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興江

黎興江

黎興江,女,1932年9月生,重慶涪陵人。1954年畢業於四川大學生物系。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1992-1998年任“中國植物學會苔蘚專業委員會”副主任。1973-2007年任《中國孢子植物志》編委;現為《中國苔蘚植物志》英文版中方編委。

基本信息

研究方向

苔蘚植物系統分類學和地理區系學,重點研究中國的泥炭蘚科、黑蘚科、叢蘚科、真蘚科、提燈蘚科、珠蘚科等。

完成的重要科研項目

主編

《中國苔蘚志》第3、4卷、《西藏苔蘚植物志》和《雲南植物志》第18、19卷。

合作者

《中國蘚類植物屬志》(上下冊)、《橫斷山區苔蘚志》、《中國苔蘚志》第1、2卷蘚類部分的編著。

獲獎情況

由其本人主編的《西藏苔蘚植物志》於1986年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特等獎(集體獎);

《中國蘚類植物屬志》(與陳邦傑等合著)於1983年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二);

參加編著的《中國苔蘚志》1-2卷1997年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二);

50年來所從事的《中國苔蘚植物分類區系學研究》的多項成果及創新研究,於2002年榮獲雲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排名第一);

此外尚有多項研究成果先後獲中國科學院三等及四等獎。已發表的論著多次被國內外同行引用。

貢獻

五十年來一貫從事苔蘚植物分類及區系學研究,對全球性分布種類繁多的叢蘚科、提燈蘚科、泥炭蘚科等大科進行了系統研究特別對大量的模式標本作了深入研究,對其地理分布。生態特徵、區系及演化進行了綜合研究,論證了其分布,分化和地質、地理演變的關係。她與該所多人在全國各山區以及歐、美、日和北極地區等地共蒐集了十餘萬號苔蘚標本,創建了昆明植物研究所苔蘚植物標本室,該室已先後接待了國際同行106人來本室研究苔蘚植物標本,並與世界上有關的27個標本館建立了廣泛的標本交換聯繫,已成為研究東亞苔蘚的一個重要標本室。

在苔蘚植物基礎理論聯繫生產方面,先後參加了《雲南中草藥選》《雲南經濟植物》及《新華本草綱要》中苔蘚植物部分的調查研究及編寫工作;參加了”五倍子增產研究”工作,揭示出倍蚜蟲生活史與苔蘚植物分布的科學規律,並新發現了37種冬寄主苔蘚植物,擴大了蘚類資源,有效地促進了我國五倍子增產出口。

先後到日本.德國.法國.芬蘭.挪威.瑞典及瑞士等國訪問,並與國外同行進行了多次國際合作研究;1984年曾作為中國植物學家首次參加北極地區植物考察;先後參加了六次國際有關學術討論會,三次在國際會議上作學術報告,並獲國內外同行讚譽。

聯繫方式

雲南省 昆明市 黑龍潭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郵編:650204

論文及專著目錄

論文

張大成,黎興江,吳聲華,2003年:中國蔓蘚科兩新種和五新分布種。雲南植物研究25 (2):192-196。

Zhang, Da-Cheng, Li, Xing-Jiang and Masanobu Higuchi, 2002: Two new speciews of the genus Pohlia (Bryaceae, Musci) form China. Acta Phytotaxonomica Sinica 40(2): 176-182.

黎興江,2000:苔蘚植物資源。見:孫鴻烈(主編):《中國資源科學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北京),下冊,第644-647頁。

Li, X. J. and D. C. Zhang, 1998: Three new synonyms of Pohlia (Bryaceae) from China. Tropical Bryology 15: 23-27.

Higuchi, M. and D. C. Zhang, 1998: Sporophytes of Takakia ceratophylla found in China. J. Hattori Bot. Lab. 84: 57-69.

Li X. J. and Z. Iwatsuki, 1997: Revision of the Genus Anoectangium from China. Acta Botanica Yunnanica 19: 243-250.

