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水系

黑龍江水系

黑龍江水系是中國最北部的水系。黑色的江水沿著彎曲的河床奔流,矯若游龍,人們就給它起了一個形象的名稱——黑龍江。

介紹

黑龍江水系黑龍江水系

黑龍江水系是中國最北部的水系,幹流的北源為石勒喀河,發源於蒙古國北部的肯特山東麓;南源為額爾古納河,源出中國大興安嶺西側的吉勒老奇山,南北兩源在黑龍江省的漠河鎮西部匯合後始稱黑龍江。黑龍江先向東南流,至蘿北縣附近折向東北,先後接納松花江、烏蘇里江等大支流,最後在俄羅斯境內入海。在中國境內全長3420公里,流域面積25.48萬平方公里,徑流總量達2709億立方米,為黃河水量的5倍。
黑龍江兩岸植物覆蓋較好,河水含沙量少。由於兩岸黑色土壤中植物根莖等腐爛後形成的腐殖質溶解於江水中,使江水顯得黝黑的色澤,黑色的江水沿著彎曲的河床奔流,矯若游龍,人們就給它起了一個形象的名稱——黑龍江。
從源地至愛輝附近的結雅河口,為黑龍江的上游,長約900公里。結雅河口到撫遠附近的烏蘇里江口為中游,長約1000公里。烏蘇里江口以下為下游,長約950公里,均在俄羅斯境內。作為中俄國界的界河是黑龍江上、中游的部分河段。漠河以上的上遊河段,因大興安嶺逼近江岸,河面比較狹窄,兩岸陡峻,多懸崖,河床坡降較大,灘多流急。漠河至愛輝段河水較深,河谷逐漸開闊,江面寬達200米以上,有些河段還出現分汊現象。愛輝以下的中游段,河道迅速展寬,在松花江入口附近,江面寬達1500~2000米左右。撫遠以東江面寬4000米,沿岸地勢低平,河床坡度很小,水流逶延曲折,江中洲灘甚多。下游越近入海口江面越寬,形如長形湖泊。
黑龍江幹流水量豐富,江寬水深,水流平穩,給航運帶來了有利條件,小汽船可直達漠河鎮,上源額爾古納河也可以通航木船。但是,由於封凍期長,一年內一般只有半年可以通航。河面封凍後冰層很厚,江面上可以行駛車輛和雪橇。因此,黑龍江就成為一條“水陸兩用”的運輸線了。
黑龍江還是世界上漁業資源最豐富、魚的種類最多的河流之一。主要魚類有大馬哈魚(即鮭魚)、鰲花魚以及鱘、鰉、鯉、鯰等100多種。每逢夏秋之交,大馬哈魚群從海里沿江逆流而上,至黑龍江中游、烏蘇里江中游等地區排卵,這時就成為繁忙的捕魚汛期。
黑龍江水系的水力資源也很豐富。據估計,在中國境內的水力蘊藏量約為1394萬千瓦。流域內森林茂密,土壤肥沃,礦產資源也非常豐富。
黑龍江支流眾多,最大的支流是松花江,全長1927公里,流域面積約為54.5萬平方公里(均在中國境內),超過了珠江流域,占東北地區總面積的60%。松花江雖然是黑龍江的支流,然而在經濟意義上卻遠遠超過了黑龍江。

東亞大河。形成東南西伯利亞與中國之間的部分邊界。發源於中國東北、內蒙古北部與西伯利亞之間的邊界,並大體沿這條邊界向東和東南方向流往西伯利亞城市哈巴羅夫斯克(Khabarovsk),然後再從那裡掉頭朝東北方向流去,注入韃靼海峽,將西伯利亞與庫葉島分開;為北亞最長的河流。

