電線路向吉林地區供電。紅石電站大壩為混凝土重力壩,最大壩高46米,壩長438米。紅石水庫最大庫容2.84億立方米。

豐滿水電站

豐滿水電站建於松花江上,位於吉林市區內,是我國第一座大型水力發電站,初建於1937年,1943年第一機組開始發電,當時發電規模較小,至解放前夕又遭破壞,處於癱瘓狀態。建國後經政府大力修復並加以改建,成為東北電網的主力電廠。1988年,二期擴建工程上馬後共安裝10台機組,總裝機容量72萬千瓦,三期擴建工程完工後,總裝機容量達100萬千瓦。豐滿水電站壩高91米,壩長1000多米,使湖水形成67米的落差,飛流直下,如白練懸掛,噴珠濺玉,十分壯觀。壩上的松花湖,即電站水庫,是發電、防洪、灌溉、航運、養殖、城市用水、旅遊風景區等等綜合利用的水利樞紐。

流域歷史文化

相關傳說

人人都知道,松樹只結松塔,只長松籽,不開花。那么,松花江的名字又是怎么來的?聽放山伐木的老年人說,早些時候,松樹也開花,後來,讓人給借走了。很久以前,黑龍江地區,依山傍水,樹木茂盛,人煙稀少。那時的興安嶺和長白山都是連著的,縱橫交錯的江河湖泊直通大海。到處是波浪滔天的景象。在這一片汪洋大水當中,有個生滿蓮花的大湖,叫蓮花湖。不論冬夏,湖面上總是鋪滿荷花葉子,粉蓮白蓮馬蹄蓮,奼紫嫣紅,一年四季常開不謝。荷葉底下,成群成群的魚和蛤蜊自由遊動,每個蛤蜊殼裡,全含著一顆溜光鋥亮的夜明珠。星光燦爛的夜晚,天上地下,瑞氣千條,霞光萬道,整個大湖,簡直跟“聚寶盆”一樣。可就在這塊風水寶地,不知何時,闖進一條白翅白鱗的惡龍,它的外號叫“小白龍”。起初它在湖底藏著,不聲不響。後來,越來越放肆,動不動就翻江倒海,把碧碧澄澄的一湖清水攪個底朝天,最後,荷花謝了,魚沒了,蛤蜊也閉了嘴,夜明珠也不再閃光發亮了。一湖清水瞬時變成臭哄哄的死水了。有時小白龍一“炸翅”,立時洪水翻滾,天昏地暗,方圓幾百里的地方都受到牽連,總也得不到消停。小白龍為非作歹的事,惹怒了東海的老龍王,就派黑翅黑鱗的大黑龍去降服小白龍。第一次,大黑龍輕視了小白龍。它一路呼風喚雨,來勢洶洶。半路上,還故意抖動拿來捆小白龍的鎖鏈兒,這一抖頓時電閃雷鳴。小白龍知道來了敵人,就趕緊吃飽喝足,躲在暗處。大黑龍膽壯心粗,在蓮花湖上,鬧騰了半天就是不見小白龍的蹤跡。等大黑龍身困體乏,那小白龍猛得躥上來,輕鬆地把大黑龍打退到三江口。第二次,大黑龍就順江底走了。可無論它游到哪裡都把水染的漆黑,還是被小白龍得知了訊息,這次又是大敗而歸。大黑龍知道自己失敗的原因,它必須隱藏好自己才能勝利。第二年夏天,地面上布滿了松樹花,潔白一片。有的花,落在水面上,把江河湖泊都蓋住了。大黑龍從中受到啟發,於是它去借松樹花,來到長白山和興安嶺,使出渾身解數,把松樹花打落在地,龍捲風一掃,松樹花灑滿大江,水立刻變白了。大黑龍養精蓄銳,偷偷來到蓮花湖,戰了三天三夜降服了小白龍。可惜,小白龍沒鎖牢,從東海口拐彎朝南,逃到了如今的興凱湖,大黑龍把所有的江河變成三條大江,就是今天的黑龍江、烏蘇里江和松花江。那座蓮花湖,後來水越來越少,成了半月形的五大連池。大興安嶺和長白山也分開了,南邊一座,北邊一座。從那以後,松樹就不開花了。為了紀念大黑龍的功勞和松樹花的貢獻,就把那條江叫作松花江了。