Li X. J. and D. C. Zhang, 1997: A revision of the genus Pohlia from China, as a speech at and an abstract in IAB (International Asiatic Bryology) Symposium on 2000’s Bryology (May 23-30, 1997; Beijing), p. 18.

Higuchi, M. and D. C. Zhang, 1997: Observation on sporophytes of Takakia ceratophylla based on Chinese populations. As a speech at and an abstract in IAB (International Asiatic Bryology) Symposium on 2000’s Bryology (May 23-30, 1997; Beijing).

黎興江,張大成,1997:中國四齒蘚科的訂正。雲南植物研究19:43-47。

Li, X. J. and Z. Iwatsuki, 1996: Studies on Chinese Pottiaceae (1): Subfamilies Timmielloideae, Chionolomoideae and Trichostomoideae. Hikobia 12: 25-36.

張大成,黎興江,1996:直齒蘚屬一新組一新種。雲南植物研究18:415-418。

Li X. J. and Z. Iwatsuki, 1993: A critical re-examination of three Pottiaceous taxa described by K. Sakurai from China. Hikobia 11: 277-279.

Li X. J. 1993: Notes on the taxonomic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genus Sphagnum from China. XV International Botanical Congress (Aug. 28-Sept. 3, 1993; Yokohama). In the Abstracts, p. 218.

黎興江,1993:中國泥炭蘚屬的新種及新記錄種。雲南植物研究15:257-249。

臧穆,黎興江,1993:雲南與周邊鄰國生物資源與開發簡況及合作前景芻議。見:肖雋琴等(主編):論雲南與周邊國家生物資源科技合作。科學出版社(北京)。第41-49頁。

Koponen, T. and X. J. Li, 1992: Mosses from Kunming City and its surroundings, Yunnan Province, China. Bryobrothera 1: 185-194.

Enroth, J., T. Koponen and X. J. Li, 1992: Contributions to the bryoflora of China I. Ann. Bot. Fennici 29: 315-318.

張大成, 1991: 中國西南地區叉苔科的訂正。雲南植物研究13: 283-289.

Li X. J., 1990: Study on the winter host mosses of gall aphids from China, as a speech at the Congress of East Asiatic Bryology (Aug. 12-19, 1990, Helsinki). Abstracts, p. 27.

Li X. J. and M. Zang, 1990: The bryophytic branch of cryptogamic herbarium in Kunming, as a speech at the Congress of East Asiatic Bryology (Aug. 12-19, 1990, Helsinki). Abstracts, p. 23.

Ochyra, R. and X. J. Li, 1989: Neckeropsis takahashii (Neckeraceae, Musci), a new species from Yunnan, China. Nova Hedwigia 48: 431-435.

黎興江,張大成,王立松,1988:五倍子蚜蟲冬寄主蘚類初報。雲南植物研究增刊I: 175-189。

Noguchi, A and X. J. Li, 1988:Some species of the Pterobryaceous mosses from SW China. Journ. Jap. Bot. 63 (4): 7-14.

黎興江,張大成,1986:中國五倍子蚜蟲冬寄主(蘚類植物)的初步研究。貴州省林業科學研究所編:中國五倍子研究報告選編。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第91-123頁。

黎興江,1985: 南迦巴瓦峰地區叢蘚科植物區系特徵。山地研究3: 317-321。

黎興江,1984:西藏泥炭蘚屬一新種。雲南植物研究 6: 77-78。

黎興江,1983:提燈蘚與五倍子生產的關係。中國植物學會五十周年年會學術報告及論文彙編。第685-686頁。

黎興江,張滿祥,1983:秦嶺苔蘚新植物。雲南植物研究5: 385-390。

Koponen, T., X. J. Li and M. Zang, 1982: Miscellaneous notes on Mniaceae (Bryophyta). XIII. Orthomnion yunnanense, species nova. Ann. Bot. Fennici 19: 73-74.

Koponen, T., X. J. Li, and M. Zang, 1982: A synopsis of Rhodobryum (Musci, Bryaceae) in China. Ann. Bot. Fennici 19: 75-80.