發源於蒙古肯特山東麓,在石喀勒河與額爾古納河交匯處形成。經過中國黑龍江省北界與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區(KhabarovskKrai)東南界,流到鄂霍次克海的韃靼海峽(TatarskiyProliv)。為中俄界河。黑龍江是中國三大河流之一、世界十大河之一(有些資料計為第六)上游有兩源:北源石勒喀河(上源鄂嫩河)出蒙古國北部肯特山東麓;南源額爾古納河,上源又分3支,其中一支海拉爾河發源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大興安嶺西側古利牙山麓。南、北兩源在漠河以西洛古河村匯合後始稱黑龍江。蜿蜒東流沿途接納結雅河、布列亞河、松花江、烏蘇里江等大支流,大小支流91條,最後在俄羅斯境內注入鄂霍次克海。全長4370千米(從上源至河口),流域面積184.3萬平方千米。在中國境內河長3474千米,流域面積約88.7萬平方千米,占流域的48.1%。從黑龍江南北源匯合點起,到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伯力)的黑龍江與烏蘇里江匯合點止,為中、俄界江。自洛古河村至黑河市為上游,長900千米;黑河市至烏蘇里江口為中游,長950千米;烏蘇里江口以下為下游,長970千米。黑龍江流域水量豐富。流域年徑流量3465億立方米。降水季節分配不均,每年4~10月暖季降水量占全年的90%~93%,其中6~8月就占60%~70%。11月份進入冬半年枯水期,冬半年降水均以雪的形式降落。地表積雪厚度一般在20~50厘米,待春季氣溫回升,積雪才能融化補給河流,河水上漲形成春汛。這樣,河流徑流量的季節分配是:春季占10%~27%,夏季占50%,秋季20%~30%,冬季4%以下。幹流徑流量的年際變化也較大,豐水年的徑流量約為枯水年徑流量的3.5~4.0倍。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1153萬千瓦,其中松花江660萬千瓦,幹流304萬千瓦。可能開發水力資源裝機500千瓦以上的電站312座,裝機容量為1096萬千瓦,年發電量343億千瓦小時。江寬水深,幹流自漠河以下和興凱湖以下的烏蘇里江均可以通行輪船。冰期長達6個月。流域內森林以及金、煤等礦產資源豐富,產魚類,尤以大馬哈魚和鰉魚最為著名。

自然特徵

黑龍江始於石勒喀河與額爾古納河匯流處,距河口2,824公里(1,755哩)。石勒喀河發源於內陸547公里(340哩)余以遠西伯利亞音果達(Ingoda)河與蒙古鄂嫩河的匯合處。額爾古納河發源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距其與石勒喀河匯流處約1,609公里(1,000哩)。該水系流域面積約1,855,000平方公里(716,200平方哩),包括許多河流與湖泊。主要支流有西伯利亞的結雅(Zeya)河、布列亞河和阿姆貢(Amgun)河與中國的松花江以及中國東部和西伯利亞之間邊界河流烏蘇里江。
習慣上將黑龍江分成上、中、下游3段。上游始於石勒喀河與額爾古納河匯流處,終於結雅河口(在西伯利亞城市海蘭泡),長約880公里(550哩)。中游從結雅河延伸至哈巴羅夫斯克,長約960公里(600哩)。從哈巴羅夫斯克至河口為下游,長亦約為960公里。
其上游流經茂密的落葉松林覆蓋的大興安嶺余脈與阿馬札爾嶺松樹遮蔽的山坡之間的山谷。在西伯利亞阿爾巴濟諾(Albazino)附近,山嶺分開,河流進入開闊的高原地區。中游流入結雅河-布列亞河盆地。河谷左坡與平原融為一體,令人難以覺察,而右坡與小興安嶺毗連。它進而沿著一條峽谷似的狹窄通道穿越小興安嶺,深度和速度遽增。其下游在低矮的、河水漫溢的兩岸間奔流,進入一片浩茫的沼澤,水道將地面切割開來,上麵點綴著湖泊和水塘;河床多分支,水道變得很寬。
在西伯利亞列寧斯科耶(Leninskoye)附近,黑龍江最大的支流松花江將其黃色的、充滿泥沙的流水瀉入,在哈巴羅夫斯克附近,烏蘇里江與之合流。隨著這些流水的匯入,黑龍江漫然氾濫於潮汐河谷平坦的沼地上。河床成了一個支流、港汊、舊河床、島嶼、沙洲和岬角的迷宮。在哈巴羅夫斯克,黑龍江距日本海海岸僅370公里(230哩),但其在被錫霍特山脈改變流向後,北流966公里(600哩)才注入海中。