自然資源

松花江是黑龍江的最大支流。本身也有兩條主要支流,其一為源於白頭山天池的松花江正源,另一為源於小興安嶺的嫩江,兩江在扶餘縣匯合稱東流松花江,折向東北流至同江縣注入黑龍江。全長一千八百四十公里,流域面積五十四萬平方公里。松花江流域範圍內山嶺重疊,滿布原始森林,蓄積在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等山脈上的木材,總計十億立方公尺,是中國面積最大的森林區。礦產蘊藏量亦極豐富,除主要的煤外,還有金、銅、鐵等。松花江流域土地肥沃,盛產大豆、玉米、高粱以及小麥。

松花江松花江

此外,亞麻、棉花、菸草、蘋果和甜菜亦品質優良。松花江也是中國東北地區一個大淡水魚場,每年供應的鯉、卿、鰉、哲羅魚等,達四千萬公斤以上。因此松花江的確是東北地區的一條大動脈。冬季的松花江,氣候嚴寒,有時會降至攝氏零下三十度,結冰期長達五個月。人們常說:“黃河之水天上來,”其實松花江水才無愧於是從天上來的呢。松花江是滿語“松阿里烏拉”的轉譯,就是“天河”的意思。把松花江比作從九天落到地上的天河,概括了它的寬廣綿長、富饒美麗和神奇風光,其蘊意深遠、引人遐想。松花江源出長白山天池,如一條綠色飄帶橫貫吉林市全城。全長1840多公里,流域面積545000平方公里,在全國各大江河流域中,僅次於長江黃河,居第三位,好比東北人民的母親河。

第二松花江

西流松花江

第二松花江(Di’erSonghuaJiang),即西流松花江(自天池而下至扶餘縣三岔河口)建國後曾用名稱,1988年廢止。因西流松花江(即松花江吉林省段)本為松花江這一名詞的歷史根源。強分為第二,有悖歷史。西流松花江,吉林省第一大河。有二源:一為漫江;二為白頭山天池。西北流經撫松、靖宇、樺甸、蛟河、永吉、吉林等14縣、市,長約790公里,在扶餘縣西北三岔河口與嫩江會合,下稱松花江。流域面積7.8萬平方公里。撫松兩江口以上為河源區,由頭道江和二道江諸水組成,流經長白熔岩高原區(海拔千米以上)。河床以窄深、坡降大為特徵。年降水量800~1000毫米,植被覆蓋好;年均流量為81.9立方米/秒。兩江口一豐滿為上游區,長200多公里,流經龍崗山和吉林哈達嶺等低山丘陵,河道彎曲,多窄谷陡壁,又因匯入輝發河,水量豐富,豐滿、白山等大型電站皆建於此。江寬一般約300米,輝發河口以上水深2~5米,最大洪峰流量1.44萬立方米/秒。豐滿—松花江站為中游區,長192公里。西北流經吉林丘陵、台地;有五里河、鰲龍河和牤牛河等匯入;一般地勢開闊,河谷平原占優勢,為吉林地區主要“穀倉”和蔬菜基地。該段水量受豐滿水庫控制,流經吉林市區,水質受污染。最大洪峰流量6140立方米/秒,豐滿至九站冬季不封。松花江站—三岔河口為下游區,長165公里。流經松嫩平原,有飲馬河匯入,河道寬深(一般寬630~1000米,深4~4.5米),多汊流、沙灘牛軛湖;封凍期(11月中下旬~翌年4月上中旬)130天左右。航運上至吉林,下達三岔河口等地。松花江正源流域廣,上游水力資源豐富,適宜梯級開發;中下游航運發達,沿江為主要工農業區;下游是重要漁業基地。1988年2月25日,吉林省人民政府決定廢止第二松花江的名稱,恢復松花江原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