黎興江,余慧君,1982:河南省雞公山苔蘚植物名錄。新鄉師範學院學報2:99-103。

Li X. J., 1981: Study on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nd bryoflora elements of Pottiaceae from Xizang. In: Proceedings of Symposium on Qinghai-Xizang (Tibet) Plateau (Beijing) 2: 1199-1207. Science Press (Beijing) and Gordon and Breach Science Publishers, Inc. (New York).

Zang M. and X. J. Li, 1981: The bryological exploration of Xizang (Tibet). Nova Hedwigia 71: 337-339.

Gao Q., Li X. J. et al., 1981. On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mosses in Xizang Plateau and its floristic analysis. In: Proceedings of Symposium on Qinghai Xizang (Tibet) Plateau (Beijing) 2: 1189-1197. Science Press (Beijing) and Gordon and Breach Science Publishers, Inc. (New York).

黎興江,1981:西藏叢蘚科新植物。雲南植物研究3:101-112。

黎興江,臧穆,1979:中國提燈蘚科的研究。雲南植物研究1:32-80。

陳邦傑,黎興江,1964:中國煙桿蘚屬二新種。植物分類學報9:277-282。

黎興江,1958:中國的蝦蘚。植物分類學報7:253-262。

陳邦傑,黎興江,1956:中國泥炭蘚屬植物的初步觀察。植物分類學報5:165-228。

專著

Li X. J. and M. R. Crosby (eds.), 2001:《Moss Flora of China》,Vol. 2. Science Press (Beijing, New York) and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St. Louis). Pp. 1-283.

黎興江(主編),張大成等,2000:《中國苔蘚志》,第三卷。科學出版社(北京)。第1-157頁。

黎興江,張大成,2000:叉苔科、泥炭蘚科、黑蘚科、蝦蘚科、叢蘚科、提燈蘚科及煙桿蘚科。見:吳鵬程(主編):《橫斷山區苔蘚志》。科學出版社(北京)。第166-172頁;第193-214頁;第229-231頁;第298-355頁;第411-437頁及第668-671頁。

張大成,2000:雲南叉苔科。見:高謙(編輯):《雲南植物志》,第十七卷。科學出版社(北京)。第557-561頁。

Li X. J., 1999: Sphagnaceae. In: Cao C. and M. R. Crosby (eds.):《Moss Flora of China》,Vol. 1. Science Press (Beijing, New York) and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St. Louis). Pp. 3-49.

黎興江,張大成,1996:中國叢蘚科志。載於:高謙(主編):《中國苔蘚志》,第二卷。科學出版社(北京)。第113-261頁。

黎興江等,1995:南峰地區苔蘚植物區系。見:李渤生(主編):《南迦巴瓦峰地區生物》。科學出版社(北京)。第61-117頁。

黎興江,張大成,1994:泥炭蘚亞綱。載於:高謙(主編):《中國苔蘚志》,第一卷。科學出版社(北京)。第2-54頁。

黎興江,張大成,1994:泥炭蘚亞綱。載於:高謙(主編):《中國苔蘚志》,第一卷。科學出版社(北京)。第2-54頁。

黎興江,1990:苔蘚植物門中草藥。見:吳征鎰(主編):《新華本草綱要》第三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上海)。第764-780頁。

黎興江(主編),張大成等,1985:《西藏苔蘚植物志》。科學出版社(北京)。第1-581頁。

黎興江,1978:中國青蘚科、絹蘚科、棉蘚科及錦蘚科屬志。見:陳邦傑(主編):《中國蘚類植物屬志》,下冊。科學出版社(北京)。第200-250頁。

黎興江,1972:中國苔蘚植物門圖鑑(部分)。見: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主編):《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一冊。科學出版社(北京)。第1-106頁。

黎興江,1963:中國蘚類植物(科屬各論及大部分屬插圖)。見:陳邦傑(主編):《中國蘚類植物屬志》,上冊。科學出版社(北京)。第87-304頁。

黎興江,1963:川西高山林區的苔蘚植物。見:中國林業科學院(主持):《西南高山林區綜合考察報告》。林業出版社(北京)。第361-428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