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香米

黃龍香米

黃龍香米,其形長條,色澤微浸,主產在黃龍鄉的柏樹壩、曬坡籮一帶,傳統種植加工,未經拋光,未加色素且地道純真,食用口感柔和清香,滿口生津。黃龍香米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據說明末年間張獻忠部屬義軍在黃龍山上與明軍血戰壯烈犧牲,義士們血沃了這片熱土,致使後來栽植的水稻別具一格,所產大米清溢流芳,粑糯柔和,成為封建時代“貢奉”皇親國戚的獨享美味珍品。

簡介

黃龍香米,主產在黃龍鄉的柏樹壩、曬坡籮一帶,面積8000餘畝,海拔高度在600—800米之間,其地質生長條件特殊,經專家考證屬曾土母質黃泥田,膠體團結構良好,田水終年渾濁不清,土質微量元素約在5—6.5之間,土壤含有矽、鐵、磷、鋅、硒等多種微量元素約3%,這裡農業生態條件好,山清水秀,氣候宜人,水稻生長所需光能量、熱量、水量資源適中,加上傳統種植,污染源少,且米質優良,口感好。

榮譽

1993年四川省農牧廳“雙口會議”評為優質米來,19999年參加四川省建國五十周年光輝成就展獲綠色食品獎,2000年獲四川省無公害食品證書,2002年獲省“ 稻香杯”一等獎,現被廣安市列為萬畝優質米基地開發。2002年獲中國西部博覽會名優農產品證書;2003年被廣安市列為萬畝優質米基地開發;2005年獲農業部全國名優特農產品證書;2007年獲四川省質檢局無公害農產品標準化種植檢測達標證書;岳池縣政府在2002和2004年農家文化節分別授予名優特產品。

傳說

相傳許多年以前,岳池西北部山區有一名叫黃永恆的秀才,很有學問。這年恰遇大比之年,他辭別妻子兒女赴京參考。黃永恆走後,他的妻兒天天盼望,可望穿雙眼也沒有他的訊息。兒子黃龍長大後,黃夫人便讓他去京城尋找父親
黃龍千里迢迢來到京城,人地生疏,找了多日,連父親的訊息也沒有。因為黃有恆赴京已有十多年了,黃龍就是與他迎面相遇也說不定認不出了,父親走時他才八歲呀。
這天黃龍走累了,來到一處小巷,他就走進一個茶館,一邊飲茶一邊向人打聽父親的情況。他剛進去不久,就從門外傳來一陣嘻笑聲。他轉頭一看,見一個穿著華麗的美少女正被幾個漢子拉扯著。姑娘一邊反抗一邊高聲求救。漢子們卻不斷抓扯著姑娘的胸部,後將姑娘往一處房內拉。姑娘後面跟著個丫環,大喊:“快來人呀,救救我家小姐。”她被一個流氓揮拳打倒在地。他看到這些人欺人太甚,就幾步衝出茶館,向這夥人追去,他見這幾個人把姑娘拉進一座房中,連房門也沒有關就將姑娘拖進裡屋,扯爛了衣服,按在床上就行非禮。黃龍怒火中燒,揮拳打倒幾個流氓,將姑娘用被子一包就跑出了房,來到一處無人地方,他放下姑娘,問她家住哪兒,好將她送回去。
姑娘驚魂悄定,受了委屈的心再也控制不住,哇地大哭起來並把黃龍抱住了。黃龍被異性所抱,忙將對方拉開,可姑娘死死不放手。他只好讓姑娘抱著。姑娘哭夠了,見黃龍一表人才,年輕英俊,又如此武功高強,並有正義感,她的芳心頓時萌動,睜著亮閃閃的目光盯了好一陣,卻在痴呆中的黃龍臉上狠狠地親了口,直親得黃龍面紅耳赤,心跳不止。他和姑娘來到一房有婦性的家中,姑娘給了這家人一些銀錢,就叫這家的婦人幫她去買來一套新衣,剛剛換上,丫環也跟著進了房。

黃龍香米黃龍香米

這姑娘原是皇帝的小公主,在宮廷玩膩了,換上便裝與宮女出來玩耍,不想卻遭到流氓的侮辱。這場事故把兩個年輕人拉扯到了一起,二人一見鍾情就難分難捨了,從此,二人暗中來往,宮女為他們通風報信。
後來黃龍終於知道,父親因為沒有高中,就悶悶不樂,一病不起離開了人世。是朋友將他安埋在郊外的墳地。黃龍到父親的墳頭跪拜之後,懷著悲痛要回鄉向母親稟明情況。臨走時,公主流著淚說:“我已是你的人了,我這輩子除你不嫁。”並取下金釵作為信物,她要稟明父皇允許她與他的婚事。她叫黃龍回家聽候佳音。
黃龍回到家鄉,度日如年。好多人上門說媒,他都拒絕了。眼見兩個春秋已過,還不見公主帶來訊息,再也忍不住,就到京城去。因宮中什麼都有,黃龍想到本地的稻米不錯,就帶了兩升米去。找到他以往住過的房東,再與宮女聯繫,才知公主因父皇不允她的婚事,已在兩個月前病故。黃龍聽了這個噩耗,當時就昏倒在地。
宮女把黃龍救醒,並帶他去見疼愛公主的皇后。黃龍就把特意為公主帶來的大米送給皇后。皇后對黃龍的人品和外貌及才能很是讚賞,也很疼愛,就將大米交御膳房做飯,又到宮殿向皇帝稟明黃龍救公主的事跡。皇帝見了黃龍,龍顏大開,就收黃龍為義子。此時御膳房飄來一股異香,皇帝問其原因,才知是黃龍帶來的大米做飯時冒出的香味,就立即叫公公將飯送來用膳。皇帝和皇后對米飯讚不絕口,當即下詔,每年要送黃龍帶的香米進貢。因大米是黃龍帶進宮的,就取名黃龍香米或黃龍貢米,黃龍是個孝子,見公主已經去世,請求皇帝和皇后允許,才回到家鄉。
黃龍不忘公主對他的恩愛,回鄉後拒絕別人給他作媒,沒有結婚。直活到88歲無疾而終。因他曾被皇帝收為義子,鄉間有朋友平時都叫他為皇太子,所以他死後埋下的墳人們叫它為太子墳。這墳至今還保存完好。為了懷念這個俠義之士,人們就把黃龍生長的這座山取名黃龍山,並修建有黃龍寺,塑有黃龍像。再後來修建了山寨,也取名黃龍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