名稱由來

因河水含腐殖質多,水色發黑得名。公元13世紀成書的《遼史》第一次以“黑龍江”來稱呼這條河流。滿語音“薩哈連烏拉”,其中“薩哈連”意為“黑”,“烏拉”意為“水”。蒙古語則稱“哈拉穆連”。俄文音“阿穆爾”或“阿母”(Amure),成為世界上大多數國家認同的名稱。

旅遊資源

1、松花江是黑龍江的最大支流,東北地區的大動脈,本身也有兩條主要支流。其一為源於白頭山天池的第二松花江,另一為源於小興安嶺的嫩江,兩條支流在扶餘縣匯合始稱松花江,折向東北流至同江縣注入黑龍江。全長一千八百四十公里,流域面積54萬平方公里。
松花江流域範圍內山嶺重疊,滿布原始森林,蓄積在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等山脈上的木材,總計十億立方公尺,是中國面積最大的森林區。礦產蘊藏量亦極豐富,除主要的煤外,還有金、銅、鐵等。松花江流域土地肥沃,盛產大豆、玉米、高粱、小麥。此外,亞麻、棉花、菸草、蘋果和甜菜亦品質優良。松花江也是中國東北地區的一個大淡水魚場,冬季的松花江氣候嚴寒,有時會降至攝氏零下三十度,結冰期長達五個月。但是在豐滿水電廠這一段從不結冰,據說是因為通過發電廠流入江里的水溫甚高所致。這一段夾帶暖流的江面,不斷冒起團團蒸汽,凝結在岸邊的柳絲、松葉上,形成一簇簇、一串串晶瑩似玉的冰花,十里長堤頓時成了玲瓏剔透、玉樹銀枝的世界。這就是聞名全國的“樹掛”奇景。
2、黑龍江由南源額爾古納河與北源石勒喀河匯合而成,黑龍江的源頭洛古河江段長200多公里,最深12米,最淺1米,沿江兩岸風光寧靜秀麗。洛古河又是黑龍江源頭第一村的村名,現有農家36戶,至今已有90多年的歷史。
3、漠河縣位於祖國最北端,因其夏至時節手工藝白晝最長可達19個小時,又被稱做“不夜城”。
漠河縣北極村前依滾滾黑龍江,依傍連綿大山,木刻楞房舍排列井然。這裡一年四季國內外遊人絡繹不絕,尤其是每年夏至前後,漠河縣舉辦“夏至節”,遊人更是摩肩接踵,流連忘返,因為們不僅可以遊覽“北陲哨兵”、“神州極碑”、“野生罌粟園”、“最北一家”等諸多景點,還可度過那神奇的“白晝”之夜,有幸者會目睹北極光那光耀天地、溢彩流金的神奇景象。
黑龍江為中國火山遺蹟較多的省區之一,火山活動為其創造了著名的旅遊資源,如五大連池市的五大連池、溫泉及熔岩地貌,鏡泊湖的吊水樓瀑布及火山口森林、熔岩隧道等。連綿的山地和廣闊的沼澤地是動植物資源寶庫,有天鵝、丹頂鶴、東北虎、東北豹、麝等珍稀動物,全省建有多處自然保護區。“丹頂鶴故鄉”扎龍自然保護區觀鳥旅遊頗受青睞。其他野生動物亦多,因而開發了桃山、烏龍、平山等狩獵場,吸引著中外旅遊者。黑龍江冬季漫長而寒冷,多冰雪,一些河湖與山坡成為開展冰雪活動的好場所。黑龍江從遠古時代起便有北方少數民族的祖先生息、繁衍,至唐代建立了最早的封建政權---渤海國,初期建都於今吉林敦化市敖東城,後移都於上京龍泉府,即今黑龍江寧安縣東京城。遼、金、元政權也以黑龍江為其重要活動範圍,金代前期都上京城即在今阿城市之白城,故黑龍江多有這些政權的文物古蹟。少數民族風情和某些城市的歐式建築風格亦有其吸引力。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