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崖

黑木崖

黑木崖是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中的一處地名,是日月神教的總壇所在地。明教在幫助朱元璋奪取政權後,朱元璋為了鞏固帝位,開始清剿明教,於是明教化身日月神教,並將總壇從崑崙山光明頂遷至黑木崖。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黑木崖黑木崖
依照金庸笑傲江湖》所述,黑木崖的準確位置為:
河北省平定州西北四十餘里的猩猩灘。但其中又頗多紕漏,不符事實。
先看原著《笑傲江湖》中原文:“黑木崖是在河北境內,由恆山而東,不一日到了平定州。”“離平定州西北四十餘里,山石殷紅如血,一片長灘,水流湍急,那便是有名的猩猩灘。”——《笑傲江湖》第三十章 密議。
首先,平定州——金大定二年(1162)昇平定軍為平定州,領平定、樂平二縣。元代,平定州屬冀寧路太原府。明代,冀寧路改為冀寧道,仍歸太原府。清雍正二年(1724),平定州升為直隸州,屬省轄,領壽陽、樂平、盂縣三縣。民國初年,改直隸州為縣,屬山西冀寧道。由此可見,平定州在各朝各代一直隸屬於山西省,並不屬於河北省。
其次,山西省位於河北省西部,如果說黑木崖在平定州的東部,那也可以勉強說成在平定州東部邊界,也就可以說成河北了,但事實恰好相反,金書說道黑木崖所在的猩猩灘在平定州“西北”。
再次,即使由大同府的恆山去平定州也是南下,何來“向東”?

結論

黑木崖黑木崖
平定州從來都隸屬於山西,這個是很簡單的史實,金庸遍覽群書,應該不會犯這樣的低級錯誤。可以接受的解釋是金庸為了避免虛構的對象事實化而故意所為,但是如果是為了這個目的,大可以將具體位置一掠而過,而不必詳細列出“河北”、“平定州”、“西北四十餘里”等,由此可以大致確定查博士確實犯了低級錯誤。這樣的錯誤在金大俠的著作中是屢見不鮮,如果說第一版的錯誤是因為連載的不連貫性造成的,現在作品已經經過二改、三改,但是這樣的低級錯誤還是不斷存在並被發現。雖然只是小說,但是作為文學泰斗的所做的名著,大家希望自己閱讀時實在欣賞一部完美的藝術品,而這些瑕疵讓讀者感覺如鯁在喉,甚是難受。
在《射鵰英雄傳》的後記中,金大俠曾諷刺明人治學粗疏,所作質素差劣。但據我所知,古今所有作家中,尚無哪位作家作品面世後在年代、地理、生活等常識方面錯誤“十”出,查博士在此方面誠居泰斗,不知可否自檢一二。
另外,對於本錯誤,私以為改河北為山西,或改平定州為定州(屬河北,恆山以東),或虛擬地名皆可。

原文摘錄

***次日清晨,令狐沖和盈盈跟眾人別過,帶同上官雲及二十名教眾,向黑木崖進發。
黑木崖是在河北境內,由恆山而東,不一日到了平定州。令狐沖和盈盈一路都分別坐在兩輛大車之中,車帷低垂,以防為東方不敗的耳目知覺。當晚盈盈和令狐沖在平定客店之中歇宿。該地和日月教總壇相去不遠,城中頗多教眾來往,上官雲派遣四名得力部屬,在客店前後把守,不許閒雜人等行近。晚膳之時,盈盈陪著令狐沖小酌。店房中火盆里的熊熊火光映在盈盈臉上,更增嬌艷。
***正說到這裡,忽聽得外面噓溜溜、噓溜溜的哨子聲響,靜夜中聽來,令人毛骨悚然。
盈盈道:“難道東方不敗知道我們到了?”轉向令狐沖解說:“這哨聲是教中捉拿刺客、叛徒的訊號,本教教眾一聞訊號,便當一體戒備,奮勇拿人。”
過了片刻,聽得四匹馬從長街上賓士而過,馬上乘者大聲傳令:“教主有令:風雷堂長老童百熊勾結敵人,謀叛本教,立即擒拿歸壇,如有違抗,格殺勿論。”
盈盈失聲道:“童伯伯!那怎么會?”只聽得馬蹄聲漸遠,號令一路傳了下去。瞧這聲勢,日月教在這一帶囂張得很,簡直沒把地方官放在眼裡任我行道:“東方不敗訊息倒也靈通,咱們前天和童老會過面。”盈盈吁了口氣,道:“童伯伯也答應幫咱們?”任我行搖頭道:“他怎肯背叛東方不敗?我和向兄弟二人跟他剖析利害,說了半天,最後童老說道:“我和東方兄弟是過命的交情,兩位不是不知,今日跟我說這些話,那分明是瞧不起童百熊,把我當作了是出賣朋友之人。東方教主近來受小人之惑,的確幹了不少錯事。但就算他身敗名裂,我姓童的也決不會做半件對不起他的事。姓童的不是兩位敵手,要殺要剮,便請動手。’這位童老,果然是老薑越老越辣。”
***盈盈向令狐沖招了招手。兩人走到客店大門之後,只見數十人騎在馬上,高舉火把,擁著一個身材魁梧的老者疾馳而過。那老者鬚髮俱白,滿臉是血,當是經過一番劇戰。他雙手被綁在背後,雙目炯炯,有如要噴出火來,顯是心中憤怒已極。盈盈低聲道:“五六年前,東方不敗見到童伯伯時,熊兄長,熊兄短,親熱得不得了,哪想到今日竟會反臉無情。”過不多時,上官雲取來了擔架等物。盈盈將令狐沖的手臂用白布包紮了,吊在他頭頸之中,宰了口羊,將羊血灑得他滿身都是。任我行和向問天都換上教中兄弟的衣服,盈盈也換上男裝,塗黑了臉。各人飽餐之後,帶同上官雲的部屬,向黑木崖進發。離平定州西北四十餘里,山石殷紅如血,一片長灘,水流湍急,那便是有名的猩猩灘。更向北行,兩邊石壁如牆,中間僅有一道寬約五尺的石道。一路上日月教教眾把守嚴密,但一見到上官雲,都十分恭謹。一行人經過三處山道,來到一處水灘之前,上官雲放出響箭,對岸搖過來三艘小船,將一行人接了過去。令狐沖暗想:“日月教數百年基業,果然非同小可。若不是上官雲作了內應,咱們要從外攻入,那是談何容易?到得對岸,一路上山,道路陡峭。上官雲等在過渡之時便已棄馬不乘,一行人在松柴火把照耀下徒步上坡。盈盈守在擔架之側,手持雙劍,全神監視。這一路上山,地勢極險,抬擔架之人倘若拚著性命不要,將擔架往萬丈深谷中一拋,令狐沖不免命喪宵小之手。到得總壇時天尚未明,上官雲命人向東方不敗急報,說道奉行教主令旨,已成功而歸。過了一會,半空中銀鈴聲響,上官雲立即站起,恭恭敬敬的等候。
***一行人沿著石級上崖,經過了三道鐵門,每一處鐵閘之前,均有人喝問當晚口令,檢查腰牌。到得一道大石門前,只見兩旁刻著兩行大字,右首是“文成武德”,左首是“仁義英明”,橫額上刻著“日月光明”四個大紅字。
過了石門,只見地下放著一隻大竹簍,足可裝得十來石米。上官雲喝道:“把俘虜抬進去。”和任我行、向問天、盈盈三人彎腰抬了擔架,跨進竹簍。
銅鑼三響,竹簍緩緩升高。原來上有絞索絞盤,將竹簍絞了上去。竹簍不住上升,令狐沖抬頭上望,只見頭頂有數點火星,這黑木崖著實高得厲害。盈盈伸出右手,握住了他左手。黑夜之中,仍可見到一片片輕雲從頭頂飄過,再過一會,身入雲霧,俯視簍底,但見黑沉沉的一片,連燈火也望不到了。
過了良久,竹簍才停。上官雲等抬著令狐沖踏出竹簍,向左走了數丈,又抬進了另一隻竹簍,原來崖頂太高,中間有三處絞盤,共分四次才絞到崖頂。令狐衝心想:“東方不敗住得這樣高,屬下教眾要見他一面自是為難之極。”好容易到得崖頂,太陽已高高升起。日光從東射來,照上一座漢白玉的巨大牌樓,牌樓上四個金色大字“澤被蒼生”,在陽光下發出閃閃金光,不由得令人肅然起敬。令狐衝心想:“東方不敗這副排場,武林中確是無人能及。少林、嵩山,俱不能望其項背,華山、恆山,那更差得遠了。他胸中大有學問,可不是尋常的草莽豪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